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为什么中国的医患纠纷如此严重?

佚名 2023-08-03 06:19:39

人们很容易简单地把市场开放与粮油开放联系起来。虽说都是刚性需要,但是确实不同。开放医疗市场不要忘记政府最基本的责任就行。凡不懂中国卫生体系沿革的,或想深入了解的,请大家耐心看完这个故事,很容易读懂为什么中国的医患纠纷如此严重。

瓷器村有一家饭店,每顿饭只收1分钱的饭费。我在这家饭店工作多年,目睹了许多离奇的故事,今天要讲给你听。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一)公益食堂

这家饭店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是生产队的食堂,主要靠生产队拨款维持运转。村民们每顿饭只要交1分钱的饭费就可以随便吃。当然饭菜也很简单,就是萝卜白菜馒头。

生产队领导曾经教导我们:“食堂是公益机构,要体现公益性。食堂职工要履行‘救饥扶饿’的神圣职责。”我们一直把这些教诲铭记在心。有的村民连1分钱的 饭费都交不起,我们就让他进来白吃;食堂门口经常有乞讨者,我们就从后厨给他们拿饭吃。反正这些都会由生产队给买单。就这样,我们食堂的口碑一直很好。由 于我们工作时都穿着白大褂,甚至有人称我们为“白衣天使”。

到了八十年代,食堂归村委会管理。虽然每顿饭的成本已经涨到了5角,但村委会给食堂足额补贴,所以村民们一直享受着“1分钱吃饱”的优惠价,食堂职工也一直在履行着“救饥扶饿”的神圣职责。

(二)聪明绝顶的村长

九十年代初,村长说,村委会的平房太寒酸了,要盖一座办公大楼。村干部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支持,负责基建的村长小舅子和负责后勤的村长表弟更是热烈欢呼。 村委会的分支机构很多,有犁地部、播种部、浇水部、收割部、打场部、拾荒部、养猪部、喂猪部、杀猪部、卖猪部……等等,按照每人400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计 算,至少要盖80层大楼。可是钱从哪里来呢?

村里开会研究了三天三夜,最后,聪明绝顶的村长想出了一个聪明绝顶的办法:把食堂改名为“瓷器饭店”,也就是“市场化”;村委会只给食堂拨款40%,让食堂自筹60%。所谓“自筹”,就是让食堂向吃饭的村民收钱。这样,就可以减轻村里的财政负担,省出盖大楼的钱。

村委会的会计算了算帐,说道:“现在每顿饭的平均成本是3元,村里补贴1.2元,食堂只要把饭费从1分涨到1.8元就可以了。我散会之后就去安排。”

村长瞪了会计一眼,喝斥道:“你脑子有毛病吗?现在村民们本来就对物价敏感,村委会要是宣布把饭费涨到原来的180倍,村民们还不把村委会砸了?”

会计说:“那咋办?不涨饭费,食堂靠啥自筹资金?”

村长笑了笑,说道:“我自有办法!”

(三)以餐具养食堂

第二天,瓷器村村委会发布了一份名为《以餐具养食堂》的红头文件。文件规定,为解决公立食堂经费不足的问题,现允许食堂向顾客收取“餐具费”。餐具费的收入,将用于弥补饭费收入的不足。

从此以后,村民们到食堂吃饭,除了支付1分钱的饭费以外,还要支付1至5元的“餐具费”。“1分钱吃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村民们纷纷议论:“村委会控制了饭费的上涨,真是亲民爱民!食堂加收了餐具费,真是贪得无厌!”

九十年代,瓷器村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是大好,不是小好。村委会陆续购买了18辆奔驰、18辆广本、18辆帕萨特,村长包养了两个小媳妇,还把儿子送到河对岸的阿麦瑞克村上学。其他村子受了灾,村委会慷慨捐款。村干部的工资,也一次又一次地上涨。

当然,村民们不知道,村委会对食堂的拨款比例却是逐年减少的。到了1998年,拨款比例下降到了10%。这10%的拨款,还经常无法按时到位,有时还会 被村委会赖帐不给。这时的“瓷器饭店”,虽然对外还宣称是“公立食堂”,但实际上已经跟自负盈亏的私营饭店相差无几了。

这期间, 村 委会也觉得1分钱的饭费实在是低得可笑,于是也给上调了几次。1998年,饭费调到了2元。但是,这时的饭菜档次也提高了很多,物价也涨了很多,每顿饭的 成本已经涨到了5元至20元,饭费加上餐具费收入仍然不足以收回成本。食堂没办法,只好采购了一些中高档餐具,以便提高“餐具费”收入,用于弥补饭菜的亏 损。此外,食堂还引进了南非鲍、澳洲龙虾、神户牛肉等高档菜,这些菜可以在2元饭费之外单独定价,卖到上百元,既可以满足高端顾客的需求,也可以增加一些 收入。

(四)四个难题

2000年,村委会的会计奉命对食堂进行调查,发现了几个问题,汇报给了村长。

第一个问题:随着物价的上涨和食谱的更新,每顿饭的成本已经涨到了10至30元。但是,按村委会的定价,饭费仍然只能收2元钱。即使加上餐具费和少量高 档菜的收入,食堂仍然是亏损的。照这样下去,食堂就会倒闭。如果食堂倒闭了,村民们没处吃饭,就会来找村委会算帐。如何避免食堂倒闭?

第二个问题:随着村民的餐饮需求的增长,食堂的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但是,食堂的职工编制没有增加。因此,食堂现有职工不得不长期、常态超负荷工 作。他们每天凌晨3点就要上班,晚上23点才能下班。遇到吃夜宵吃到后半夜的顾客,他们只能强打精神,加班奉陪。增加了的这部分工作量,不是靠增加人员来 完成的,而是靠现有职工无偿加班、放弃节假日、牺牲个人.权益来完成的。食堂职工对此有意见,如何平息?

第三个问题:在这二十多 年 中,餐饮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餐饮已经变成了一门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一个人要想当厨师、服务员,先要以高分考入大学,读5年本科,其中大部分人又读 了3年硕士,厨师长、厨师、领班等职位甚至只录用博士。新职工在正式工作前,要经过漫长、艰苦、低薪的见习期和轮转期,从摘菜、刷碗、拖地、端盘子做起。 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后,终生都要进修、学习、钻研,紧追餐饮行业前沿,才能胜任工作、保住饭碗。顾客对饭菜的口味、色泽、形态、火候、营养、卫生、充饥能 力、刀工精度、数量精度等方面以及配套服务的要求非常高,食堂职工必须遵循复杂而严格的技术标准,精工细作,精心服务;一旦出现疏漏,就可能被告上法庭、 定罪判刑。因此,食堂职工的工作难度、工作量、心理压力和从业风险都比较大。食堂职工的付出显著超过了其他大部分职业,但是,食堂职工的工资标准却并不 高。食堂职工对此有意见,如何平息?

第四个问题:村民们缴纳了沉重的税赋,却不能享受“1分钱吃饱”的福利待遇,每顿饭除了要花 2 元饭费以外,还要花几元、几十元的餐具费。如果想吃鲍鱼、龙虾,还要花成百上千元。因此村民们纷纷抱怨“吃饭贵”。食堂的职工、灶位、桌位、餐具等资源都 比较紧张。在高峰时段,前来吃饭的村民甚至会找不到桌位,上菜速度也会变慢。因此村民们纷纷抱怨“吃饭难”。如果村民们发现“吃饭贵”和“吃饭难”是由村 委会缩减食堂拨款引起的,就会责怪村委会。如何避免村民们发现?

村长听完这四个问题,一言不发,只顾眯着眼睛抽烟。会计不敢多 嘴, 也只是一言不发地看着村长。等到一袋烟抽完了,村长才转过头来,问会计:“你说,食堂的职工是人还是神?”会计弄不清村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老老实实 地回答道:“当……当然是人,不是神。怎么啦?”村长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好!只要他们是人,不是神,就好办了。”

村长显然已经有了一个好办法!

国内医患关系为什么越来越紧张,原因到底出在哪?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
(一)在患者方面:
(1)是多数患者对于医疗行业没有足够的认识,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他们普遍认为有病到医院就应当能治好,而治不好就是医院有过错;
(2)是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增高,往往在特定情况下对医生及医院抱有过高的期待,医疗费用与期望疗效不相符,一旦患者死亡或伤残等,患者及其家属就有一种人财两空的感觉难免产生不满情绪,进而有可能采取过激甚至非法手段;
(3)是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少数医生医德滑坡,医疗界存在一些腐败问题,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另外有些医院确实存在因医务人员工作过错,导致损害患者的事情以及舆论和媒体的一些报道有失公允,报道时武断地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目前在医疗实践中,也存在着一部分患者对于医疗机构的不信任问题,这种不信任在出现医疗纠纷时容易被放大从而导致“医闹”的出现。
(二)在医疗机构方面:
(1)是医院未形成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有效机制和体制,只是“堵”而不是“防”。
(2)是医患沟通不够,有些手术谈话内容流于形式,只是一味让患者签字,却没有让患者及家属真正了解手术的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一旦手术没有达到患者及家属的预期效果,就会出现医疗纠纷。
(3)是医务人员违反诊疗常规或诊疗水平欠缺,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是医院之间、科室之间或同事之间对其他人的诊疗过程及疗效妄加评论,造成患者对正常医疗的误解。
(三) 在立法与司法方面:目前我国现行的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程序复杂,耗时较长且往往难以做出公平合理的裁决,因此一部分患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放弃费时耗财的法律途径,转而选择“医闹”。与此同时,由于医疗纠纷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公权力机关在面对医疗纠纷时往往选择谨慎介入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恶性“医闹”。

中国医闹的根本

为什么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原因大家都懂的,以药养医的体制是根源,维权渠道的阻塞是主因,本篇将作以深入的解剖分析。

一、医生:为体制背“黑锅”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确立起来的?就是为了治疗疾病,想必不会有人没事找抽,没病去找医生打针吃药的!

正常的医患关系应该是战友,应该是同盟,双方密切配合,医生视患如亲,患者谨遵医嘱,因为只有这样,患者才可以得到良好的医治。但是,现在医患关系闹得很无厘头,相互怀疑不说,甚至还可能拔刀相向。

紧张的医患关系说明现行医疗体制出现了问题,而且是严重性的问题。我们国家对医疗的财政投入少之又少,而大部分又被干部们——特别是退休干部和高级干部——占用了,而剩下的医疗资源非常有限,就靠老百姓们通过各种关系去争取了,如果没有争取到,那只有得了病在家里等死的份,比如那些没有医疗保障的穷困农民。

丛林式的社会就是这样:有限的社会服务产品,大部分产品供给了少数人群使用,而剩余产品又去让多数人群去抢夺,这样的社会非常容易养成“权力至上”的观念,同时能够让人们内斗,争得不择手段,争得你死我活。

我们的医疗体制正在培养一个丛林社会,让人们动用各种关系去争取医疗资源,时间一长,人们就养成了一种看病的定势:一旦有了病,不管大病小病,条件反射地想到请托,找各种社会关系来给自己换取方便和有效的治疗。关键是这些请托还相当奏效,至少你可以免除排队和减少预约的天数等等。如果要动个手术,我们还会想着送红包,总觉得送红包给医院领导,领导会安排出好医生;送红包给主刀医生,医生会比平时多一份心,毕竟人命加上了钱码。

患者要找关系来看病,要塞红包来手术,看病难和看病贵就在所难免了。在这样医疗体制和社会风气之下,患者疾病若没有得到很好的救治,如果找了关系塞了红包,那么就会觉得“上当受骗”了;如果没找关系没塞红包,那么就会觉得“医不尽力”。再加上畸形的“以药养医”体制,完全将医生逼进了“不仁不义”之地,这是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的制度根源。在这种制度之下,多数患者认为医生受利益驱动,存在过度治疗的行为,正因为如此,一旦发生医疗差错或者意外,甚至很小一点语言冲突,就会引起严重医闹,对医生拔刀相向,酿成杀医、伤医事件。

客观地说,医疗界的确存在黑幕,灰色收入、过度医疗现象层出不穷,但大多数一线医护人员真的非常辛苦,有资格收红包的医生并不多。然而老百姓将枪口直接对准就是一线的医护人员,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在第一线,承担人们对医疗体制的不满,用笔者的话来说,就是医生不是躺着中枪,而是不自觉地在挡枪!

拿手术刀的医生是给患者治病的,却成为患者斗争的对象,原因只是患者直接面对的是医生,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医院领导,不会想到医疗体制……这与维护市容市貌的城管相似:他们成为小贩斗争的对象,成为民愤宣泄的对象,原因就是民众直接面对的是城管,民众根本不会想到城管只是执行某个领导的命令,不会想到罪魁祸首是漠视民众生存权的城市管理体制……最终,各种苦苦相逼的制度,导致弱者挥刀砍向弱者,患者砍向医生,小贩砍向城管,而那些权力者们却毫发无损,甚至沾沾自喜。

制度的阴冷在于此,真正的强者即所谓的领导们在弱者相残的情况下,总会用一副体贴民意面貌、以调解者的身份出现,以显示他们的宽宏大量,以显示他们的英明神武,院方领导们、政府官员们就这样出现在人们面前,殊不知罪魁祸首就是他们,甚至连他们都是苦于体制的人,因为他们也只是执行体制的人,也被捆绑了,其实,大家都被捆绑进这个体制中。

正因为如此,要彻底改变各种逼仄的体制,包括医疗制度等,还需要进行“顶层设计”的,单单说什么“零容忍”,加强“安保”力量,根本无济于事的,更何况加强“安保”力量其实就是一种“城管思维”:展示的是弱肉,并不是大脑,高压之下,只是换来暂时安稳,根本不是长久之计,甚至是酝酿更深层次的危机,等待下一轮更激烈的事件发生。

二、患者:为权益走“曲线”

在我们这个权力至上、关系盛行、法治不彰的丛林式社会里,民众早就养成了对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不信任的思维定势:有医患纠纷时,走医患调解渠道,卫生行政部门的调解被认为是“老子帮儿子”;走医疗鉴定渠道,社会机构出具的鉴定被认为是“兄弟帮兄弟”,因此统统排斥,而且死不认账。至于走司法诉讼的渠道,那就必须提供证据了,而大多数站得住脚的证据一般都由医院掌握着,甚至连最简单的病历也都是医生、护士开具的,何况走司法途径过程漫长,费时、费钱、费精力,更何况也无法排除司法腐败,所以民众即使要走司法程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正是这些正常的通道关闭,常规的手段失灵,患者(患者家属)才找捷径,于是选择了医闹。

我们这个社会早已病不得轻,正常通道人们走不通,歪门邪道却能让人大行其道。于是,大家都在学习蛮不讲理,因为蛮不讲理,顾名思义就是蛮横的人根本不用讲理的,不管是正理还是歪理,只要占着理就可以得理不饶人。

有个医生朋友告诉我说:有次急救车送来车祸的人脊椎都断了,送来的时候就已经停止呼吸和心跳,我们医生当然是竭尽全力进行抢救,但是死者的家属就开始医闹,说人最后一口气是在我们医院里没的,于是在医院烧纸钱,摆设灵堂,逼手术医生披麻戴孝,不讹医院一笔,就誓不罢休。其实,这次广东潮州“押医游街”也是如此行径,明明是酒鬼把自己喝死了,偏偏把责任交给医院,交给值班医生,更可怕的医院对医生被凌辱无动于衷。

中国社会确实是很少讲道理的,谁会闹谁就会得到“优待”,“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怎么解决呢?在中国的解决之道就是与人民币挂钩,所以“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当医患纠纷出现“闹”与“赔”成正比模式时,医患关系更加变味,于是专门出现一个行业,就是职业医闹,他们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流程,如在医院焚烧纸钱、搭设灵堂、围堵院长办公室等等。

当然,医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耍大牌,玩特权,这些人基本上有点权或有点钱,是官员或土豪这种角色。他们在这个社会作威作福惯了,权力在手,票子一握,无法无天,便要搞特权,走绿色通道,不想排长队不想等预约……一旦无法满足这些人的要求,也会闹出事来,这种事情今年就发生好几起,比如杭州这一起很有代表性,央行中层干部赚医生太年轻便大闹浙二医院,将医生的耳道都撕裂了。当然影响最大的就是南京公务员夫妇殴打女护士了。这些人都属于中国人中品性最恶劣的那部分,他们养尊处优,爱搞特殊待遇,这些人的存在并且在社会里游刃有余,身居高位,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就是关系社会。

说来说去,中国式“医闹”是权力不作为和权力乱作为结出的恶果。

其实中国已经病了,病得不轻,可以称之为中国病人,正因为如此,人人有病!

结语

说来说去,医患关系本质上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医疗需要和落后、腐朽、僵化的医疗体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不从顶层设计想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医生还是继续成为替罪羊,将面向更多的刀与枪。

就像贪官无数根源在于体制一样,被伤害的医护人员也是医疗体制的替罪羊,所以,严惩伤医刁民与大刀阔斧地医改同等重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219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