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自年初以来,国内影视剧市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围绕党史展开的主旋律精品力作,《大决战》就是其中之一。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鹿鸣影业有限公司承制,东阳三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制,高希希执导,黄剑东编剧,唐国强、王劲松、刘涛、苏青领衔主演,于和伟特邀主演,刘劲、王伍福、郭连文、王健、邵兵、李健、王挺、林永健、张云龙、陈都灵、何晟铭等主演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大决战》已于今晚在CCTV-1黄金时间播出。
该剧以解放战争为背景,通过电视剧的形式,从战略、战术、战斗三个层面全方位展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史诗般呈现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决战。
全景式史诗庆祝建党百年
自今年年初以来,新主流电视剧开始受到观众热捧。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此前播出的《跨过鸭绿江》和《觉醒年代》均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和口碑。即将开播的电视剧《大决战》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磅之作,自开拍以来就备受关注。
该剧以解放战争时期着名的“三大战役”为主要线索,集中展现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4年多时间里,以毛泽东(唐国强 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以蒋介石(王劲松 饰)领导的国民党集团,在战略、战术和战斗三大层面上的关键博弈,为广大观众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战争史诗”。该剧从开机到杀青,再到首支预告片的释出,凭借其庞大的演员阵容、震撼的视觉效果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早前,编剧黄剑东在《大决战》开机仪式上曾表示,这部剧的剧本创作亮点就是追求真实,上到双方统帅和高级将领,下到普通战士和百姓,都有足够真实的细节来表达。故事中既有并肩作战的兄弟情、超越血缘关系的亲情,更有向死而生的家国情,无不让人动容。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公认的创作原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薛继军在本剧开播发布会致辞中表示,《大决战》是一部创新之作。全剧将波澜壮阔、翻天覆地的历史洪流与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有机融合,形成史与诗的恢弘交响。与此同时,“司令部视角”与“战壕视角”平行展开;“军事视角”与“社会视角”交相辉映,从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民生等多个层面来精写解放战争,让重大题材创作耳目一新。
作为一部讲述三大战役的主旋律精品力作,《大决战》将从“历史的正义”和“人民群众的选择”两个角度出发,深入阐述我党在劣势情况下,如何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最后进行战略决战的艰难历程,可以让大家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全戏骨阵容电影级制作引发期待
据悉,该剧故事体量庞大,所涉及到的人物众多,在选角上, 该剧出品方、制片方和导演本着“形神兼备”的要求,力邀国内一流的经典特型演员和众多戏骨级别演员加盟。全剧主要演员300多位,有名有姓的特约演员多达800多位,群众演员更是多达数万人次。
毛泽东依然由大家熟悉的唐国强饰演,刘劲(饰周恩来)、王伍福(饰朱德)、郭连文(饰刘少奇),以及饰演任弼时的王健都是备受观众认可的特型演员,他们的合作也已经超过20年,对人物的认识完全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刚刚斩获本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男主角奖的于和伟将首次挑战林彪一角,这也是他问鼎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之后的首部作品。实力派演员王劲松本次已经是第二次饰演蒋介石,实力派女演员刘涛则会首次出演宋美龄。
除此之外,本剧也邀请了一些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演员加盟,饰演如战斗英雄、前线指挥员、爱国学生等虚构角色。比如青年演员苏青饰演了一位千里寻夫的军嫂王翠云,她历经险阻最终也成长为了一名女战士。人气青年演员陈都灵则在剧中出演为国家命运奔走的青年学生。
在制作方面,《大决战》虽为小荧屏之作,却在叙事和视觉等各方面均努力对标同类型电影,力求呈现给观众们的是既有质感、亦有温度的影像作品,因此在拍摄上,该剧采用了8K电影级制作标准。
2020年底的云探班,在辽沈战役白老虎连的拍摄现场,有两场抓人眼球的爆破戏。只见炮声一响,瞬间砂石翻转、火光四射,这是一场真炸、真开的“重头戏”。而剧中演员的伤病妆容等细节也都十分逼真,导演高希希对此解释道:“因为细节是历史的表情,一定要把细节做到位,融入戏里,真听、真看、真感觉。”
总台慧眼选剧
“下沉”传递生动鲜活党史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唱响时代最强音,展现人间真善美,体现生活烟火气,这是总台选剧的最基本标准。年初到现在,总台出品的《跨过鸭绿江》《中流击水》《大决战》,它们观世间百态,感人情冷暖,充满了日常元素和奋斗精神,也体现了总台挖掘影视剧资源富矿、锻造精品、重塑高地的追求。
《跨过鸭绿江》以抗美援朝战争历程为叙事主线,高度还原了战争全貌。两部党史剧《中流击水》与《大决战》,前者横跨1919年到1928这十年,生动诠释了我党“红船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后者以解放战争为背景,通过“三大战役”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主题。三部正剧虽然讲故事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同为主旋律作品,却也有不少共通之处。
据了解,《大决战》从始至终都秉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开篇是1945年8月,为了国家和平,人民能休养生息,应蒋介石“共商国是”之邀,毛泽东和周恩来乘坐飞机前往重庆进行谈判拉开序幕,中间涵盖了东北民主联军在山海关打响战斗,在东北等地及时开展土地革命,解放军刘邓、陈粟、陈谢三军挺进中原,北平和平解放等相关党史细节。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多维度刻画铺展三大战役群像。
《大决战》还从平民化视角出发,传递领袖人物的个性化表达。例如既有毛泽东对东北野战军下达“死”命令,还有打了胜仗后高兴地脱口而出《定军山》唱词;既有周恩来给参战士兵们加油鼓劲,还有其在会议上的妙语连珠;既有陈毅、邓小平、刘伯承三人边吃饭边做军事形势分析,还有粟裕南渡长江前陷入沉思……一个个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在《大决战》里,就这样“活”起来了。
在被问及如何让年轻群众更好地接受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时,高希希坦言,具体取决于“故事怎么讲”。过去与今天讲故事的方式不尽相同,今天讲故事要突显出时代的表达与精神。
如今,主旋律电视剧逐渐“撕掉”了不吸引年轻人的标签,既表达主流价值,也成为市场主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与欢迎。作为一部以年轻态表达手法讲述三大战役的主旋律精品力作,从故事创作、人物塑造,到拍摄手法、演员选择等,《大决战》的主创团队努力朝当下年轻人的收视习惯和审美品位靠拢,以兼顾各年龄层观众,强化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试图以人为本,赋予故事本身强大的情感力量,让作品与广大受众之间产生高度共鸣。
结语
《大决战》不止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一次对人民英雄的致敬。宏大视野与微观关注的结合、远景与特写的配合,壮观而又细腻地再现了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决战。如今,伴随着后面剧情的渐入佳境,想要深入了解这段在血与火的淬炼过程,从苦难走向胜利的过往历史,敬请收看CCTV-1黄金时间播出的《大决战》!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3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