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沉淀下了无数的物质及精神瑰宝,其中包括不计其数的藏书古籍,它们不仅是我国璀璨文化的见证,也是古中国呈现给人类的遗产。
然而,自秦统一到满清覆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下,很多统治者专制强权,为了对臣民进行思想控制而大兴“文字狱”、毁书、禁书,令许多优秀古籍文献被毁于一旦。
据《史记》记载,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淳于越反对“郡县制”,要求仿古制分封子弟。面对这不合时宜的进言,秦始皇下令:“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令下三十日不烧,黔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笼种树之书……”
除了焚烧了《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之类也限期交出烧毁;甚至禁止私学,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想学法令者必须以官吏为师……由此,秦代一把“焚书”之火,开了中国历史上焚书之先河。此后历朝历代,一些不利于当局者统治的思想或书籍,都会被一毁了之。而史上被禁之书更是难以数计。
据归纳,我国历史上的禁书大体可有分为这10类:儒家经典、史书、兵书、谶纬图书、天文着作、佛经道书、阴阳术数图书、淫词小说、野史、有异端思想或当权者反对派的着作。
总之,一般来说,某书之所以被禁,可能是由于涉及了朝政或宗教等原因,也可能被当时的朝廷所忌讳,或者是真对社会影响不佳。但有的书被禁可能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根本就是莫名其妙、不敢苟同。
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禁书《诗经》、史书代表作《左传》、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着《甘石星经》、文学巨着《红楼梦》等,这些都是各个领域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着作,当时被禁也确实令人惋惜。
说起《红楼梦》被禁,就不能不叹息一声清朝的“文字狱”,不但频繁而且比秦朝更严重,尤其是乾隆年间。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以编撰《四库全书》为名,采取“寓禁于征”的手法,14年间连续下令24次,从全国各省搜集图书运往京城,所谓“违碍”、“悖逆”的书籍被尽行销毁;并告谕相关官员应“共知切齿”,对搜集到的图书“细加核查”。
“避席畏闻文字狱,着书都为稻粱谋”。在“杜遏邪言”的高压禁书氛围中,编撰《四库全书》长达20年,大量书籍被焚毁被删改,甚至连碑石、书板都被销毁。
仅因乾隆一人就毁了10倍于《四库全书》的书籍,几乎半个华夏的文化资料被毁于一旦。更别提整个清朝近300年历程中为了“遏绝人心思汉”而禁过多少书了。
最令人遗憾愤懑的是,有两本最不该禁的书被清朝统治者给禁了,而清朝也因此衰退落后至被列强欺辱却有反击之力。而欧洲各国和日本却靠着这两本书逐渐强盛。
第一本就是《天工开物》。这是明崇祯十年(1637)由宋应星编撰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着作。全书共有三卷18篇及121幅相关插图,介绍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工具名称、形状、设计工序以及工作流程等。是中国所有工农领域科技史料中最全面的一部书籍。其中记载的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化学知识、哲学理念等等都远远早于当时的其它任何一个国家。
而且《天工开物》也不是一味自大,对别国先进之处中也有记载:“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中华小焊用白铜末,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历岁之久终不可坚。故大炮西番有锻成者,中国惟恃冶铸也。”
然而由于宋应星本身出生于明朝士大夫家族,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所以不留神在书中留下了“东北夷”“北虏”等字眼。幸运的是,在顺治年间还得以发行第二版在全国各地流通,甚至向国外发行。但因乾隆帝修《四库全书》时,认为《天工开物》有些字眼涉嫌反清,将之列为禁书。
这本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自17世纪开始便逐渐流传到了日本、朝鲜、以及一些欧美国家,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改变和深远影响。如,佐藤信渊提出富国济民的“开物之学”就是依据《天工开物》而出;而欧洲农业革命更是直接由《天工开物》所推动。外国人能借此书查漏补缺,为超越原本先进的东方打下基础,而清朝在此时却逐渐落后于世界,仍执迷不悟。
因为,在《天工开物》之后,清朝廷又禁了一本书,再一次失去变强的机会,彻底走向衰败。而这本书就是《海国图志》。当时,西方列强已经用洋舰大炮打开了国门,鸦片战争之后更是逼着清政府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一些仁人志士开始觉醒,林则徐和魏源就是比较早的一批。
自道光二十一年(1841)起,受林则徐嘱托的魏源就开始编撰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即《海国图志》魏源以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为基础,结合当时能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扩编,几经增补,随后又辑录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资料,补成一百卷,终成《海国图志》。此书是一部介绍世界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及科技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洋务运动领军人物左宗棠也为此书做序,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着,也聚集了当时那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知们的集体心愿。“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当时的国人因闭关锁国,思想还停留在百年前甚至比明朝更落后。海国图志的出现无疑是是打开了一个看世界的大门。然而,夜郎自大盲目排外的清朝当权者们对此书并不以为然,后来在顽固派们的打击下,《海国图志》被列为了禁书。以至于梁启超痛心呐喊:“大清自己走宝,却益了日本。”因为《海国图志》被流传到了当时同样封建落后的日本,引起日本强烈的危机感,而开始“明治维新”,自立图强。
原本,有些古代统治阶层以为灭籍禁言论就可以糊弄天下,然而,时代的发展却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以禁书遏制人心只不过统治者们的主观愿望而已。从清朝把《天工开物》《海国图志》列为禁书就可以看出,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一昧的傲慢自大不思进取是清朝数次挨打、连累我国时代进步的根本原因。我们叹一声可惜的同时,也吸取教训,有句话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而文化的力量,更是不容小觑。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3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