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一往无前,不少人壮烈牺牲。英烈们留下了许多遗物,这些遗物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们从不同侧面见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折射出英烈们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英烈篇
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杨春增与“杨春增排 ” 锦旗
1952年8月5日晚,志愿军第35师104团4连,向守卫在江原道金城座首洞东南无名高地的南朝鲜军首都师第26团11连发起进攻。在强大炮火支援下,4连1排和8班迅速突破敌军防线,攻占541高地,全歼守军1个排。
杨春增(画像)
此后,敌军不断进行反扑。次日拂晓,1排撤出战斗,3排副排长杨春增奉命率9班及卫生员、电话员等8人,坚守541高地。为巩固阵地,杨春增指挥战士们冒着敌军炮火抢修工事,准备打击敌军的反扑。天刚亮,敌军开始发射炮弹,炮弹越来越密,阵地上土石乱飞。炮火稍停后,敌军三五成群地往上爬,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反扑,被打退后,又发起了集团冲锋。杨春增率队从早激战到下午3时,打退数倍于己的敌军的14次反扑,毙伤其200多人。激战到6日黄昏,阵地上只有杨春增和卫生员两个人了,手雷也只剩下一颗。这时百余名敌军又蜂拥而至。在这紧急关头,杨春增对卫生员说:“你快到那边去找点弹药来。”卫生员走后,他抱起最后一颗反坦克手雷,奋勇冲入敌群,拉开雷管。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卷起浓厚的烟柱,杨春增与10多名敌军同归于尽了。阵地保住了,杨春增壮烈牺牲。在杨春增英勇献身精神的激励下,4连与敌军反复争夺4天,打退敌军近30次反扑,毙伤俘敌600余人,荣立集体一等功。
1952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春增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志愿军某部党委追授他“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953年10月,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的文艺工作者来到志愿军第12军35师104团4连慰问时,为杨春增和他战友们的英雄行为所深深感动,为此,特制了一面锦旗,上书“战功卓着”,献于“杨春增排 ”。
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杨春增排 ”的锦旗
这面锦旗,连同杨春增的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一并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杨春增荣获的金星奖章
一级国旗勋章
来源:央广军事
作者:姜廷玉 (军史专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研究员)
编辑: 刘鹏
编审:张乡林
主编:朱西迪
监制:吕锡成 孙利 谭淑惠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59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