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隋炀帝杨广,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昏君。父亲隋文帝给他打下了那么好的基础,结果他却穷兵黩武,导致隋朝二世而亡。但随着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史家们对隋炀帝的评价渐渐趋于客观。事实证明,隋炀帝并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般不堪。不管是大运河的开通,还是科举制的实施,都是造福后人的大好事。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则是隋炀帝时期兴建的大粮仓。
隋文帝在结束南北朝的乱世后,国泰民安。为了防止灾年发生饥荒,隋文帝在全国建了很多的粮仓,有时建仓的速度甚至都赶不上粮食储存的速度。杨广继位后,迁都洛阳,很多百姓蜂拥而至。为了养活洛阳附近的老百姓,隋炀帝又命人在大运河及洛河边上修建了回洛仓、含嘉仓和洛口仓。
很多人说,隋炀帝统治时期百姓起义不断,是因为百姓吃不饱。但是当考古专家在河南发现隋朝当年所建的回洛仓时,这种说法完全被否定。据考古队员实地测量,回洛仓长1000米,宽365米,面积相当于50个足球场那么大。据专家估算,这个粮仓至少可以储存3.6亿斤粮食。当时洛阳人口大约为100多万,仅这个粮仓就够全城百姓吃半年。后来发现的含嘉仓,据估算也可以储存2.5亿斤粮食。
最令专家们感到新奇的是,他们从粮仓中发现了一些隋朝谷物。将它们种到地里后,不仅发了芽,而且还长出了稻穗。那隋朝的粮仓到底是如何修建的呢,为何过了上千年谷物都不腐不坏?
据专家们考证,首先这些粮仓选址都是在地势较高,而且土壤干燥的地方。这种地方地下水位低,粮食容易保存。其次,隋朝人使用了“夹糠法”。即粮仓建好后在底部垫草灰、铺木板,木板上放草席、谷糠。如此一来,便可保证粮仓内部的干燥和凉爽。最后,用火烘干粮仓。不仅保持了粮仓的干燥,而且也除掉了粮仓内的水分和细菌。专家们看完后连连称叹,表示即使现在的技术也无法完全复制隋朝粮仓。可见,老祖宗的智慧的确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8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人类有没有可能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