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开国少将中,钟伟是比较爱抗命的,解放战争中曾多次抗命,为此还获得了四野101的表扬,并号召大家向钟伟学习,要“敢于打没有命令的仗”。那么开国中将当中,谁和钟伟相似,也爱抗命呢?他就是郑维山。郑维山是湖北麻城人,13岁参加革命,15岁正式加入红军队伍,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曾多次抗命,最着名的有两次,一次歼灭了国军王牌,一次让180师打了翻身仗。
抗命消灭国军王牌,这一战发生在新保安战役当中。1948年12月8日,傅作义的王牌35军被华北第二兵团包围在了新保安。35军是傅作义的起家部队,也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为了给郭景云解围,他急令张家口的第105军和怀来的第104军向新保安攻击前进,务必把郭景云接出来。然而第105军刚出张家口就遭到了杨成武的迎头痛击,袁庆荣唯恐救不了郭景云再把自己搭进去,急忙缩回了张家口。
安春山吸取了袁庆荣失败的教训,出怀来后没走大路,而是沿着洋河以北的乡村土路秘密向新保安移动。此举完全出乎了我军的意料,直到他行进到沙城一带时才被3纵司令郑维山派出的侦察班发现,过了沙城就是就是4纵的防区,如果不及时拦住这股敌人,4纵就有腹背受敌的危险,35军也很有可能乘机跑掉。
但打援并不是郑维山的任务,杨得志给3纵的命令是在新保安以西和西南阻止敌人突围。情况紧急,郑维山急忙联系兵团部请求指示,但始终无法接通。最终郑维山决定抗命行事,他令9旅配属7旅1个团继续围城,坚决阻敌突围,自己则带8旅和7旅(欠1个团)前去沙城地区阻敌,终于在碱滩一带拦住了安春山。在3纵的顽强阻击下,敌104军毫无进展,不得已向东溃退而去。这样一来,郭景云彻底成了孤军,最终被我军全歼。此战,头功当属郑维山。
抗命帮180师打了翻身仗。这一战发生在1953年6月上旬。当时距20兵团前沿阵地不远的883.7高地、949.2高地和十字架山均被敌军占领,这块宽二十公里,纵深九公里的敌占区可以俯瞰我军阵地附近十公里的情况,对我军威胁极大。因此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定拔掉这颗钉子。但强攻的话代价太大,因此他决定派一支3500人的部队到距敌人前沿阵地数百米的地方潜伏,然后配合正面部队突然发起攻击,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潜伏这种战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多次使用,因此并不稀奇,但以往多是小规模潜伏,最多也就几百人。但这次郑维山却要把3500多人潜伏在敌人鼻子底下一整天,这也太冒险了,万一暴露了,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这个作战方案一提出来,就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但郑维山力排众议,把作战方案报了上去,结果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也建议郑维山不要这样打。
不料郑维山再次抗命,坚持按自己既定的设想去打。6月9日深夜,60军3500多名官兵携带大炮悄悄潜伏到了敌人阵地前沿。在成功潜伏了近20个小时后,于6月10日20时20分左右配合正面部队突然出击,仅用50分钟就攻占了883.7高地,歼敌一个加强团,随后向纵深发展,最终和兄弟部队一起歼敌27000余人,作为攻坚主力的180师在此战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1955年,郑维山被授予中将军衔,先后担任过北京军区和兰州军区的司令员。2000年,一代战将郑维山将军病逝,享年85岁。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49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