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明朝大才子解缙,怎么被朱棣残忍杀害 他跟东吴陆逊犯了同一错误

博古观今 2023-09-21 01:55:29

解缙被称之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专门负责各种史书的修订。从小就被人称之为神童,可是在47岁那年,却被朱棣杀害。他是否担得起才子的名头呢?这位才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得罪了朱棣?

01解缙饱读诗书,却没有忠义可言。

明惠宗朱允炆时期,也不是每个人都像铁铉、方孝孺这些忠臣,为了故主舍身就义的。解缙就是其中一个,当时解缙是朱允炆的首辅大臣,虽然是刚刚被提拔上来,却也已经有了辅佐朱允炆的石锤。

既然是建文帝的旧臣,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大臣,解缙按道理应该要向朱允炆誓死效忠才对。

可是解缙毫不犹豫地就投入了朱棣的门下,一点也没有留恋朱允炆的意思。我觉得从这件事就能看得出,解缙纵然才华盖世,却没有任何忠义可言。

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谕缙:“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缙即日上封事万言,略曰:臣闻令数改则民疑,刑太繁则民玩。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尝闻陛下震怒,锄根剪蔓,诛其奸逆矣。未闻褒一大善,赏延于世,复及其乡,终始如一者也。---《明史》

很多人故意忽略这个历史细节,可是我觉得这件事不应该被忽略。当时解缙到底是什么态度?为什么朱棣一进城,解缙就成了朱棣的大臣?他到底有没有反抗过呢?

让一个文人反抗,的确是有些为难了,可是他的气节在哪里?我们看不到任何记载。如果他曾经反抗过,我认为历史上不可能没有留下一点记录。

由此我们可以相信,解缙肯定是主动投降了朱棣。可以说他在政治上是一个没有什么主张的人。

儒家讲究忠君爱国,既然解缙是大才子,这些道理应该是读得滚瓜烂熟了?可是解缙却没有任何忠君爱国的表现,实在是可惜。

我认为解缙此刻的表现,其实跟他的死也是有关联的。正是因为他现在没有任何气节,所以才会被朱棣所看轻。

我们看李世民是如何对待魏征的呢?魏征当年可是李建成的部下,后来宁死不降,在李世民的多番劝说下,才变成了李世民的谏臣。而解缙压根就没打算成为魏征这样的人,也就享受不到魏征的待遇了。

02朱棣嗜杀如命,跟他老爹一个德行。

朱棣完美地遗传了朱元璋嗜杀如命的性格特点,我们会发现,那些在南京曾经阻挡过他的人,全部被他给诛杀了。

曾经写过讨伐朱棣檄文的方孝孺,全家十族都被朱棣杀得一干二净。铁铉曾经在济南保卫战多次击败朱棣,迫使朱棣绕道而行。等到朱棣打下南京以后,回过头来把铁铉全家诛杀,铁铉本人更是遭受酷刑而死。

可以说朱棣杀的人,完全不比朱元璋少,他也相当于是个开国皇帝了,这个江山也算是他一手打下来的,难免会沾染不少血迹。

十三年,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妻子宗族徙辽东。---《明史》

对于解缙,我很难找到一个理由,朱棣会不杀他。因为他稍微触怒了朱棣一下,被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时朱棣认为解缙是在挑拨他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关系,所以将他关进了大牢。过了足足五年时间以后,朱棣忽然想到了解缙,就顺口问了一句,解缙还活着呢?

结果他的手下就明白了朱棣的意思,回头把解缙给做了。难道是手下人会错了意?当然不是,其实朱棣杀解缙,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这就是朱棣的本色。

他完全没有必要为解缙这种人大发慈悲,可以说朱棣压根就没有所谓的慈悲心肠。解缙这是撞到了朱棣的枪口上,给他多活几年已经是万幸了。

03解缙本以为站好队了,结果出了事。

经历了建文帝以后,解缙似乎明白了政治是怎么一回事,跟对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解缙进入朱棣集团以后,立刻就站在了太子朱高炽这一边。

可是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朱棣居然更加偏爱皇子朱高煦。因为朱高煦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是个优秀的皇子。

这个时候解缙发挥了他站队的水平,他告诉朱棣,太子朱高炽是个贤德的人,而且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将来可以成为下一代优秀的君主。

朱棣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也就确定了让朱高炽登基的打算。可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件事被朱高煦给知道了,解缙也就成了他的眼中钉。

缙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高煦由是深恨缙。---《明史》

当时朱棣将朱高煦的待遇提拔得跟太子朱高炽一样高,这是那些善于玩弄权术的皇帝,都喜欢做的一件事。

解缙得知以后,立刻再次发挥了自己站队的水平,跑到朱棣面前严厉斥责朱高煦不应该这么做,应该比太子待遇低才符合规定。

几次牢骚过后,朱棣实在是忍受不了了,就把解缙打发出城了。等到解缙下次回来以后,却直接去太子府上汇报工作,随后才到朱棣这里来。

这件事被朱高煦给得知了,他立刻去告解缙的状。一告一个准,解缙就这么被朱棣给关进了大牢,后来就悲惨地死去了。他没有等到太子登基的那一天,实在是可惜。

总结:解缙最大的错误,就是卷入了继承人之争。

我们看看解缙日常的工作是什么,负责编纂《永乐大典》,修补历代史书,基本都是跟文字打交道的事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

这么一个文人,其实对政治的敏感程度,压根就不高。所以解缙根本就不可能感受到争夺皇位的残酷程度。

历朝历代,但凡参与夺嫡的臣子,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其实朱棣时期皇子的争斗,跟孙权的儿子们争斗是很相似的。

孙权也是立了太子,又把鲁王孙霸给扶持得地位很高,跟太子相抗衡。结果陆逊掺和进来,为太子说话,被孙权被逼死了。

解缙自然远没有陆逊的能力强,不过解缙也是遭遇了相同的政治危机。他误以为效忠太子那就是效忠朱棣。其实朱棣所需要的就是两个皇子之间的平衡,也就能够达到朝中大臣们的一种平衡。

解缙这个只会读书的家伙,当然看不懂朱棣的这波操作,最终掉进这个政治旋涡之中,也就不奇怪了。如果解缙当初就一心修订史书,可能会成为司马光那样的史学大家,可惜好才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

参考资料:《明史》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0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