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强悍的朝代。元朝的军事力量是当时世界的巅峰,在国内陆续消灭了金、西夏和南宋,征服朝鲜。远征欧洲,将当时的莫斯科,基辅,波兰,匈牙利等国完全消灭,让整个欧洲战战兢兢,蒙古人一度称霸了欧亚大陆。
异常强大的蒙古人也曾两次远征日本,但是两次都损兵折将以失败告终。这又是为什么呢?
01 忽必烈要征服日本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后,很快就把日本视为下一个征服的目标了。
忽必烈之所以要征服日本,一是因为当时日本和南宋有贸易关系,征服日本可以切断南宋的海上贸易;二来征服日本可以增加元朝的权威性,可以给忽必烈的文治武功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征服是蒙古铁骑的天性”
在军事征伐开始之前,忽必烈6次派使者出使日本,希望以强大的国力不战而屈日本。忽必烈在国书中还写道“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至用兵、夫孰所好”,就差直接说不跪下我就打你的话了。
而当时的日本处于镰仓幕府时期,虽然名义上最高统治者是天皇,但实际当权的是幕府的北条时宗。元朝的国书抵达日本,天皇是想回应一下,而幕府态度不是很积极,内部相持不下这事就不了了之。
但是你日本以为已阅不回就能没事了,忽必烈人家记性好着呢。不回?那就打吧!
02 第一次远征至元十一年(1274 年)三月,忽必烈下令远征日本。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远征日本,日本人称为 “文永之役”。
元朝此次总兵力39700人,有900艘战舰。士兵构成有蒙古人、汉人,还有朝鲜人。
十月,元朝军从高丽合浦出发,向日本进发。很快就占领了对马岛和一岐岛。十一月,元朝军队抵达了 博多湾,在日本本土登陆。
这时候日本军队成分很杂,有武士、僧人、神官等,而元军则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军队。日军无法抵挡元军的冲击。元军以战鼓为号令指挥有度,“敌有陷阵者,则围而击之。又发铁炮,歼敌兵无算”很快十万日军全线崩溃,博多失守。
元军在日本本土虽然首战告捷,但是很快就面临孤军深入,战线过长的麻烦。士兵远洋而来又十分疲劳,后勤补给也比较困难。元军无法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加上副元帅刘复亨又中箭坠马,身负重伤。元军将博多城劫掠一番后,放火烧掉博多城后退回战船之上。
可没想到当晚来了台风,风雨大作。元军战船部分触礁毁坏,还有不好船只沉没。见此情况,元军也无心再战,仓促撤回到高丽合浦。就这样第一次东征日本以元军失败而告终,元军战死者近全军一半“军不还者无虑万三千五百余人”。
日本人原本以为败局已定,必然是亡国灭种了。结果没想到第二天元军已经全部撤走,日本奇迹般地逃过一劫。日本全国上下都以为是神明在保佑日本,纷纷感谢神明保佑。天皇本人在八幡宫不动明王像前连续祈祷七天。
03第二次远征第一次远征输了,忽必烈不会就这么算了。他又接着派人送来国书,想着虽然没打下日本,但我大蒙古铁骑的威力你们是见到了,识相的就快点跪下叫爸爸。可没想到日本人借着台风赢了一次之后膨胀了,直接把元朝的使者咔嚓了。
这还说什么,再打呀!大蒙古的尊严怎么能丢!
这一次忽必烈派了15万大军,于1281年分别从朝鲜和中国泉州出发,分两路向日本九州岛进军。
这一次日本人也学聪明了,提前在滩头阵地修筑起了石坝,阻碍元军登录。而另一支元军又延后1个月才抵达战场,元军尝试几次后无法登陆。日本军队不断以小股部队骚扰元军,让元军很是不爽。
结果台风再一次帮助了日本,8月1日元军又一次遭遇了台风。“战船皆破坏终覆没,左副都元帅阿刺帖木儿以下溺死者无算,流尸随潮汐入浦口,积如邱陵”。范文虎等高级将领干脆丢下士兵自己先跑了。残存的士兵滞留在日本,最终都被日军消灭和俘虏。
第二次东征日本还是失败了,而是失败的更惨,15万大军回到国内的估计不足十分之一。
第二次东征也失败了,忽必烈大发雷霆,咽不下这一口气积极准备第三次征讨日本。不过当时江南地区发生叛乱,加上忽必烈还想征服越南北部。征伐日本就这样被搁置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5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