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力压黄忠的荆州第一大将,他究竟有何本事,竟惹得曹操委以重任!

摄诗文史版 2023-09-17 20:42:30

力压黄忠的荆州第一大将,他究竟有何本事,竟惹得曹操委以重任!

大家都知道东汉末年是个乱世,而乱世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就需要有很多人才,因此很多领袖就会表现的谦逊平和,因为他们为了人才才能继续活下去。也只有这样热爱人才的态度才能赢得大部分人才的归属。相反,如果你一直把主上的威严挂在身上,那么即使有人才想投靠你,最后也会离你而去。而重视人才的刘备也曾错过一些人才,这是天命还是人意呢?

人才是每个时代的稀罕物,无论是今天的公司还是以前打天下的人,他们为了人才能做出常人不能做的事,也能忍常人不能忍的事!像曹操就写了一首诗:周公吐哺。表明他愿意在吃饭时为了人才可以停止吃饭。有人可能觉得这并不算什么,错了其实古代吃饭的礼仪很重要,不能说话不能打断吃饭,就像洞房不能被打断一样。而孙权因为爱才,可以让吕蒙士别三日,也可以让陆逊直接当大都督。刘备可以三顾茅庐可以直接让庞统当副军师,出城迎接张松等。

三国荆州曾有个力压黄忠的大将——文聘,黄忠很厉害,可这个人何以压得住黄忠呢?首先,他很年轻,比黄忠年轻多了。然后他很忠心,所以刘表很信任他,在刘表还活着的时候,这个文聘就做到了荆州大将,镇守荆州北部,而这个北部就是袁绍,可见其能力。后来刘表去逝,荆州大的军权也有大半在他的手里,他仍然忠心耿耿,护卫着刘琮,谁知刘琮直接投降了曹操,他没办法也就投了曹操。不过忠臣不事二主,他不想去拜见曹操,于是曹操就主动召见他。曹操问:你怎么来这么晚见我呢?他说,我身为荆州大将不能保全它的安全,我有罪。曹操听了很感动,这样的忠臣哪里找啊,就像黄忠这种可能也不会怀有这种自责心里。

后来曹操直接委以重任给文聘,还很信任他,让他独自带兵镇守一方,而文聘也在此立下了很多功劳,其中在江夏抵御了孙权数次进攻,安全的守卫了江夏几十年的安全。在抵御荆州方面,也曾多次阻断关羽的军队攻击,烧毁了关羽的军械粮草等等,成为曹操防御孙刘的重要力量。并且身为蜀国人的陈寿还给他立了传,说他的威名远震吴国和蜀国。可惜的是这样的人才没被刘备拿下,要知道当初刘备在荆州可待了好几年,如果那时候刘备收服了文聘,也许关羽的荆州就不会丢了,让他守卫荆州必定固若金汤,而关羽进攻魏国也少了一个抵御者。

其实历史上总会有很多错过与遗憾,毕竟历史不是小说,可以安排完美的剧情。作为后来者的我们,看着这些总会充满感慨,不过这就是历史厚重的地方,让人回味无穷!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曹操手下武艺最强的六大猛将分别有谁,如何排名?

曹魏五子良将,是曹魏除曹姓和夏侯姓氏以外的名将,分别为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但是曹魏势力庞大,统治整个长江以北的精华地区,旗下那可是武将如云啊!其实曹操麾下有几人不论是战绩还是重要性都不弱于五子良将的,甚至地位还在五子良将之上,来看看都有谁吧。

TOP、6 文聘

文聘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刘表用他来抵御北方诸侯的进攻。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仍旧让他守卫江夏,使其典北兵、镇荆江。

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攻其辎重,烧其战船,立下莫大之功,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播。后又多从征讨,累封后将军,新野侯。曹叡即位之初,文聘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死后追谥曰壮。

当时曹魏真正称得上水军大将的,也仅有于禁和文聘,但是文聘似乎心中依然恪守对刘表汉室的忠心,几乎一生没离开过荆州,虽略显无名,但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顶级名将,文聘死后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

TOP、5 朱灵

朱灵初为袁绍部将。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绍而投降公孙瓒,公孙瓒派遣兵将到鄃城助季雍守城。袁绍命朱灵前往攻打,但朱灵的家人都在城中,公孙瓒便将朱灵的母亲、弟弟绑在城上,以此来诱降朱灵。朱灵望着城哭泣说:“大丈夫一出身为人效力,岂会再顾全家室呢!”于是力战攻陷鄃城,生擒季雍,然而朱灵一家都被杀害。

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朱灵统率三个营援助曹操,作战有功。袁绍所派来的那些大将大多要被送回。朱灵说:“我阅人很多,没有像曹公这样办事的,这真是明主啊!现在已碰上了真的明主,还要投奔谁呢?”便留下来不再离开,他所带的将士都仰慕曹操,全跟着朱灵留下了。

朱灵在曹操早期的时候战功赫赫,与于禁、张辽、张郃、李典等人并列,独领一军,但由于曹操经常恼恨朱灵,欲夺其兵权。曹操因为于禁有威重,遣于禁引数十骑,赍令书,往朱灵营夺其军,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曹操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自此朱灵与“五子良将”便无缘,但是朱灵死后得享从祀於曹操庙庭。

TOP、4 满宠

满宠文武全才,很早的时候就跟随了曹操;曾在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驻守当阳,抵御孙刘联军;后来由于孙权多次攻魏,曹操又将满宠调回汝南,任太守。

公元219年是曹魏最危险的时候,当时关羽攻樊城,满宠协助曹仁守城;当时情况危急,樊城几次差点被攻破;满宠把自己的白马淹死,与士兵共同盟誓,以必死之心迎战,众人重新振作。后徐晃救兵到来,水亦稍降,曹仁、满宠与徐晃前后攻击关羽,关羽最后败走。

曹丕在位期间,满宠驻扎在新野,负责荆州侧的对吴作战。曹叡在位期间,满宠转任到扬州,接替曹休负责东侧对吴作战,屡有功劳。后因年迈调回中央任太尉,数年后病逝,谥号景侯。

TOP、3 李典

李典很早就跟着伯父李乾去投奔了曹操,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李典带领家族的人以及所辖部队运输粮食布匹供应军需。袁绍被打败以后,任命李典裨将军,在安民屯兵驻扎。后在灭袁绍的时候立下大功。

但是真正让李典声名大振的还是在“逍遥津之战”的时候,李典与张辽、乐进在合肥驻扎,孙权指挥大军围攻合肥,张辽打算按照命令出城交战。

乐进、李典、张辽平常都互不和睦,张辽担心他们不同意,李典慷慨的说:“这是国家大事,要看你的计策是否好,我怎么能够因为私怨而不顾大局呢!”于是指挥部队与张辽打败赶走了孙权。加封赏地住户一百户,加上以前的封赏共三百户。

李典爱好学问,注重儒雅,从来不和别的将领争抢功劳。尊敬贤士大夫,恐怕有礼节不周的地方,军营的官兵都认为他是长者。三十六岁时去世,他的儿子李祯继承他的爵位。

TOP、2 臧霸

黄巾起义时,臧霸从属陶谦,击破贼众,拜为骑都尉。后来臧霸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臧霸为统帅,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

臧霸到莒县去袭击琅邪国相萧建,攻陷莒县,得到萧建的辎重。臧霸曾答应送给吕布一部分,但没有送到,吕布就亲自前去索取。吕布到莒县后,臧霸等不知吕布的来意,坚守城池,抵御吕布,吕布空手而归,不久又和吕布联合。

曹操讨伐吕布时,臧霸等曾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隐身匿藏,然而曹操点名搜索,寻得臧霸,一见之下大悦,便使臧霸招降吴敦、尹礼、孙观、孙观之兄孙康等,往见曹操。曹操以臧霸为琅邪相,又各任用吴敦等,割青、徐二州委任于臧霸。

后来臧霸为曹操征战四方,在几次攻打孙权的时候,臧霸都立下颇多功劳,尤其是公元217年的时候,臧霸从讨孙权,先登入阵,再入巢湖,攻破居巢。后孙权徐详告降,曹操还师,便留臧霸与夏侯惇等屯居巢。

公元222年,臧霸与曹休讨吕范,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堑,杀略数千人。被征为执金吾,其位特进。每有军事要务,曹丕都常咨访臧霸。

臧霸战功赫赫,智勇双全,完全不下于五子良将,但是为何没被列入五子良将呢?大概是因为其他五人都是曹操手下大将,而臧霸更像是隶属于曹操的一方独立诸侯吧。

TOP、1 阎柔

阎柔此人,听说过的人绝对是寥寥无几,阎柔自少在乌丸、鲜卑为俘虏,后为其所亲近信任。鲜卑帮助阎柔杀害护乌桓校尉邢举取而代之。

公元195年,原幽州牧的刘虞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因阎柔的名气而推举他为乌桓司马,得到鲜卑的帮助对抗杀害刘虞的公孙瓒,与公孙瓒将领邹丹战於潞河之北,大破其军,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

公元199年,因阎柔深得乌桓心而为袁绍所宠慰以安北方;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阎柔遣使曹操,获封护乌丸校尉。曹操在击败袁绍後又攻破南皮,阎柔领导乌丸、鲜卑等归附,又献出名马,跟随出征三郡乌丸,阎柔因功被封关内侯。

在官渡一战后臣服于曹操,对曹操讨伐乌丸很有贡献。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将其视若兄弟,镇守北方,统帅幽州兵马。曹丕即位后,拜阎柔为度辽将军。

虽然阎柔名声不显,但就凭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将其视若兄弟看来,似乎就比“五子良将”还要高一筹了,曹魏虽然文臣武将众多,但是除了曹家人以外,有几个外人能统帅一州之兵马?

虽然看似阎柔战绩并不多,但是正是因为有阎柔的存在,无论是袁绍还是曹操,都不用为北方的游牧民族担心,这就是阎柔的威慑力和能力,北方游牧民族之患的严重性,是众所周知的,就凭这一点,似乎比战功赫赫的张辽都要略强一分。

如果黄忠守荆州怎么样?

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刘备与诸葛亮二者都去战西川、取汉中,留谁守荆州都会丢失。黄忠亦然。但效果应该比关羽好。

黄忠在荆州工作时间长。黄忠早先在刘表军中做事,有丰富的荆州地方工作经验。他熟悉地形,颇通荆州防卫之道。冷 兵器时代,攻防都要掌握地理山川形状,这一点黄忠比关二爷强多了!可惜刘表不是英明的人主,不思进取,没有开拓疆土的雄心。让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守长沙郡把青丝守成了白发,以此推断,黄忠应该是善守的人才。

不仅如此,黄忠团结同志。他无论是与严颜还是赵云做搭档,都配合得的天衣无缝,甚至完美无缺。没有关羽的盛气凌人与居功自傲,有大局观念。这在他的入川之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说黄忠同志的战略观比看不起他的关二爷强多了,能当大任。不会因“大意”失荆州。

黄忠还善于利用地形。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出其不意、一刀斩夏侯渊于马下,就是他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的结果。真是因为黄忠的战略观,所以,他坐守荆州,“东联孙权,北拒曹操”会执行得很到位。演义中,老黄忠善于理解主帅诸葛亮的军事谋略。在攻打汉中时,黄忠灵活机动,步步为营,认真地执行了诸葛亮的作战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东联孙权,北拒曹操”是诸葛亮提出的,意义非凡,黄忠自然心领神会,也会坚决执行到底。这点比头脑有点发热的关二爷强。关二爷在水淹七军、小有作为时,就忘记了军师临别时的嘱托。什么战略问题就没有在头脑中留下印象。

黄忠如果坐守荆州,凭着对荆州的熟悉而掌握的地理优势,自然可以独当一面,不会有关羽这样的差失。只是,在大环境中,曹魏军队留守在荆州对面的都是年富力强的沙场硬将,黄忠如果跟他们交锋,在气势上比关羽要弱得多!如果吕蒙出招,黄忠陷入关羽一样的腹背受敌的局面,他也不容易守住荆州,毕竟他已经七十多岁了,精力比关羽要差!所以留黄忠守荆州,效果比关羽要好些。但,荆州依然会丢失。这主要是因为,作为战略要地,刘备与诸葛亮同时不在,孙权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攻占荆州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16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