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行每业都有自己的难处,但是中医无疑要面对的难处更多更大。
中医和西医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虽然可以肯定说,现在大家所学的西医知识,可能有80百分比的内容都是错的,但是大家都愿意相信是对的。并且一以贯之。
但是,中医的知识,却很不同。有时候搞不通的,一辈子也搞不通。那么,门诊的病人对于西医的态度,完全没有所谓的不信的问题,更多的是对医生的不信任。而中医呢,不仅有对中医信否的问题,也有对于医生的信任与否的问题。所以问题也就相对复杂了。
看过一篇人力资源分享文章,大概内容就是“歧视客户”。当然不说真的歧视,而是说,需要对于客户需要有所选择,你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因为每个人的预期是不同的。
举例:A客户愿意花一万块钱,做各项检查,把钱花完了,心理舒服。而B客户,可能想尽量节省支出,最好是不付出。他们的预期有时候甚至是决然相反的。患者也是如此,只有合适每个医生的患者,患者也是,只有合适的医生。对于中医尤其如此。
所以,门诊中,自然就有了:
1,信中医的;
2,不信中医的;
3,居中的;
4,还有一些迷信老中医和文字医的;
如果来了一个不信中医的,你怎么解释都是浪费时间。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有个同行分享过一个案例。有个20多岁的女孩子,被老妈拉着来看中医。其实她是不相信中医的(客观事实,在医院同样有西医不相信中医的),然后,看病成了辩论会。所以这样的人,千万别来看中医。对于其他患者或者自己也都是好事。
信中医的人,也有信任你和不信任你的。
这个,相对好处理一下,疗效下面见高低。
还有一类,对“老中医”有迷信思想的。尤其我这样的年轻中医,碰到这样的人司空见怪。最近都碰到一个,头一句话就是:你好像和我差不多大吧。仿佛年级一样大,她懂得中医懂得医学知识就和我一样多一样。
老,到底是年龄大,还是资历老。还是头衔多?
逻辑混乱了。
因为这些和医术好像都没有必然联系吧。
华佗的后代在哪里?
那么多看不好病的老中医大家又不是没有见过。
大家有空可以翻翻《名老中医之路》,好的中医,绝对不会是因为年纪到了就突然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定都是学医5年,10年后,就开始崭露头角的。
关键还是,真正花到中医上面的绝对时间和有效时间是多少。
我很多朋友,日常除了中医就是中医,思考中医和临床,这样的人,一年的时间顶的上别人稀里糊涂的十年。
还有一类所谓的文字医,说起来很多道理,但是没有看过几个病人的。这样的人特别多,也最有蛊惑性。特别是一类鼓吹中医只治未来的病,不治已病的。得了病都治不好,还奢谈治疗未病,预防。
逻辑有问题。
有一些病人就喜欢这样的,看谁说的可以开花,然后就听谁的。自己也不掂量下自己知道多少中医知识,自己有能力衡量都自己开方了,还看什么医生。这样的人,特别有些知识的人,也是人类的通病。自己在某个领域有点成绩,就以为自己是百事通。比如老师,还有中医爱好者。
PS:医生,唯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疗效见高低。其他的只能锦上添花。
- END -
另外,我猜你可能喜欢,点击可 :
门诊见闻和“老闹”
姚荷生学术思想资料下载
或进入主菜单点击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文章。
▼往期内容
我本人是位持有“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证的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文革前上海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六年制毕业。在医院实习了16个月结束后,才回校参加文革。本人也是个中期大肠癌患者,我来谈点自己的切身体会。
中医中药是伟大的宝库,在抗癌中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单位有个医师,他患有结肠癌,由于病情较重,所以墓地都买好了。后来连续服了五年中药,快二十年过去了,依然活着。还有一位女同志患了肺癌,我就对她说,心态一定要好,而且一定要服中药。她坚持吃中药了,五六年过去了,现在是满面红光。还有一位内科医师,也是我的学生,患了胃癌,术后观其面色行走等状况,一看就是病态。有一天遇见他与他聊几句,我让他服中药,结果他回话说:中药有什么用?!并伸出十个手指,非常骄傲地对我说,在军总术后用了十万元化疗药(进口药)。但此人术后病歪歪的只活了五年就去世了。
本人先是05上半年得了糖尿病,当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多尿、口渴多饮等,自己马上意识到得糖尿病了,查空腹血糖13.64mmol/L,尿糖+++。因刚去外地,无法回来到医院治疗,于是自己先服中药,五剂中药后尿糖变++;接着马上减肥,一个月我就减了二十斤体重,等于做了个胃流转手术。之后就是服中药加上饮食控制(主食吃得少蔬菜吃的多)加上适量运动。患糖尿病十五年来,我未用过西药降糖药,更没有注射过胰岛素。有时空腹血糖稍高,但查糖尿病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我很不幸,由于母亲遗传的关系(我们兄弟三人三年内均患了癌症)我于07年九月份查出中期直肠癌,已有淋巴转移。在军总手术后,按常规要做六个疗程共30天的化疗,有的医生认为根据我的病情还要加放疗。我本来一天都不想做,考虑再三,为了对得起医师和自己,仅做了一疗程5天的化疗,就没有再做了。回家自己坚持服中药,加上有个良好的心态,饮食的调养,适量的运动等。如今已过去十三年了,查肠子每段都是清晰光滑,血管清晰,连做肠镜的主任都很惊讶地地说:“你的肠子怎么会是那么的好啊”!我是长期服中药,现在还在吃,主要是服健脾补肾的中药,补好先天养好后天,也就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身体就像是一片土地,因没有管理好而长了杂草,如今杂草虽己除,但如平时管理不好,就会“春风吹又生”!癌症也一样,你的身体得过癌,并非术后五年不复发就万事大吉了!五年治愈率仅仅是个医学上的统计数字而已。如果你得癌后不注意调养,到时还会得其他癌,如围棋名将宋祖德先生得了胃癌治愈三十年后,又患胰腺癌去世。所以我的观点就是:一朝得癌,终身抗癌!
我们患癌的三兄弟,到目前为止都健在,尤其是小弟患的是非常凶险的胆管癌,目前十五年过去了,仍然健 健康 康地活着。本人今年虚八十,外表别人看我像六十多,上下楼速度如同小伙子一般;走起路来速度很快,连小伙子都跟不上;自己可爬上六楼楼顶去修房子漏水。这一切都是我用中药长期调养的结果!我从临床上用中医中药治疗和成功抢救重危病人以及自身的保健中,深深地体会到:中医中药是伟大的宝库!
我讲一下四十年前我的母亲,乳房疼涨不叫碰一挨就疼,大医院,小医院都去过,说是乳腺增生,不手术的话很可能癌变,
危机生命。
我妈也挺发愁,我姑姥姥的女儿,为我妈跑前跑后,打处打听中医,方圆几里十的中医跑遍了,药也没少吃,收效甚微,也许是心里害怕,老实用手去摸,感觉里面硬硬的跟鸡蛋大小。
有一次我妈去单位看我,说起乳房胀痛不舒服。吃那哪么多中药也不见好。我说明天带你去职工医院看看。
第二天我带母亲医院,我们单位是煤矿医院以外科为主,找了一个老中医,把情况讲了一遍,医生看看,说你有可能是干重活,或者拿重物不小心聚的,没啥大问题
我只给你开三副药,包你喝了药到病除,我妈将信将疑,我说这位是出了名的中医人家就话你还不信,你是干活聚的,不是乳腺增生,我妈喝了药以后还真是好了,不怎么疼了。也许心结打开了,病就好了一大半。
我妈的病也就治好了。这是三十多年前的事。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患者是我的母亲,5年前患上了直肠癌。经过中医治疗,经多次复查,结果很好,现以没有任何症状,可以说癌症这个包袱终于卸下了。
说到中医真的太神奇了,母亲确诊后,做了手术,病理报告显示直肠癌早期,当时是我去病理室拿的报告,知道早期就松了一口气,纠结的心一下子放松了,赶紧拿给主治医生看,结果是说需要化疗,我秭妹几个就商量,先小剂量的化疗,看母亲的承受能力,经过两天的化疗,母亲就受不了了,恶心呕吐,脸也浮肿了,儿女看到很是心疼,就果断终止的化疗,当时母亲还不知道自己得的啥病,都不敢告诉她,母亲没文化,所以就满了下来,在医院住了十多天就出院了。
回家后,有亲朋好友去探望,有个亲戚就说中医调理可以试试,也算幸运吧,我弟弟的同学给介绍了一个中医大夫,在省中医坐诊,周六周日回老家坐诊两天,在省中医挂他的号要等好长时间才能看上病,有机会回老家坐诊真是一件好事,离我家140多里路,随后就决定去看中医。
开着导航找到那里,以是人山人海,排号200多名了,就耐心等待,等到时以是下午3点多了,终于看上病了,中医大夫大约50多岁吧,把脉开药,等着拿药,闲聊时说看中医的全国各地都有,还有坐飞机来的,拿药拿了两周的,这下有了初步了解,我们拿了一周的药回家。等下次再去时早上4点钟就赶路取药,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后,再拿药就拿两周的了,两周一次持续了一年,母亲也挺有毅力的,终见成效,多亏中医大夫救了我的母亲,这是我亲身经历的,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就我自己的临床经验来说,基本上接受中医治疗的癌症患者(绝对信任中医,依从性好),无论从临床症状还是生存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中医药对于癌症还是有办法的。
我老公也是一位肝癌患者,2019年检查出来时已是晚期,万般无赖之下我们选择PD1+靶向治疗,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几个月后也就是2019年过年之前腹水不断上涨,全身水肿,都不能起床,也吃不下什么东西,人都快不行了。当时我们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找到一位老中医,把病人情况告诉他并在他那开了几幅中药。谁知才吃了一天,第二天我老公竟然能吃下一些东西了,我们都很意外,就一直让他吃。大概一个月水肿慢慢地消失了,腹水也在一天天地减少,到2020年四五月份的时候,能吃能睡,村里上上下下一天走好几次,整个人精神状态都非常好。这期间一直吃中药,西医只吃了止痛药和利尿药。但是从7月份开始就天天腰痛,肩膀痛,他自己也不肯去医院检查。一直到11月份才去住院,可当时检查已经骨转移了,精神和饮食也一天不如一天,到2021年1月份还是走了……
我知道上海有位名中医自己患上肺癌自己治疗巳二十多年了,目前精神状况极好巳九十多了还有门诊,但挂上他的号极难,中医实在太神奇了。
17年在医院看中医拿药,看到一个男的癌症患者骨瘦如柴,面色黄白,感觉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吹倒,2020年秋天开中药,又碰见他了,他跟我说他一直吃中药,就是疫情封闭期间,他都去开中药,从二宫走到肿瘤医院,当时没有交通车,他现在就变得非常健壮,和以前判若两人,他跟我说中药不能停!
中药好不好是不是中药的效果不好说,但是我现在还活着。16年肺癌3a期也就是中晚期,最常规的手术然后化疗,基因检测无突变,然后西医无药可治,手术半年后开始中药,这4年多来几乎都是泡在中药里。跟我同病房同一天手术的病友前年就走了,比我早手术两个月的一个朋友也前年走了。我小区的一个肺癌发展不到半年就走了,是不是中药的作用不好说,但是我觉得心态很重要,我是放下一切就是玩,而且现在每天一盒烟。其实我心里有数,肯定再熬不过一年了,玩呗。
我弟弟查出肺癌时已是晚期,手术都不能做了。找了一位据说是治实体器官癌症的中医治,吃中药,几次检查发现瘤子小了,症状轻了,天天打乒乓球锻炼,坚持了三年,不知为什么他私自停药了,不久就突然腿疼,检查发现骨转移了,随即另找中医治疗,推拿和喝中药,为了减轻疼痛,两年后还是走了。我们一直觉得他不应该停药。
我在日留学多年,周围也有许多患癌的日人,但他们多将之当成一种慢性疾病,一边应用西医治疗 ,一边特别重视汉方在健脾,补气,扶正上发挥作用,由此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故能长期带瘤生存,照样上班,学习等。
真不理解一些人的思维,我们中国人何其幸运,有中西两套医学系统供我们选择,治表治本,互相配合,共战病魔。为何一些人非要强烈地去扬此贬彼?不能给生命关照多一条路呢?我为曾为护佑我们万代祖先的传统医学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难过,公正而言,我们国家既然有这般悠久灿烂的 历史 ,伟大的文化,怎可能没有方便,且实用与灵验的医学配套与护驾呢?否则,我们这个民族不可能这么悠长,成了世上 历史 唯一不曾中断的孤例,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可能这么繁茂绵长,人口居世界第一。且请国人对充满苦劳与功劳兼并的传统医学,保持一份温情与敬意吧[祈祷][祈祷][祈祷]。
『壹』 请问开个中医诊所需要些什么证件
现在不行了,来在乡村自,我也面临这个,合作医疗了,政策也不是太支持了。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对申请开办个体诊所的人员有规定。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
在城市设置诊所的个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 经医师执业技术考核合格,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二) 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者医师职称后,从事五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三) 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医师执业技术标准另行制定。
在乡镇和村设置诊所的个人的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执业医师法规定,从医五年并取得主治医师职称可以申请个体行医.
不过,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是只要取得执业医师资格5年就可开门诊.
还有就是没有医师资格,可以自己做法人,找有医师资格做负责人.
诊所与学历无关只与职称有关.
你说的硬件嘛,还是要看你的经济实力哟最现实的是去参观一下别人的诊所。软件方面最好有几个学医的朋友帮忙。
『贰』 2016年开办中医诊所需要哪些条件
2017年新政策
《中抄医诊所备案暂行办法》袭第五条规定:(受理部门)举办中医诊所的,向所在地县级人民 *** 中医药主管部门提交书面备案材料、取得《中医诊所备案证》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而且,举办中医诊所不受所在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规定的医疗机构数量和相邻距离的限制。
意思很明确,有没有执业证书没关系,只需要取得《中医诊所备案证》就可以开中医诊所,不限数量、不限密度。一句话,对中医诊所彻底放开。
这份意见稿显示,取得《中医诊所备案证》的条件并不苛刻。
个人举办中医诊所,应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且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或具有《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暂定名)》;
医师资格证想必都知道,所谓“师承资格证”,据《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即中医师通过师傅带教的形式学习,最终考核后获得中医师承证书,但需要5年的跟师学习;而确有专长考试是经过多年实践中医医术却有专长人员通过一次性的考核,合格即可获证。
『叁』 如何开一家中医诊所。
对申请人而言:
1、需经医师执业技术考核合格,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2、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需在医疗、预防,或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现为非在职医务人员。
3、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男性申请年龄在18—70周岁,女性申请年龄在18—65周岁,且身体健康,无违法犯罪行为。
4、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对诊所而言:
1、所场地必须长期固定(非申请人所有,需有5年以上租赁协议),符合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的要求,以1名医生,1名护士计算,诊所使用面积不得低于40平方米,聘用卫技人员每增加1名,面积增加10平方米。
2、基本配置包括诊室、诊治室、处置室(≥10平方米);辅助配置包括观察室、药柜、配药室、高压消毒室等。
3、在人员设置方面,需要有主治医师,护士,且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均取得相应的从业证件。
4、在诊疗科目方面,私人诊所原则上只能设置1个诊疗科目,确需增设诊疗科目的,相关工作人员需具有相应的临床经验,可提供医师执业证书,另外,诊所要具备相应的诊疗条件。
(3)开中医门诊条件扩展阅读:
一、对于提供中西两法服务和不符合《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服务范围或者存在不可控的医疗安全风险的中医(综合)诊所,新标准提出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85%,并设置诊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卫生技术人员人均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每室(含中药存放、调剂区)不少于10平方米等具体条件。
二、新标准对诊室不再作数量上的硬性规定,而是要求至少设置候诊区、就诊区,面积满足功能需要。
三、同时,新标准不再要求诊所应由中药饮片品种不少于400种的药店设置、只允许提供中药饮片处方服务,而是规定诊所可以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和中药药事服务,要求中医药治疗率100%,并放宽了中医诊所执业医师的从业年限等资格条件。
中国新闻网-中医诊所新标准发布 开设纯中医诊所更容易
『肆』 在深圳开中医诊所的详细条件
我们这边有代办的服务
『伍』 关于开办中医诊室的条件
目前开中医诊所不需要执业医师证,只需备案,就可以开中医诊所了。 4月13日,国家中医专药管理局正式发属布征求《中医诊所备案暂行办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百》意见通知,并于7月1日后实施。 彻底放开,只需备案就可开中医诊所。
近几年国家对中医越来越重视,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全面重点推动发展中医,把中医药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今年的疫情更加展示了中医的价值,效果好后遗症少,同时也得到世界的肯定。未来十年将是中医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果想开办中医诊所,不如选择加盟品牌连锁中医,有正规统一的运营模式。比单打独斗好,据我了解,元大中医连锁解决人身的痛苦,社区诊所入驻,社区医疗服务匹配 *** 医疗,起到预防、养护、治疗的作用,有咨询、问诊服务,如果你想入驻,也可以咨询了解一下。
『陆』 中医诊所开办条件
那你要到当地工商局问吧!
『柒』 开中医诊所的条件
申请“中医坐堂”诊所条件
申请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回
1、具有《药品经营质量答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中医坐堂医诊所由中药饮片品种不少于400种的药店设置。
3、在中医坐堂医诊所只允许提供中药饮片处方服务,不得随意改变或扩大执业范围;同一时间坐诊的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不超过2人。
4、配备的医师必须是取得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医师。
5、设置的诊室必须独立隔开,诊室不超过2个,每个诊室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6、必须设有诊察桌、诊察床、诊察凳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适应的设备设施。
7、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国家一方面重视和鼓励传统医学的发展,同时对中医也相应的做了不少规定,具体你可以详询当地有名的国医大师、名老中医或中医药管理局的专家。相信你父亲的门诊会得到很大支持。
『捌』 开门诊需要什么条件
一、条件:
1、具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中医坐堂医诊所由中药饮片品种不少于400种的药店设置。
3、在中医坐堂医诊所只允许提供中药饮片处方服务,不得随意改变或扩大执业范围;同一时间坐诊的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不超过2人。
4、配备的医师必须是取得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医师。
5、设置的诊室必须独立隔开,诊室不超过2个,每个诊室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6、必须设有诊察桌、诊察床、诊察凳和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适应的设备设施。
7、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8、北京才 众集团免费提供咨询,让你在办理的过程中更清晰明确。
二、办理部门:
1、这些条件具备后再向所在地的设区市药监局提出申请,当然,此前要先向工商部门申请预留药店的字号即药店名称,因为向药监局申请填表时要有工商部门预准药店的名称手续。
2、药监局受理后在规定时间内对药店进行现场验收,合格后核发《药品经营许可证》,这时药店可以正式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3、被批准的药店要在规定时间内提出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申请,药监局再对已经营的药店进行GSP认证。
4、药店的开办一般程序大致是以上所说。有的地方可能会有特殊的规定,请到你所在地的药监局进行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管理条例》,个体行医必需注册后方可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才能开诊所。注册条件是必需取得《执业医师证》。
『玖』 开中医门诊需要什么资质
中医诊所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服务,以及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服务的诊所,中医药治疗率100%。
一、人员
(一)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3年,身体健康;
2. 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经注册依法执业,身体健康。
(二)开展中药饮片调剂活动的,至少有1名具备资质的中药技术人员。
二、房屋
(一)房屋相对独立;
(二)诊疗区域布局合理,符合卫生学布局与流程;
(三)至少设置候诊区、就诊区;
(四)面积满足功能需要,并应当根据开展的诊疗范围不同具备下列条件:
1. 开展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调剂服务的,服务区域应当相对独立;
2. 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应当设置独立的治疗室。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诊桌、诊椅、脉枕、紫外线消毒设备、污物桶等;
(二)有与开展诊疗范围相适应的其他设备(包括中医诊疗设备)。
四、有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中医药技术操作符合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有关规定。
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
中医(综合)诊所是指以提供中医药门诊诊断和治疗为主的诊所,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85%。
一、人员
(一)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
2. 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经注册依法执业,身体健康。
(二)开展中药饮片调剂活动的,至少有1名具备资质的中药技术人员。
(三)设置医技科室的,每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大家好,又到了三土养生堂讲课时间,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圣天三土。上一期,我对针灸减肥做了简单讲解,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到那些想要减肥的小伙伴。这一期,我就来带领大家感受中医脉诊的奥妙。
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的切,也是中医最终得出结论的诊断手法。但现在很多人都不相信脉诊的正确性,在他们眼里,脉只不过是一小段血管,只能说明心脏的搏动,所谓的脉诊,只不过故作神秘罢了。然而,我却不那么认为,脉诊能一直流传几千年,绝对有它的过人之处,有那种想法的人,只是他们根本没有领悟到脉诊精髓所在。
我第一次接触脉诊,是在中医门诊里面,当瞧见主任和其他中医大夫通过诊脉,就能说清病人病情时,我便感觉到了脉诊的神奇,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脉诊学好。
不过,说真的,想学好脉诊并非易事,那不光是要背许多脉象,还要能实实在在去体会脉搏搏动才行。
学脉诊的人,基本上都看过《濒湖脉学》,那一共有27种脉象,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存在7种绝脉,不过这绝脉基本很难见到,在这里我也不必多说。
对于这么一个庞大体系,很多学习脉诊的伙伴便不知道无从下手,因而放弃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以至于现在中国会号脉的人少之又少,再过些年说不定这技术就进博物馆了。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会号脉,号准脉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大家更好入门,弘扬中华医术,现在我就把我脉诊心得与大家分享,当然了,我只是讲重点,不可能把所有脉象讲出,如想要进一步了解,可多看看关于脉诊的书籍。接下来,我讲的东西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要想号脉,首先要知道正常的脉象是什么,一些脉书上都有讲解,不过,我还是感觉太过繁琐,用我的理解来说就是一次呼吸脉搏跳动4次,并且和缓均匀,有神即为常脉,其余脉象均为病脉,当然也要考虑特殊人群,如老人脉略弦,小孩脉数等。
知道了常脉,下一步就是要知道4种重点脉象,即浮,沉,迟,数。
浮脉轻轻搭手既得,沉脉需重按方得,小于4次跳动的为迟脉,大于4次的为数脉。浮脉多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数脉主热。脉之有力无力,当以沉脉为准,无论浮取脉力如何,只要沉取无力即为虚,沉取有力即为实。阴阳方面,寸、浮为阳,尺、沉为阴。
为何要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因为这属于中医中的八纲辩证,是诊断病情必不可少的手段。
接下来,需要回到我们的手上,来说一下诊脉部位。以枕后高骨为关脉,前面为寸,后为尺脉,然后浮,中,沉取。
左手,寸脉主心、膻中,关脉主肝胆,尺脉主膀胱、肾、小肠;右手,寸脉主肺、胸中,关脉主脾胃,尺脉主肾、命门、大肠。
知道了这些,我们再把这些脉象再重新组合,因为临床会有很多脉象组合在一起,如,浮迟,浮数,浮长,浮细,同样,沉脉也是,沉短,沉而有力,沉数,都需要我们结合起来细细分析。举个例子,如左寸沉短而无力,寸关平脉。
首先,左寸主心,病位在心。短主不足,无力也主不足心脉不足会导致什么病呢,心的功能心主血,心的搏动输送血液到全身,他的不足首先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健忘。全身无力,每天懒洋洋的。
如左尺脉见沉数,沉主里证,主阴,数主热证,在病位在肾与膀胱,那么就是肾与膀胱有热,会出现小便黄,热,手脚发热,腰膝酸软,盗汗等症状。
再如,寸脉浮数,尺脉沉细,寸脉主阳,数主热,浮脉也主阳,尺为阴细为不足,结合起来就是阴虚不制阳,阳浮于上,这样的病人必然会头晕,用药也可补阴潜阳为治。
当然了,知道一些基本脉象,之后要多实践,我们周围有很多人,我们的朋友亲人,我们都可以作为实习对象,每个人都有这个条件,多练才会出成绩,才会熟练运用,最后慢慢掌握。
好了,以上是我关于诊脉的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这一期的三土讲堂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3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