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慷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
这是慈禧向十一国宣战诏书中的内容, 是可忍,孰不可忍,慈禧老太太已经忍了很久了,如果洋人执意让我蒙羞,我就跟你们一决雌雄。
结果大家都知道,来了八个国家,慈禧西逃,北京沦陷,整个 大清满目疮痍,几近灭亡。后来又签订了《辛丑条约》,大清朝共赔款本息合计九亿八千万两白银,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01、慈禧宣战
关于八国侵华事件的由来,还要从慈禧老太太说起,朝廷里有一位非常得宠的郡王,名叫载漪。当时义和团在山东兴起,打着 扶清灭洋的口号,逐步蔓延到了北京。
载漪趁此机会,向慈禧举荐义和团,慈禧半信半疑的将义和团的大师兄招进宫中,大师兄向慈禧表演刀枪不入之功,其实就是江湖上的变戏法,慈禧看后却深信不疑,认为他们是义民,大清未来的栋梁!载漪也趁此在慈禧面前又风光了一把。
令慈禧没有想到的是,义和团在得到了慈禧的支持后,进京根本无法控制,到处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并且总喜欢攻击洋人的教堂和使馆,搞得洋人鸡犬不宁。
慈禧当初本来是要立载漪的儿子为皇储,但后来又改变主意了,立了 溥仪为皇储。原因很简单,一是溥仪岁数小,慈禧可继续垂帘听政,二是溥仪的父亲 载沣很老实,而端郡王载漪不太好控制。
载漪对此事一直怀恨在心,有一天,他给慈禧送来了一份假的外交照会,说是洋人给慈禧的,信中大意说让慈禧退位,让光绪皇帝回来掌权。
老太太一听,这还了得,管闲事管到我家里来了,老太太一生什么都可以舍得,就是不能触动她手中的权力,这时的慈禧已经不是什么女政治家了,就是一泼妇,我跟你们拼了,向洋人宣战,一共起草了十二份宣战诏书,向十一国宣战,多一份怎么办?又向英国宣战了一次,这把英国气的。
结果,因为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和慈禧的宣战,导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北京当时有20万的义和团和11万的 清军守城,还没等开战,义和团便逃亡大半,剩下的清军和义和团如即溶奶粉,一冲即散。
老太太在宫里等着鬼子一概都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没想到,联军很快攻破东直门,老太太什么都没来得及带,便赶紧化妆成汉人农妇的样子跑了。
02、 李鸿章下放两广
在慈禧向十一国宣战时,当时的李鸿章任职于 两广总督,当时的李鸿章很享受,因为广州的海鲜很好吃,当朝廷下发战书时,李鸿章大惊:这老太太简直在胡闹!可惜又无力改变事实。
很多人会问,李鸿章为何不在京城呢?大家都知道 康有为吧,在戊戌变法时,因为变法触动了慈禧的权力,所以慈禧很快发动了戊戌政变,变法也随之走向了失败,在对康有为一伙进行追捕时,朝廷上便有人参奏李鸿章,说他就是康有为一伙的,当然慈禧心里很清楚,李鸿章绝对是个忠臣,但朝廷上总有人在背地里跟他较劲,李鸿章心里很烦。
因此,李鸿章找到慈禧,主动下放两广总督,到广州清静清静,如果当初载漪递给慈禧的那份假的外交照会,让李鸿章看一看,李鸿章问问洋人是不是他们写的,事情可能就不会发展到如此的地步。
03、东南互保
然而事情已经发生,李鸿章内心确实很恼火,但内心还是想着如何为大清朝,为慈禧老太太买单,他拍着桌子,喊出了救大清的八个字:“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随后,东南各省纷纷响应李鸿章的号召,其中就有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 刘坤一广东巡抚德寿等十省督抚联合起来,一起签订了《东南保护密约》,达成了东南各省隔岸观火的态度。
其中,东南各省还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是清朝灭亡,慈禧被八国干掉。如果当时的清朝真的走到了那一步,东南各省会共同拥立李鸿章为第一任大总统,收拾残局,史称“东南互保”。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李鸿章是一个忠臣,为何李鸿章会选择置大清朝于不顾呢?
李鸿章自己也曾坦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他自诩就是一个糊裱匠,糊窗户的一层纸,虽然能为大清遮挡阳光,但它经不起风雨啊。
04、东南互保的意义
读到这,很多人会问,既然李鸿章这么忠心,为何不集东南各省兵力,与八国打一场呢?
李鸿章心里很清楚,自己苦心创建的北洋水师,配备了定远和镇远两艘顶级的战舰,结果呢?连一个日本都打不过,何况这次面对的是八国。十省的督抚们手中虽然有一些兵力,但这些兵维护一下子治安尚可,勉强可以平定一下太平天国,但与武器装备精良的八国联军相比,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当京城被八国占领时,慈禧太后不知所踪,东南十省在李鸿章的带领下,提出了“东南互保”,目的其实很简单,第一,如果大清能在此乱中一息尚存,李鸿章手下的东南各省可以为大清留下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第二,如果大清朝在战乱中就此灭亡,东南各省就此独立,众人拾柴火焰高,各省相互依存,共拥李鸿章,让百姓免遭战火纷飞,生灵涂炭。
并且,李鸿章深知洋人并不是冲着大清的江山来的,洋人的真正目的是打开清朝的市场,本质是经济上的侵略,欧洲工业生产出来的商品,需要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顺带要点赔款,而并不是要灭亡清朝。
所以东南各省实行“东南互保”,也是为了不想跟着慈禧胡闹,洋人只是为了利益而来,只有与洋人妥协,才能保住大清的半壁江山。所以,即便洋人攻入京城,他们也只是做个“睁眼瞎”而已。
05、忠臣命
慈禧老太太一路吃着大饼咸菜跑到了西安,到了西安后,她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兼议和谈判全权代表,你给我谈去,赶紧让他们走。第二道圣旨便是命清军绞杀义和团,义和团也迅速灭亡。
李鸿章自诩就是一个忠臣命,大总统没当上,又要给慈禧继续卖命,老头当时78了,一路坐马车从广州颠簸到了北京,与列国签订了 《辛丑条约》,慈禧才能顺利的班师回朝。
当初如果这八个哥们商量一下,把清朝灭亡了,可能当时的大清就没了,但八国也愁啊,这大清朝怎么治理?这么些人怎么让他们吃饱饭?算了,还是要点钱就撤吧。
李鸿章在签完《辛丑条约》后,一直吐血不止,老头心想,我这辈子的条约都签完了,大清朝在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条约,只要是李鸿章赶上的,基本都是他签的,他再也不想签任何的条约了。
李鸿章为大清做了多少事,也留下了多少的骂名,纵观他的一生,他是可悲、可叹、可怨、可赞之人。如果你不了解这些史实,只会骂李鸿章是卖国贼,那么你就是愤青。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8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