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华服国风

畲族非遗彩带传承者——蓝延兰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兰,女,畲族,小学文化,1968年6月出生,家住景宁畲族自治县河西镇东弄村,丽水市民间美术家协会会员。



兰出生在一个织带世家。她奶奶的奶奶是清末著名的织带艺人。虽然她识字不多,但她能够将缎带编织技术与汉字结合起来。他曾编织过“朝姬皇帝”的缎带,中间编织了50多个原字,成为当地畲族后裔的缎带样本版。

受家庭艺术的影响,兰从6岁开始学习编织丝带。经过30多年的探索,她现在是新一代畲族织带的带头人。她多次说过,畲族的缎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织物。它不仅是美化衣服的装饰品,也是生活的实用品,如腰带、背带等。也是畲族青年男女的信物、聘礼、驱邪祝福的吉祥物。

畲族丝带承载着畲族先民远古时代的祝福信号,以丝带的形式保留了数千年的原始“象征性文字”。它们成为一种“活的”文物,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研究畲族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成立。兰突破陈规,编织出“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等汉字。1997年,她纺了一条丝带,上面写着“庆祝香港(澳门)回归”。1999年11月,在温州举办的’99浙江省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展上,蓝的作品荣获特别奖金奖,成为展览的最高奖。进入新世纪,兰编织出一条长4米多、宽10.6厘米的缎带大王,编织出全国56个民族的名字,在畲族乡传为美谈。

大花蕙兰的许多面料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外贵宾。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的客人。也来买。

然而,彩带和很多传统民间工艺一样,面临着被冷落的尴尬。年轻女孩很少学习编织丝带。为了防止畲族丝带艺术的流失,蓝成立了“畲族丝带艺术工作室”,并带去了一批学生。众多新闻媒体,如《中国特产报》、《浙江日报》、《浙江画报》、《西湖周末》、《丽水日报》、《温州时报》、《奢香新闻》等。,分别以“丝带的传人”、“她丝带走遍世界”、“她丝带”为题,报道了蓝的事迹。

蓝作为畲族丝带青年艺术家,将继续探索畲族丝带诸多难解的历史之谜,继续传承畲族先民远古时代的祝福信号,继续为畲族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76/35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