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就到了十月份了,秋天已经悄然而至了。回头看看今年的夏天一点都不比往常温度低一点,比较好的是今年已经有了大把的理由呆在自己的小窝里,哪怕是不干活也没有人会说你,因为今年大家都这样。
回想起来,今年夏天的天气也和以往一样,都属于那种一动就出汗的那种。我们有了现代科技的利用,对于夏天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了,那古人的夏天又是怎么度过的呢?难道真的只是靠着一句“心静自然凉”吗?今天我们就说说古人是如何征服夏天的,说完肯定让你大吃一惊。
现在我们夏天基本上都是在空调房里度过的,其实古时候虽然没有空调,但是咱们祖宗是谁啊,他们利用他们的智慧,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有了没有空调的空调房。
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空调利用自然环境那肯定是地下凉快啊,所以“地下室”就成了人们纳凉的好去处,在汉代皇帝就有了“清凉殿”这么一个专供纳凉的好地方。
除了这个之外,人们还有另一种空调房,就是在地下挖几个井然后再用木板之类的东西盖上,再在木板上凿几个小洞,冷气就会从地下冒出来,据说还是冬暖夏凉型的。想想都觉得赞,还不用交电费。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当然没有,夏天除了空调,冷饮怎么可能错过,你不会还以为冷饮只是现代的专属吧,当然不是啦,在古代我们的老祖宗们就已经能喝到那么好喝的饮料啦,没准人家喝的饮料比我们的还有好,毕竟那个时候没有色素,防腐剂啥的。
而且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专门卖冷饮冷饮店了,它们的产品主要的就是各色“雪泡水”,像什么绿豆水、卤梅水、漉梨浆、梅花酒等等这些啦,还有的就是用水果、牛奶、冰块等混合调制的“刨冰”......想不到吧,我们不愧是舌尖上的中国,古人的智慧我们也不得不佩服。
肯定有人要问了,古代有没有冰箱,那他又是如何储存这些冷饮或者食物的呢。其实古代的时候虽然没有像现在的那么高级的费电冰箱,但是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些拥有冰箱的功能的东西来储存食物的,就比如青铜器冰鉴。
他块头比较大,使用青铜制作而成的,而且他不仅是作为冰箱拥有冰箱储存食物的功能,他还有空调的功能,也就是散热制冷的功能,我们都知道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的发展时期,那个时期的人们就已经有了在宴会上喝冰镇米酒的习惯了。
除了这些之外,古人只有我们想不到的就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他们还发明了自雨亭,啥是自雨亭,就是自动下雨的亭子。他们的动力就是水车,然后把水提到屋顶然后制造雨帘,这样利用水循环就会把热量给带走,来达到给建筑整体降温,就会有一个超级凉快的亭子了,又没有很高级的感觉,真不愧是我们的祖先啊。
这就完了吗?还有还有,别着急,除了这些之外,相信大家在博物馆的时候肯定会看到过瓷枕吧,除了瓷枕还有凉席还有凉塌。这些都是古人避暑的神器。除了这些之外,古人创造的条件也让我们大为震惊,大家都知道避暑山庄吧,没错,避暑山庄也是古人为了避暑才建造出来的,避暑山庄风景好,地理位置也很优越,这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想不避暑都难。看来哪凉快哪呆着也是不无道理的。
我们上面说的都是比较厉害的避暑的方法,当然古人不可能人人都会有那么好的条件,对于那些平常的老百姓来说,他们的避暑方法又会是什么呢?最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少穿点了,现在夏天大街上满是穿着超短裤的小姐姐,对于那些个男孩子来说有的时候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时候也会露着上身,所以古人也不傻,他们也会用减少与物体接触的方法来获取凉快。
虽然没有超短裤,但是那个时候女孩子的衣服也是轻薄如蝉翼的,这也就用来避暑了。
夏天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扇子了,虽然我们现在有了空调,但是对于扇子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而且扇子在古代也不是什么稀有的东西,所以古人也会用扇子扇风。
其实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扇子的原形了,那个时候人们会就地取材,用树上的大的树叶来扇风,但是树叶容易破,所以后来又发现成为用竹子编的扇子,这种扇子又叫做“摇风”,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摇起来才会有风嘛。
而对于那些豪门大族,达官显贵们他们就会用丝帛制成扇子,用来扇风,当然他们不会自己扇,而是指使下人来伺候自己。到了汉代又出现了手动风扇,又叫做“叶轮拨风”。对于那些文人们他们也会在扇子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就好像我们现在的DIY一样,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经常见到的那种折扇。
除了这些之外,药物消暑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清朝就有“苏叶汤”这种中草药进行清热解暑。“苏叶”就是紫苏叶,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老年人和儿童夏日饮苏叶汤,有健脾补中的功效。应该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解暑喝的那些类似于藿香正气水之类的东西吧。
当然“心静自然凉”的这种境界,我们古人也是有的,而且说真的有的时候这种方法也不是没有用。
还有“烦夏不如赏夏”这种境界,不得不说,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我们还是值得学习的。调整好心态应付炎炎夏日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如果明年的夏天我们还是对夏天有所反感的话,那就学学古人的心态吧。
在这里用白居易的一篇《消暑》作为结尾,让大家怀念一下刚刚离开的夏天吧: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4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