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平常的某一天一样,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清朝依旧笼罩在战争的乌云下,但是清王朝却又经历了一件不一样的“大事”。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驾崩后,享年38岁。皇帝驾崩让本已是千疮百孔的清王朝,更加雪上加霜。
身为皇帝的历史的最后出场
先来说说光绪帝的驾崩,按大清典制,皇帝出殡,皇室官府人员需要全部参与,那么场面也是十分隆重的。所以就算慈禧对光绪帝有诸多的不满,但无论如何,他都是名正言顺的清朝皇帝,光绪一天没有被废帝,那么他的葬礼终究是不能有马虎的,一切按照国葬规格准备。
在光绪帝送葬的队伍最前面,是64位引幡人,他们高举万民旗伞;紧跟着的就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他们各司其职,大概有1600人,队伍不说连绵不尽,也还算壮观;然后是抬棺的扛夫,他们身穿孝服,神情肃穆,一共有128人;走在棺木后面的是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勇;最后面的,是皇亲国戚、文武百官,连绵不断。
国葬的浩大声势,成功引起了百姓们的关注,他们纷纷四处跑来围观,人山人海。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北京城里许久没有热闹的场景了,搞笑的是,因为皇帝的驾崩,竟然重回当日繁闹的景象。
当然,人们对光绪帝说不上有多敬重,从影像资料上,我们可以看到,沿街的百姓都是站着看热闹的,大家都在交头接耳,并没有应有的俯首跪地的场景。
或许是因为光绪帝始终都是一个皇帝,又或许是因为他的变法受到一些先进人士的支持,人们在光绪帝的抬棺队伍慢慢离去时,看着热闹的队伍中心浩浩荡荡走去,也升起了一丝怜悯之心,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大家开始向空中撒起纸钱。据说那一天,百姓足足为光绪帝撒了90多万张纸钱,那漫天飘荡的白纸,是对光绪帝一生最后的道别。这场声势浩大的国葬,也在人们自发的散纸钱中顺利结束。
身不由己的光绪帝
都说皇帝多么威武,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也能看到,大部分皇帝作为天子确实有着绝对的权威,得到百官乃至天下百姓的绝对服从。从光绪帝的葬礼看来,他这个皇帝似乎也是风光的,但现实是光绪帝跟许多的皇帝不同,他在位期间并没有受到多少人的追崇。
造成光绪帝深陷如此境地,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他并非是同治帝的儿子,他的上位,是由于同治皇帝短暂的一生并没有留下子嗣,慈禧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将满族的权力落入他人之手,便在皇族中找到一位有着满族血脉的继承人来继承皇位。
光绪帝的生父是醇亲王,在慈禧的授意之下,光绪帝过继到了咸丰帝的名下,才得以继承大统。
但是光绪帝的继位说好听的是为了大清的未来,但是其中的利益勾结,恐怕只有慈禧自己知道了。
慈禧顺着稳定局势的由头,让一个年幼的孩子上位,这样自己就能够掌握大权,再没有人能够动摇。当时只有4岁的光绪帝在继位之后,手中并没有实际的权力,虽然他贵为皇帝,朝廷中的一切都是身为太后的慈禧说了算。
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光绪在朝廷上的权威被剥夺,甚至很少有人理睬,对光绪帝的童年生活造成严重的迫害。历史上无数王公贵族甚至平民为了权力不惜成为皇帝,这样就能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可是在慈禧的打压下,光绪对权利的使用自由受到了限制,从而产生了对慈禧的反感。
如果是作为一个亲王的孩子,光绪帝也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并且能够获得他这一生向往的自由。
光绪帝的大胆反抗
在18岁那年,光绪帝终于开始亲政。但是朝中大臣在慈禧经年掌权中,对这位小皇帝并没有真正的信服,朝中的大小事情,依旧都由慈禧的管理安排。年轻的光绪帝对此并没有妥协,十几年的“抵抗”在亲政之后得到宣泄。
光绪帝在位期间正直外国殖民者入侵,国内上下生灵涂炭,无数仁人志士选择站出来反抗。这时民间的变法运动让身为皇帝的他看到了出路,他把这当成夺权的机会。他积极准备戊戌变法,私自任命了许多先进人士作为变法的官员,并且直隶于自己,跳过了真正的掌权人慈禧太后。
稍微了解过这一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变法的结果当然没有如了光绪的愿,最终的结果是被称为变法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等人被杀害,而直接带头人康有为等人被迫逃往国外,而这位带头变法的皇帝,从此失去人身自由,被慈禧软禁于中南海瀛台。
堂堂皇帝,就这样被剥夺了自由和权力,但是这样的结局似乎没有人觉得意外,
所以在他驾崩时,身边都没有一个人,而下人们发现他冰凉的尸体后,甚至也没有丝毫惊慌,好像这一切“早就注定”般。
一代皇帝就这样在囚困中凄凉死去,正如清王朝最后灭亡一样,都是一副惨淡的收场。
戏剧性的是,慈禧太后在安排好光绪的身后事,自己也于仪鸾殿去世,此时距离光绪死亡不到24小时,具体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而后来有研究者猜测,慈禧是因为毒害光绪帝而“畏罪”自杀的。
这两位母子在他们的一生中都在明处暗处较量,一向处于上位的慈禧,终是“赢”了光绪最后一局。
上天对光绪似乎从来没有过垂怜,就连他死后也不得安宁。
光绪帝下葬不久后,他的地宫就遭人盗掘一空,一片狼藉。1938年,光绪的陵寝就被一伙人打开,他们盗墓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不是在外面炸开,就是用斧头直接将光绪的棺椁凿开。就这样,陪葬的无数珍宝被洗劫,这又让悲剧的光绪帝在死后也留下悲情的收场。
庆幸的是,可能是光绪生前没有做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盗墓的并没有对他的尸体进行毁灭,让他死无全尸,只是将其从棺材中拖出来,而后盗走一些容易取得的东西就走了。所以光绪帝的怀表和铁球还在,陵寝里遗骨也非常完整。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8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