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许多老年人日常的健身方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提醒喜欢散步的老年人,散步虽看似普通,却有不少讲究。
第一,随意走走停停地溜达,不能算散步。运动量过小,达不到有氧代谢,就起不到运动的效果,就如同做家务不能算做锻炼一样。健康的老年人,可按“3、5、7”原则散步,就是每天走3000米,30分钟内完成,一周走5次,心率控制在(170-年龄)/分钟内。比如一位65岁的老人,用170减去65,那他散步的心率应保持在105次为宜,最高也不过在125次/分钟范围内。运动时出点汗,呼吸顺畅,就达到了锻炼效果。
第二,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如果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因此,散步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抬头、摆臂,有利于全身运动和身体协调。
第三,散步地点要选择好。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
第四,不要在坡多的地方散步。郭远认为,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老年骨性关节炎,这也与不当散步有关系。爬坡或爬楼梯会导致膝关节负荷过重,加重关节磨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朋友也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了。那么呢?下面我为您介绍。
老人散步的讲究方法冠心病患者散步时:最好慢速行走,以免心律失常,诱发心绞痛。餐后半小时后散步为宜,每天两三次,每次半小时。
糖尿病患者散步时:要特别注意先吃点东西,不能饿著肚子,否则很容易使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低血糖,严重时还会摔倒。
体质虚弱者散步时:最好拄个柺杖,以保持身体平衡。柺杖的高度要与手的位置相符,柺杖的底部和把手都要防滑。一般每天散步1~2次,每次1小时左右。
体胖的老人散步时:建议体胖的老人多走一段距离,延长散步时间至一个半小时左右,每天保证两次散步,不但有助于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还可以促进血 液回圈和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的功能。散步的节奏不宜太快,可以快慢结合,开始主要用脚跟着地,在放松状态下走4分钟,速度保持在每秒钟走两步,随后换成踮脚走,较快地走5分钟,如此反复交替,再放松地正常走一会儿。另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步幅,大腿和臀部多用力,消耗更多的热量。
老人散步的注意事项1、不在坡多地方散步
老年人比较容易出现老年骨性关节炎,这也与不当散步有关系。爬坡或是爬楼梯会导致膝关节负荷过重,加重关节磨损。
2、要选择好散步地点
人体在运动时,需氧量高。空气清新,草木茂盛的地方含氧量高,对全身有益哦。
以上呢就是老年人散步需要谨记的四个要领。是不是我们的父母也喜欢散步?我们可以将这些建议说给他们听,或是留着到我们老的时候再拿出来看。
3、最好不要背着手走路
有的老人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实背着手走路不能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也不利于身体放松,因此不能达到最好运动效果。要是遇上有石子,坑洼路面,背手走路不能迅速平衡身体,很容易摔倒。
老人适合哪些保健运动 1、日常保健的方法
1.1、转眼:运转眼球,先左右,后上下,各慢慢转动10次。有提高视神经的灵活性、增强视力和减少眼疾之功效。
1.2、叩齿:轻闭嘴唇,上下牙齿互相叩击数十次,间宜旋舌,以舌尖舐动上颚数次。能促进口腔、牙齿、牙床和牙龈的血液回圈,增加唾液分泌,从而收到清除污垢。
1.3、挺腹:平卧,伸直双腿,作腹式深呼吸。深吸气时,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气时松下。反复挺腹10~20次,可增强腹肌弹性和力量,预防腹壁肌肉松弛及脂肪积聚腹内,并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2、适合老人的运动
2.1、骑自行车。如果你想欣赏山川的美景,山地车可以帮你实现这一愿望。与徒步走和长跑不同的是,这项运动对关节的压力更小,而且能量消耗和耐力锻炼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运动。
2.2、打篮球。喜欢团队运动的人肯定拒绝不了篮球的诱惑。上下肢得到锻炼的同时,手眼协调能力也会提高。
2.3、慢跑。如果你喜欢一个人锻炼,那么慢跑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我建议,最好是和伙伴一起运动,因为老年人突发状况多,多个人一起做运动的话,当突发状况时,有个人可以及时求救。
3、不同年龄各有讲究
3.1、小于65岁的老人:可以选择慢跑、打羽毛球、乒乓球、运动量小的篮球。一个星期运 动3~5次,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
3.2、65岁~75岁: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体质明显不如65岁以前的老人,此时球类运动就不 太适合了。70岁之前可以骑自行车、爬山、游泳。爬山一定是要爬缓坡,太陡对老人的关 节不好。
3.3、75岁~85岁:运动多以缓慢的运动为主,比如打打太极拳、太极剑、散步,跳舞也可 以,但只能跳跳***慢四,探戈、拉丁等动作变化幅度大的舞蹈最好不要跳了。
老人散步的讲究方法
摘要:老人经常到户外散散步,锻炼锻炼是一个不错的保健方法,而且经常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帮助老人调节心情。不过老人外出,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特别是自己驾车的老人更要了解出行安全知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了解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老人最佳出行时间老年人出行主要是因为日常生活所需,最佳出行时间集中在3个阶段。第一个时段是5:00~7:00老年人出行去早市,第二个时段是10:00~12:30;这个时段一般是出行去大商场采购物品,第三阶段是3:00~5:00大多是去商场采购。
老人不同天气出行注意(1)夜间出行
①在夜间道路上的路灯是一段一段有的,在没有路灯的道路有的是彩灯的灯光,就要注意脚下是不是平坦。
②夜间道路上设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是突出地面的,老年人不要在减速装置的道路上行走。
③道路上都是设有斑马线的通道,老年人在过马路的时候就要先看看后,有没有车通过在过马路。
(2)雪天出行
①远离机动车道
由于路上积雪,机动车辆在路上行驶时特别容易打滑,车辆制动性能严重降低。所以,市民在横过马路时,如果看见有机动车行驶过来,千万要小心。此外,市民外出时最好在人行道上行走,一些市民喜欢在快车道边缘行走,还有一些儿童竟把道路当成了“溜冰道”,这些都非常危险。
②摔跤时用手撑地
雪后第二天,出行更加困难。如遇结冰路面,应慢行,走一步看三步,如果不幸摔倒,应尽量用手部、双肘撑地,以减轻后背、后脑勺撞向地面的冲击力。
③出门穿平底鞋
在雪地行走,切忌提重物,双手不要放在衣兜里,因为双手来回摆动能使身体保持平衡。老年人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雪天尽可能不要出门,尽可能不要穿皮鞋,出门时最好换上鞋底粗糙、有花纹的平底鞋。
(3)雾霾天出行
①外出戴口罩
医用口罩对0.3微米的颗粒能挡住95%。选择口罩要买正规合格的,同时要戴一下,买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型号,要最大程度地贴紧皮肤,让污染颗粒不能进入。口罩不能洗,取下后,要等里面干燥后再对折收起来,以免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因为其为专业抗病毒气溶胶口罩,密闭性好,戴上后容易呼吸困难,缺氧而感到头昏。
②外出尽量别骑车
雾霾可以暂时减少晨练,尽量选择在10—14时外出。同时,要多喝水,少吸烟并远离“二手烟”,减轻肺、肝等器官的负担。习惯骑单车、电动车上班或出门办事的人,尽量避开早晚交通拥挤的高峰时段,尽量改换搭乘公交车。这是因为汽车尾气里有很多没有完全燃烧透的化学成分,会随着空气里面细小颗粒漂浮。当你骑单车或电动车时,身体需要供氧,肺就会吸入大量空气。
③病人更要少出门
这种天气,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要尽量少出门。
(4)沙尘暴出行
①要注意走路、骑车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对行进在其中的行人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②要注意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而一些老树由于已经枯死,根基不牢,也非常有可能在大风天气中断裂,对行人会造成危险。
③要注意轻型车的安全。由于轻型车重量较轻,所以在高速行驶中可能被大风掀起。所以要在轻型车上放一些重物,或者慢速行驶。
④要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因为在大风天气中,顺风或逆风虽不会对骑车造成太大危险,但是一旦侧风向骑行,很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
⑤要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5)酷暑天出行
①出行要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老人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②要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老人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③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老人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老人出行带什么东西好(1)联系卡
亲人联系的纸条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老年人记忆力不好,如果走失了或者途中晕倒什么的,路人看到了就可能通过这个联系纸条来联系家人了。
(2)常用药物
上了年纪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毛病,所以,如果要外出,一定要随身携带你常吃的药物,这样才能避免因为用药过晚而导致的不必要的麻烦。
(3)拐杖
老人一般都腿脚不方便,带个拐杖可以让自己走的更平稳一点。
(4)手机
年轻人不可能一直陪着老人,老人如果随身带一个手机,家里人就可以随时联系到了,这样就不必要担心老人在外面出了什么意外,怎么还不回家啊,打一个电话就可以知道老人在哪里了。
(5)零钱
带零钱为了方便老人走累了坐坐公交车或者打个的什么的,因为人老了身体不好了,走一点路就会感到很疲劳,这时坐个车是很有必要的,带零钱是为了防止一些坏心眼的人看到是老人就用大面值来欺骗他们。
老年人驾车出行安全(1)选车要选自动挡
自动挡车操作相对简单,老年人驾驶时可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处理路面情况上,不用频繁换挡、踩踏离合器,大大降低开车劳动强度,简单操作可减轻老年人心理压力,令驾驶更自如。
(2)驾车时间不要太长
人的年龄大了,体质相对变差,老年驾驶人驾车时间过长,很容易疲劳,而疲劳驾驶又是安全行驶的大忌,所以建议老年人每次驾驶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3)控制行驶距离
老年人长途自驾出行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建议行驶距离应控制在200公里以内。
(4)避开高峰时段
7时30分至9时,17时至18时30分是车辆行驶高峰,特别是在市区主要道路上。老年人驾车在拥挤路段上更容易被挤、被催促,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建议老年驾驶人应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出行。
(5)避免高速行驶
老年人应变能力相对迟缓,对车速、车距判断能力低于年轻司机,如果高速行驶,一旦出现险情,难以采取应变措施,所以应避免高速行驶,更不可强行超车。
(6)要减少夜间行车
夜间能见度很低,视线模糊,特别是在没有路灯的道路上行驶,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老年驾驶人应尽量减少夜间出行。
(7)特殊天气少出行
雨、雪、雾等恶劣天气,能见度低,路面湿滑是事故多发时段,所以老年人因尽量减少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外出。
(8)常年备药保健康
有慢性病的老年驾驶人,车上一定要携带常用药物,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要立即靠边停车、及时吃药、寻求帮助。
(9)结伴而行来照顾
老年人驾车外出时最好结伴而行,让亲人或朋友坐在旁边是一种保护,尤其是在长时间行驶中可以互相照顾。
(10)日常保养要坚持
开车是一项耗费大量体力的活动,老年人在长时间驾车后,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睡时将小腿和脚稍微垫高,以防下肢水肿。
老人如何安全乘做公交(1)避开高峰时期乘坐公交车
公交车是现在许多人上下班时的选择,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公交车上往往是人满为患。老年人最好避免在这些时间乘坐公交车,老年人不比年轻的时候,人体机能减退,不再矫健,行动较迟缓,并且老年人多数患有的高血压等慢性病,都是在人体内的定时炸弹。老年人要正确评估自己,不可以“逞强”。人多的时候总有一些老年人没有座位,只能站在摇晃的车厢里,如遇不得不站立的情况,请一定抓好车厢的椅座或者抓杆,悬挂在上方的塑料抓手由于有一部分地方是软绳,固定不稳定,当车转弯或者刹车的时候摇晃的幅度比较大,一般不建议老年人使用。老年人坐车座位的时候,建议坐在车厢的前半部分,由于后半部分一般都有阶梯,不方便老年人上下。同时,越靠车厢后面的座位颠簸感越明显,尾部颠簸得最厉害,老年人最好避免后面的位置。有部分车厢设置有面朝车厢侧面的座椅,老年人也要尽量避免坐在这种位置,因为那里没有扶手,急刹车时很容易扑倒。如果坐在上述位置,务必抓紧身侧的扶杆。
(2)上车前准备好老年卡
有些老年人当车来的时候会急急忙忙上车,上车之后再去找老年卡,当车开动的时候,老年人在没有依靠的情况下很容易摔倒,是很危险的。所以上车前老年人最好提前准备好公交卡,避免上车后慌乱寻找。车开动时如没有座位一定要抓好扶手,不要在车厢盲目走动,不然公交车紧急刹车时容易摔倒。注意一定不要去追赶公交车,站台一般设有台阶,如过不注意容易摔倒,公交车也存在视线盲区,稍不注意容易发生意外。
(3)等车停稳之后再动身下车
当车到站时,最好提前告知驾驶员目的地,然后等车停稳之后再动身下车,下车的时候也要抓紧扶手,看清台阶路况,看看附近有没有过往的车辆再下车,保护好自身的安全。下车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下车,也可以选择穿防滑的鞋子,做好自身的保护措施。
老人防走失方法(1)为老人设置标记
为避免家中老人走失,应长期在老人手、脖子等显眼的位置悬挂写有家属联系方式或身份信息的标识,或让老人牢记一位至亲的联系方式,以便老人走失时方便好心群众或民警联系家属。
(2)常回家看看
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多抽时间陪伴,缓解老人的孤独,感受家庭的温暖,避免出现老人“在家呆不住”的情况,减少走失机率。
(3)远亲不如近邻
当儿女不在家时,邻居就成了您的耳目,“刚刚看到老人往那边走了”,“老人说要去散散心”,当老人走失时,邻居的一句话也许会为家属寻找老人指明方向。
(4)为老人寻找“安心家”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以聘请保姆或将老人送至养老院等方式,让老人在您忙碌的时候有专人看管,有效避免老人“离家出走”。
老人散步有什么禁忌?
1、忌步伐过大
挥舞手臂,迈着大步,很多人认为这是精神好的表现。然而,迈大步时,往往是大腿带动小腿甩出去,脚“砰”的一下落在地上。用这种姿势走路,脚掌的缓冲力变差,容易加重膝关节损伤。而且脚伸太远,在你和身体前面并不产生任何向前推进的动力。日常走路,用自己最舒服的步幅即可。
2、忌快走后突然停止
如果走得很快,突然停下,会让额外的血液被泵入你的腿部肌肉及心脏,让你感觉头晕和过热。
最好慢慢开始,可以先花5分钟进行热身运动,这会增加血液流向你的腿部肌肉并让血液温暖起来。然后在进行运动。运动即将结束后要慢慢缓和下来。
3、忌手上拿太多的东西
散步时手里不要拿太多东西,手持太多重量可能导致肩膀和前臂受伤。但一定不要忘记带水。每30分钟至少喝1杯水,如果觉得用手拿着麻烦,可以放在腰包里,或用一个保温水壶架承载水瓶。
4、忌屁股扭的幅度过大
走路屁股扭的幅度过大。还有就是落脚点过于重,就给膝盖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应该在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
5、忌踮脚尖走路
踮脚尖走路,其实本意是为了使步伐更美妙,消耗更多的能量,但是由于过于在脚尖上使力。会使膝盖因为脚尖使力的关系而太用力于腿肚上,容易引起疼痛,以及导致脚踝扭伤的情况出现。
散步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量不会较大,对身体的健康也取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但是什么事情都需要讲究方法,以上就是有关于不适合老人散步的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可以进行借鉴,避免出现这种错误,采取正确的运动方法,这才是对身体最好的做法。
老人进行什么锻炼最好?
1、平衡性锻炼
平衡性锻炼的重点是对腿部肌肉进行塑造,对于老年人保持生活的独立性和预防跌倒起关键作用。建议老人采取“脚后跟接着脚尖走路”的方式,即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前方,脚后跟接触到另一只脚的脚尖,向前行走20步,每天练习3次,每周练习三天。
2、力量训练
过了40岁之后,人们的肌肉力量每年会丧失1%;60岁后,肌肉力量每年会丧失1.5%。为防止肌肉萎缩,建议老年人使用重量较轻的物体(2.5公斤重的哑铃)做肱二头肌弯举或臂举15~20次,每周锻炼2~3天。
3、柔韧性锻炼
无论是弯腰摸脚趾,或是做瑜伽都能提高老年人身体的柔韧性,每周进行2~3次。
4、有氧锻炼
让心率得到上升的有氧锻炼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3次有氧锻炼,每次20~30分钟。一些家务活动(修剪草坪、打扫房间和园艺劳动)也可以当作有氧运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277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