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怎么护理,,如何预防

妙手生春 2023-07-26 20:26:27

无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对于健康,都有着同样的追求。虽然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但是人们的身体素质却不断地下降。人们忙忙碌碌的工作着,流连在灯红酒绿的场合里,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中而忽略了休息,忘记了锻炼,遗忘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就像现在的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吃饭时间、营养等摄入不平衡,肠胃炎,阑尾炎等各种小毛病也越来越多,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却也对身体伤害极大。那么手术后的恢复也是同样的值得重视,不然就会引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后续毛病,那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了如何护理,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些小知识。

注意伤口清理、卫生。术后恢复很重要,忍受了手术带来的痛苦,让自己的身体得以康复,所以术后要常常清理伤口,注意手术器械,辅料的消毒,医生和护理人员为自己治疗时一定要勤洗手,注意各项无菌操作。自己也应该注意个人和家人卫生,一定要用酒精消过毒之后在清洗伤口避免感染。

日常生活注意卫生。细菌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尤其是儿童的抵抗力本来就差,土壤中的细菌又多,所以一定要注意饭前饭后洗手。喝水也要注意消毒,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饮用水也越来越没保证,生活中尽量避免饮用凉水,加热过再饮用为最佳。外出游玩逛街注意对呼吸道的保护,一定要记得戴口罩。

注意饮食,提高身体素质。要想健康,自然身体素质就要提高。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抽出一些时间适当的锻炼锻炼,散散步,跳跳舞都可以很好的锻炼身体,也要注意饮食清淡,给足身体营养来维系身体平衡,自身抵抗力增强,病毒细菌自然很难侵入我们的身体。

金钱是社会的,是大众的,而健康却是自己的。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做赌注去换取金钱名利。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了足够的本钱,才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一定要规律,清淡些最好,注意卫生,好的生活才会有好的身体,让我们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吧!

假单胞菌感染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症状 3.1化脓性脑膜炎3.2心内膜炎3.3消化道感染3.4烧伤后的创面感染3.5其他感染3.6马鼻疽杆菌感染3.7类鼻疽杆菌 4预防 1拼音 jiǎ dān bāo jūn gǎn rǎn

2概述 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科,包括一群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它是一种机会性病原菌,常可引起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污物及空气中,在所有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主要分为绿脓杆菌感染、马鼻疽杆菌感染、类鼻疽等。

3症状 败血症

表现为发热,中毒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心坏疽性脓疱疹。

3.1化脓性脑膜炎

表现为高热、呕吐、拒食、哭闹不安,甚至惊厥。

呼吸道感染

主要病理特征是坏死性肺泡膜改变。可并发脓肿、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

3.2心内膜炎

临床主要可见三大类症状,即全身感染症状、心脏症状、栓塞及血管症状。

3.3消化道感染

新生儿可表现腹泻、发热、呕吐、脱水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白细胞减少的肿瘤患者可出现直肠周围脓肿。

3.4烧伤后的创面感染

创面感染的常见症状为:为绿色或蓝绿色有甜腥气味的粘稠分泌物,痂下为绿色有甜腥气味的脓液时多为绿脓杆菌感染。感染肉芽创面上可以再现坏死斑。

3.5其他感染

腹膜炎及泌尿系感染,角膜溃疡感染,眼炎,外耳炎,脑脓肿,骨、关节和皮肤。

3.6马鼻疽杆菌感染

该病可分为隐匿性感染、无症状肺浸润、急性局部化脓性感染、急性肺部感染、急性败血症、慢性化脓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等,但各型间可有重叠,难以截然划分。局部化脓性感染表现为皮肤破损处结节形成,引流区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炎,常伴发热和全身不适,可很快发展为急性败血症。

急性败血症型可为原发,亦可为继发,为类鼻疽最严重的临床类型。部分病人常因病情迅速进展以至不及抢救而死亡。急性肺部感染是类鼻疽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可为原发性或血源播散性肺炎,除有高热、寒战外,尚有咳嗽、胸痛、呼吸急促等,且症状与胸部体征不成比例。此型也可发展为败血症。

3.7类鼻疽杆菌

引起人类的疾病多样化,从无症状到急性中毒性肺炎或致死性败血症。

治疗

坏死组织必须扩清,而脓肿则必须引流。 若感染位于外表而且局限,可用1%醋酸冲洗或局部应用多粘菌素B或多粘菌素E,即可奏效。若需肠外给药治疗,用妥布霉素或庆大霉素5mg/(kg.d)分剂给予,可治愈大多数绿脓杆菌性尿路感染。根据临床反应,可将剂量减少到3mg/(kg.d)以尽量减少副作用。肾功能不全者的剂量必须减少。对酶介导耐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的绿脓杆菌应该用丁胺卡那霉素。很多专家主张治疗严重绿脓杆菌感染可用氨基糖苷类再加一种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几种青霉素,包括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和阿洛西林对绿脓杆菌也有效。其他有良效的药还有头孢他定,头孢平,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匹宁和环丙沙星。替卡西林最为常用,其剂量为16~20g/d,静脉注射。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平,头孢他定,美罗匹宁和亚胺培南体外试验对某些耐替卡西林菌株有效。

对嗜中性白细胞减少并且肾功能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人,可用非氨基糖苷类联合疗法,例如双重β内酰胺或β内酰胺加一种氟喹诺酮,也是安全的。 对全身性感染或粒细胞缺乏的病人,应该用一种对绿脓杆菌有效的氨基糖苷与一种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合用。尿路感染常可用羧茚芐青霉素或环丙沙星或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但氟喹诺酮类不应该用于儿童,因为该药对软骨有不良作用。两种抗假单胞菌药物合用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菌株的机会明显减少。

4预防 通过多种途径在医院内传播;因此,必须严格消毒器械、敷料,医务人员及护理员勤洗手,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患者应予隔离,其敷料应予焚毁。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患,去除诱发因素等。铜绿假单胞菌菌苗分多价和单价两种,两者对感染的防治均有一定效果,与多价高效抗血清合用可以提高菌苗的免疫原性。其他如内毒素菌苗、OPE菌苗等以细菌组分制备的化学疫苗对保护同型菌株的攻击也有一定作用。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医院必须严格消毒病房、器械、敷料,医务人员及护理员勤洗手,认真执行无菌操作,对携带多药耐药病菌者进行接触隔离以防引起医院感染。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接触,有皮肤创面是应及时消毒处理。

如何预防细菌的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就一组致命细菌发出警告: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首批“优先病原体”。该组织表示对人类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抗生素耐药细菌。

世卫组织说:“该清单分为三类:关键,高级和中等优先级。三种病原体使其成为关键优先群体。这些细菌耐多种抗生素,对医院和养老院的人构成高风险”。

根据世卫组织,多重耐药细菌,有时被称为“超级细菌”,是一个关键的优先事项,因为这些细菌的感染可能是致命的。例如,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从一种耐多种药物的细菌(称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人,比以非耐药形式感染相同感染者的死亡率高 64%。

列表中所有三种病原体都对一组称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抗性。这些抗生素有时被称为“最后手段”药物,因为如果他们不工作,很少选择留下。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授 Kenrad Nelson 博士说:“世卫组织采取这一行动非常重要,因为随着旅行和现在的广泛传播,抗生素耐药性生物体将很快到达世界各地”。纳尔逊没有参与编制世卫组织的名单。

纳尔逊告诉活科学家门,总的来说,世卫组织的名单是好的”。然而,他指出,他会把病原体艰难梭菌列入名单。他说:“C. diff 可以发生在接受抗生素的患者,并且难以治疗和完全摆脱”。

这里是世界卫生组织担心的三大细菌:
碳青霉烯抗性鲍氏不动杆菌
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这种细菌可引起肺炎,严重的血液感染和其他病症。

CDC 说:“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在住院的患者中。它通过人对人接触或与受污染的表面接触传播”。虽然病原体对健康人群不构成大的威胁,但对于免疫系统或慢性疾病受损的患者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鲍曼不动杆菌的爆发通常发生在医院环境中,例如重症监护病房(ICU)或患病患者的长期保健设施,例如养老院。

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病原体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有多常见。然而,根据 WHO,根据估计,鲍氏不动杆菌在欧洲和美国的 ICU 中导致 2?10%的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

碳青霉烯抗性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发生在医院。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手术后的肺炎或感染可能变得非常危险,甚至危及生命。但这些细菌也可以住在热水浴缸和游泳池,并已被链接到严重的耳朵感染和皮肤疹。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见于医院。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患者可能会通过接触呼吸机或导管,或通过手术伤口感染细菌。

感染对那些免疫系统减弱的人是最危险的。

CDC 估计,每年在美国的卫生保健机构中发生约 51,000 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这些感染中,超过 6,000 种来自多重耐药形式的细菌。 CDC 说:“美国每年约有 400 例死亡与这种感染有关”。

碳青霉烯抗性肠杆菌科
CDC 说:“具有碳青霉烯抗性肠杆菌科(CRE)的感染通常发生在医院或长期保健场所”。根据 CDC,与鲍氏不动杆菌相似,CRE 通常不会对健康人造成危险,相反,它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人是最危险的。

CDC 说:“CRE 可以通过人对人接触或通过医疗设备(如呼吸机)传播”。

2015 年在“JAMA”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 CRE 在美国每 100,000 人中约有 3 人。在所研究的 599 例患者中,51 例死亡。

其他关于细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22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