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可能是金庸塑造的最成功的英雄之一,作为射雕三部曲的主要人物,但是一生命运跌宕起伏,经历过很多大风浪,最终死守襄阳城,殉国于襄阳。但是他和蒙古人也有一段亲密无间的时间。
郭靖曾经给成吉思汗立下汗马功劳,因为从小和华筝两小无猜,所以作为奖励,成吉思汗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郭靖,于是他成为蒙古人的金刀驸马,如果没有和杨康的十八年之约,这个金刀驸马肯定一辈子为蒙古人征战。
为了替父报仇和赴约,郭靖暂时离开蒙古,此去路上结识黄蓉,与华筝的感情也渐行渐远,逐渐成熟的家国情怀也让他喝蒙古人背道而驰,最终和华筝一别两宽,反和蒙古人大打出手。
到了神雕时期,郭靖已经和蒙古人成为死敌。驻守襄阳的他和欲图征服南宋的蒙古人进行了多次生死的大战,甚至蒙古大汗蒙哥也死在进攻襄阳的战斗中,被杨过击杀,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但是忽必烈胜出,襄阳依然是双方的主要战场。
作为敌对双方的主帅,忽必烈和郭靖多次会面,每一次会面,不管形势如何,忽必烈对郭靖都很尊敬,以子侄之礼相见,甚至部分蒙古人依然尊敬他是金刀驸马,提起他依然满脸的崇拜。
为何这样呢,并不是金庸故意神话郭靖,塑造这样一个人物,而是因为蒙古人崇拜英雄,郭靖的金刀驸马是凭自己能力赢来的,他九死一生,为蒙古人立下不世之功,随后成为金刀驸马,崇拜英雄的人于是直接称呼他为金刀驸马,甚至提起金刀驸马就是郭靖,两者已经完全等化。
在父子相传,朋友相传中,郭靖被替代成金刀驸马,所以很多蒙古人即使看到已经敌对的郭靖依然当他是金刀驸马。一来是已经习惯,一来是仰慕英雄。
至于忽必烈呢,他为了拿下襄阳,恨不得搞死郭靖,奈何对手太难缠,明的暗的都不太容易,所以面子上还是要礼貌一些,并不是因为他多尊敬郭靖,而是出于礼节。
另外忽必烈倾心汉化,对汉人礼节、习俗、文化都很熟悉,正因为他汉化很严重,蒙哥死后被蒙古贵族抛弃,拥立阿里不哥,忽必烈不惜和蒙古贵族闹翻,自己建立元朝,国号大元就是来自大哉乾元。
孝顺是汉人主要的礼节,郭靖曾经和托雷结拜,那就是忽必烈叔父之辈的人,倾心汉化的他为了给汉人一个样板,表示我也熟悉汉家制度,并且不是来假的,他也必须这么做,言外之意,郭靖现在是我的仇敌,我都能这样尊敬,何况其他人。
这样做无疑有着分化瓦解人心的效果,对于那一些抵抗意志薄弱又心存幻想的人很容易产生催眠效应,导致他们投奔忽必烈。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78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