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1 0讯 高度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完全可以介入民生领域。在包括教育、医疗在内的诸多民生行业中,各种商业运作模式已相当成熟。
一个民办养老院的床位,售价24万元起,可以自住26年,也可以转租、转售或继承,甚至有“升值空间”,这是“广东民声热线”在广州佛山交界地暗访时发现的情况。该养老院的经营模式引发了争议。
面对这种充满争议的新生事物,切不可将其一棍子打死。这些养老院“预售”床位的做法,不仅不是坏事,还值得鼓励和引导,以便于它们在探索新的经营道路时,能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开拓出一番新天地。
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朝阳产业。在“社会化养老”这一趋势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入住养老院。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层面,现有养老产业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物美价廉的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又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鼓励各种养老机构积极创新,才能让养老产业既能满足高端需求,也能满足低端需求。
公办性质的养老机构因为有公共财政的投入,固然不宜进行商业化运作,但是纯粹民办的养老机构,可以运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模式,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民营养老院本来就是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组织,对于它们来说,把养老床位作为一种商业产品,对外进行出售或者出租,以此获得合理的利润,是无可指摘的。只要其经营模式公开透明,不存在欺诈行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这种经营方式恰恰体现出了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可以让对床位有最迫切需求的老人优先得到养老保障,有益而无害。
很多人之所以难以接受这种养老模式,一是因为大家总是将养老视为一个“公益至上”的产业,二是因为许多人缺乏相应的市场思维,未能看到商业化、市场化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助力作用。高度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完全可以介入民生领域。在包括教育、医疗在内的诸多民生行业中,各种商业运作模式已相当成熟。即便是纯粹的公办医疗机构,也允许有一定比例的特殊病房,以满足市场的特定需求,同时以此盈利,反哺公共医疗。而在教育领域,各种培训机构更是极大弥补了公共教育机构的不足。
养老院床位可租可卖,如果搞好了,能对丰富和培育市场需求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政府及公众要做的,就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制度设计和监督管理,最终在保护各方权利的基础上,让市场调节供需双方的利益诉求,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构建有序而良性的产业生态。
只有当我们形成了充分的市场思维与视野,能够对商业创新给予尊重和理解,我们才能突破思想上的束缚,让养老产业获得新的进步。
? ?父母养我们长大,我们陪父母到老,父母老后抚养他们是子女的义务,如今,养老院的建立让子女赡养老人占了便宜,在养老院里,老人会有各反面详细的照顾,里面还有同龄老人,可以一起聊天下棋来休闲娱乐,打发时间。养老院为老人提供了养老服务的各种措施。可如今,预售养老床位却成了金融骗局,这是为何呢?
? ??如何看待养老骗局??这一话题在1月29日登上微博热搜,引起了网络关注和热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益阳当地一家名叫纳诺的老年公寓企业,开展养老公寓房产业务,通过当地通过媒体报道、领导莅临、庆典活动等各类宣传形式,向老年人推销预定或预售养老床位。然而事情却并不简单,背后却是层层套路:3万元预定一个养老床位??钱存得越多,之后入住折扣越大。于是不少老年人投入3万,5万,11万,29万,甚至有老年人投入了全部积蓄。直到2020年7月17日,纳诺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才撕开了一道口子,原来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金融骗局。近几年在上海、成都、北京、太原、无锡等全国多个地区都频现老年公寓项目陷阱,而且涉案金额巨大。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个问题值得引发大家的思考,如今人口老龄化和平均寿命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至2035年,中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第二波高潮,因此,养老服务行业将迎来很多的发展机遇,但目前养老服务行业还存在诸多乱象有待整治和规范,养老产业是一个具有社会效应、产业效应、经济效益的系统性产业,参与角色众多,需要各环节紧密合作和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推动养老行业更规范发展,减少如养老公寓骗局等乱象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294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