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国学小呆。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国学经典《三字经》中“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的相关讲解。
诗既亡:诗是指诗经,既亡的意思是消亡、冷落、衰败春秋作:春秋是指春秋这本书,作是写作、着作的意思寓褒贬:寓是寓意、寄予的意思,褒是夸奖的意思,贬是批评的意思别善恶:别是分别、区别的意思,善指善良,恶是指罪恶那么整句“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的具体含义是:
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这句《三字经》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情:
《春秋》一书,内容有褒有贬,寓意各有不同,对忠、奸、善、恶作出了明确的分辨。
我们读春秋,除了能够了解当时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累积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己做人处事的借鉴。
与这句《三字经》讲述的内容相关,有一个小故事,叫做孔子修《春秋》。
这个故事是这个样子的:
春秋时代,诗的精神已经丧失了,在这个时代中周朝王室已渐渐失去了约束诸侯的力量。
孔子看到了这种混乱的情形,心里很担忧,于是便作了《春秋》这部书。
《春秋》是本对现实的政治做客观的褒贬,以及对各个诸侯国做善恶行为分辨的书籍。
当时大夫若能得到《春秋》的褒扬,比得到天子的嘉奖还要荣耀;若是受到《春秋》的贬斥,那比受到天子的杀戮还要羞耻。
知识讲完了,其中的道理你都明白了嘛?
好了,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小呆的讲解,请点关注,有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哟!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9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