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陕西战国秦墓发现金饰品见证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新闻网 2023-09-20 02:33:44

中新网西安11月24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4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在塔儿坡战国秦墓新发现的金饰品,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

2021年8月至9月,考古人员为配合塔儿坡村棚改项目的建设,对建设用地内发现的6座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秦墓3座,西汉墓葬1座,东汉墓葬2座。出土文物89件(组)。

据介绍,此次发掘的3座秦墓较为重要,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判断,这3座秦墓的时代应在战国晚期到秦统一时期。

其中一座秦墓出土的金饰品、明器青铜茧形壶、青铜蟾蜍都较为少见。特别是金饰品的制作方法所反映的考古学意义较为重要。这组小型金饰品有9枚,为纯金制作,在以往的秦墓中发现较少。

发现的小型金饰出土于墓室内,因墓葬被盗,原初位置已不清楚,但从其大小和背面有扣来分析,为衣服上装饰的可能性较大。金饰表面有多处焊接的绳索纹和金珠,绳索纹在草原文化金银带扣的边框上经常出现,焊接金珠的工艺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战国中晚期开始流行于中国西北游牧民族地区,西汉时焊珠工艺在中原地区出现。无论从用途还是工艺上看,这一组小型金饰都具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风格。

专家介绍,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金丝和焊珠工艺在甘肃马家塬战国戎人墓地中就有发现,西汉时期这种工艺出现在中原地区的金器上,东汉时向南传播到长江珠江流域。此次金丝焊珠金饰的出土,说明战国时秦人可能已经熟练掌握了这类金器细工制品的制作技术。

此外,焊珠工艺起源于西亚,后经中亚草原传至中国新疆和内蒙古地区,秦墓中出土这类金器说明秦人很早就与中亚、西亚有间接或者直接的往来关系,这对于探索“前丝绸之路”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传播路径具有实证意义。(完)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80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