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苏轼:28岁丧妻,47岁丧子,我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衢州教育百师通 2023-09-17 10:04:34

苏轼,北宋第一大明星,擅丹青,工书法,精诗文,除此他还身兼政治家、思想家、美食家……妥妥地全能才子。

正如余光中曾说:“如果要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不要找李白,他太狂傲,不负责任;也不要找杜甫,他一生太苦,会很丧,要找就找苏东坡,他是一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

苏轼此人,满腹经纶,而且还有着有趣的灵魂。

即使这一生坎坷不断,挫折连连,被一贬再贬,也照样吃好喝好,幽默段子张嘴就来,就算“仇人”在前,也能一起谈笑风生……

贬到哪,吃到哪

苏东坡这一生很倒霉,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黄州,惠州,海南,越来越远,越来越偏僻,越来越穷苦,可是苏东坡却乐乐呵呵地倒腾着搬家。

失意绝望?没时间!

异地美食这么多,他还要忙着研究“吃吃吃”呢。

于是,这段被贬谪的落魄岁月,硬生生被他个吃货变成了美食的“创作之旅”。

元丰二年,42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可刚上任三个月便因“乌台诗案”锒铛入狱,差点掉脑袋,后来被贬到了黄州。

那日子叫一个苦,无权无钱,连吃饭都是个问题,没办法,他只能揣着钱袋紧巴巴地过日子。那时在当地,猪肉很便宜,个个都不愿意买,只有他买。

既然赋闲没事做,那就研究猪肉的新做法,没想到他各种捣鼓加工后,竟发明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

还将“东坡肉”的烧制过程写了下来,取名为《猪肉颂》,教大家一起烹煮: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吃完散心,首选黄州城外的赤壁山,在游山写诗间,顺便纾解被降职的郁闷心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他还会带着家人一起去城东的荒地里种田,自种自食,还给自己取了外号——东坡居士,日子过得美滋滋。

但东坡居士没耕几年田,就被调离了,虽然是升迁,可他根本无心争权上位,看透了官场黑暗的苏轼,一度只想远离京城,三番五次地恳请外放。

尽管如此,在宿敌上位后,他依然摆脱不了被针对、流放的命运。这次,他被贬到了惠州,已57岁高龄。

别看岭南地区现在繁荣昌盛,当时可是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特别是惠州,穷到菜市场上每天只杀一只羊,除了官府和有钱人能买到之外,普通人几乎吃不上。

苏轼被剥了官职,日子过得特别拮据,就算向弟弟苏辙要了七千钱,也经常缺米断酒。

可是,他苏东坡也很想吃肉啊,但是又不敢和权贵们争。

天才美食家苏东坡想了个好办法,让屠夫把人家不要的羊脊骨卖给他,故技重施,再次发挥改造美食的天分。

除了烤羊骨,他还看上了广东特产——荔枝,并写下了着名的《惠州一绝 /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正当他以为可以在惠州吃着烤羊骨,鲜荔枝安度晚年时,一封调令又来了,可怕,是海南!

那可是蛮荒之地,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到底有多苦?

海南就是久旱不雨,粮食不能自给的“鬼地方”,百姓的主食多半是切碎成粒的甘薯,生活艰苦。

连年轻人都难以忍受,更何况苏轼此时已是个60岁的老头。

换作常人,可能就天天望着大海发愁等死了,可苏轼倒好,直接蹲在海边,咚咚咚地敲起生蚝,研究这新鲜东西该怎么吃。

告诫儿子,说:这种贼好吃的美味,可千万别让那些朝中大臣知道,不然他们可要抢着被贬,过来和我争着吃了。

不记仇,真君子

苏东坡的豁达精神,不仅体现在乐观应对人生变故上,还体现在日常交友中。

他曾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就算是曾经排挤他,迫害他的人,也都是值得真诚相待的“好人”。

比如,曾“害”他贬谪黄州的“罪魁祸首”——王安石。

当初,苏轼和王安石,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变法派,皇帝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年轻气盛,总觉得变法各种不好,得罪了一大批支持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

于是,有人借着“苏轼写诗,暗藏祸心”为由,将他贬到了黄州,所有人都以为,自此这俩人结上了仇,待狭路相逢之时必有一伤,等着看笑话呢。

他们真是小瞧了苏轼的豁达胸襟,人家不但不记恨,还和王安石成了相谈甚欢的好朋友。

在黄州贬谪期满后,苏东坡曾特意去看望已退休在家的王安石,瞅瞅王安石有没有吃上自己发明的美食。

后来他又被贬路过金陵时,也去拜访了王安石,俩人一起谈论诗文、游览名迹,开心得很。

正当两人聊得不亦乐乎时,苏东坡突然坐正,一脸严肃地说:“荆公,我有话对你说。”

王安石还以为他要算旧账,心里一咯噔,不料却听苏东坡问:“当今国家动荡,荆公为何不上书改变这种局面?”

王:“我已经退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苏:“那是君臣之礼,皇帝以非常礼对你,你又怎么能拘于常礼。”

王安石年老,虽久不问朝堂之事,但被苏轼一说,又燃起了报国之心,激动不已,说:“你不必再说,我一定向皇上进言。”

面对这样一位知己,还做得一手好饭,王安石真舍不得他走,甚至还想资助苏东坡在自己家旁建楼盖房,一起当邻居。

北宋第一段子手

宋朝有个着名的历史学家叫刘贡父,因晚年患病,导致头发眉毛大量脱落,连鼻梁都断了。有次,苏轼和刘贡父等几个朋友小聚,觥筹交错之际,大家决定相互引用前人的诗句来助兴。

轮到苏轼时,没想到他巧借了刘邦的《大风歌》,损了好友刘贡父一把,他说:“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壮士兮守鼻梁”,引得席间满堂哄笑。

龙丘居士陈季常,也是苏东坡的朋友。这俩人趣味相投,经常“聊通宵”,可偏偏这个陈季常是个“妻管严”,有个厉害又爱吃醋的妻子,叫柳月娥。

有一次,苏轼又和陈季常聊天聊到忘记了时间,就突然听见柳月娥一声大吼,把正说到兴头上的陈季常吓得柱杖都掉了。

于是,苏轼便作了一首诗送给好友,笑他有个会“河东狮吼”的妻子。

苏东坡还有点迷信,将自己命途多舛,各种不顺的原因归罪到星座身上,都怪自己是摩羯座,韩愈也是摩羯座,所以我们俩个才这么倒霉。

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

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

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能力,才能将“20岁丧母,28岁丧妻,29岁丧父,47岁丧子,晚年不断贬谪”的痛苦生活依然过得热气腾腾,趣味十足。

看完忍不住说一句:如果能和苏轼这个乐天派当一回朋友,该多有意思啊。

▍来源: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编辑:锤子

| | |

| | |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1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