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缺少父爱的秦始皇为何会造成人格障碍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3-09-17 15:14:12

虽然生在帝王之家,但秦始皇赢政童年时代的生活历程是极其艰难的。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1年)赢政生于赵国邯郸,其父子楚是秦国质于赵国的质子。“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子楚的生母为夏姬,不受宠幸。子楚父亲秦孝文王有二十多个儿子,与其他诸子相比,子楚不仅争夺太子的希望十分渺茫,并且时刻都有生命危险。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昭王“使王箭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得以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当时赢政尚处幼年,但由于父亲角色的特殊,他过早地接触到残酷无情的政治斗争。

为了躲避赵国的追捕,赢政出生后随母家姓赵而不姓赢,不得不仰仗母家庇护,这难免让他遭受嘲讽和鄙视。他只能跟随母亲长期过着凄惨的逃匿生活,幸福快乐的生活只是一种奢望。王孙地位与囚徒身份合二为一,使得赢政从小既自卑又自傲。

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秦始皇赢政童年时在邯郸的不幸遭遇:秦王十九年借灭赵之机亲赴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阮之”,其目的既不是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也不是到新征服地区抚慰百姓,而是以战胜者的姿态,向昔日结怨者复仇。这件事反映出他心胸狭窄、残忍,也可以看出其邯郸童年生活确实有过刻骨铭心的屈辱,以至于时隔二十余年仍耿耿于怀。

后子楚经吕不韦从中斡旋回到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经过多次政治斗争终于被立为太子。秦昭王五十六年(前251年),“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九岁的始皇改为赢姓随母迁居咸阳秦宫,赢政的境遇才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子楚即王位次年(前248年)令大将蒙鹜大举伐赵,攻占太原、上党,初设太原郡,以血洗在赵国为“质子”之辱。赢政亲眼目睹了父亲为人君的威势,感受到王权的重要和伟大。父亲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给他幼小的心灵以极大的影响,他开始了解王权的重要性和确认自己的位置,并不断地设立自己的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和奋争。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父亲庄襄王子楚早逝,年仅十三岁的赢政成为秦王,这些对秦始皇赢政的性格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许多少年儿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应激事件。他们曾面对痛苦的情境,譬如父母离异或某一长辈的逝去,这些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困境和压力。”这种焦虑和恐惧被潜抑到无意识中,长大后遇到新的挫折,就成为人格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父亲角色在孩子性格形成中有重要作用,父亲能带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但赢政和作为父亲的庄襄王相处时间是非常少的。赢政幼时长期和父亲分离,回到秦国后至父亲秦庄襄王早逝,虽然有三年在父亲身边,但父亲身为一国之君,政务繁忙,姬妾王子众多,这使得赢政得到的父爱要比普通人家儿女少很多。他无法发展出对父亲形象完整的认同感,这造成他心理对父爱的欠缺感和不饱满感。

为回应这种欠缺感或自卑感,这样的孩子会形成一种超乎人力的雄心。过度的自卑感刺激起孩子膨胀的野心,这种野心占据了孩子的心灵,使他永远不安分。这种野心藏头露尾地从孩子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上反映出来。孩子受到这种野心无休止的刺激会变得过分敏感,时时提防着遭受他人的伤害或蔑视。为了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他开始对至高无上的王权产生极大的兴趣,并渴望占有它。追求权力是被剥夺感的一种补偿:权力是用来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的,其方法为不是改变自身素质就是改变环境,秦始皇赢政的性格之中充满了这种野心和雄心的成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8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