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各种谋士大放光彩。《军师联盟》播出后,大家对于早早去世的郭嘉,止不住的扼腕叹息。不过,在郭嘉之后,三国还有另外三位着名谋士,四人分别被称为是鬼才、卧龙、冢虎、凤雏!
鬼才,指的便是郭嘉。郭嘉的灵感即预知能力也可以说是判断能力,在一众谋士中是比较突出的,而这一能力,对一个军师、谋略家来说非常重要。
郭嘉最开始在袁绍手下当差时,没过多久,就看出来袁超不能成大事,转而经过荀彧推荐投入曹操麾下。事实证明,郭嘉的眼光没有错,很快就在众军中突颖而出,在曹操统一北方时,频频献计,立下了汗马功劳。
卧龙,这个大家应该能猜出来,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先生。对于三国谋臣,素来有这样一个说法:前期看郭嘉,后期看诸葛。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神乎其神,管理内政一把好手,外交能力也是堪称完美,鲜有人能与之争锋。
冢虎,大将军司马懿。司马懿与诸葛亮是宿敌,与诸葛亮六斗兵法,败诸葛、平辽东、破东吴,功勋显着。历史资料称他聪明有谋略,博学而多闻,评价可以说非常之高。而且司马懿生在乱世,却怀有忧天下之心,实属难得。
凤雏,庞统,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当时徐庶评价他的经典之言是:卧龙凤雏,得其中之一则可安天下耶!
这四大谋士,生于同一朝代,既是对手,也可称之为朋友,都是得一可得天下的将才,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乃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段时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著名战役就是在当时发生了,在这两场战役中不仅有大量的名将涌现,而且还出现了非常有名的谋士对决的画面。可以这样说三国事情虽然天下大乱,但是也充满着英雄沉浮的传奇故事,多少年来都令人津津乐道。
在当时的武将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句话诠释了三国时期武将的武力值排名,那么文官的排名如何?尤其是一些著名的谋士,比如:诸葛亮、庞统、郭嘉、司马懿等。下面咱们就来详细的说一下,此四人的综合实力到底是怎样的,谁能称得上三国谋士第一人?
先来说说诸葛亮此人,说起诸葛亮许多人认为他乃是三国时期第一人,因为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安天下,”由此观之诸葛亮的才华必然是极高的,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塑造成了“鬼神”一般的存在。
可是真实版的诸葛亮却并非如此,赤壁之战的时候仅仅是促成了“孙刘联盟,”并没有所谓的借东风、草船借箭等故事。简单的说诸葛亮对于刘备就好比萧何对于刘邦一样,诸葛亮的才华更加的倾向于治国安邦、治理民生等方面,在军事谋划上仅仅说算是一个“角色人物”。
从六出祁山全部以失败而归就可以看出来。因此司马徽先生才会说那句话:诸葛亮虽得其主,但却不得其时,意思就是说乱世并不适合诸葛亮发挥最大的才能,这便是真实版的诸葛亮。
而与诸葛亮齐名的便是素有凤雏之称的庞统,赤壁之战时庞统避乱于江东而被鲁肃推荐给周瑜,随后在赤壁之战中帮助孙刘联盟入曹营献连环计,最终赤壁之战周瑜才能够大胜魏军。然而在周瑜死后孙权因庞统长得比较丑便不再重用了,无奈之下庞统便弃孙权而转投刘备,由此迎来了一生最辉煌的时刻。
因其才华才华横溢而被刘备重用,可以说刘备对他的亲密程度只亚于诸葛亮,刘备进军西川之时庞统建立了巨大的功勋。奈何此人心胸比较的狭小,在加上“政治情商”比较的低下。
所以此人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和人气并不高,在攻打攻雒城时害怕诸葛亮争功紧急进军至落凤坡,而中了张任的埋伏被乱箭射死,这便是庞统最辉煌的一段时期。由此观之此人才智无论是在军事谋略或者治国策略上都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从最终建立的功业来看,屈居于诸葛亮之后也不算委屈他。
鬼才郭嘉是曹操手中的一名谋士,他可以说是曹操一生“千里马”级别的人物,如若没有郭嘉给曹操提供战略规划,那么曹操想要赢得官渡之战、统一北方大地估计都有点悬。与吕布对战之时郭嘉劝谏曹操急攻吕布,给出的理由是“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最终曹操擒得吕布。
官渡之战时曹操多次因为与袁绍的实力悬殊太大而想撤军,然而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策论稳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决心,最终乌巢一战果然奠定了曹操大胜的基础。后来袁绍因病去世,此时郭嘉又对曹操提出“远征乌桓”的战略,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
可以说曹操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的成果,郭嘉此人的功劳功不可没,因此在三国事情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简单的说就是郭嘉此人的军事才华要比诸葛亮强很多。
以上三位均是因为寿命的限制而没有实现自身最大化的价值,然而在三国中却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屡屡败于诸葛亮的手中,然而却靠着隐忍与寿命将诸葛亮彻底的击败了,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冢虎司马懿。
以作者的观点来看,司马懿此人具有庞统的善谋奇策,又具有郭嘉的战略眼光,同时有兼具诸葛亮的治国之道,虽然都不是太顶尖,但是在三国后期却足以碾压任何一人,这或许就是时势造英雄吧!
司马懿最显著的功绩便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不过他最大的成功便是在四任君王的猜忌中活了下来,由此才有机会成就后来的光辉大业。
综上可知,若以战略眼光来看郭嘉排在这四人的首位,若以治国方略来看诸葛亮排在这四人的第一位,若以最大成就来看司马懿当拔得头筹,而庞统因为死得太早始终屈居于末座。三国四大谋士卧龙凤雏、冢虎鬼才,谁才是当世第一?排名出人意料,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有自己观点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三国五大奇才:其中“龙”指的是诸葛亮、“凤”指的是庞统、“鬼”指的是郭嘉、“虎”指的是孙坚、“麒麟”指的是姜维。
三国可以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了,除了在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剧小说中作为历史背景出现,其中的每个人物也是大家讨论的重点,而在这些人物中奇才众多,也分别赋予了他们各种各样的称号,比如龙、凤、鬼、虎、麒麟,也各自暗示了他们的人物形象。
被称为“龙”的是诸葛亮,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大家也对他算是耳熟能详了。各种影视作品中塑造的角色也都是足智多谋的形象,被称为第一谋臣也算名副其实。可以算是三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了。
被称为“风”的是庞统,司马徽曾告诉刘备,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这与诸葛亮同名的凤雏便是庞统了,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庞统的谋略才华相比诸葛亮也不差分毫,但可惜的是庞统雒城之战时不幸受伤而亡了。
被称为“鬼”的是郭嘉,称他为“鬼”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名鬼才,作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谋士之一,足智谋略也高于一般人。他对对大的战局观分析透彻,对时事人物评判敏锐而准确。十胜十败说,言中霸王薨,虎狼喻玄德,遗计定辽东都成为了人们口中代代相传脍炙人口的三国轶事。
被称为“虎”的是孙坚,这虎指的竟然是江东猛虎。孙坚又称孙破虏,与以上几位靠才智谋略出名不同,孙坚靠的是他的武力值,相传就是三国中最著名的武将吕布也很难将他完全打败。但同样让人怜惜的是他也在讨伐刘表时,中了埋伏,中箭而亡。
被称为“麒麟”的是姜维,相比以上几位姜维似乎没有那么出名,但他深受诸葛亮赏识,还让蒋琬任命他为镇西大将军。但后来司马昭伐蜀,刘禅投降,姜维回天乏术也逃不了一被杀的结局。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乱世出枭雄,时势造英雄。?纵观中国古代史,这句话也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了。而整个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三国时期、隋唐时期应该就是最群英荟萃,雄才并出的乱世了。
东汉末年,汉失其鹿,每一个诸侯王和地方军阀都想要登上大宝,过一过皇帝瘾。在这样的时代中,自然涌现了非常多的能人异士,施展自己的才华,在乱世中博得功名。
不只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关羽、赵云等武将,三国时期还涌现了一批智谋超群的谋士,屡出奇谋,为自己辅佐的主公绞尽脑汁。后世者将六位三国时期的谋士称为?卧龙、凤雏、冢虎、幼麟、毒士、鬼才?来称赞他们的谋略,这些谋士都是谁呢?(文章人物事迹参考三国志而不是演义小说)
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应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国谋士,在得到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指导后,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将诸葛亮请出山。而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司马徽的评价,帮助当时还比较弱小的刘备迅速壮大。
之后诸葛亮又建议联吴抗曹,只身前往东吴游说孙权。在刘备死后也是忠心耿耿地辅佐刘禅,鞠躬尽瘁。
小说《三国演义》无疑是将诸葛亮的谋略妖魔化了,其实诸葛亮作为谋臣是有缺点的,诸葛亮用兵比较谨慎(空城计未曾发生过),而且事必躬亲,忽略了对下属的培养,最后累死自己不说,还让原本人才济济的蜀汉甚至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凤雏庞统
庞统也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刘备推举的人才,本是东吴的谋士却一直不得重用,后来来到蜀汉投奔刘备。庞统确有?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这样经天纬地的才华,可惜英年早逝,未来得及施展抱负就离开人世。
冢虎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最后赢家司马炎的祖父,而正是司马懿在曹魏苦心经营50载,逐步蚕食魏国实力,才让司马家族笑到了最后。用兵治世的能力暂且不论,司马懿隐忍功力可谓是无人能出其右。
在曹操还活着的时候,就一直在提防着司马懿,他认为司马懿有狼顾之象,必是反贼。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却略施计谋夺得了曹丕的绝对信任,成为曹家人的心腹重臣,最后熬死了曹家三代人,给司马家日后篡位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司马懿能够让诸葛亮六出祁山却未能收获分毫,军事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幼麟姜维
诸葛亮将毕生所学全部交给了姜维,而姜维在诸葛亮死后也抵挡住了魏国的攻击,只是因为刘禅受到小人挑唆,并不信任姜维,姜维也只是有力无处使,只能眼睁睁看着蜀国覆灭。
毒士贾诩
贾诩最先效力于董卓与张绣,后来投奔曹操。曹操看中了贾诩的才能,对他十分信任。贾诩辅佐曹操赢得了官渡之战,又设计离间韩遂马超,可以称得上是魏国开国功臣,《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认为?贾诩,庶乎算无遗策。?
鬼才郭嘉
郭嘉是从袁绍帐下投奔曹操的谋士,与曹操感情深厚,被曹操引为自己的奇佐。在于袁绍的对决中,郭嘉发表?十胜十败?的言论,激发曹军斗志。在刘备依附曹操时郭嘉就提议曹操软禁刘备,可是曹操生了英雄相惜之情并未采纳,最后放走了刘备。
在打败袁绍之后,郭嘉又献出让袁绍两子自相残杀的毒计,曹操轻松就接手了袁家的势力。可惜郭嘉也是英年早逝,后世人一直都有?郭嘉若在三国不在?的观念,认为曹操可以在郭嘉的辅佐下早早统一天下。
三国时期可谓是豪杰并起,本文并不能一一囊括,也正是群雄逐鹿的时代,才能孕育出这么多的英才。
从太乙兵法来说:刘备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
1、得到卧龙诸葛亮时已失去天时(失去人民),曹操已经代汉,诸葛亮只好替刘继续代曹。诸葛亮有地利和人和,没有天时是大客。
2、得到凤雏庞统时已失去地利(失去大将),刘璋已经设下埋伏,庞统只能替刘留书补遗。庞统有天时和人和,没有地利是中客。
3、得到幼麒姜维时已失去人和(失去主公),刘禅猜疑又没本事,姜维只有替刘独立支撑。姜维有天时和地利,没有人和是小客。
扩展资料
1、诸葛亮号称卧龙,人称卧龙先生。卧龙是指正在沉睡的龙,还没有飞龙在天。诸葛亮的一生,也没有彻底飞龙在天,虽然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在刘备去世以后,帮助刘禅治理蜀国,但还是没有统一天下。传说卧龙凤雏,得到一个人,就可以得到天下,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也。
2、庞统号称凤雏,和诸葛亮齐名。他是当世之人杰,可惜短命。凤雏者,乃没有长成的凤凰。自己刚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帮助刘备建功立业,但是在落风坡被敌人用箭射死,救了刘备一命。也印证了没有长成的凤凰,要是长成,前途不可限量。
3、姜维号称幼麟,智勇双全,幼麟指正在成长的麒麟。在易经里面,卧龙,凤雏,幼麟三人何在一起,都是祥兆,三人合一,凤凰浴火重生,卧龙飞龙在天,麒麟金光闪耀,但是麒麟没有成长,国家已经败亡,都是天意。
4、司马懿号称冢虎,冢为坟,亦指荒野。看似了无去处,不会危害于人。但是等人一旦睡去,自己醒来发威,可以一招致命。蜀国虽然有卧龙,凤雏,幼麟,但终究熬不过这只长命的老虎。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1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