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玉器的类型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商周时期就有玉雕器皿,由于原料、工艺的高要求,在当时很难达到,所以很少见。
宋元时期,玉雕器皿数量开始增加。明代,出现了大量的玉雕器皿。它已成为明代玉器年间的一种代表性器具。玉雕器皿有收藏价值吗?玉雕器皿的价值,从哪里可以看出?
清代,器皿工艺达到了顶峰,也成为宫廷的重要陈设品。现代玉雕器皿大多是仿照古代青铜器制作,如瓶、杯、碗、罐、香炉等。
玉雕器皿的价值不可衡量,这可以从用料、设计和工艺中看出。
用料
玉雕中的牌子、手镯、圆珠、挂件等物件。最废料的,当属器皿。在制造过程中,材料必须被切割,坯料必须被切割,腔室必须被切割。不仅废料,对玉质要求,也是很高。如果你想雕刻一个好的器皿作品,玉质必须均匀和纯净,无绺无裂。
设计
器皿造型的设计,必须成比例且适当。这也是测量玉雕器皿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器皿在古代非常精致,应该符合现代美学。如果变形太大,则不成器。太过时了,也太闷了。
工艺
玉雕容器用题材、花、装饰品等装饰。对称是主要特征,包括阳刻、阴刻等工艺。
好的器皿,必须有线条光滑的装饰,清晰统一的层次,严格的细腻。后来的打磨,也是玉器生产的关键工艺之一,这需要大胆和小心。否则,所有以前的成就,都将丢失。
玉雕容器的最高技能是薄胎工艺。从外观上看,薄胎器皿,薄如蝉翼,轻如羽毛。它在工艺上,可以被称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工艺。
现在器皿玉雕作品,虽说可把玩、欣赏,又可运用。但是,有几人能做到实际运用呢?
我们会持续更新和田玉相关的知识文章,喜欢和田玉和我们文章的朋友,欢迎关注大道家园大道家园。
朝隆合和田玉(taohetianyu)每天准点聊玉~
玉不琢,不成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精美的玉器都是通过巧夺天工的琢制技艺制作出来的,它是琢玉人聪明才智的结晶。自古至今,制玉工艺的进步实际上是制玉工具的进步。
从史前时期到清代,制玉工具经历了天然材料(石、木、骨质等)、青铜和铁质三种变迁,而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以电动马达为动力的工具逐步代替了以脚踏为动力的传统工具,成为现代制玉工具的主体。应该说,这是玉雕工艺革命性的进步。玉器在制作完成后才能体现出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而制作过程本身是实现这一目的手段。从这个意义出发,老玉和新玉在制作工艺价值上是平等的,没有工艺价值上的高低之分。
要投资收藏当代玉雕艺术品,自然先要了解玉与其它艺术品相比较有哪些优势:
1、玉的文化内涵最为丰富,传承最为久远
玉器发展史就是中华文明史的缩影,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很深远。早在2500年前,圣人孔子就提出“君子比德于玉”,将人的美好品德与玉温润光洁的内质联系在一起。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更是将玉的特征归纳为“五德”,与正人君子“仁、义、智、勇、洁”的美德相对应。《辞海》中“玉部”共收词汇150余条,其中多是赞美吉祥之词。
中华民族使用玉器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绵延至今仍保持着强盛的生命力,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相对其他艺术品而言,玉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青铜器仅流行于商周时期,大约有1500年的历史;瓷器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至今约1600-1700年;现存最早的书画作品为隋唐时代所作,至今约有1400年左右的时间。而玉则见证了中华5000年的文明,这是也玉器价值的依托所在。
2.坚固耐久,易于保存
玉器的矿物学名称为透闪石或阳起石,硬度为摩氏6-6.5,表面细腻,质地坚硬,不易受风化侵蚀,对保存环境条件要求低,便于收藏。许多古玉埋藏于地下数千年,出土后仍然光彩依旧,即使表面有沁色,也能看出造型和纹饰。
3.可观,可玩,可佩
玉器不但可以像瓷器那样陈设在案头,像书画那样悬挂在墙壁上,也能佩带在颈下、腕上、腰间,还可放在手中把玩,可谓一器多用。
4.保值、增值性好。
很多艺术品的原料是人工合成的,可以无限产出,而玉料是天然的稀有矿物,不可再生,总有采完的时候。
玉的价格是一个逐渐攀升的过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块200克左右的和田玉籽料也就是一两个鸡蛋的价格。但到了1980年,一级和田玉山料每公斤是80元,籽料每公斤100元。1990年,山料攀升至300元至350元/公斤,籽料达到1500元至2000元/公斤。2005年,一级和田白玉籽料的价格达到10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每公斤上百万元。而到了2006年,和田玉的价格翻了两番还多,2010年更是年均升值50%至70%,玉质优良工艺精美的玉器则每年能升值二至三倍。特别是在通货膨胀加剧,货币不断贬值的时期,收藏优质玉器已成为最佳的金融避险手段之一。
5.市场广阔,群众基础好。
中华民族是爱玉、尊玉的民族,全世界华人都有崇玉的情结。现在社会各阶层的人,无论贫富,几乎家家都有玉器,其市场流通性极佳。
来源:朝隆合和田玉,转载请标注出处!
元代玉器品种与宋玉近似,服饰用玉增加了小型的玉饰嵌件及帽顶。在器型、琢制工艺方面表现出对唐代作风的崇沿模仿。花鸟纹饰较唐代更富于生活气息。民族风情图景及柞树叶齿状外缘的琢法,成为元代部分玉器明显的特征。
元代玉雕喜欢用深痕阴线,线条粗重,使纹饰起凸高,但线纹起止痕明显、线条不匀齐,常有失控的出锋痕迹,显得粗糙。
元代在杭州设金玉总管府(官办)管辖南方玉雕能工巧匠数千人,使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与南方的杭州成为南北玉器生产制作中心。官办玉器生产中心管理严格,专门向皇室提供宫廷用玉,主要制作能体现元朝玉雕成就的大型精品玉器,珍品玉器和大型玉山子。其装饰图案,雕琢方式,制作工艺相当精湛,具元代玉器的特色与风格,所雕琢的玉器数量可观,应用广泛。至于民间玉雕、琢玉小作坊,规定只准制作装饰玉器及小件玉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wan/189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如何收藏和田玉
下一篇: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佩戴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