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一代翘楚掇球壶,为什么让无数茶人魂牵梦绕

中国茶文化知识 2023-09-29 01:17:22

一代翘楚掇球壶,风流倜傥提相呼,

后人揣摩斧修正,无奈心血付江湖,

杰作叩拜十余载,梦里寻踪一醒无,

试图求证权初衷,妄胆解读魔符咒。

——颂 寿珍掇球壶

掇球为紫砂的传统器型,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掇”有拾取、选取、获取之意,也通“缀”即连接之义,因此掇球便是,将壶钮,壶盖,壶身,以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掇球壶的美学体现

学过美术的朋友都知道,所谓美学,无非就是比例、平衡、气韵、节奏、对比、连贯、协调、呼应这些元素的运用,要在一件作品中能融会贯通,用好这么多艺术元素,确实是不简单。

形体主体均衡美

把虚实比例的美

壶体的黄金分割美

壶口与壶身比例美

形体的视觉比例匀称总能给人带来好感,这种大头大脑的壶若没有合理的搭配是不可能好看,该壶是利用了黄金分割法将纵、横进行合理配置,让人看了笨中见巧,粗中见妙,具有黄金律关系的壶颈与壶盖座落在具有黄金律标准的形体上合情合理,视觉产生好感是当然的。

古代制壶匠人虽不知几何学为何物,但其对艺术的把握绝对是非常到位的,掇球壶就是其中一例。

掇球壶的历史演变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名人名作展厅里,陈列着三把掇球壶,分别是 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掇球这三把造型有别的“掇球壶”,由紫砂历史上三位名匠所作,代表着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风格。

掇球由邵大亨首创

其作壶体浑圆硕大,浑厚华滋,壶嘴短小前冲,曲线优美;壶把自由舒展,飘逸放达;壶口略小,壶盖略呈拱形,壶钮呈圆球状。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气韵生动。

制壶高手邵友廷改进

秉承了“大亨掇球”壶身势雄气沉的特点,但对大亨掇球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在壶身与壶盖的连接部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显得冲力之势更为突出,壶口设计放大,壶盖抬高成三分之一的半球状,壶钮球形更圆,与“大亨掇球”相比,整体壶形更贴近“掇球”之名。

最负盛名当属寿珍掇球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掇球壶”在寿珍手中才达到了真正的“名副其实”和完美的审美效果。

大亨掇球

友廷掇球

寿珍掇球

* 可

美的极致——寿珍掇球

把掇球壶造型审美效果与壶风气韵发展到极致的当属 “寿珍掇球”

程寿珍为邵友廷养子,承其家学,形制尚朴素。他的掇球壶在“大亨掇球”与“友廷掇球”的基础上加以更为精妙的艺术处理:使得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真正的三“球”重叠之势,尽显“掇球”之奥义。

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即后世的“世博会”)上,“寿珍掇球”获得了一等奖,是代表中国紫砂艺术在国际上赢得头奖的第一人!

程寿珍的掇球壶,雄浑大度、端庄秀美,不仅体现了平衡、稳重的美学思想,而且体现了平和、无为的道家精神,它将黄金分割比例发挥到了极致,将紫砂本真的艺术语言表现到了极致,将掇球所蕴含的渴望圆满生活的奥义诠释到了极致,它在国际舞台上数次得奖,也体现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青睐。

程寿珍掇球壶 宜兴陶瓷博物馆藏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66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