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气血不足会显老,多按一按这些穴位能补血

夕阳红 2023-07-30 02:08:24

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如何才能让自己脸色好看呢?气血充足很重要。如何补血成了女人关心的话题。中医上认为,多按一按这些穴位与吃对食物,补血效果好,能养出如花脸色。

多按一按这些穴位能补血

1、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之说。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

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2、期门穴

期门穴(足厥阴肝经)是足太阴、厥阴、阴维诸经之会处。

功效:呵护肝脏,避免肝血虚,常按此穴,对肝血不足有良效。

3、隐白穴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统血、止血。

鼻子出血、月经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

“太阴根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经,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

4、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5、髀关穴

髀关穴(足阳明胃经之穴)是胃经中脾土微粒沉降之处,是小腹之阴与股前之阳交汇之处,是调节下肢胃经之总穴。

此穴用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而用针。

多按此穴,健脾除湿,固化脾土。理气和胃,治疗胃痛。另外多按此养生穴位,对风湿、关节炎、臀部和大腿肥胖者减肥有良效。

除了按摩,也要多吃这些民间熟知的补血食物

龙眼肉:龙眼肉即桂圆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鲜的龙眼上市。龙眼含有维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丰富的铁质。龙眼汤,龙眼酒等食物,相当推荐孕妇和产妇食用,是颇佳的补血食物!

桑葚干: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黑枣:干枣里最为推崇的是黑枣和蜜枣,它们每100克含铁量在3.7 ̄3.9毫克之间,也算是补血食物中的佳品,干枣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是促进铁离子吸收的重要因子,让机体对铁的吸收事半功倍。但干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利消化,所以每日不宜多食,而且最好是煲汤、煮粥食用。

紫葡萄干: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而且葡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葡萄皮(葡萄皮的营养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也有利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面筋:面筋是一种植物性蛋白质,由麦胶蛋白质和麦谷蛋白质组成。将面粉加入适量水、少许食盐,搅匀上劲,形成面团,稍后用清水反复搓洗,把面团中的活粉和其它杂质全部洗掉,剩下的即是面筋。油面筋用手团成球形,投入热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出即成。将洗好的面筋投入沸水锅内煮80分钟至熟,即是“水面筋”。面筋的铁质含量相当丰富。

女人常按摩哪些穴位能提升气血?

女性朋友的体质都不是很好,总有一些小毛病,几乎每个女性都有点贫血的症状,还有一些女性有气虚的现象,那怎样才能帮助女人提升气血呢?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女人经常按摩哪些穴位能提升气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女人按摩穴位提气血
第一大穴,足三里。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有句俗话,叫做“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气血不足的女人,不妨经常揉足三里穴,每次左右旋转按压30下。
第二大穴,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若要面若桃花,不可不养血,没病的时候养血补血效果自不待言。
第三大穴,太溪。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这对女人养颜有什么好处呢?不是有句话说“女人是水做的”,肌肤要水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
第四大穴,神门。养心安神的重要穴位,睡眠对于气血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那些睡眠不好的女生要经常按摩这个穴位。
2、如何调理气血不足
1、勤加锻炼
有些女性没有一个良好的爱运动的好习惯,每天处于坐立或静止的状态是很长的,而经常不运动很容易使得正常的气血运行受到阻碍,所以勤加锻炼能有效的促进气血流通更加顺畅,对于改善气滞血瘀的现象尤为重要。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有句俗话说的好:“食补不如觉补”,相对于食疗调养而言,睡觉调养显得更加方便且简单,所以说在日常女性一定要保证一个充足的睡眠习惯。
因为,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2点左右是人体各项机能器官进行代谢、修复的重要时段,只有此时人体处于一个深度熟睡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利于脏腑机能之间的调节,其中也是使得造血机能系统的促进新鲜血液生成的重要途径,而此时若仍处于熬夜状态,便会使得气血产生损耗,久而久之造成气血不足的产生。

补血关键穴位

有些读者朋友可能会问:“按摩穴位也可以补血?这是不是真的啊?”毋庸置疑,人体存在多个补血穴位,这些穴位大都分布在脾经、胃经、肝经之上,都是多气多血的穴位。如果对这类穴位多加刺激,对补血非常有帮助。下面就给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些补血关键穴位,希望能为您的健康打开一条方便之门。

下关穴

下关穴位于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属于足阳明胃经,也是胆经月胃经的交会穴,是养血之要穴。

由于胆经经过此穴,因此它具有通经利窍、舒经活血、促进新陈代谢E功效。其实,下关穴的保健治病功效不止这些,有牙痛顽疾的朋友,经常按f下关穴,对疼痛有非常好的缓解作用。不过,下关穴并非对所有类型的牙痛均有治疗作用,这要因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因肾虚或胃火过旺导致的牙痛,按摩此穴可起到缓解作用。

肾虚血亏导致的牙痛,通常会出现牙齿隐隐作痛,存时疼有时不疼,疼痛缠绵数日不见好转,同时还伴有牙龈萎缩、牙浮齿动、腰膝酸软症。中医上讲,肾主骨,所以肾虚血亏会反应在牙齿上,由于抒虚,牙龈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势必会出现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的症状。此时按摩下关穴,则可以舒经活血、促进代谢,改善肾虚血亏问题,从根源上解决牙痛。对于胃火过旺导致的牙痛,通常会出现牙齿剧痛难忍、牙龈红肿、腮部肿起、口渴口臭、咀嚼困难的症状,此时,按摩下关穴同样具有治疗作用。因为,下关穴是疏通胃经、行气活血、促进阴阳平衡的要穴,去除胃火的功效相当显著。若配合颊车穴、支沟穴、冒俞穴效果更佳。

期门穴

期门穴位于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处,是足太阴、足厥阴、阳维诸多经脉汇集之处,是补血要穴。

从期门穴的位置来看,它是肝经气血汇聚点,只要打开了期门穴,就相当于打通了肝经,可有效缓解气血亏虚的问题。

我们再从肝经的循行角度来看,期门穴的气血是非常不稳定的,它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肝经中的气血循行至期门穴时已接近尾声,气血一路循行给各个穴位点补充能量,到了期门穴时,气血已所剩无几。因此,一旦肝经的气血不足,期门穴的气血就会更加不足。为此,建议人们,平时可多按摩期门穴,不但可保证肝经气血充足,还可疏解肝气,换来一个好心情。

章门穴

章门穴位于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是养血大穴之一。

由于章门穴是八会穴的脏会之处,是五脏气血的汇聚点,也是通往五脏的门户,所以,经常刺激该穴位,可调节五脏的气血,使五脏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章门穴与期门穴一样,也属于募穴,属于足厥阴肝经,也是人体八大要穴之一,为脾经气血出入内脏的要地,经常按摩此穴位,可养肝血。另外,脾脏功能不好的人,经常按摩该穴,可舒肝健脾。

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2寸开外的地方,是对称的两个穴位,补血要穴之一。

天枢穴与胃经及大肠经关系密切,经常刺激此穴,可使胃经及大肠经更加活跃,促进胃经内气血循行,帮助气血由胃经源源不断地输送向大肠经。众所周知,胃是消化水谷精微之要地,胃经的气血充盈,可促进食物充分消化,就能为造血系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为补血奠定良好的基础。当人肠经的气血充盈时,可保证机体的排泄功能正常发挥,将体内的废物及毒素排出体外,使人体免遭毒害。

按摩时,取双手拇指指腹按在左右两边的天枢穴处,先做向下按压的动作,然后进行按揉,顺时针、逆时针各揉200次。

关元穴

前面说过关元穴可以补气,同时也是补血要穴之一。

中医里讲,关元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经常加以按摩,可达到调养气血的目的。由于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而小肠也具有吸收养分的功能,所以坚持按摩此穴能加强小肠的功能,起到补血作用。

爱美的女性朋友,平日里不妨常按关元穴,能有效延缓衰老,令你容颜秀美,青春永驻。老年朋友们也可常按此穴,对延年益寿、强身健体颇有助益。

具体按摩法:拇指指腹置于关元穴处,轻轻按压,每一轮按压8次,每次按压10轮。腹部比较肥胖的朋友,可加大按摩力度,对活络腹部气血,消除腹部赘肉很有帮助。

髀关穴

许多朋友特别是老年朋友,多年来一直受关节炎、风湿的折磨,建议人家平时多按摩髀关穴,对缓解+适很有帮助。这是因为,髀关穴是足阳明胃经由腹部进入下肢的第一个穴位,调节下肢胃经的总穴。胃经多气多血,当气血流注到下肢的膝中时,能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对缓解膝盖疼痛帮助甚大。

臀部和腿部肥胖的朋友,也可多按摩此穴,对减肥很有帮助。

由于髀关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可理气和胃,治疗胃病。因此,胃部疼痛的朋友,平时可多多按摩髀关穴,再配以足三里,止痛效果更佳。

血海穴

中医里常讲,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

从字面上来讲,“血海”顾名思义指气血充盈的大海,是脾经所生之血汇集之所,可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作用。中医有“缘何血海动波澜,统血无权血妄行”之说,意思是说,一旦血海的功能失调,机体控制血液的机能失调,血液胡乱行走,人体将会出现病状。由此可见,血海还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病的作用。

很多女性朋友深受月经失调、痛经、闭经所扰。血海穴与月经问题关系重大,是调理月经的要穴。因此,建议有此困扰的女性朋友,在月经来潮前三四天开始按摩血海穴,痛经、月经量多或月经量过少者,再配以足三里穴,即可减轻痛苦。如果觉得按摩血海比较费力,不妨改按为拍,每次拍打10秒钟,连续拍打5次。

由于脾经正好经过膝盖处,而血海穴位于膝盖上方外侧,按摩此穴可疏通脾经,使膝盖处气血充盈,从而有效滋润、润滑膝盖处,对缓解关节痛很有帮助。可选择每天上午9?11点间按摩血海穴,此时正好是气血流注于脾经的时间,脾经处于旺盛阶段,配以合理的按摩手法,定能达到缓解病痛的目的。

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胃经多气血,前文已经介绍了足三里的补气之功,其实该穴的补血效果也不可小觑,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该穴的补血神效。

俗语说得好“拍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意思是说,经常按摩足三里所取得的保健功效,并不比吃老母鸡差。同样可达到补益气血、滋养脑髓的作用。对于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等症,都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由于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对于胃动力不足、胃气虚弱的人,经常按摩此穴也可达到改善不适症状的目的。

三阴交穴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是肝、脾、肾交会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之功。

随着亚健康状态的年轻化,许多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四处寻访名医,与其如此,不如开发我们自身的潜力。三阴交穴就相当于我们身体上一个巨大的健康窀库,启动它,就可保持气血充沛,增强脏腑机能,改善亚健康状态,从而达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终极目标。

另外,三阴交穴也被称作脾脏的大补穴位,由于脾脏具有向外散发湿气的作用,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的时候,对三阴交穴进行刺激,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排出体外,避免机体受寒湿迫害。

隐白穴

隐白穴位于脚部大脚趾的内侧,在趾甲旁边一点的位置,补血功效十分显著。

从其字面意思上来分析,隐是隐秘的意思;白是肺之色也,气也,木穴内的气血蒸发外出,非常隐秘不易被人察觉,因此取名为隐白穴。

脾脏具有统血作用,而隐白穴是脾经上的第一个穴位,经常按摩此穴可达到健脾统血的目的。另外,该穴的另一个典型特点是止血功效强,一切出血问题如流鼻血、月经量过多等,都可通过按摩此穴得到缓解。

隐白穴也是脾经上的井穴,所谓井穴是“汲养而不穷”之意。经常按摩此穴,就能疏通脾经,促使气血源源不断地生化。由此看来,隐白穴被誉为补血大穴一点也不为过。

气血二虚的经络按摩

气血二虚的经络按摩

气血二虚的经络按摩,在现在的生活中,很多人因为饮食营养不足、忧思过度、工作劳累都会引起气血亏虚,中医认为要调理气血虚,要多方面同时进行,下面为大家分享气血二虚的经络按摩。

气血二虚的经络按摩1按摩血海、膈俞、膏肓俞、绝骨、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等穴位,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按摩或艾灸足三里可以旺盛后天之本,使气血生化有源,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扶正培元之功。

血海是脾经之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淤血、生新血之功能。

中医认为,膈俞为血之会,功善补血止血,为治疗一切血证之要穴;心俞、肝俞、脾俞可调节心肝脾三脏的功能,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心肝脾三脏都与血液的生成和贮存密切相关。膏肓俞为补益虚损的要穴,尤长于补血滋阴。

绝骨为“髓之会穴”,有益髓造血之功,为治疗贫血症的常用穴位。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功善于补益气血,可用于气血虚弱诸证。

以上诸穴均有补血之功,艾灸、点按,若能持之以恒,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气血二虚的经络按摩2 1、改变膳食结构补气血

现代女性并不是因为吃不饱导致气血不足的,相反现代女性每天吃不少的食品,只是女孩子们都喜欢吃一些冷饮、甜食,对补气血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危害多多。

因此我建议各位女性应该要改变膳食结构,少吃那些不利于补气血的食物,诸如冷饮、油炸食品等等。多吃一些具有丰富营养的食物,例如红枣、胡萝卜、阿胶等等,从食补方面入手补气血。

2、做适量运动补气血

过不做运动又十分不利于健康,因此我建议各位气血不足的女性,应该在给身体补充足够营养的前提下做适量运动。女性可以选择做一些比较柔和的运动,例如瑜伽、健美操、太极等,这样既起到锻炼身体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又不会过分消耗身体的能量。

3、按摩刺激穴位补气血

坚持按摩刺激身体上的很多穴位,都能够起到补气血的作用,这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补气血的方式。女性朋友可以用过按压腋窝、太阳穴、脑后、颈椎、颈动脉等方式,来促进血气运行顺畅,从而达到“生气旺血”的功效。

4、中药调养补气血

常服用红枣、莲子、山药、核桃、当归、党参、何首乌、枸杞子等中药材,而忌饮浓茶及寒冷伤脾胃的.食物如西瓜、绿豆等。

可用党参15克,大枣15枚,煎水代茶饮;也可用麦芽糖60克,大枣20个,加水适量煮熟食用;还可以用何首乌20克,枸杞子20克,粳米60克,红枣15个,加入适量的红糖熬成粥食用,可以起到补气、养血的作用。

5、心态、睡眠很重要

人如果长时间心情压抑,会使肝气郁结,引起气血暗耗。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心情,是女人保养气血的首要条件,有利于身心健康,还可以旺盛造血机能,促进经血调节,从而精力充沛,面色红润。

有了好的心情,接下来就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是一切健康的基础,生活规律、劳逸结合、起居有时、性生活有节、娱乐有度,做到这些就可以保证女性朋友的健康。

气血不足的人,养护好7个重要穴位!

文 / 紫可

图 / 紫可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其实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往往祛除寒气,就能达到治病治本的目的。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人体7个重要穴位,养护好他们,就能使去寒事半功倍。

一、7大重要穴位

1、大椎穴

穴位:大椎穴是人体最大的穴位,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此外,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2、足三里穴

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作用: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主治疾病为: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足三里穴位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以从古代起就被作为要穴来使用。此外,还可以用来防止老花眼、中风、治疗高血脂症等。

3、关元穴

穴位: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作用:关元穴具有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用。

主治疾病为:元气亏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妇科疾病;下焦疾病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4、神阙穴

位置:神阙,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

作用:养护好神阙穴,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主治疾病为: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5、中脘穴

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

作用: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主治疾病为: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6、命门穴

穴位: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前方平神阙穴。

作用:因本穴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门之称,也是我们人体的动力之源。

主治疾病为:四肢清冷、虚损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阳萎、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

7、太溪穴

穴位: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力按压时,脚趾会出现麻木感。

作用: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腧穴。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来补养。

主治疾病为: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耳鸣、耳聋、失眠、健忘,或者肾阳亏虚出现的肢冷、下肢水肿、分别是等疾病。可以按揉、按压、以酸痛为适,力量大些以脚趾感觉到有麻木为宜。

二、如何养护好7大穴位

1、新加坡易缇秀穿戴式养生,具有远红外,负离子,抗菌三大功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坚持,坚持每天穿8小时=在原始森林中慢跑2.5个小时的有氧运动,可以加速人体血流速度,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细胞活性化,具有保暖功能,提高穿着部位的温度,改善穿着部分冰凉状况,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达到健康养生效果。

??易缇秀是一种懒人的保健养生方式,方便简单!

(1)养护大椎穴:

新加坡易缇秀远红外线频谱能量围巾具有远红外保健功能,远红外线的放射线波长可达到8-16微米,它能够穿透皮肤,到人体的毛细血管中,提高穿着部位的温度,加速肩颈血液循环,改善肩颈微循环。易缇秀频谱能量围巾坚持每天使用,养护好大椎穴。

(2)养护关元穴、神阙穴,中脘穴、命门穴、

易缇秀能量养生衣:坚持每天穿8小时=在原始森林中慢跑2.5个小时的有氧运动,可以加速人体血流速度,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细胞活性化,具有保暖功能,提高穿着部位的温度,改善穿着部分冰凉状况,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

易缇秀能量护腰:不仅可以固定腰部、保暖、还可连续释放远红外、负离子,易缇秀保健护腰根据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原理而精心研究设计,具有远红外,负离子,抗菌三大功能。

2、阿悟之家:自然律动疗法

自然律动疗法是一种全新的纯物理绿色保健方法,不借助任何药物和工具,通过自然的冲击方式,刺激皮肤、肌肉、筋膜、血管、骨骼、神经以及淋巴等,打通经络、激活细胞,畅通人体微循环,激发人体本身的自愈力,完成身心自我修复,调已病。

??拍打是简单粗暴的方法,但能对病症有很好的调理效果,见效快!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15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