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颈椎病人,其颈椎附近都有筋结,一般把这些筋结揉散、揉开就能立即缓解,因此很多按摩师在治疗颈椎病时,都喜欢用手拨颈椎两侧的筋结,拨完筋后,病人确实能够明显感觉整个脖子和后背轻松了,头脑也清醒了许多,有种久违了的神清气爽之感!不过,揉开颈部的筋结,只能缓解颈椎病的痛苦,但不能完全治愈,怎么才能治愈呢?如果运用x形平衡法原理,就能完全治愈。
全息医学认为:人体的“颈”不止一个,除了颈椎的脖子,还有“手颈”、“脚颈”,也可以叫做“手脖子、脚脖子”,其实就是手腕和脚踝。中国古人在对手腕和脚踝命名的时候已经暗合全息思维了,实际上,手颈、脚颈和人体的颈部是存在全息对应关系的。正是因为这样, 颈项部位的病,就可以通过手颈和脚颈上的高升点来治疗,不仅效果更快,而且也更安全。当然,还可以把手掌和脚部看作是与人体对应的局部,从而在手背、手掌、脚面,以及脚背上取到治颈椎病的高升点。
民间中医高人周尔晋先生在治疗颈椎病时,通常在脚的四、五趾后和三、四趾后各取一个点,又在脚踩与脚跟腱的中点内侧与外侧各取一个点,分别定名为颈椎1、颈椎2、颈椎3、颈椎4,其实这四个点就是治疗颈椎病的最好治疗点,点按时用手指各点压8分钟即可,在按压的过程中,会觉得这4个点上的感觉不一样,有的感觉强烈一些,有的感觉很微弱。那么,不妨记住感觉最强的那两个穴,压完 4个颈椎点后,回过头来再将感觉最强的那两个穴再重新按压一遍。如果再配上耳朵上的颈椎点,效果会更好。
除了颈椎病,与脖子相关的疾病还有咳嗽、咽喉炎、气管炎等。大家都知道,这些病都是与肺相关的,应该在肺经上寻找高升点,但是,肺经那么长,到底哪里才是最有效的高升点呢?
根据全息理论,手颈与颈项是相对应的,这时应该取手颈上的太渊、列缺等穴。使用这两个高升点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太渊、列缺穴不适合按揉,最好采取拨动的手法,用拇指像拨琴弦那样拨动太渊、列缺穴位置。每天早晚各一次,对人体的咽喉和气管的好处是说不完的。
点击 穴位查询
轻轻就得颈椎病,听医生说现今十个年轻人里头有九个半都有颈椎病,此话绝非危言耸听,许多人毕业后大多都做了白领工作,整天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有时候突然一扭头会头晕眼花,有时候还会犯恶心,耳鸣,睡觉经常落枕,走路轻飘飘的,脖子时常酸痛……其实这都是颈椎病的潜伏症状,如果未察觉的话,很可能被当成其他病症给忽略了
我也有颈椎病,从一个当医助的同学那里学来一套按摩颈椎穴位的方法。分享出来,甭管有没有颈椎病,用这套按摩方法,轻则缓解疲劳,重则消肿止痛,非常管用。
1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压住太阳穴,其余四指按住头颅两侧。用力按揉动20-30次,可明目醒脑,振奋精神。
2按摩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最高处正中,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
按摩方法:用食指按在头顶百会穴,用力按揉20-30次,力量从轻到重。
3拿捏颈肌
手放在后颈颈肌部位,大拇指和四指相对,用力对合,把颈肌往上提起后放松,
由上往下20-30次。
4按揉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凹陷处,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到同侧风池穴,其余手指附到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5按压肩井穴
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以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做。
6按摩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体下方的空隙处。
四指并拢用力按摩大椎穴20-30次,两侧交替做,到局部发热为好。
另外,有颈椎病的患者,最好尽快去医院做x光片核磁共振等检查,判断是不是颈椎病
如果是轻微的,可以通过做牵引、针灸、贴膏药等非方法缓解,如果严重最好选择手术治疗
胸背手足颈项肩膀腰膝痛(颈椎病、肩周炎、胸背痛、手足痛不能劳动、手、腿、足麻木、口臭口燥)等,是痰涎伏在心隔上下所引起的筋骨牵引所致。晚上睡觉口中有流口水的现象,喉中有锯声。颈椎病、肩周炎,胸背手足肩膀腰膝痛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数患者为慢性,临床常表现不颈既称(颈椎)、肩膀既称(肩周),肩上背胛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足麻木或痛,甚至瘫痪不能劳动、自理。此类病可发生任何年龄,以40岁的中老年为多。
颈肩胸背手足腰膝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上一些职业的特点,如:电脑操作员、司机会计等,其颈肩腰胸背每天都处于高度的负荷状态。然而,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诊疗,无论患者还是医师,则往往重治疗,轻预防和功能锻炼。古人,早就认识到,也就是说治疗颈肩腰胸背手足腰膝痛患者要从平时的预防和锻炼开始。却往往因为工作忙,或缺乏针对性的锻炼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治病效果差,甚至,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其经济负担,导致治疗时机而转为慢性病。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医生不知道此类疾病的根源在那,更不知道其病的治疗方法。在束手无策的同时,只用那些按摩、筋骨牵引或吃些通筋舒骨的西药或止痛药等,这样下去只能是治表不治本,所以导致此类疾病的严重性,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总之,其病的主要病源在于,痰涎伏在心隔上下(心腹积水或胸隔积水),会造成头痛(脑供血不足),颈椎病、肩周炎、手足痛不能劳动、胸背痛、腰膝痛、口臭口干、口流唾液、晚上睡觉喉中有锯声(打鼾咯)。总而言之,治疗此类疾病药理分析如下:
~~:泻水饮,治水肿,水鼓,痰饮,瘰疬,痈疽肿毒。《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手足痛,吐逆。”《别录》:“主颈液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胁膜积水等。”《纲目》:“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湿也,得气与水,则凝滞而为痰,为饮,为涕,为癖。~~能祛脏腑之水湿,~~能行经之水湿。~~能散皮里膜外之痰气,惟善用者能收奇功也。”~~泻水饮,通二便,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癫痫,噎隔,积聚,二便不通。《药性论》:“能泻十二种水痰,治心腹坚满,下水,去痰水,主皮肤浮肿。”《珍珠囊》:“水结胸中,非~~不能除。”~~~:利气豁痰,湿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嗽,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朱震享:“痰肋下及皮里膜外非~~~莫能达,古方~~~用~~~正此之义也。”如果得此类疾病的患者,用此药物治之,则痊愈也。每天只需服4克,而一次性的,用生姜冲开水送服,轻者八天,重者一十五天痊愈,不复发。
很多人关心治疗颈椎病的穴位有哪些在家可按摩,通过自己按压能缓解疼痛。颈椎病的治疗尽量以局部穴位为主,颈椎病诱发脑部神经压迫会导致中风;颈椎病患者因椎动脉痉挛、栓塞、而诱发为脑萎缩;颈椎病变造成脊髓、神经等的刺激与压迫就很容易导致高位截瘫;颈椎的椎动脉堵塞会诱发神经肠胃功能紊乱;颈椎不好,按穴位最常见的穴位就是风池穴,将两只手放在颈椎的两侧,然后平移往头顶方向推,推到推不动的时候,两边就是风池穴,还有一个穴位肩井穴,还有第七颈椎的棘突下面有一个大椎穴,也可以按这个穴位后溪穴,可田两手握拳互相碰撞后溪穴也对颈椎有缓解的效果。颈椎不好、劲椎痛,一是低头看书看电脑时间过长、二是受风、受寒、三是年龄大骨质退行性病变。用刮痧板刮几次就好了。那疼刮那儿、每次刮的热乎为止。
神经根型颈椎病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以轻柔按摩。能放松颈椎周围肌肉紧张,有利于缓解颈部不舒服。如果是脊髓型和椎动脉型的颈椎病,这2类颈椎病是禁止按摩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注意自己生活习惯。不要长时间的低头看手机,然后经常头部后仰,做一个反方向动作,另外睡觉时,不要睡枕头,睡一个圆柱体的东西,不要太大,卡在脖子后颈处,这样对颈椎不好的会有帮助。多数颈椎病可以采用理疗、按摩等非手术方法对症状进行缓解,而对有些比较严重的颈椎病效果不好,就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颈夹脊穴,在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棘突两旁的0.5寸处;天柱穴,在哑门旁1.3寸,颈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后溪穴,手掌尺侧,稍微握拳,小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处;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46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