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一例

金樱子 2023-07-29 00:39:38

“陈亮工作室”,关注后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大多数带状疱疹患者其实都会先去西医那里看,抗病毒口服加输液,还有使用炉甘石洗剂这些处理方法,如果缓解不明显很多人才会想到可以看中医。除非是熟悉的老病人。

这个患者体型偏壮实,之前在我这里因不明原因的乏力调理过体质。这次出现右侧胸肋部位出现皮肤疼痛,有红斑水疱,水疱聚集成群如带状,在附近的门诊使用过阿昔洛韦输液加口服药。但是疼痛还是难以忍受,衣服一碰更明显,严重影响睡眠。所以找我看看中医有没有什么办法,主要就是睡眠不好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我第一次接触带状疱疹的治疗还是五六年前,那个时候看李今庸老先生的书比较多,格非兄推荐的。有个外用方法,印象很深刻:熟石膏3克,黄连3克,黄柏3克,冰片0.3克,研磨成细粉,然后水调敷患病的地方。中医中药的很多验方可能暂时说不出所以然,但是有时候效果就摆在那里,有时候也需要我们“不求其全,但求其真”,毕竟解决问题暂时还是排在第一位。比如我针对很多的脚踝扭伤的病人,有个方法就是用“黄栀子粉”,加蛋清一个,少量白酒调成膏浆外敷扭伤处,再用纱布包好。有时候效果出奇的好。

其实很多医生针对带状疱疹有个方子,龙胆泻肝汤,比较常用,主要是针对肝胆湿热的,有时候病位没有那么深,可能还只是在表层。可能用这个方子治疗的位置就出现了偏差。

所以我想起一个方子,就是小柴胡汤。后来我给这个病人用的也就是小柴胡汤加减。同行的类似经验很多。顾志君老师在《黄煌经方沙龙第一辑》中就有有关的心得分享。这个思路,姚梅龄老师也分享过,疾病分表里,六经皆有表证,不要一看到带状疱疹就想一个龙胆泻肝汤。可能用点清热解毒的走表的药还要好的更彻底,更干净,也更不容易出现后遗的神经痛,也可以大大的缩短病程,比如金银花,忍冬藤,赤芍这些。当然我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是有加减的,比如栀子,丹皮,蒲公英之类的。

关于表证分类,刘英锋老师有篇文章写的非常清楚,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名字是《统一表证分类,沟通寒温理论》,也有对应的视频,不过大家看文字就收获很多了。记得几年前我就是看了这个才对“六经表证”有个初步的印象,治疗很多疾病思路就打开了。尤其将脏腑、五官苗窍、经络等穿起来了。能够横向交叉到各种辨证方法,比如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当然细化还需要基础和功夫。

程钟龄医学心悟八法包括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小柴胡汤是和法的代表方,或者简单的理解为对机体抗病能力的调整。很多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是常常反复发作的,也都有使用小柴胡汤的机会。现代药理研究也提示小柴胡汤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的作用。有时候可以简单粗暴的将小柴胡汤看作是天然的抗病毒剂。

在李今庸老先生的经验中,还有个外用办法,就是用鱼腥草一把洗净,捣烂,遍敷疮上,用纱布条固定,其疼痛就会立即消失,一日换一次药,三五日内可以痊愈。有心的同行可以留意,也非常欢迎分享其他的相关内容。刚才查阅文献,看到广州的范瑞强老师针对带状疱疹专门整理了一本书,也从侧面说明看病不容易。

下面是刚来和治疗后的图片对比。

关于中医中药的疗效提升的问题,当然会和经验的增加有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理论水平的突破。就像看这个带状疱疹,如果没有表证的思路,以为表证就是麻黄汤,银翘散这些手足太阳表证,很多疾病就会误治,理论的魅力也就是在这里,能够指导临床,还可以取得预期的好效果,能够看没有看过的病,甚至很多能够提前预知出现的情况,以方便交代患者如何处理。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欢迎把我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支持原创,转发点赞,觉得好请关注,谢谢!

民间偏方: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
(一)
【辨证】湿热。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
【方名】三紫汤。
【组成】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秦发中方。
(二)
【辨证】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兼挟湿热。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止痛。
【方名】四味胶囊。
【组成】龙胆草50克,板蓝根50克,当归100克,元胡50克。
【用法】以上各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个胶囊含生药0.5克。每次服2-6程,每日3次。
【出处】许耀芳方。
(三)
【辨证】湿热郁蒸,气滞血瘀。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
【方名】解毒止痛灵。
【组成】黄芩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5克,元胡25克,僵蚕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外可外涂2%龙胆紫,6天为1疗程。
【出处】姜耀武方。
(四)
【辨证】火毒内蕴血分。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血,透疹。
【方名】虎杖解毒汤。
【组成】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蒋森方。
(五)
【辨证】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搏结,壅滞肌肤所致。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
【方名】马齿苋解毒汤。
【组成】马齿苋15克,大青叶15克,紫草15克,败酱草15克,黄连10克,酸枣仁10克,煅龙牡30克(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出处】李林方。
(六)
【辨证】肝火妄动,湿热蕴结,风热外感引发。
【治法】平泄肝火,清化湿热,佐散风热。
【方名】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柴胡6克,龙胆草9克,板蓝根30克,生甘草3克,荆芥6克,赤白芍各9克,车前子9克,炒牛子9克,青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孙冀真方。
(七)
【辨证】邪毒蕴结肌肤。
【治法】清解邪毒。
【方名】三粉擦剂。
【组成】雄黄10克,明矾10克,琥珀末3克。
【用法】三种药物共研成细粉,用凉开水调如稀糊浆,以新羊毛刷蘸之擦患处,随干随擦。
【出处】王渭川方。
(八)
【辨证】肝火内郁,湿热外侵,结于肌肤。
【治法】清火解毒。
【方名】雄蚣膏。
【组成】雄黄9克,蜈蚣3条(瓦焙)。
【用法】分别研为细末,混合均匀,香油调涂患处,每日3次。【出处】王法昌方。

提醒您:带状疱疹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带状疱疹最好的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影响皮肤和神经的感染性疾病。治疗的目标是阻止皮疹增多、扩散,缩短皮疹持续时间,缓解神经疼痛,预防或者减轻可能的并发症。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1、尽早及时的口服抗病毒药,这类药物有很多,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膦甲酸钠、溴夫定等,配合外用喷昔洛韦乳膏、阿昔洛韦软膏、膦甲酸钠乳膏、干扰素凝胶、干扰素喷剂等。如水泡破溃渗出,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可以一天湿敷数次。2、口服或肌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腺苷钴胺、甲钴胺等。3、疼痛显著甚至影响睡眠者,可以考虑止疼药,选择布洛芬、洛芬待因、曲马多、羟考酮、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4、如水疱继发感染,出现脓疱,或局部有脓性分泌物,视其严重程度可适当短期口服抗生素。5、经中医的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治疗也有不错的效果。另外,带状疱疹病毒的激活与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所以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避免劳累、作息规律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094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