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是由英雄创造的。
能够左右大事件的人物到底是普通人所组成的大多数,还是那些突然出现的英雄。很难说。但是,在历史的河水流淌的过程中,那些英雄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小视。比如中医的存亡中,总有几个人站出来,振臂高呼。孔伯华算一个。
最近看了《人物:国医大师孔伯华》,很震撼。
有些人就是生而创造历史的。
我最喜欢的书,有一本叫做《名老中医之路》,通过阅读其他中医的文章,领悟他们的行医、学医的过程,对于后学无疑是很好的启发。也的确如此,有个范例,总是能够学到很多。
比如:蒲辅周、赵绍琴、胡希恕、姚荷生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中医初学者,先从中医故事开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这个视频同样如此,能够感受到学医的艰苦,也可以感受到中医疗效给人的震撼。
最后分享个轻松点的音乐:
PS:期待将要出来的《记录中医》,给大家更多惊喜。
- END -
另外,我猜你可能喜欢,点击可 :
门诊见闻和“老闹”
姚荷生学术思想资料下载
或进入主菜单点击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文章。
▼往期内容
【单穴功用】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系阳跷脉所生之处,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穴在外踝下凹陷处,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膀胱经,故名申脉。本穴具有疏风解表、安神定志、舒筋活络、缓急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头痛、眩晕、中风不语、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癫狂、痫症、疟疾、腰腿酸痛、外踝红肿疼痛。
照海,又名阴跷、漏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腧穴,通于阴跷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穴居然谷之下,然谷为肾经荥火穴,寓水中龙火之象,有普天光照之功,故名为照。照海为肾经脉气归聚,犹如水归大海,故名为海。二穴上下呼应,有化气飞升之能,合其意故名照海。本穴具有通经活络、滋阴降火、清热利咽、养心安神之功。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大便秘结、咽喉干痛、四肢懈怠、善悲不乐、癫痫夜发、下肢不遂、失眠。
【伍用功能】
申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跷脉,位于外踝下缘凹陷中,疏风解表,安神定志,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照海滋肾盖阴,清热泻火,通经活络,清神志、安心神,利咽喉、止疼痛。
申脉为阳之位,照海为阴之宅。申脉鼓舞阳气、以升为主;照海功擅护阴、以降为要。申脉为膀胱经腧穴;照海为肾经腧穴。申脉为阳跷脉之起始点;照海为阴跷脉之起始点。肾为脏、膀胱为腑,肾为里、属阴,膀胱为表、属阳。
二穴伍用,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为用,滋阴降火,润肠通便,燮理阴阳,利咽明目,开窍利机,镇静安神,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调阴阳,和气血,疗失眠之功益彰。
【主治】
1.失眠、多梦,证属阴阳失调者。
2.踝边疼痛、扭挫伤、痹证所致者均可选用。
3.脚气。
4.足内、外翻症。
5.不寐(失眠)。
6.欠症(呵欠)。
【操作法】
申脉:正坐垂足着地或仰卧,在外踝直下0.5寸,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其穴居中。直刺0.2 0.3寸。
照海:正坐,两足跖心对合,当内踝下缘之凹陷处,上与踝尖相直。或于内踝尖垂线与内踝下缘水平线之交点略向下方之凹陷处取穴。直刺0.3 0.5寸。
【经验】
申脉—照海伍用,出自《灵光赋》:“阴跷、阳跷两踝边,脚气四穴先寻取。”失眠古曰“不寐”“不得眠”。睡眠的机制,《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入睡);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睡醒)。”《灵枢·寒热病》说:“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阴阳交于目锐眦(眼角),阳气盛则瞋目(清醒),阴气盛则瞑目(入睡)。”不寐的病机,《灵枢·大惑论》:“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临证之际,仍拟随证加减,阳亢阴虚失眠者,泻申脉、补照海;心肾不交者,加心俞、肾俞,或加神门、三阴交;胃不和卧不安者,加足三里、三阴交。吕老体会,证属此类失眠,申脉针刺用泻法,照海针刺用补法。
另外,若遇久罹神经衰弱,长期失眠患者,可用指针疗法,具体操作:临睡前半小时,医者将拇、示指分开,指腹按在申脉、照海处,轻轻点、按、揉、摩5 10分钟,对阴阳失调之失眠亦有良效。
欠症,出自《灵枢·口问》,又称呵欠、欠伸、呼欠。自觉困乏,张口运气之貌,或伸腰呼气之状。经常呵欠,又称数欠,为气虚阳衰,肾气不充的表现。《灵枢·九针》:“肾主欠”。《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夫中寒家喜欠。”意即被寒邪侵犯的人经常打呵欠。又称“欠欤”。证属气虚阳衰,肾气不充者,申脉、照海针刺用补法;阳虚中寒者,申脉针刺用补法,照海针刺用先泻后补法。
失眠案例三
赵某,男,54岁,干部。1997年10月7日初诊。
主诉:失眠1个月余。
病史:患者1个月前始有入睡困难,伴有早醒现象,白天身软乏力,头昏、胀痛,近半个月来病症加重,故来就医。
检查:营养欠佳,精神不振,面色晦黯,舌质淡、苔薄白,根部稍腻,脉弦缓、重取无力。
诊断:失眠(跷脉失调型)。
治疗:调理跷脉,平衡阴阳。处方:申脉、照海(双)。
操作:选30号1.5寸不锈钢针,针尖沿跟骨下缘刺入1.2寸,在得气、守气的基础上,补照海、泻申脉,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守上方治疗1次,当晚即可入睡,连针5次,睡眠恢复正常。
01前 言
国医大师金世元: 现在有些人就是为了事业,加班加点、不讲究时候,把生活都给弄乱了,本末倒置了,所以说是弄的身体不好。现在医学叫亚 健康 ,你说有病没病,你说没病,他又一点精神没有,身体尽是毛病。你说有病又检查不出来。所以说人得正常。
国医大师郭诚杰: 认识到 养生 的重要性,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中医在内经里讲了很多 养生 、保健、饮食方面的东西,所以到现在看来它还非常有用。
02内经 养生 原则之生活起居篇
国医大师金世元: 我记得《黄帝内经》有这么一段记载,它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法于阴阳说这一个人不能违背生活的规律;和于术数,你得根据季节来变化;饮食有节,多好的东西不能过量;起居有常,根据四时变化情况按时作息;不妄作劳,就告诉你工作得有一定限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03内经 养生 原则之饮食结构篇
国医大师金世元: 《黄帝内经》还关于这饮食有要求,它说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谷为养就告诉你,五谷杂粮,不要偏吃太多精米白面,差不多每周至少吃两顿糙粮,蒸窝头也好、小米饭也好,最好的是杂食。五畜为益,畜就是猪肉 、羊肉、牛肉、鸡肉都是补养的,但是不能多用。五果为助,这果子再好,它是助消化的,它不是主食。五菜为充,菜它有一定营养,但是它是调理肠胃的,你能够保证你吃的进去,排泄的出来,没菜不成。
国医大师王琦: 如果你失去了饮食的均衡性,它也是一个不 养生 的观点,所以那个时候就是用现在的来说,你的生活方式、你的饮食结构是一个什么状态,对于五畜、五果、五谷怎么样来搭配,达到了他的一个食物链的均衡,强调了这些方面的问题。
04内经 养生 原则之精神调息篇
国医大师王琦: 《黄帝内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精神的调息。这个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 养生 观,它就主张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些话讲的就是说,我们在人的精神调息上,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讲,你的内心聚精全神的时候,你就能够获得这种心理的平衡,如果你过于耗神,你就会失去了平衡,所以形与神之间是一个互相的关系,所以它特别强调你养神、聚精全神。其实我们 养生 观实际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心理的调节如果你精神层面是一个不平衡的状态,你肯定这个 养生 是最重要的缺失。
05为何要弘扬与发展《黄帝内经》
国医大师王琦: 在那个年代能有这先进的思想,我们现在所说的问题没有超越它这些思想。这种哲学思想对后世的 养生 观点就形成了一个指导性的原则。
国医大师郭诚杰: 所以中医这个概念永远能传承下去,就是因为人的活动、生活规律、起居条件,这些用大的原则,再过若干年后还依然会用。它是从大自然这种规律总结,也是从长期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所以中医伟大之处就在这一点上,它既是创造一种规律,又发展一种规律,同时它这个理论基础很完备。
国医大师朱良春: 你像内经里有很多东西,有时一句话,有时几个字,就是一个课题,就是一篇大文章所以经典著作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国医大师王琦: 当然我们今天来说研究《黄帝内经》,不是在文献上研究,而是从实践中来 探索 ,成为一个广泛的 社会 实践,比如说治未病。那个时候提出来上工治未病,我们今天强调的中医治未病,成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国家的战略,这就是《黄帝内经》的思想,成为我们今天 社会 的一个指导实践。如果说刚才说的那些是一个个体化的养成,那么治未病就是一个群体的乃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于全球范围内都应该全面的推广治未病的这样一种思想。所以我们今天想想《黄帝内经》作为经典著作来讲,它的真理的持久性穿越时空,超越那个年代的所有提出来的观点,延绵到现在,然后得到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觉得研究黄帝内经乃至于发展、弘扬,那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国医大师人物介绍
中共党员,北京市人,1926年出生,国医大师,北京市卫生学校主任中药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现任主任中药师,北京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科委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会中医中药学中药审查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评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科技 成果评审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临床药物评价专家、中国中医药学及中药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药学会常务理事及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材系统高级职称评委、北京市卫生技术系统中医中药高级职称评委;国家级大型图书《中华本草》编委、现代实用中药系列丛书编委会学术顾问;《首都医药》、《光明中医》杂志编委;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技术顾问等,对中药的鉴定、炮制、制剂等有丰富经验。
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国著名针灸专家和中医乳腺病专家。曾任陕西针灸学会副会长,陕西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荣誉常务理事,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指导老师。2014年10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上,陕西中医学院郭诚杰教授,被授予代表我国中医药界最高水平的“国医大师”称号。郭诚杰教授是继陕西中医学院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之后,陕西省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医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男科学创始人、学科带头人,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擅长治疗内科消化、呼吸、内分泌、免疫、循环等系统以及男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
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国医大师,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对于内、妇、皮肤等科疾病基本上使用纯中药治疗,对风湿、肿瘤、脾胃、肝、肾、呼吸系统、心脑血管、不孕不育、痤疮、牛皮癣等疑难疾病疗效显著,尤其对风湿病的治疗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
- END -
本文内容版权归《纪录中医》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取授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中所涉及所有处方及操作作为学习参考之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学习、使用,《纪录中医》不对任何人进行模仿学习、使用时引发任何不良后果负责。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04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咽喉炎吃什么水果,三种水果最润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