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失踪的5件“镇国之宝”,价值无法估量,得到一件就能登上富豪榜

白与茶 2023-09-19 21:08:48

作为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古国,中国保留有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古文明遗迹、遗物。遗迹有长城、故宫、布达拉宫等等,文物就更多了,秦兵马俑、秦石鼓文、平复帖、清明上河图等等。它们是历史和文明的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智慧,标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古遗迹古文物都能保留至今的,或是因为战乱或是因为时间长久或是因为人为等等原因,有不少珍贵的古遗迹古文物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今天便来盘点一下,失踪的五件“镇国之宝”,分别是哪几件?

兰亭序

东晋大臣、书法家王羲之被誉为书圣,而他的代表作《兰亭序》则被认为是天下第一行书,可谓是历代书法家求之不得的珍品。公元353年,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以文会友,一行人饮酒作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整理成一集,并作序一篇抒发内心感慨,兰亭集序由此诞生。兰亭序全文28行、324个字,字字精妙,有如神人相助而成。

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无一不倾心兰亭不能自拔,皆赞叹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但这样的一件珍宝却不知所踪,据传被酷爱书法的唐太宗李世民带进了陵墓中,可考证发现李世民的墓中应当没有兰亭序。便又有猜测,可能是唐高宗李治也深爱兰亭集,遂违背父亲意愿带进了乾陵。

永乐大典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姚广孝、解缙郑赐、刘季篪等文化界最优秀的一批两千多人,开始编写《永乐大典》。三年后才完工,此书包含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堪称涵盖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明代一共有两本,即永乐正本与嘉靖副本,正本如何亡佚的至今是一大悬案。

副本到清朝时就已经是残缺的状态,有认为是正本要给嘉靖殉葬,故抄本急于下葬而没有抄完。所剩的副本到清廷,又百般折腾,圆明园大火、义和团拳民焚毁、监守者自盗等等。1912年交接的时候只剩64册,后世学者为收集永乐大典费尽了心思,英国与苏联在民国以后断断续续有交还部分。现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161册,而美国40册、英国51册、德国5册、日本62册,全世界加起来依然不全。想要看到全本,只能指望正本在明皇陵中。

中华九鼎

据传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又铸造了九鼎象征九州。九鼎一成,便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可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九鼎捎带其具体信息皆不知所踪,九鼎到底是一尊还是九尊都有待考证。

十二金人

《史记》记载: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秦始皇登基之后收集天下兵器,铸造了十二个大铜人像,世人称之为十二金人。十二金人的下落是众说纷纭,有认为陪葬秦始皇陵的,有认为被董卓所毁的,有认为被苻坚所毁的。

传国玉玺(和氏璧)

秦朝之前,九鼎是权力和统一的象征,秦朝之后传国玉玺便代替了它的作用。可想这两件珍宝的意义,传说当年秦赵为和氏璧相争,有了后人所知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典故。但到头来秦一统天下,和氏璧到底落入了秦的手中,秦始皇将其制作成了传国玉玺。

故一般将这两件珍宝归为一谈,和氏璧本身价值巨大,加上秦始皇赋予它的意义那更是无法估量。历代想要争夺帝王之位的人,都想要传国玉玺,这也令它屡易其主。忽隐忽现两千年,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

参考资料:《史记》、《明史》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28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