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大学生是稀缺资源,但蒋余荪的部队就招有几个大学生。其中政训处主任经正行(时全州省中校长)领导的政训处,就有十三名知识分子。如龙水镇安陂村的唐荫财(英才),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李澄。这李澄是经全州到桂林做生意的,全州沦陷时,由于说外地口音的话,过才湾时被蒋余荪的队伍当作间谍抓了起来。对日本特务汉奸,挺进纵队是不留情的。当发现这位说外地话的中年人不是特务时,便很快释放了他。但李澄回不了老家,便加入了挺进纵队。蒋余荪对有文化的很器重。李澄投奔挺进纵队后,便被蒋余荪安排在政训处。李澄英语说得很流利,后来被正规军要去当了翻译。
蒋余荪故居的窗子
队伍里的大专生还有西南商专毕业的龙水人蒋世德,中专生有唐志敬、蒋纯钰、谢惠蓉(女);高、初生有王书鸿、蒋治、蒋淑媛(女)、蒋世荣(女)、蒋士林等。还有一个和尚,原是万乡某庙中的僧人,逃难参加进来,五十岁左右,负责为政训处的人做饭,打草鞋等。总计有十三人,故蒋世德戏称之为“十三友”。
蒋余荪禁山里故居
蒋余荪禁山里的故居
这些有文化的知识青年每到一处,便书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之类的标语,教战士们唱《九·一八》、《大刀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之类的抗日歌曲,成为当时宣传抗日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加强思想工作,纵队司令部政训处创办了一份《新闻简报》,就是由这些知识青年负责的。司令部从国民党统治区湖南订了《芷江日报》、《洪江日报》两份报纸。报纸来后,由唐志敬负责从上面摘录新闻,然后十几个人便将这些摘录的新闻分头抄写,每期抄写一二十份,发送至司令部的各中队。蒋仕林负责将报纸送到三四里以外的司令部驻地。
蒋余荪禁山里家乡蒋氏祠堂
挺进纵队也重视其他人才的招聘。如寨圩有个名叫唐桐廷的中医,医术很高,曾治好许多受伤的人。蒋余荪便请他到部队当军医。后来在战斗中,有个士兵在星子界与日军拼刺刀时被削去了头皮,唐彤庭便用膏药将伤员贴好。他还被日军从远处打来的子弹打中肚子,子弹取不出,唐彤庭用膏药贴在伤口上后,子弹便随着膏药出来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蒋廷松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34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