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栏
侧翼出象是指白象出至g2、h3或b2、a3,以及黑象出至g7h6或b7、a6。多数情况下开局时马前兵挺起一格后,象进入该兵的原始位置。由于其位置和与之伴随的兵阵形状,故又称“堡垒象”或“蟹眼象”。根据其所处侧翼的不同可分为“王翼堡垒(蟹眼)象”或“后翼堡垒(蟹眼)象”。一般出现于封闭性开局或半封闭性开局,在主斜线上可用象控制中心格并向对方侧翼施加压力。如果该象的紧下面格子是已经易过位的王时,则可起掩护作用。为攻守兼备的子力布置形式。但一旦象被兑去,则它所占据的格子和邻近的同色格易成为弱格,易被对方棋子侵入。
当车前兵挺起一格,马前兵挺起两格后,此时,象进入马前兵的原始位置,称为“大堡垒象”或“大蟹眼象”。此后,象如被兑去,则造成色格的弱点将更严重,尤其王在这一翼易位的话。
如果一方双象皆侧翼出动,则称为“双堡垒象”或“双侧翼象”。
“侧翼出象”这个词,由意大利文fiannco 转译而来,原意是“侧击”。理论家皮赛察在其1683 年出版的书中曾对侧翼出象的开局有过描述。数十年后,着作家洛利把它引入到现代实战。在战略上成功运用侧翼出象的先驱者是19 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棋王斯当顿和美国出生的德国着名棋手保尔森。此后侧翼出象成了许多开局的基础,例如现代流行的“古印度防御”、“新印度防御”、“格林菲尔德防御”、“西西里防御龙式变例”、“皮尔茨防御”(也称“乌菲姆采夫防御”)等等。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1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