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华服国风

壮族服饰特点简介及图片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民族语言是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语支。

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的“Xi瓯”和“骆越”居住在岭南地区。他们分布在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要居住在南方,东至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至北部湾。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壮族服饰


主要是蓝色和黑色的连衣裙和裤子样式的短裤。《天下郡国得益于疾病之书》记载:“壮族人穿短裙,男子穿短衫,称李通。腰前后遮膝,女穿李通,四面花帘。”


壮族的男装多为破胸双翻领的唐装,用当地的布料制成。他们不穿裤子,上衣有短翻领和双翻领,缝一排(六到八对)布纽扣。胸前缝了一对小口袋,腹部有两个大口袋。下摆向内折成宽边,下缘左右两边开对称的开衩。穿宽裤子,短到膝盖。有些人穿着绑腿和头巾。冬天穿鞋帽(或黑头巾),夏天不戴帽子,赤脚。或者逢年过节去亲戚家穿云雾鞋或者双钩鸭嘴鞋。工作时穿草鞋。


壮族服饰史


民国以后


这一时期,妇女们改穿宽大的唐装和唐裤,并在腰部和脚踝处系上半个围裙。围裙在后面用两条印花布带系住,飘带每端约两尺。壮族改穿双排扣唐装和宽裤。穿土布鞋。男的学习时穿中山装,剪西式头发。老人头上戴着黑布巾。


1949年以后,城镇居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等。在壮族地区,他们的服饰紧跟全国的变化,普遍穿着中山装和干部制服,就像当地的汉族人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看到偏远山区的壮族同胞穿着西装,更不用说花裙子和连衣裙了。传统的壮族服饰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壮族服饰工艺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充足。它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壮族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有着悠久的纺织、印染工艺历史。


1.由于气候的原因,庄的衣服主要是蓝黑色的连衣裙和裤子式的短裤。因为民族的不断融合,男性的服饰和汉族的服饰相差无几,不过是一条腰带围在腰上而已。女人的衣服多以蕾丝装饰,腰间系着围裙,裙子逐渐被裤子取代。


2.就壮族服饰的颜色而言,古今多以靛蓝为染料,可能是因为当地气候适宜其生长。


论庄的服饰特征

发型


壮族妇女的发型因地而异。广西龙胜的老妇人不扎发髻,把长发盘在头上,然后用四尺黑布包裹;女青年头顶长发,四周剪成披肩,将头顶长发翻至额前,用白布扎好,插上银梳;小孩子先把头发剃光,戴上奶奶给的银帽子,长大后头发留在心口上方。


头部装饰品


壮族男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发型。从广西花山岩画可以看出,早期的壮士都是剪短发的。在悬崖上,有几个头上插着两根羽毛的男人在风中跳舞。图中有几个留着长辫子的女孩,一个女孩的头发上有一朵山花。据古书记载,壮族先民的发式也是盖头,倒髻形状的椎髻。


银饰品


壮族的银饰曾经很流行。根据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编纂的《广西各县概况》,百色“妇女饰品,包括发带、发夹、指环、手镯等。”恩滴“女子装饰,城市房间多以金玉装饰,农村则以玉银装饰。”西林“但是女人爱戴发夹、耳环、手镯和盾牌等。富人用金,穷人用银。


凿齿

凿齿和纹身是壮族先民在发展服饰和银器之前,在身体上表现美的方式。这种习俗在一些地区的强者中仍然存在。在血亲婚姻末期和婚外婚姻初期产生的神话“布波”,曾经讲过切牙,可以给人两个信息。首先,切牙的习俗非常古老。第二,这个习俗和生孩子有关。在古代,壮族的祖先曾经把切牙作为一种成年礼。那些认为切牙意味着他们已经成熟,有资格发生性关系的男人和女人。久而久之,切牙成了一种习俗,而且很美。


绣花鞋


壮族花鞋是壮族刺绣工艺品之一,又称“绣花鞋”,为妇女所用,流行于广西龙州等地。鞋子头上有钩子,像龙舟一样。有跟有不跟。鞋底比较厚,是砂纸。针法有齐针、拖针、混针、线圈针、堆绣、压绣等。颜色方面,年轻人喜欢用亮底做白花。常用石榴、绯红、绿松石、绿色等鲜艳的颜色,图案有龙凤、双狮保龄球、蝴蝶花、麻雀等;老人用黑色、浅红色、深红色等浓艳的颜色,图案有云、龙、天地、狮兽等。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壮族馆


庄,卜庄,原称庄。在中国史书中译作“凹凸”、“巴”,其读音为“庄”,最早出现在宋代文献中。新中国成立后,写成“通”。


1965年10月12日,根据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经壮族人民同意,国务院正式批准将侗族的“童子”改为强“壮”字。“庄”字有健康的含义,不会被误读。从此,侗族被改写为壮族。


除了自称布庄,壮族人还自称布岳、布阿依、布依、布沙、布图、布农、布央、布满、布饶、布代。“不”在壮语中是“人”的意思。


5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5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它们是荣成集团文化板块为整合全国文化资源,促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搭建的文化沟通、交流、共享的平台。紧扣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四大核心要素,围绕人的生命、生活、生态、生产四大核心诉求设置场景,全景式输出中华民族非遗文化的生活方式。


5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根据各个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划分为5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景展厅,每个空房间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场景,既是民族自然生态的呈现,也是56个民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76/35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