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gsk将登顶疫苗市场,诺华送了关键“助攻”(附top10榜单)

佚名 2023-07-30 21:56:05

在疫苗领域,一年时间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涉及到大型交易行动时。

默沙东将会在2020年引领疫苗行业,紧随其后的依次是辉瑞、gsk和赛诺菲。

那么,如何解释预测所发生的变化呢?

资产互换助gsk登顶

gsk的地位之所以明显增强,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其完成了与诺华公司(novartis)之间的资产互换交易,得到了对方的疫苗业务。

截至目前,gsk把诺华的疫苗组合产品经营得很好。从现在起到2022年,gsk的疫苗业务将以6%的速度增长,并最终以85.5亿美元的销售额坐上该领域头把交椅。

这一数据要远高于gsk疫苗产品在2015年实现的55.6亿美元的销售额,后一个数据要落后于其它大型疫苗生产厂家。

到2022年,该产品预计将实现10亿美元的销售额,从而助推该公司在疫苗领域的地位。这只带状疱疹疫苗目前正处于向美国fda提交审批材料的过程中,临床试验表明,它可以保护90%年龄在70岁或以上的老年人。

预计到2022年,赛诺菲将坐上疫苗行业的第二把交椅,超过去年做的预测分析。该公司的疫苗业务预计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到2022年销售额达到82.9亿美元。这种扩容动力预计将来自于新开发的登革热疫苗dengvaxia。

但是,目前来看,赛诺菲在dengvaxia的推广上遇到了麻烦,今年第二季度,该疫苗实现的销售额仅有100万欧元。这只疫苗今年可能达不到2亿欧元的销售预期。

2020年默沙东和辉瑞将引领疫苗行业,其销售额将分列一、二位。但如今,这两家公司在今后5年将面临着类似难题:其已经上市销售的疫苗gardasil和prevnar预计将会放慢速度,而新的疫苗研发线似乎又不会让投资界感到振奋。

辉瑞可借并购赶超

事实上,辉瑞的疫苗业务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其用于肺炎球菌的超级产品沛儿。但是,这种增长速度可能难以维继。去年,沛儿的销售额达到63亿美元,这一数字到2022年将下降至60亿美元。未来5年该疫苗的年销售额将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

而早在2014年,辉瑞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当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建议将沛儿用于65岁以上的成年人。但是,根据辉瑞在最近的一次电话会议上所引用的数据,美国30%年龄在65岁以上的成年人已经接受了免疫接种。

根据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沛儿在美国市场上的收入下降部分抵消了辉瑞其它药物的增长。由于沛儿一开始的使用率就较高,与去年第二季度相比,辉瑞未来的赶超机会已经较小。

不过,随着fda最近将沛儿扩大批准用于年龄在18~49岁的成年人,该疫苗有可能迎来提振良机。这次扩大批准让沛儿的标签更加接近于cdc在2012年提出的一项建议,当时cdc建议让具有免疫功能缺陷、年龄在19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种该疫苗。

从现在起到2022年,辉瑞与默沙东的疫苗产品销售额每年将以2%的速度增长,低于行业5%的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22年,辉瑞的疫苗业务将实现销售额74亿美元,默沙东的这一数据为72亿美元。

不过,艾尔沃里诺指出,辉瑞在疫苗并购领域里一直很活跃,因此,辉瑞的销售数据可能会走高,而这并没有充分反映在目前所做的长期预测中。

到2022年,在全球最畅销的疫苗产品中,默沙东的hpv疫苗gardasil将名列第二,销售额达到24.7亿美元,远远落后于沛儿的首要位置。赛诺菲的流感疫苗fluzone以及用于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小儿麻痹症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疫苗pentacel将分列第三和第四位,gsk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乙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疫苗pediarix预计将位列第五位。

班级名字作文哄你,乙肝疫苗接扩种疫苗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接种

疫苗
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病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类别
疫苗(vaccine)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意义
疫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威胁人类几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现后便被彻底消灭了,迎来了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第一个胜利,也更加坚信疫苗对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的作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目前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根据技术特点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传统疫苗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新型疫苗则以基因疫苗为主。

种类

人工主动免疫
1. 灭活疫苗
选用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
疫苗
成。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比如:甲肝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
2.减毒活疫苗
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BCG,结核病)、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等。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 比如:水痘疫苗是减毒活疫苗,麻风、腮腺炎疫苗都是属于活疫苗。
3.类毒素
细胞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为类毒素。其中加适量磷酸铝和氢氧化铝即成吸附精制类毒素。体内吸收慢;能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更高滴度抗体,增强免疫效果。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人工被动免疫
1.抗毒
2.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3.细胞因子制剂
4.单克隆抗体制剂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均能使机体增加抗病能力,但后者的持续时间短,主要用治疗和紧急预防。

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2.结合疫苗
3.合成肽疫苗
4.基因工程疫苗
(1)重组抗原疫苗(2)重组载体疫苗(3)DNA/RNA疫苗(4)转基因植物疫苗

儿童疫苗
按照我国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宝宝必须在1岁内完成5种疫苗的接种,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乙肝疫苗
一般在出生两天内、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强注射1次。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
不能接种该种疫苗的宝宝有: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心肝肾等疾病;2.体制弱,有过敏史或癫痛者;3.近期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在一般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接种。在3岁、7岁及12岁时,如结核试验阴性,应进行复种。
如果宝宝患有这些疾病,就不能进行接种卡介苗,具体为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免疫缺陷症、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

小儿麻痹糖丸
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婴儿瘫,即医学上的“脊髓灰质炎”。现在服用的均是白色三价混和疫苗,出生后满2月,初服,以后每隔1月服两次,连服两次,4岁加强1次
不能接种这种疫苗的宝宝有: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百白破制剂
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可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接种一般是在婴儿出生满3个月时进行,初种必须注射3针,每次间隔4~6周,孩子1岁到2岁时再复种1次。
百白破的禁忌: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2.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麻疹疫苗
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到2岁、7岁、12岁时再进行复种。
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不能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价疫苗:1.对新霉素和鸡蛋有过敏者或类过敏反应者;2.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疾质等;3.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4.个人或家庭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小提示:宝宝发热,有急性传染病时接种疫苗,可能诱发、加重原有病情,不能接种。家长带孩子去打预防针时,应主动说清孩子的身体情况,以便医生正确掌握禁忌症,这样既可减少疫苗接种的副反应,又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尤其是卡介苗属于活菌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对于那些体质特别虚弱的孩子在注射后,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将孩子出现的不良反应同其他的病症加以区别。

规定强免疫苗
国家规定强免(强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须打的,即强制免疫的,也是免费的,小孩日后入托、入学甚至出国都要凭打过的接种证办理的。
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执行):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还有一些疫苗不属于强免范围,如麻腮风、风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费的,可自愿选择打或不打。记住一点,凡是收费的疫苗都需要家长签名认可,方可接种。

计划外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考虑接种的疫苗:
流感疫苗: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
肺炎疫苗: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
流行高发区应接种的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避免宝宝严重腹泻。
狂犬病疫苗: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
即将要上幼儿园的宝宝考虑接种的疫苗:
水痘疫苗:如果宝宝抵抗力差应该选用;对于身体好的宝宝可用可不用,不用的理由是水痘是良性自限性“传染病”,列入传染病管理范围。即使宝宝患了水痘,产生的并发症也很少。
接种注意事项
1,通常吃脊髓灰质炎糖丸后40分钟内不能吃热东西。
2,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当天严禁洗澡,24小时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痂必须热敷,一天3-5次,坚持到消肿为止。
3,注射乙肝疫苗当天不能洗澡,要注意所有疫苗患急性疾病时暂缓注射。
4,经过某种疫苗接种后,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虚脱、休克、痉挛、脑炎或脑病,重度的过敏反应,则不应给予以后针次的接种或者加强免疫。
5,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例如癫痫或者脑病,不应该给予含有全细胞的百日咳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6,有免疫缺陷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应接种活的疫苗。
7,儿童在患传染病期间甚至传染病恢复期暂缓接种。
8,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活动性结核及严重的肝脏、肺脏、肾脏等疾病暂缓接种。
9,发热期间暂缓接种。

疫苗反应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疫苗

正常反应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多休息即可。如果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异常反应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
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脱敏药。
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1]

成人疫苗
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麻风腮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支气管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伤寒疫苗、痢疾疫苗、宫颈癌疫苗、霍乱疫苗等很多
还有艾滋病疫苗、甲型H1N1疫苗已研制出。

生物制品
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
疫苗
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中国疫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前瞻 市场概况
近年来,全球疫苗市场正引起不少制药公司的兴趣,特别是在流感可能大爆发的恐惧感笼罩下,中国疫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前瞻流感疫苗市场正日益受到青睐。该市场已连续几年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使得全球流感疫苗市场大大地扩张。2005年,这一市场的规模估计达到了16亿美元。 据预计,该市场的增长趋势仍将继续。据市场调研机构Datamonitor公司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10年,仅仅是在全球七大市场上,流感疫苗市场的规模就有可能超过30亿美元。

疫苗区别
1940年经过在鸡蛋胚胎培养病毒株成功之后,美国军方开发了抗流感疫苗。1945年抗流感疫苗首次上市。1957年,全病毒流感疫苗大规模应用,该疫苗由灭活全病毒颗粒构成。1968年,流感裂解疫苗开始大规模应用,该疫苗除含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外,还含有病毒核壳和基质蛋白。1976年亚单位流感疫苗开始应用,它含更纯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流感疫苗在全球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疫苗生产的工艺是非常成熟和稳定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
每年2月份,WHO会召开一次专家会议,确定下一个流感季节北半球流感疫苗推荐毒株。毒株的确定是根据前一年分布在全球的流感监测网络分离的毒株情况推断出来的。与前一年推荐毒株相比,可能会替换其中的1株、2株甚至3株,极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不替换毒株的情况。正是由于毒株每年都需要替换,所以大家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流感疫苗。各厂家获得毒株后开始迅速投入疫苗的生产,一般七八月份结束生产,然后疫苗通过批签发后就可以直接上市,用于当年流感季节的预防,不需重新做临床试验。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要求做一个小范围的安全性验证试验。
不管是季节性流感疫苗还是现在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毒株都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在分发前都经过安全性评估。季节性流感疫苗中有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三种抗原成分,成人用季节性流感疫苗中每种抗原成分都是15微克/剂,也就是说一支疫苗中共含有45微克抗原成分。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中只有新甲型H1N1一种抗原成分,批准用于人体的也是15微克/剂。由于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原成分只有季节性流感疫苗的1/3,所以从理论上推断,在同等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基础上,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应该比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更高。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实并不算一个新疫苗品种,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够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推出来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对各厂家来说,就相当于生产季节性流感疫苗中的一种抗原成分,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减少了配比时把3种抗原混合的步骤。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是一种抗原一种抗原生产的,生产完一种抗原需要全部清场、消毒,才能进行下一种抗原的生产。所以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周期比甲型H1N1流感疫苗周期要长。
假设:今年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如果在去年就出现并被分离,很可能WHO在今年2月份推荐的时候就把这个新的甲流病毒推荐为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对应的毒株,从而纳入季节性流感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组最近对南半球2010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推荐有两种意见供选择,一种是把新甲流毒株列为三价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对应的甲1型毒株,另一种意见是新甲型H1N1作为单独一种大流行流感疫苗,然后季节性流感疫苗中甲3型和乙型两种抗原成分作为新的二价的季节性流感疫苗。
对于甲流疫苗其实成功率是很高的,在中国,甲流疫苗失败率在千分之零点三左右,与其它类型的疫苗差不多甚至更低。但是任何一种疫苗都只能起到预防与防护作用,不可能完全抵制,所以说即使你注射了疫苗也不能说明你不会得甲型H1N1,所以即使你注射了疫苗你也必须仍对其保持预防状态。
甲流疫苗一般来说是在15天左右以后才有用,在此期间若有其他药物的使用请向医师询问清楚后在使:

竞争格局

流感疫苗格局
我国目前共有疫苗生产企业38家,能生产预防26种传染病的44种疫苗。对比国际市场,我国疫苗生产企业数量偏多,规模较小,国际疫苗生产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供应,形成了赛诺菲巴斯德(ASP)、辉瑞(惠氏)、默克、葛兰素史克(GSK)、诺华5强争霸的格局。由于经济和其他技术因素的影响,我国疫苗生产企业除在个别品种上有比较优势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

列举5种疫苗及他们的特点

疫苗
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病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类别
疫苗(vaccine)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意义
疫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威胁人类几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现后便被彻底消灭了,迎来了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第一个胜利,也更加坚信疫苗对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的作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目前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根据技术特点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传统疫苗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新型疫苗则以基因疫苗为主。

种类

人工主动免疫
1. 灭活疫苗
选用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
疫苗
成。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比如:甲肝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
2.减毒活疫苗
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BCG,结核病)、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等。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 比如:水痘疫苗是减毒活疫苗,麻风、腮腺炎疫苗都是属于活疫苗。
3.类毒素
细胞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为类毒素。其中加适量磷酸铝和氢氧化铝即成吸附精制类毒素。体内吸收慢;能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更高滴度抗体,增强免疫效果。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人工被动免疫
1.抗毒
2.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3.细胞因子制剂
4.单克隆抗体制剂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均能使机体增加抗病能力,但后者的持续时间短,主要用治疗和紧急预防。

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2.结合疫苗
3.合成肽疫苗
4.基因工程疫苗
(1)重组抗原疫苗(2)重组载体疫苗(3)DNA/RNA疫苗(4)转基因植物疫苗

儿童疫苗
按照我国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宝宝必须在1岁内完成5种疫苗的接种,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乙肝疫苗
一般在出生两天内、1个月、6个月各注射1次,每3~5年加强注射1次。目前使用的多为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它可以用于预防所有已知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
不能接种该种疫苗的宝宝有: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心肝肾等疾病;2.体制弱,有过敏史或癫痛者;3.近期正在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卡介苗在一般婴儿出生后即可接种,如果出生时没接种,可在2个月内接种。在3岁、7岁及12岁时,如结核试验阴性,应进行复种。
如果宝宝患有这些疾病,就不能进行接种卡介苗,具体为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免疫缺陷症、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

小儿麻痹糖丸
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可预防婴儿瘫,即医学上的“脊髓灰质炎”。现在服用的均是白色三价混和疫苗,出生后满2月,初服,以后每隔1月服两次,连服两次,4岁加强1次
不能接种这种疫苗的宝宝有: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百白破制剂
注射百白破混合制剂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可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与生命。接种一般是在婴儿出生满3个月时进行,初种必须注射3针,每次间隔4~6周,孩子1岁到2岁时再复种1次。
百白破的禁忌:1.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2.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

麻疹疫苗
注射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第一次接种应在婴儿满8个月,到2岁、7岁、12岁时再进行复种。
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不能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价疫苗:1.对新霉素和鸡蛋有过敏者或类过敏反应者;2.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疾质等;3.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4.个人或家庭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小提示:宝宝发热,有急性传染病时接种疫苗,可能诱发、加重原有病情,不能接种。家长带孩子去打预防针时,应主动说清孩子的身体情况,以便医生正确掌握禁忌症,这样既可减少疫苗接种的副反应,又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尤其是卡介苗属于活菌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对于那些体质特别虚弱的孩子在注射后,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将孩子出现的不良反应同其他的病症加以区别。

规定强免疫苗
国家规定强免(强制免疫)的疫苗是必须打的,即强制免疫的,也是免费的,小孩日后入托、入学甚至出国都要凭打过的接种证办理的。
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执行):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还有一些疫苗不属于强免范围,如麻腮风、风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费的,可自愿选择打或不打。记住一点,凡是收费的疫苗都需要家长签名认可,方可接种。

计划外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如果选择注射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情况下进行选择性注射。要注意接种过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糖丸)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死疫苗(百白破、乙肝、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
体质虚弱的宝宝可考虑接种的疫苗:
流感疫苗:对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抵抗疾病能力差的宝宝,一旦流感流行,容易患病并诱发旧病发作或加重,家长应考虑接种。
肺炎疫苗:肺炎是由多种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单靠某种疫苗预防效果有限,一般健康的宝宝不主张选用。但体弱多病的宝宝,应该考虑选用。
流行高发区应接种的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混合疫苗(HIB疫苗):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将HIB疫苗列入常规计划免疫。5岁以下宝宝容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能避免宝宝严重腹泻。
狂犬病疫苗: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还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凡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若被严重咬伤,如伤口在头面部、全身多部位咬伤、深度咬伤等,应联合用抗狂犬病毒血清。
即将要上幼儿园的宝宝考虑接种的疫苗:
水痘疫苗:如果宝宝抵抗力差应该选用;对于身体好的宝宝可用可不用,不用的理由是水痘是良性自限性“传染病”,列入传染病管理范围。即使宝宝患了水痘,产生的并发症也很少。
接种注意事项
1,通常吃脊髓灰质炎糖丸后40分钟内不能吃热东西。
2,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当天严禁洗澡,24小时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痂必须热敷,一天3-5次,坚持到消肿为止。
3,注射乙肝疫苗当天不能洗澡,要注意所有疫苗患急性疾病时暂缓注射。
4,经过某种疫苗接种后,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虚脱、休克、痉挛、脑炎或脑病,重度的过敏反应,则不应给予以后针次的接种或者加强免疫。
5,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例如癫痫或者脑病,不应该给予含有全细胞的百日咳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6,有免疫缺陷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不应接种活的疫苗。
7,儿童在患传染病期间甚至传染病恢复期暂缓接种。
8,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活动性结核及严重的肝脏、肺脏、肾脏等疾病暂缓接种。
9,发热期间暂缓接种。

疫苗反应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疫苗

正常反应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
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多休息即可。如果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异常反应
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
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脱敏药。
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1]

成人疫苗
乙肝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麻风腮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支气管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伤寒疫苗、痢疾疫苗、宫颈癌疫苗、霍乱疫苗等很多
还有艾滋病疫苗、甲型H1N1疫苗已研制出。

生物制品
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动物的血清、细胞等制备的供预防、诊断和治疗用的制剂。预防接种用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和类毒素。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
疫苗
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中国疫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前瞻 市场概况
近年来,全球疫苗市场正引起不少制药公司的兴趣,特别是在流感可能大爆发的恐惧感笼罩下,中国疫苗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前瞻流感疫苗市场正日益受到青睐。该市场已连续几年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使得全球流感疫苗市场大大地扩张。2005年,这一市场的规模估计达到了16亿美元。 据预计,该市场的增长趋势仍将继续。据市场调研机构Datamonitor公司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10年,仅仅是在全球七大市场上,流感疫苗市场的规模就有可能超过30亿美元。

疫苗区别
1940年经过在鸡蛋胚胎培养病毒株成功之后,美国军方开发了抗流感疫苗。1945年抗流感疫苗首次上市。1957年,全病毒流感疫苗大规模应用,该疫苗由灭活全病毒颗粒构成。1968年,流感裂解疫苗开始大规模应用,该疫苗除含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外,还含有病毒核壳和基质蛋白。1976年亚单位流感疫苗开始应用,它含更纯表面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流感疫苗在全球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疫苗生产的工艺是非常成熟和稳定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
每年2月份,WHO会召开一次专家会议,确定下一个流感季节北半球流感疫苗推荐毒株。毒株的确定是根据前一年分布在全球的流感监测网络分离的毒株情况推断出来的。与前一年推荐毒株相比,可能会替换其中的1株、2株甚至3株,极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不替换毒株的情况。正是由于毒株每年都需要替换,所以大家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流感疫苗。各厂家获得毒株后开始迅速投入疫苗的生产,一般七八月份结束生产,然后疫苗通过批签发后就可以直接上市,用于当年流感季节的预防,不需重新做临床试验。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要求做一个小范围的安全性验证试验。
不管是季节性流感疫苗还是现在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毒株都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在分发前都经过安全性评估。季节性流感疫苗中有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三种抗原成分,成人用季节性流感疫苗中每种抗原成分都是15微克/剂,也就是说一支疫苗中共含有45微克抗原成分。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中只有新甲型H1N1一种抗原成分,批准用于人体的也是15微克/剂。由于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原成分只有季节性流感疫苗的1/3,所以从理论上推断,在同等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基础上,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应该比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更高。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实并不算一个新疫苗品种,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够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推出来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对各厂家来说,就相当于生产季节性流感疫苗中的一种抗原成分,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减少了配比时把3种抗原混合的步骤。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是一种抗原一种抗原生产的,生产完一种抗原需要全部清场、消毒,才能进行下一种抗原的生产。所以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周期比甲型H1N1流感疫苗周期要长。
假设:今年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如果在去年就出现并被分离,很可能WHO在今年2月份推荐的时候就把这个新的甲流病毒推荐为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对应的毒株,从而纳入季节性流感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组最近对南半球2010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推荐有两种意见供选择,一种是把新甲流毒株列为三价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对应的甲1型毒株,另一种意见是新甲型H1N1作为单独一种大流行流感疫苗,然后季节性流感疫苗中甲3型和乙型两种抗原成分作为新的二价的季节性流感疫苗。
对于甲流疫苗其实成功率是很高的,在中国,甲流疫苗失败率在千分之零点三左右,与其它类型的疫苗差不多甚至更低。但是任何一种疫苗都只能起到预防与防护作用,不可能完全抵制,所以说即使你注射了疫苗也不能说明你不会得甲型H1N1,所以即使你注射了疫苗你也必须仍对其保持预防状态。
甲流疫苗一般来说是在15天左右以后才有用,在此期间若有其他药物的使用请向医师询问清楚后在使:

竞争格局

流感疫苗格局
我国目前共有疫苗生产企业38家,能生产预防26种传染病的44种疫苗。对比国际市场,我国疫苗生产企业数量偏多,规模较小,国际疫苗生产主要由欧美发达国家供应,形成了赛诺菲巴斯德(ASP)、辉瑞(惠氏)、默克、葛兰素史克(GSK)、诺华5强争霸的格局。由于经济和其他技术因素的影响,我国疫苗生产企业除在个别品种上有比较优势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

流感疫苗品种
我国的疫苗市场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由省级疾控中心统一从厂商采购,2009年市场规模在10亿元左右;第二类疫苗又称“有价苗”,是指由疾控接种门诊宣教、辅导下,公民自愿、自费并且自主受种的其它疫苗,其流通渠道同一般的生物制品行业一样,2009年市场规模在40亿元左右,此市场竞争比较激烈。
现在我国的新疫苗研发集中在儿童疫苗上,处于价值链的下层,受核心技术制约;而美国上市的疫苗多以联合苗、灭活苗、结合苗和基因技术苗为主,处于价值链的上端,富含金量,且许多在美国上市的预防重大疾病的疫苗,在国内仍难觅踪影,更不说治疗性疫苗。
根据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申请注册的调研显示,肺炎结合疫苗、HPV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国外开发的重大疫苗已经申请了进口注册。

乙肝疫苗人群
处于HBV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者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①全部新生儿及幼儿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②传染科、口腔科、血液室、透析室和化验室等经常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③新加入某一群体的人员,如新入伍的战士,新入学的大、中、小学生。④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幼教老师及保育工作人员。⑤发育障碍者,收容所中的人员和工作人员。⑥血液透析患者。⑦使用血液制品者。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并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⑩静脉吸毒者、男性同性恋者及长期教养机构中的犯人。
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主要为:有血液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低体重、早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合事件,因此最好推迟接种时间。[2]

gsk诞生首位制药巨头女掌门,已有八家药企换帅,各自面临哪些挑战

Emma Walmsley将于明年3月31日接替安伟杰担任GSK首席执行官
当地时间周二,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宣布,任命Emma Walmsley为公司下任CEO。由此,制药巨头中将诞生首位女性掌门人。
目前,Walmsley主导着GSK的消费者保健部门,她将于明年1月1日入主公司董事会,并在3月接替安伟杰(Andrew Witty)任职CEO。
Walmsley的工作背景也印证着当前制药企业选择CEO的一种趋势,即重视商业能力。在加入GSK前,Walmsley负责欧莱雅(L’Oreal)的中国消费者业务。就如诺华(Novartis)CEO江慕忠(Joe Jimenez)一样,其曾在食品企业亨氏(Heinz)就职。
事实上,今年截至目前,包括GSK在内已有8家知名药企宣布换帅。对此,FirstWord网站进行了梳理,展望这些制药公司的未来前景。
1
GSK
发挥HIV产品助推力
在担任葛兰素史克首席执行官长达9年之久后,安伟杰(Andrew Witty)将在2017年3月离职。安伟杰被视为制药行业最有远见的领导者之一,他帮助推动了对疫苗的研发,改革了向医生推销药品的做法。针对药价上涨问题,他在表面上采取了最务实的立场。
不过,GSK的投资者也许会认为安伟杰的经营业绩喜忧参半。近年来,GSK有不少新产品获批,但在将这些新产品转化成为收入增长的工作上,公司却一直在苦苦挣扎。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GSK的研发成绩欠佳。而两年前安伟杰剥离公司抗肿瘤产品组合的决定更是遭致了一些分析人士的争议。
当前,外界开始呼吁GSK进行分拆。而备受争议的战略似乎已经开始起效:今年第二季度,GSK的销售额上升了4%,表现继续超预期。其中,低利润的疫苗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在其复苏转折点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Walmsley会如何带领GSK继续保持增长仍然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GSK将会继续提升其HIV产品组合以及研发线,这有望推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
2
礼来
AD领域成败关键
在李励达(John Lechleiter)于今年年底卸任礼来(Eli Lilly)首席执行官时,目前担任礼来生物医学业务总裁的大卫·里克斯(David Ricks)将会接替这一职位。如果礼来的试验性阿尔茨海默氏症(AD)治疗药物solanezumab能够得到让人期待已久的劲爆数据,就意味着里克斯原先负责的业务有可能已经开始成型。
伯恩斯坦公司(Bernstein)分析师表示,如果solanezumab被证明是有效的,它将有可能改变礼来。而若遭遇失败,它可能会迫使里克斯撤离阿尔茨海默氏症治疗领域。据报道,礼来已经在这一领域投入了3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
除了solanezumab以外,礼来还有着更加广泛的新药组合,其中包括最新上市的新药(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Trulicity和Jardiance),以及不久后将会上市的其它新药(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baricitinib和乳腺癌药物abemaciclib)。虽然这些治疗领域竞争十分激烈,但由于礼来在这些市场上的收入基数较小,因此其销售额的适当提高都将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得益于里克斯的商业背景和技能,礼来未来应全力推出重要的后期研发产品。
3
拜耳
加强后期研发线
自从今年5月担任拜耳(Bayer)CEO一职以来,维尔纳·鲍曼(Werner Baumann)大概就很少有时间去思考公司的药品部门,因为其忙着收购孟山都,这笔交易将使拜耳成为一家全球规模最大的种子和农药公司。
拜耳的产品组合如Xarelto和Eylea,继续为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做出显著贡献,并且超出了市场分析人士的预期。然而,由于这些产品面临的竞争压力预计将在未来几年里进一步加剧,分析人士希望鲍曼能够增强拜耳的后期产品研发线。
4
吉利德
亟需并购止跌
在执掌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20年之后,约翰·马丁(John Martin)于今年3月辞去了公司CEO一职。自从2011年吉利德收购Pharmasset以来,马丁在公司内部实施了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变革。当时那项受到质疑的交易可以载入史册,因为它让吉利德获得了丙肝治疗药物Sovaldi和Harvoni,以及其它产品。
然而,在接替马丁担任CEO一职6个月后,吉利德新掌门人约翰·米利根(John Milligan)却面临着丙肝药物销售下降的威胁——这种下滑速度更快,比预期更加迅猛。此外,他也面临着公司实施并购活动的压力。
目前,米利根已经签署了几笔规模较小的交易行动,但是,由于自今年年初以来公司股价下跌了23%,市场分析人士热切希望吉利德有个更大的飞跃,能够有助于促进其对外部资产更广泛的追逐。
5
诺和诺德
成本削减“大刀”将落
9月初,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向外界确认,公司首席执行官拉斯·雷比恩·索伦森(Lars Rebien Sorensen)将提前卸任。就诺和诺德来说,市场分析人士预计,公司并不会彻底放弃对糖尿病治疗领域长期以来所给予的关注,部分原因在于,从2017年开始接替索伦森职位的是诺和诺德目前负责企业发展的主管约根森(Lars Fruergaard Jorgensen),过去25年来,约根森一直在诺和诺德工作。
在索伦森的带领下,诺和诺德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丹麦日德兰银行分析师弗兰克·霍宁·安德森(Frank Horning Andersen)认为,索伦森提前退休等于承认诺和诺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是在美国市场上),其原定于2019年离职。
最近几个星期,诺和诺德管理层坦言,公司面临着药品付费方施加药价压力与市场竞争压力,挑战前所未有。这也意味着,约根森的首要工作可能是实施成本削减举措。
6
百健
重点治疗领域待调整
在乔治·斯堪格斯(George Scangos)担任百健(Biogen)首席执行官期间,公司在多发性硬化症治疗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更加稳固,这主要得益于Tecfidera被成功推向市场。但如今,这只口服药物的销售增速已经减缓。百健最近证实,斯堪格斯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离职,此举被外界广泛认为是百健重新调整其治疗重点领域的一个机会。
目前,百健在后期产品研发线上拥有宝贵的资产,它们有可能成为畅销产品,但同时,这些产品大多数也被认为风险性很高,主要代表就是阿尔茨海默氏症治疗药物aducanumab。而最近针对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治疗药物nusinersen所公布的积极的研究数据显示,百健大胆的研发战略有可能会得到回报。不过,很多人预计,斯堪格斯的继任者将会对一些看上去更加保守的研发产品投下赌注。
7
新基医药
摆脱来那度胺依赖
今年第一季度末,新基医药(Celgene)任命安思铭(Mark Alles)接替罗伯特·休金(Robert Hugin),担任公司新CEO。相比于吉利德的米利根,安思铭在新基医药并没有遭遇非常紧迫的问题,而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旗舰产品、抗癌药物来那度胺(Revlimid)的销售在持续不断地增长。
投资者对新基医药最关注的是其试验性克罗恩病药物GED-0301即将公布的研究数据,这是新基医药为数不多的前景看好的药物之一,预计将在未来10年推动公司的收入增长,让其收入多元化,以减少对来那度胺的依赖。在 8家公司的新掌门中,安思铭面临的压力最小,只需迎接公司的平稳过渡。
8
瓦兰特
还债为首要任务
今年5月,随着迈克·皮尔逊(Mike Pearson)黯然下台,瓦兰特(Valeant)从竞争对手、专业药物生产商百利高(Perrigo)那里挖来了约瑟夫·帕帕(Joseph Papa)。帕帕的任命受到了外界的欢迎,但是,他接手的这家公司实际上继续在向错误的方向航行。
帕帕的首要任务就是出售公司的资产,以降低瓦兰特规模庞大的债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136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