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长城这么矮,究竟能拦住什么

群学书院 2023-09-18 07:16:55

长城的真正的伟大作用在于:

1、它以并不高的投入(相对后面持续的军备支出),几乎是一劳永逸的完成了对北疆的安防任务。

2、它极大的降低了游牧民族的战争优势(马),极大的提高了中原政权的战争力量(雷达、长城高速、步兵堵骑兵)。

3、它成为了中原政权对草原民族的经济封锁线,也因此有机会成为了在草原民族衰落后趁他病要他命的最关键战略性武器。

但也因此,由于长城的出现,从此也基本上将草原上本来“邦国制”的松散游牧民族无可奈何的绑定成了一个整体。

它的出现,为两个民族实际上都降了成本。

对中原政权,长城降低了政权的运营成本。

对草原政权,长城减轻了各部落间的内耗拼斗。

但它的出现,也将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拱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再打起来,就是两个文明之间的战斗了。

本文选自:《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

长城这么矮,究竟能拦住什么?

文 | 渤海小吏

来源 | 渤海小吏的封建脉络百战(ID:Call-me-Davie)

今天我们一提到长城,印入脑海的基本就是这个样子。

这都是明长城,而且大部分还都是东北部拱卫首都的长城。

实际上,最开始的长城并非如此。

咱们印象中的长城,都是青砖砌墙铸成的。

那属于造价很高的筑墙办法了,仅能供重点地带使用,大部分地段还是就地取材的

最早的长城其实是夯土墙和碎石墙。

远没有那么高级。

咱们要从长城的出生开始说起了。

最早的时候,在中原大地上,所有的民族都是狩猎采集为生的。

在大约在7000年前左右,农业技术的文明之光开始闪耀出现在我们的母亲河流域。

后来,农业文明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发展与进化,随着工具的成熟和高产谷物的成功驯化,农业耕作相对于狩猎采集的优势出现了。

就是农业耕作收获的谷物所带来的能量,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而且更耐储存。

养活一个农耕家庭五十亩地就可以了,养活一个游牧家庭则需要五千亩草场。

这两项优势,使得农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两个优势。

1、单位土地内养活的人口越来越多。

2、物质开始出现结余并能够长期储存。

这两个优势又带来了两个巨大影响。

1、人口数量开始迅速增长,社会分工的条件出现了。

2、人类抵御天灾的能力增强了。

这两个影响,使得农业文明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伟大进步体制。

因为这标志着人类文明开始确定性的走向正循环!

也因此,所有的村落与部落,都要向农业文明靠拢,都要放下采集狩猎的老思路,去拥抱更辛苦但更稳定的农耕生活。

因为这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而是你不得不的问题。

如果你拒绝拥抱新生活,你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竞争问题。

落后就要挨打,你的地盘会被别的农耕文明吃掉!

农耕文明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人口和武器,人家会欺负你乃至消灭你。

因为采集狩猎根本养活不出和农耕文明一个数量级的人口。

即便你部落战斗力爆表,但在冲突与战争中,你很难长久面对数十倍于己的对手和远远多于你的武器。

而且对面这帮人占住了你的地就不走了,采集狩猎的部落因此开始被渐渐蚕食。

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开始发力,许许多多的村落与部落在农耕文明的发展与推广中选择了妥协和拥抱,农耕文明开始在中原大地普及。

直到农耕文明由中原辐射到了北疆。

也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400毫米等降雨线。

农耕文明发现,再往这条线的北部推进,农耕文明的那一套公式就不管用了。

因为降水和温度(温度也很重要,参考西藏地区)达不到作物生长的要求,尤其是降雨,是决定农耕能否进行的唯一硬性标准。

农耕文明拓展到这里,就拓展到头了。

游牧和农耕的天然分界线也就因此产生了。

我们的教科书总是说我们的老祖宗多么多么的聪明,打造的长城恰巧就在400毫米等降雨线上。

实际上,哪里会有这么恰到好处的顶层施工设计啊!

都是自然进化与摸索出来的结果。

自然条件局限后的农牧分界后,慢慢生活方式造成的军事差距也开始出现了。

农耕那边的财富总量日益增长,社会分工日益深刻,人们在日渐变得所谓的文明。(其实就是吃饱了,有空思考扯淡不用再天天面临生死存亡了)

草原那边基本原地打转,继续与天斗与地斗与牲口斗其乐无穷。

两个文明交流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的特产互通有无,你卖锅碗瓢盆,我给你牛马羊奶,这样本来是可以把日子就这么过下去的。

但是,老天爷注定总会有过不了这种日子的时候。

我们之前文章说过,天灾是横在游牧民族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一旦草原闹灾了,游牧民族的牛羊产品大减,活下去都成了问题,就不得不南下讨生活。

没本的买卖这就只能抢了。

天生的战士属性和随身小摩托使得游牧民族在面对农耕化了的中原民族时,抢一把的成功率和收益率极高。

人家抢完后,带着财物飞车跑了,农耕民族这边则面临着打不着的郁闷。

因为没有马。

说到这里,要简单说一下,为啥中原没有马。

总说中国产马的地方一个西北一个东北,为啥别的地方不产马呢?

不是说咱条件不行,是因为马这种牲畜极其败家!

论口感、出肉率、产仔率以及毛皮的商品属性比不上牛羊。

论运输能力以及动能转化到庄稼上的力量更是被牛拉下好远。

论脾气更是跟牛羊没办法比。

一般我们形容这人脾气不好时爱说人家属驴的,其实马一个德行,还特么不如驴了!

马爷牛X起来时连狼都不敢惹。

唯一的一个优势就是军事上的,人家跑的快。

如果说仅仅这样,每家养匹这种奢侈性的宠物当摩托车使其实也是可以承受的,最早中原大地上在狩猎采集时代也是都有马的。

但时代一旦变了,马这种生物就不能忍了!

因为马有一个最不能被农耕文明忍的巨大缺点。

这货是个直肠子,能吃,能拉,粪还添乱!

一般我们养牛羊,白天放牧几个小时后就可以圈回来了,人家不用晚上加餐就能贴膘,自己好几个胃,能反刍进行食物再吸收,拉出来的粪便还是好燃料和好肥料。

所以养牛羊在农耕文明这还是被普及的,只不过是圈养而且数量没有游牧民族那么大。

但马这货就不一样了,这货一直吃,一直拉,一头一尾从来不闲着!

有句话叫做“马不吃夜草不肥”,就是说马这货得连轴转的吃才能胖。

你能吃就算了,更可恨的是,马粪酸性还大,不仅不能起到好肥料的作用,还祸害地!还随时随地的各种拉!

一句话来形容,这货的能量转化水平极低还糟蹋土地!

养活一匹马的草场大约能养活几十只羊,看看人家喜羊羊多么可爱!

而且马如果你想骑的话,是需要煽的(宫刑),不然马爷那脾气您根本上不去,轻轻松松踢死你。

必须要在小马两岁的早春左右实施宫刑,随后还要有专业的遛马等一系列恢复手段。

这就意味着为了让你能被骑,我还得专门派个劳力去伺候你,我那地咋办!

再说田间地头就那么两步道,谁家烧的骑马下地干活啊!

所以不是说中原不能大规模养马,而是谁家也不至于败家到大好的土地和人力去养这么一帮败家玩意!

道理换算到游牧民族那其实也一样,他们也不愿意养这货,只是没办法,有打狼和迁徙以及放牧的刚性要求。

游牧民族养马群时也是由马倌将马群赶到草场不好的地方去单独管理的。

好草地要给牛羊吃,不能便宜这帮赔钱货!

一个刚需,一个非刚需,也就导致了在中原,马开始渐渐绝迹,而草原却仍然“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马,也因此成为了农耕民族和草原民族的最关键军事不平等资源。

那么,两个文明间的矛盾就变成了摆在农耕民族面前的一个成本问题。

咋样应对草原飞车党们!

最直接的办法,也找块地,养上马,然后组织起骑兵,训练起来,随时准备应对草原飞车党的抢劫。

一扒拉算盘,这活儿没法干。

1、养马糟蹋地,养骑兵糟蹋钱。

2、规模和培训的成本太高,如果想对战从小就长在马上的匈奴人,你的骑兵部队只能在数量上大规模的压他一个数量级,才能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和战斗效果。

中国队踢巴西队,你得上20个,那帮巴西人才不敢上场。

活活吓死他。

但你要是真这样干了,你就被人家从成本上拖死了。(极个别也有拖不死的,比如猛男刘彻同志)

智慧的华夏民族开动起了脑筋,发现出了游牧民族抢劫的一个关键点。

马!

你牛哄哄了半天不过就是因为你有马嘛!

我让你的马过不来了不就完了嘛!

想通了这个环节,农耕民族就开始在农耕游牧分界线上,根据地形在一些必经之路上修建起了一道伟大的墙,并设立了警戒烽火台和通往内地的驿传等“雷达”系统。

最开始的长城,基本上都是在平地上起来的墙。

一般是就地取材,直到北魏之前,长城基本上都是版筑夯土墙为主。

很明显,这道墙拦不住你,你蹬腿能蹦过来,但你的马爬不了城墙。

你随便进,你没了马就是个渣。

那么,游牧民族可以毁掉这座墙啊?

没问题,但代价很高。

不要以为土墙就好欺负,具体施工我就不说了,总之工程质量棒着呢!不比石头和砖差到那里去!

这墙的最大对手是时间老人。

从这上面打开缺口是需要巨大如撞锤的专门工具的。

但这又是你南下抢劫时所根本不可能带的。

那么,即便你带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弄开了这道墙鱼贯而入。

这个时候,长城继阻拦后的第二个功能出现了,它会迟滞你的入侵。

这中间的功夫早就被一道道预警系统传到了中原内陆和沿线长城。

人家可以从容的坚壁清野让你扑空并调人来堵你。

李牧先生就是这样让匈奴人十多年连根毛都抢不到的。

所以匈奴人在看见这堵可恨的墙后,第一反应是看看哪里还没建墙吧。

这就类似于找还没有海关的地方去武装偷渡一样。

这就苦了边境线没有建墙的地方百姓,也因此,所有边境沿线的政权与文明都开始了军备竞赛般的建墙。

你不建墙所有飞车党就都涌你这来了。

也因此,边墙开始渐渐的连成了一片,变成了我们看到的长城的前身。

在这里,要和大家解释一下,长城的经济属性。

看上去特别费钱,劳民伤财。

实际上,太特么省钱了!

它实际上是在很长的时间纬度中极大的降低并摊薄了中原政权的军备开支。

长城的出现使得游牧民族开始要面对突然升级的巨大军事威胁。

哪怕你再牛,你进入长城都需要毁边墙或者攻要塞。

那么这就意味着你是从这个点进来的,你也将由此出去,你抢劫最重要的是时间和效率,你很难再毁一道边墙。

这就有一个巨大的隐患,你很容易被人家步兵依托长城堵住归路包了饺子。

那么飞车党们可以说,我毁掉边墙后留一部分守军防止你中原军过来包饺子。

那么长城的另一个伟大效果又出现了。

你的草原飞车优势将不复存在!

很明显,守炮楼你绝对不是中原军的对手!

这道墙变成了游牧民族致命的左右两杯毒药:

你是提心吊胆的进?还是犹犹豫豫的防?

中原民族则因此极大的减轻了军备压力。

你可以随便进入长城,但我有烽火台的雷达系统可以一路预警提前坚壁清野让你空手而归,而且你还得提心吊胆怕我回头堵死你!

举个例子,过去没有长城,人家可以从四个缺口随意穿插。

甚至可以轻松连抢你四个地方。

你如果想要警惕这帮抢劫犯你就得四个地方全部准备一支强大的力量去进行警戒,因为你没有马,补位能力不强。

这个成本就太高了。

但长城建立起来后,四个地方没必要驻军了,而且对骑兵的要求也没什么压力了,牛的你就进来。

因为你仅仅是打算防守,并不打算追出去,你随便进,我只要保证在你抢劫逃跑前堵在你归路即可。

一支游走在长城边境的正规军就能满足安保任务了。

也因此,长城开始被彻底连成了一个整体。

过去在崇山峻岭上是没必要也联上墙的,但现在的意义出现了。

长城变成了一条高速公路。

西边山头发现军情了,东边山头的军队如果想要过去,过去需要绕山,这工程量就大了,你得蜿蜿蜒蜒的下山,再曲曲折折的从山下穿行。

如果你指着绕山去支援的话,烽火台那就是个摆设了,因为等你绕过去人家早跑了。

但在山岭中建上高速,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边防军可以迅速走长城高速支援过去。

你那边刚刚毁坏边墙,我的边防军甚至已经赶到开始依托长城工事布防怼你了。

或者说就干脆放你走,爷踏踏实实布防等你回来揍你!

今天我们经常看到崇山峻岭中的长城修的跟景点一样豪华,之所以要废这个劲,是因为要达到迅速运兵的效果。

各地的驻军在收到烽火报警后,要迅速通过长城向出事地方集结。

长城这条高速公路,只能走步兵,没法跑马,天生就是只能中原民族使用。

所以我们能看到“九门口长城”这样在水上建的工程。

也能看到大榛峪野长城这样鬼斧神工的。

废这个劲,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起到快速集结的高速公路效果。

一旦长城开始联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时候,普通的草原小部落在中原人眼中就不叫个东西了!

因为你小规模的入侵非常容易被边防军甚至当地地头蛇武装堵死归路。

因此,突然出现的连成了一大片的长城也开始倒逼游牧民族进行自我进化。

进化的方式是什么呢?

只能抱团!

你一个五百人的小部落,想要打破长城并进来抢一把的危险性开始变得极高。

因为你一旦开始攻打要塞,摧毁边墙,边境的烽火台和伸往内地的驿传就会以每昼夜数千公里的接力速度把你的入侵规模(有入侵规模的信号规则)传遍整个边境并被内地的统治者知晓。

这个时候,你大可以继续毁边墙而入,但等待你的将是坚壁清野的百姓和及时赶到堵缺口的边防守军。

小规模的部落将再也无法单独行动去南下抢劫。

必须抱团了!

只有抱团你才具有资格再进来抢一把!

这就相当于农耕民族的边防军是两万时,最起码你游牧民族南下抢劫也得是这个规模了,真被堵上了才能杀出去。

是长城,开始倒逼草原民族抱团成一个大的“邦国”性质的政权。

到了战国时期,我们看到了,有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

而这个时候,草原上也变成了几个较大规模的草原种族了,匈奴,东胡,楼烦,月氏等等较大规模的部落林立在草原上。

再后来,楚汉争霸时期,猛男冒顿统一了草原,但非常神奇的是,这么一个偌大的草原居然此后并没有再分裂。

你这个松散的“邦国”体制应该更加容易合久必分啊!(“马邑阴谋”前面我们分析过)

散不了摊子了!

因为对面的前辈嬴政书记早已经统一了中原,并整合了整个万里长城!

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的静卧在北疆的蜿蜒巨龙彻底的变成了一个整体!

也因此,除了军事压力外,最开始并没有预料到的长城对草原民族的第二个衍生出来的关键影响也开始显现出来。

恐怖的经济封锁!

当年,在长城开始修建后,对游牧民族的经济封锁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

草原上的部落发现,在双方没有战事时,你也没办法南下贸易了。

由于很难再通过正常手段去获得很多生活必需品,也就更加加剧了草原上的抢劫之心。

游牧民族因此也如前面说的那样,因为长城的军事威胁抱团组成了更大的军事体。

这个军事体,实际上也是贸易体。

而中原政权那边,也由于长城的出现,垄断了商业贸易的渠道。

但资本是逐利的,长城的出现使得南北的贸易出现了巨大的利差也因此催生了很多走私商团。

长城间的边防军日常巡查有两个关键任务。

一个是巡视长城的工程质量和敌情。

另一个就是打击本国打算走私的商人!

长城不仅防外人,后来更变成了防自己人。

一旦中原开始垄断商路,游牧民族你再想跟我贸易,就得看爷的心情!

两个文明间,在不剑拔弩张的时候,政权之间也开始谈判。

你们长城建起来了,咱们还是贸易吧,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我出牛羊和你们稀缺的马,你拿你们的盐铁手工业产品跟我们换。

这就形成了政权之间的大宗贸易。

草原上的小部落不能搞自主贸易了,必须要把自己的商品集中到盟主那边,由盟主统一前往边境互市。

俩原因。

第一,你最紧俏的商品是战马,出口的目标就是对方政府。

第二,你必须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把你的商品要上价来!

你必须有大单于谈笑间灰飞烟灭的架势,才能让鬼精的中原政权让出更多的利来。

后来即便秦、赵、燕的长城全都完善成体系了,其实游牧民族仍然有余地。

因为国际贸易的对手多。

比如我匈奴去年闹灾了,抢了赵国一把,现在老赵家跟我打贸易战玩封锁,我还可以跟秦国去贸易。

听说你最近在打赵国,我也在打,你看,我又给你提供了这么老些匹马,赶紧咱哥俩热乎热乎。

过两年,匈奴又跟秦闹崩了,没关系,又找赵国去了,咱爷们谁跟谁啊!这一匹匹新出炉的飞毛腿,赶紧骑上打秦国人去!

但这一切,随着嬴政书记统一全国后,都作古了!

十多年间,各游牧民族突然发现,那么长的一条上万里的边境线,咋都变成一个领导了?

再贸易时就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统一的,集权的,超级庞大的中原政权对很多草原民族。

中原开始用自己独家的买家优势地位碾压卖方!

对匈奴人,别废话!一口价,一个锅一匹马,你不卖我找东胡去啦!

对东胡人,那面匈奴人已经甩卖了啊!你降不降价!我可不是非跟你一个人做买卖啊!

而且更可怕的是,一旦草原和中原出现了武力冲突,草原将面临着上万里的贸易封锁!

所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么大体量的唯一对手,无论是对武力的要求,还是对贸易的要求,都使得草原各部落也需要变成一个体量超级庞大的民族。

所有的部落在冒顿统一草原后没有办法的必须要成为一个整体,去对抗他妈的盖了这么一条他妈的长城的中原民族!

“团结就是力量”的嘹亮歌声响彻草原!

我得拉出来四十万骑兵,才能吓窜你刘邦!

我得变成只有一个卖方,才能跟你这一个买方进行均等博弈!

至此,长城的伟大作用终于说全了。

1、它以并不高的投入(相对后面持续的军备支出),几乎是一劳永逸的完成了对北疆的安防任务。

2、它极大的降低了游牧民族的战争优势(马),极大的提高了中原政权的战争力量(雷达、长城高速、步兵堵骑兵)。

3、它成为了中原政权对草原民族的经济封锁线,也因此有机会成为了在草原民族衰落后趁他病要他命的最关键战略性武器(东汉会讲到)。

但也因此,由于长城的出现,从此也基本上将草原上本来“邦国制”的松散游牧民族无可奈何的绑定成了一个整体。

它的出现,为两个民族实际上都降了成本。

对中原政权,长城降低了政权的运营成本。

对草原政权,长城减轻了各部落间的内耗拼斗。

但它的出现,也将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拱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再打起来,就是两个文明之间的战斗了。

THE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29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