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元朝皇帝做法太荒唐,导致各地纷纷起义,最终走向灭亡

文社历史 2023-09-20 14:19:31

历史上,并不是每一个朝代都由汉人建立,有不少政权是由少数民族开创的,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契丹族,到元朝的蒙古族和清朝的满族等等,这些皇族都是少数民族。

相对于传承了千年的汉人礼仪和制度,这些民族内部有自己的信仰和文化,行事在汉人看来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超乎想象。

在元朝时期,蒙古皇室虽然学习了一部分汉人的文化和制度,但是他们依然保留着自己的部分传统,其中就包括了宗教信仰。

当时的元朝皇室崇尚着藏传密宗,在忽必烈时期,这种宗教对于黄金家族来讲尚且可以说起到了积极作用,毕竟一个人有了畏惧,行事才会有底线,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这种精神上的追求也增强了了黄金家族的凝聚力,帮助忽必烈打下了跨越欧亚大陆的元朝疆土。

最早忽必烈曾经颇为信任一名西域番僧,这个僧人名为杨琏真伽,原本在楼兰一带活动,后来由于长期行骗,导致他在本地臭名远扬,待不下去的他只好前往西藏接着招摇撞骗,做了一名僧人。

在这里,他初步接触了藏传密宗的浅显教义,但也只是学了个皮毛,毕竟他心不在此。不久,他发觉了中原地区政权更迭的大好时机,便孤身前往中原,最终凭借着花言巧语让忽必烈相信自己是神佛化身,从而大肆敛财。

这个妖僧凭借着皇室的支持,将藏传密宗原本的教义凭借着自己的喜好曲解,不仅让皇室众人抛弃以往刻板的修炼方式,还鼓励他们抛弃洁身自好的苦修方法,亲自选了一批妙龄女子帮助众人修炼得道。

看到僧人不仅地位高,生活水平也简直就像土皇帝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剃发出家,凭借着对骄纵生活方式的鼓吹和花言巧语来获得皇室的信任,这个宗教的发展也就越来越鱼龙混杂。

随着元朝的发展,沉溺于安乐的蒙古贵族们没有军国大事需要焦头烂额地去处理,因而他们的生活也逐渐空虚,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了精神世界,妄图在宗教方面给予自己安慰,找到新的人生目标。

此时的贵族们,在这种非正统的僧人们帮助下,将藏传密宗进行了曲解和本土化,元顺帝甚至命令宫中选来的各地最为擅长舞蹈的舞妓扮演成宗教中的角色,排演了一曲《十六天魔舞》,这也被后世称之为元朝灭亡的前兆。

在这一时期,元朝早就已经不复成吉思汗往日的荣光,昔日占据亚欧大陆大半疆土的元帝国已经支零破碎,民间也纷纷起义反抗元朝的暴政,毕竟相对于之前的朝代,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等级制度,甚至还要比以前的封建社会更加离谱。

农民的地位甚至还不如贵族家里的驴子。因而这首生于为危亡之际的靡靡之音《十六天魔舞》也被后世的诗人称为元朝的《玉树后庭花》。

元顺帝的宫中,有不少得他信任的番僧,他们鼓动元顺帝广开后宫,选取全国的妙龄少女一同修炼,帮助他得道升仙。到后来,事情发展得越来越离谱,元顺帝甚至效仿了商纣王修建了酒池肉林。

不仅如此,为了讨好番僧和“神仙”,元顺帝甚至还命令民间所有女子,只要到了适婚年龄,都要先由和尚加持了特殊的仪式之后才能嫁人。

总结:这般荒唐的命令,也让民众愈发对元朝的暴行感到不满,各地纷纷起义,最终,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在攻进元顺帝的宫殿时,宫中尚有几百名宫女被囚禁在此,生活颇为凄惨,朱元璋于心不忍,命令属下将她们好好安顿,送回原籍。

得知了元顺帝行事的荒唐程度后,朱元璋励精图治,不仅制定了严苛的法律,甚至还要对违法的官员施以酷刑。而元顺帝在逃回蒙古后也没有收敛,而是仍然我行我素。可能他们也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因而只能多活一天是一天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5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