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徐庶本是刘备手下得用的谋士,在长坂坡一战中,因母亲被曹操俘虏而离开刘备,去往曹营。
但他心里还是向着刘备,坚决不为曹操献计献策,只把自己当作个普普通通的文士,留下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徐母后来如何了,正史中没有记载,自杀是《三国演义》里的艺术创作。但是,哪怕真实历史中徐母的确自杀,徐庶自由了,他也不会回去找刘备。
为啥?因为感情已经破裂。
大家想一想徐庶是在什么时候离开刘备的,那是刘备人生中的低谷。被曹军杀得胆颤心惊,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败光了,老婆孩子也丢了,身边只剩一些残兵剩勇。
正焦心的时候,徐庶上来说要辞职。哪怕他的原因很充分,是因为母亲被曹军劫走,才迫不得已和刘备拜拜。但站在刘备的角度,被甩就是被甩,无论什么理由,都缓解不了刘备的心寒。
自古忠孝难两全,徐庶的行为证明了他选择的是孝,这算不上错。如果刘备当时顺风顺水,他会万分理解,但对于困境中的刘备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抛弃。我都这么难了,你还要离开我?你这个大坏蛋!
何况,徐庶不光自己走,他还带走了好朋友石韬,也许不是他主动带走,而是石韬自己的意愿,可事实就是,刘备的实力又被减弱。更严重的是,两人不是无名小卒,他们的行为不可能不动摇刘备阵营的军心。
所有将士都相信徐庶是因为母亲才离开刘备吗?未必,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想,刘皇叔是不是不行了,所以徐庶和他的朋友另投明主?我们要不要也想想别的路?
这就叫树倒猢狲散。败军之中,最害怕的就是这种事情,一、两个人走了,有可能带走一大票人。这种情况下,刘备还能体谅徐庶的事母至孝吗?只怕砍了徐庶的心都有。
两人分别的场景也挺有意思,为什么徐庶一再强调不会为曹操献一条计策?表面看来是对刘备表忠心,其实是在求刘备放他一条性命。
所以,哪怕徐庶再回刘营,刘备也不会放心用他。万一哪天再遇到忠孝难两全的事儿,谁能保证徐庶不会再次背弃?估计连徐庶自己都不敢保证。
当然了,徐庶也很明白个中玄妙,他有自己的骄傲,不会回去自讨没趣,既然当初做出了选择,那就承受后果吧。而且曹操治下,其实挺符合他的政治设想。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8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