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汉举,曾是仙菊乡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他虽然存在于仙菊故老的口头传说中,但他更真实存在于历史上,并且留下了诸多传奇故事,脍炙人口。那么,有关曾汉举的故事都有哪些呢?
曾汉举传奇
第一章:茅山奇人
家珍如数大都杨,毓秀钟灵仙菊乡;汉举曾公多故事,而今写作此文章。话说很久以前,仙菊乡仙洞村住着一户曾姓人家,这户曾家只有三个人,分别是曾汉举以及他的儿媳妇、孙子,他的儿子很早就已经过生。虽说曾家人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但他们的生活过得一点也不困难,原因竟是曾汉举懂得茅山法术。
过去的仙菊乡,曾经盛行三教九流,以医、卜、星、相之术谋生者不乏其人,而其中就有一门十分神秘的茅山术,只在少数人之中流传着。据传茅山术是一种能够呼风唤雨的法术,但它并不是存在于武侠小说或者江湖传说中,而是在现实中由一些人掌握着的,据说因为茅山术泄露太多天机,所以有新人拜师学艺时,老师傅就要给他孤、贫、夭三条出路让他选择,孤者即孤独终生,贫者即一贫如洗,夭者即英年夭折,所以自古以来只有极少数的人愿意去学茅山术。而在仙菊乡,人们谈论茅山术前辈,都会首先想到一个人——曾汉举,传说中的曾汉举深谙茅山术,如能企席过江趁墟、能请鬼神开荒等等,各种传奇色彩就会聚在此人身上,至今也是仙菊乡民茶余饭后讨论的历史传奇。
传奇的人物总有故事,美丽的故事总是经典。时隔百年后,我们再去品读曾汉举的经典传奇,就能汲取到不少知识,从而也能丰富我们的学识及内涵。
第二章:屋背开塘
今仙菊乡仙洞村村后有一座山,名曰屋背山,山后有一处广阔的鱼塘,相传就是由曾汉举使茅山术请鬼神所开之塘,这也被视为是曾汉举显示茅山法术的胜迹。
有关屋背山塘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曾汉举眼看自己的儿子早逝,留下孤儿寡母又是势单力薄,所以他考虑在自己生前就置下一份家业,好让孙子以后有生活保障。于是,有一天,曾汉举登上屋背山,然后开始作法,口中念念有词,一会功夫就请来了不少鬼神,然后曾汉举就命令这些鬼神在此地为自己开一口山塘;接着,曾汉举又回到家中,吩咐自己的儿媳妇每天中午担着饭菜到屋背山上的某块大石下,然后再马上回家,不能多管闲事。于是,曾汉举的儿媳就按照曾汉举的吩咐,每天做好饭菜放在饭篮里,然后担到山上大石下,再将昨日装饭菜的碗碟带回家中,也不理事。时间久了,曾汉举的儿媳就心生好奇,她也想看看自己家翁请来开山塘的鬼神是长什么模样的,于是她决定第二天偷看一下。就这样,第二天曾汉举的儿媳照旧担着两篮饭菜到山上大石下,这次她不忙着走,而是偷偷地爬上大石顶上往下看,结果这一看不得了,直把她吓一跳——山下开山塘的鬼神有的断头、有的断手、有的断腿,面目十分狰狞恐怖,曾汉举的儿媳见状吓得大叫一声,拔腿就走了。结果就是曾汉举的儿媳大叫一声,也令曾汉举的法术破了,那些开山塘的鬼神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现在能见到的屋背山山塘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因为当时开挖工作并没有完工的。
尽管曾汉举家族在仙菊乡消逝已久,但是他开山塘的故事仍然在乡中广为流传,这其中诚然有乡人不断神化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乡人对于曾汉举其人的怀念之情。
第三章:杀孙绝嗣
传说中的曾汉举因茅山术高超,所以无所不能,有呼风唤雨的神力,然而成也茅山、败也茅山,曾汉举最终以茅山术错杀独孙,让曾姓这户人家消失在仙洞村的历史当中。
传说曾汉举请来鬼神开辟屋背山鱼塘之后,他就在塘中养殖了很多鱼苗,等到鱼长大后再去捕捞,所以他们家是不愁没有肉食的。某一天,曾汉举一如既往地前往鱼塘捕鱼,结果只捕得两条不大不小的鱼,曾汉举心有不甘,就将刚捕得的两条鱼放养于塘头水洼里,自己则走往塘尾去碰碰运气。碰巧这时,曾汉举的孙子奉母亲吩咐来到山塘处呼喊曾汉举回家吃午饭,但因为一人在塘头、一人在塘尾,中间又有诸多比人头还要高的杂草,所以曾汉举的孙子看不到祖父的身影,曾汉举也听不见孙子的呼喊。这时,曾汉举的孙子看见塘头的水洼里养着两条鱼,心想这必是祖父所捕,于是就满怀高兴地将两条鱼带回家中,让母亲煮来熬汤,以犒劳祖父。结果那头的曾汉举在塘尾根本碰不到什么运气,一条鱼也没有捕到,心中正生闷气,结果回到塘头时又发现自己刚刚捕得的两条鱼又不见了,以为是外人所盗,顿时火冒三丈。曾汉举四处寻找,就发现塘头处有一串脚印,料定是“小偷”所遗,于是马上折断一长茅,直插在脚印上,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地作起法来,作法毕,才缓缓而归。曾汉举刚回到家,便看见儿媳妇将一碗鱼汤捧出来,曾汉举疑惑家中何来有鱼,细问之下才得知是孙子将自己捕得的两条鱼带回来了,曾汉举听后脸色一青,知道大事不妙,也来不及细说,拔腿便向山塘跑去,走到塘头时,将落法的长茅拔去,然后又将法解去。接着,曾汉举又马不停蹄地跑回家看望孙子,刚入家门便听见儿媳妇哭声,再去看孙子时,孙子早已七窍流血、四肢发凉地断气了。
曾汉举作法,本想害人,却最终害了自己,令到自己一家香火断绝,可谓作法自毙,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为人处世要凡事留一线、害人之心不可有。纵观曾汉举最后无人送终的结局,再去结合前面提到的有关茅山法术的传说,想必是当年曾汉举拜师学艺时是选了“孤”这条出路吧!
第四章:书浮榃湾
相传曾汉举自从误杀独孙之后,心中一直闷闷不乐,心灰意冷的他决定摒弃所习已久的茅山法术、以积德行善度过余生,于是就留下了“曾汉举书浮榃圳湾”的故事。
过去南山河友塘河段有一个流水湍急的水湾,俗名“榃圳湾”,又名“腾震湾”,是四乡中水最深的河段。传说曾汉举误杀独孙后,认为平生所学茅山术再厉害也没用,最终是害己不利人,所以他决意将平生所收藏的术书通通毁掉,以免留着让后人看到再去害人;于是,在某一天,曾汉举将平生所收藏的术书都装到箩筐里,然后挑着两大箩筐的书从仙洞村走到榃圳湾,然后将所有的书通通倒进榃圳湾中,由于书太多、水太急,所以曾汉举的书在榃圳湾中漂浮了足足七天七夜,然后才顺流而去;另外也有传说是,当时曾汉举是在榃圳湾边烧书,由于书实在太多,所以书烧了足足七天七夜才彻底变为灰烬。后来,随着曾汉举及其儿媳的相继去世,曾家在仙洞村彻底消失,从此以后,曾汉举其人其事只永远存在于乡人的口口相传中。
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曾汉举念念不忘,除了传说中的曾汉举有着特殊的法力之外,还与其传说本身所具有的传奇性有着很大关系。正如古语云: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曾汉举的故事警醒我们——人活一世,其意义并不在于生命的长短、富贫、贵贱,而在于在生命的过程中能否做下于众有利之事,从而不负此生光阴,唯有如此,这个生命才是永远值得敬重和缅怀的。
曾汉举传奇
作者:周业锋
图源:网络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8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