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日在国内三个州发现感染了新型“超级病菌”的患者,其体内变异了的“超级病菌”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刀枪不入”。科学家表示,“超级病菌”实际上是一种抗药基因,学名为“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简称ndm-1)。ndm-1基因具有强大的抗药性,能够分解绝大多数的抗生素。由于该基因还可能潜入其它种类的病菌并互相传递蔓延,因此被称为“超级病菌”。
一、非输入性疾病最可怕
5月26日美国报道了首例非输入性超级细菌感染者,这引起了不少美国人的恐慌,非输入性就是指感染源在本地产生,而不是其他大陆带入的。
二、青霉素的发现
1、1928年弗莱明研究葡萄球菌时不慎污染了培养皿,但之后发现长绿毛的地方葡萄球菌都溶解了,他利用这个机遇发现了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有高效的灭菌作用。青霉菌在腐烂的水果上经常可以见到。
2、抗生素杀死细菌的有4种方式:干扰细胞壁形成、干扰蛋白质生成、干扰叶酸合成、干扰核算合成
三、耐药性细菌分强弱两种
1、弱的耐药性细菌虽然可以抵御抗生素的攻击,但自身缺陷较多,在没有抗生素的环境下竞争不过同种类的普通细菌。人类可以通过严控抗生素的使用,让他们同类竞争,最后让细菌都退回到从前不耐药的状态。
2、强的耐药性细菌不论有没有抗生素环境,都比同种类细菌更有生存优势
3、现在的青霉素有效剂量是1940年的20多倍
4、强的耐药性细菌并不需要积累遗传变异优势,只通过质粒就可以完成耐药特性的积累
四、生活中抗生素滥用是怎么发生的
1、感冒的定义是鼻粘膜上开始繁殖大量病毒了,关键词就是鼻粘膜和病毒,如果繁殖的是流感病毒,这种就是流行性感冒,如果是其他病毒,那就叫普通感冒,无论哪种抗生素都无法治疗感冒,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感冒不能使用抗生素。
2、人体内有3公斤重的细菌,这些细菌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他们大都是厌氧菌,生活在口腔、咽喉、肠道、生殖器粘膜上,他们只要都老老实实留在应该在的部位就是安全的,但如果他们移动到其他位置,一样会导致疾病。
3、没病时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身体内必要的菌落变异成耐药型,等今后一旦感染了细菌,这些细菌会因你身体内细菌已经拥有耐药型,而通过质粒的交换获得耐药性。
4、一次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严格来说有很多步骤,比如病人炎症反应消退后还需要继续使用抗菌素多久?通过化验或者拍片子后发现好转了,是不是能停药,吃了抗生素多久后做疗效评估,但很少有病人配合医生走完整个流程。
5、医生也会因为担心医疗纠纷和医闹而过度使用抗生素
6、发达国家的医院虽然没有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但他们的滥用发生在牲畜饲养过程中,所以一样会产生超级细菌。
五、医生是怎么检测耐药性的
1、收治病人后采样细菌
2、琼胶里加糖和其他微量元素以供细菌快速生长
3、把细菌抹在琼胶上,对有氧菌来说培养24小时,对厌氧菌来说培养3天,之后就可以鉴别细菌种类
4、在琼胶培养皿中加浸泡了抗生素的小纸片,小纸片周围会形成一个抑菌圈
5、医生通过测量不同抗生素形成的抑菌圈的半径来确定这种抗生素是否失效了
6、对3种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病菌叫MDR,对7种有耐药性叫XDR,对所有抗生素都耐药的病菌叫PDR,只有PDR才能算超级细菌。
六、超级细菌感染致死第一人
1、一位25岁的巴基斯坦裔比利时人,回巴基斯坦老家探亲时遭遇严重车祸,虽然抢救过来,但双腿动了手术,手术后感染一直没有好转,回到比利时继续接受治疗,无效死亡,尸检结果显示感染的细菌对所有抗生素均有耐药性,这种病菌叫NDM-1。
2、目前NDM-1并没有广泛流行,耐药性最常见的是对青霉素和万古霉素品种的细菌。
七、细菌耐药性变化
1、从1940年青霉素诞生,几年后人们就发现了第一代对青霉素有耐药性的葡萄球菌,他们可以分泌一种酶让青霉素失效,人类把青霉素改进为甲氧苯青霉素后葡萄球菌又在几年后变异成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2、1980年以前病例检测中可以检测出MRSA的比例是4%,80年代中猛增到24%,95年继续猛增到67%,此后检出率就都维持在55%-68%之间了
八、抗生素研发越来越慢
1、绝大部分种类的抗生素都是1980年之前就开发出来的,最近20多年里全新结构的抗生素只诞生了2种。
2、每款通过FDA认证的药物研发和审批的总费用平均26亿美元,平均要11年时间才能上市。
3、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卖不长久,远不如抗肿瘤药挣钱,抗生素被严格控制使用,销量很小,没有药企愿意研发抗生素。
九、我们怎么做才能防止超级细菌
1、绝大多数细菌入侵都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掉了
2、耐药性致病菌我们每天都会接触,但因为有免疫系统,所以大家都安全
3、超级细菌对婴儿、老人、体弱者的威胁最大
4、每100代就会产生可观的基因变异特征,病菌经历100代一般只需要2-3天。
5、想避免细菌感染,每当手接触到脏东西,比如快递袋啊,或者人民币,电梯扶手门把手,之后最好都洗手,另外不要用脏手抠鼻子,揉眼睛,挖耳朵,这样会把细菌带到那里的粘膜上。经常用手接触的东西定期消毒,比如键盘,手机屏幕。一旦生病多和医生交流,不乱用抗生素。工作适度,留出身体锻炼的时间和体力,增加免疫力。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超级病菌详细信息 [图片] 分享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转发到微博
мīss.чou ℡ 2010年10月27日 12:56 阅读(3)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权限: 公开
字体:中▼ 小 中 大 更多▼ 设置置顶 权限设置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删除 编辑
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 这种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
[1]由病菌引发的疾病曾经不再是人[2]类的致命威胁,每一种传染病用抗生素治疗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这是抗生素被滥用之前的事情了。每年在全世界大约有50%的抗生素被滥用,而中国这一比例甚至接近80%。正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活命,而相同病情,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由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在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本世纪初上升到2000万。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大部分人死于超级病菌带来的用药困难。
人们致力寻求一种战胜超级病菌的新药物,但一直没有奏效。不仅如此,随着全世界对抗生素滥用逐渐达成共识,抗生素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怀疑的同时,也遭到了严格的管理。在病菌蔓延的同时,抗生素的研究和发展却渐渐停滞下来。失去抗生素这个曾经有力的武器,人们开始从过去简陋的治病方式重新寻找对抗疾病灵感。找到一种健康和自然的疗法,用人类自身免疫来抵御超级病菌的进攻,成为许多人对疾病的新共识。
超级病菌的发现
病例发现
斯汤顿河高中(Staunton River School)的一面黑板上写着“怀念阿斯顿”的字样。阿斯顿是一名17岁的学生,他感染了一种被称为“超级病菌”的MRSA细菌而死。MRSA传染正在美国蔓延,它每年造成9万人严重感染,因此致死的人数甚至超过艾滋病。
弗吉尼亚州贝德福德县校区主管比利维斯决定关闭该县的全部21所学校。2007年10月16日,斯汤顿河高中的学生把他带到自己的学校,要他亲眼看看这学校滋生了多少细菌。当地人心惶惶,许多人在工作中途溜回家,用消毒药水喷涂墙壁,打扫房间以消灭细菌。同一天,美国发出了MRSA蔓延警示。密西西比、北卡罗来那、弗罗里达、加利福尼亚等五六个州已经同时发现了感染MRSA病菌的学生和运动员。
显微镜下的“超级病菌”NDM-1
波士顿大学的留学生张蕾在麻省的政府网站上看到了警示:这种病菌会通过皮肤和器物接触感染。三年半前刚从北京到美国波士顿上学,张蕾对当年SARS造成的恐慌印象深刻。但这一次周围的人很让她意外。没有人抢购超市里的手套和杀菌水,连洗手液一天也卖不了几瓶。橄榄球队员照样带着伤口到处跑,照样跟女孩子接吻,一切都很平静。人们对张蕾提的问题感到奇怪。MRSA?那是专家们干的工作。感染的人也多数在医院里面。邻居老太悠闲地浇着花,随口说道:“听说染上MRSA的危险性比肥胖的危险性还要小得多。”
詹姆斯·沃勒考特却不这样认为。他大部份时间只能躺在沙发上,连跟孩子们玩都有困难。当他晚上躺在床上睡觉需要移动他的左腿时,他必须用手抬,有时就直接用右腿推。这一切始于两年前,他因为膝盖脱臼来医院作手术,但MRSA却通过术后留在膝盖中的钛钉侵入了他身体,坏死的肌肉几乎让他瘫痪。在美国,像沃勒考特这样在住院时遭遇MRSA的每年有近10万人。
MRSA是一种耐药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s)的缩写。 1961年,MRSA在英国被首次发现,它的致病机理与普通金黄葡萄球菌没什么两样,但危险的是,它对多数抗生素不起反应,感染体弱的人后会造成致命炎症。
在医院里,“肮脏的白大褂”臭名昭著。现在金黄葡萄球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人们从外面带来各种各样的球菌,这些病菌附着在医生和护士们的白大褂上,跟着四处巡视,有时掉在手术器械上,有时直接掉在病人身上。在医院内感染MRSA的几率是在院外感染的170万倍。最令医生们头痛的是,由于MRSA对大多数的抗生素具抵抗力,患者治愈所需的时间会无限拉长,最终转为肺炎而死。很幸运,至今这种多重耐药性的超级病菌仍然只在医院里传播。“普通人只知道MRSA是医院里的大麻烦,但他们不知道,所有接触到MRSA的专业人士都很害怕,因为要对付它,我们根本没有药可以用。”美国疾控中心的一个职员说,“万一它走出了医院该怎么办?”
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监视着病菌世界的一举一动。它是病菌世界的“影子内阁”,在各地布置了数不清的耳目。虽然CDC的特工们基本上不会戴酷酷的“黑超”,但007的把戏一样不会少——探听情报用的荧光基因测试剂、电泳仪和显微镜,“杀菌灭口”用的各类抗生素样样具备。庞大的间谍网布置在美国联邦的各州各县,监视着各个大学、社区、医院和实验室。病菌世界的新式武器一旦出炉,它的作战计划马上就会被敬业的情报网络呈送到CDC高层的手上。
1976年7月,美国CDC一夜成名。一批在费城饭店聚会的退伍老兵突然陆续出现高烧、咳嗽、浑身乏力等类似肺炎的症状。这种未知疾病造成34人死亡,并随着老兵们的散会蔓延到全国。这事登上了媒体的头版,各地人心惶惶,很快白宫和国会就坐不住了。总统亲自下令,授权CDC全程负责,动员全联邦的各级卫生机构来监控疫情发展。来自各地的各种情报和分析,如雪片般飞至疾病控制中心,那架势真有点全民皆兵的味道。最终,这个“军团病”的菌株被CDC成功分离出来,更有效的抗生素被用来对付这种疾病。这种抗生素就是著名的红霉素。从那以后,红霉素被一直当作治疗细菌感染的强力武器。
然而,1992年春天,CDC收到情报:红霉素遇到了强大的敌军。在威斯康辛州的乡下,一个名叫NAC-A的土著社区小型诊所看病的患者中发现了有20人患了同样的疾病:先是皮肤出现面疱和疖疮,很快在咽部旁出现脓疡,流出脓液的肌肉迅速坏死,接着出现肺炎症状,生命垂危。疫情很快蔓延到周边的24个社区,零星的病例一直到1999年仍有发作。疾控中心的医生们发现,用红霉素治疗对这种病菌无效。这一年,CDC对全国发出预警:一个可怕杀手终于成功越狱,潜伏到普通人群中了。
这是MRSA的孪生兄弟——社区获得型MRSA(CA-MRSA)的杰作。它的来源至今仍是个谜,研究者发现CA-MRSA有与医院里的MRSA不同的遗传背景,它会感染短期与医院没有接触的健康人群。与医院里的MRSA不同,CA-MRSA不具备多重耐药性,通常只对一两种抗生素耐药,并且多数可以用万古霉素杀灭。1997年,在纽约发现了CA-MRSA的另一个变种,这种菌株带有一种被称为PVL基因编码的强烈毒素。这是一种缩氨酸,由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这种缩氨酸会造成称为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细胞爆炸,毁灭对抗感染的主要防御力量,24小时之内迅速破坏肺脏使人死亡。类似的变种出现了17个。它们的出现意味着MRSA家族开始走出医院,大开杀戒。监狱、体育馆等地方成为CA-MRSA感染的新根据地,病菌迅速在英、美两国蔓延,并有向世界性流行发展的趋势。
巴西官方20日宣布,在全国16所公私立医疗院所中发现了新的超级细菌——抗药性细菌“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氏菌”,简称KPC。虽然与今年以来来势汹汹的超级细菌、发源于印度的“NDM-1”名字不同,但同样耐药性极强,也是一种“百药不侵”的超级耐药菌。 所有抗生素都不起作用
这种细菌目前已在巴西夺走至少15条人命,确诊病例共有135起,当局正加紧研究对策,预防事态扩大。
巴西卫生部指出,连被视为最后一道防线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对抗药性细菌“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氏菌”不起作用,过去几个星期以来感染人数激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这张王牌失效,意味着肺炎克雷伯氏菌中的一部分也升级为“超级细菌”,跟最近热炒的“NDM-1”威力相当,对所有的抗生素所向披靡。
巴西卫生部说,刚动过手术或免疫力低的病人都是感染这种细菌的高危人群。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也已有20多个州的医院发现这些细菌,严重病患尤其容易受到感染。美国保健流行病学家协会会长费希曼说,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也在对付这种细菌。
基因突变
普通细菌基因突变而成
据报道,今年在中国杭州,研究超级细菌的专家在重症监护室的病人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新的“超级细菌”。
事实上,所有的“超级细菌”都是由普通细菌变异而成的。也正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超级细菌”。除了吃药打针,我们吃的鸡鸭鱼肉之中也有许多抗生素。因为它们生长过程中被喂了抗生素,侵袭它们的细菌可能变异。等到变异病菌再侵袭人类时,人类就无法抵御了。结果是,研究出来的新药越来越短命。当然,大部分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还没变异,大多数抗生素对它依然有效。
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力是最好武器
其实,人身上平时就依附着大量细菌。但只要身体健康,抵抗力强,这些细菌就毫无兴风作浪的可能。
要阻止超级细菌肆虐,最主要的战场是在医院,因为那里集中着抵抗力最弱的人群。针对此次超级细菌事件,巴西政府就呼吁民众,只要出入医疗场所,一定要记得消毒、洗手,做好最基本的个人卫生防护,以免细菌持续扩散。
专家呼吁,预防更多的细菌突变成超级细菌,关键是整个社会要在各个环节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普通人要做到勤洗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自身免疫力是对付超级细菌的最好武器。
最近才出现的超级病菌有以前的非典牛B吗?
研究人员称,这种超级细菌跨越不同的细菌种类,使许多在医院感染的患者更具有抗药性。NDM-1细菌甚至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具有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常被认为是紧急治疗抗药性病症的最后方法。
大多数NDM-1超级细菌出现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除了替加环素和黏菌素以外,这种细菌对其它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在部分患者身上,甚至这两种抗生素也不起作用。
最关键的是,NDM-1超级细菌是以DNA的结构出现,被称为质体。研究人员称,它可以在细菌中自由复制和移动,从而使这种细菌拥有传播和变异的惊人潜能。研究人员说:“空中旅行和移居使这种超级细菌在不同国家和大陆之间迅速传播。其中大多数已经存在这种细菌的国家尚未被发现。”
另据英国《卫报》11日报道,国际旅行和医疗旅游已经导致抗药性细菌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可能预示着抗生素时代的终结,医生将难以治疗受到细菌感染的患者。
貌似有玛雅人的预言:说今年下半年开始会有新一轮传染病暴发,最后全球会死掉还是留下五分之一的人! - - ,肯定是比以前的非典强悍多了。
超级病菌会出现吗
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国际研究小组报告称,携有一个特殊基因的数种细菌具有超级抗药性,已经在南亚国家和英国引发多起相关病例。比利时医疗人员证实,一名比利时人死于这种 “超级细菌”。国际卫生专家发出警告,“超级细菌”的跨国传播有可能造成更广泛的健康威胁。 超级细菌究竟怎么回事,是否可能传入我国?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对临床医生和普通人又有什么启示? “无药可治”,可控可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倪语星说,超级细菌之所以引起医疗界乃至公众广泛关注,首先在于这种携带特殊基因的细菌,对现有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意味着感染“超级细菌”将面临“无药可治”。而且,与抗药基因的“超级”相比,可携带这种基因的细菌却很“普通”,如大肠杆菌、肺炎菌等。专家指出,过去也有类似的超耐药细菌出现,但一般限于院内感染,而新发现的“超级细菌”却可能在社区获得,控制更难。 目前,“超级细菌”的源头尚存争议。但研究人员称,大部分“超级细菌”感染都与曾前往印度等南亚国家旅行或接受当地治疗的人有关。在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一些患者也携带“超级细菌”,类似感染还出现在美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荷兰,呈现出随人员流动跨国传播的趋势。英国卫生部门已就此发出警告,加拿大相关省份也要求为“超级细菌”暴发做好准备。 不过,多国医疗卫生专家同时表示,“超级细菌”虽恐怖,但毕竟迄今感染患者人数较少,采取良好的监控和疾病控制程序可以阻止其传播。倪语星说,“超级细菌”完全有可能传入我国。“超级细菌”的特点是耐药性强,与其他细菌一样通过接触传播,所以,只要有关部门和医院做好防范措施,国人养成及时洗手、定期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超级细菌”对一般人群威胁并不大。 控制抗生素更为紧迫 对“超级细菌”的出现,医学研究人员一致认为,滥用抗生素是主要原因。专家说,抗生素在杀死细菌的同时,也让那些躲过抗生素的细菌不断进化,抗生素使用越多,相应地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而人类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相对较慢,种类有限,一下子不可能对所有耐药病菌对症下药。在这场“拉锯战”中,如何保护好现有的抗生素品种,控制滥用,是比研制针对某些“超级细菌”的抗生素更紧迫的问题。 目前国内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却非常严重。专家举例,时下高温季节,呼吸道感染高发,拥挤的输液室内,绝大多数人的吊瓶里都是抗菌药,但实际上,急性发热一般都由病毒引起,通常前三天不需要用抗菌药,用了也无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药师崔敏说,夏季腹泻并非都因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食物不洁或肠胃不适应的原因,但很多病人都会要求医生开抗菌药,或者拿家中备用药服用,结果不但杀死了肠道内的有益菌群,也造成细菌耐药。 据介绍,我国卫生部已出台《基本处方集》等多个规章,要求医疗机构规范使用抗菌药。但无论医院还是病人,对抗生素控制并不理想。 用药习惯避免误区 “超级细菌”的出现,再次对国人敲响了警钟,控制抗生素滥用已刻不容缓。专家建议,卫生部门和医院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规范抗菌药使用。比如某些外科手术后,切口比较清洁,且手术在完全无菌条件下进行,就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来防止术后感染。又如对普通感冒和腹泻等常见多发病,医生一定要根据检查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坚持慎用抗生素的原则,加强沟通取得病人理解。 病人用药习惯也应避免误区。很多病人和家属都会要求医院使用“高档”的抗生素,不少人误以为只有最新、最贵的抗生素才是有效的,如果医生不同意往往还会引起纠纷。事实上,越是“高档”的抗生素越需要“保护”,只有在必要情况下才“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保持其对病菌的杀伤力。不然效果适得其反。 倪语星说,在必要用抗生素时,一定要用足量。比如医生开了五天剂量的抗菌药,病人两三天后病症减轻,往往不再服用。其实此时病菌并未完全被清除,如果停药会让病菌有喘息之机,久而久之形成耐药性。专家指出,每个人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不同,虽然整体上病菌的抗药性已经增强,但就个体而言,少用抗生素仍是很好的习惯,能使抗生素在必要时发挥最大威力。
感染 最近的超级病菌 症状
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 由病菌引发的疾病曾经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每一种传染病用抗生素治疗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这是抗生素被滥用之前的事情了。每年全世界有50%的抗生素被滥用,而我国这一比例甚至接近80%。正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各种超级病菌相继诞生。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活命,而相同病情,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由于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在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这一数字到了本世纪初上升到2000万。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大部分人死于超级病菌带来的用药困难。 人们致力寻求一种战胜超级病菌的新药物,但一直没有奏效。不仅如此,随着全世界对抗生素滥用逐渐达成共识,抗生素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怀疑的同时,也遭到了严格的管理。在病菌蔓延的同时,抗生素的研究和发展却渐渐停滞下来。失去抗生素这个曾经有力的武器,人们开始从过去简陋的治病方式重新寻找对抗疾病灵感。找到一种健康和自然的疗法,用人类自身免疫来抵御超级病菌的进攻,成为许多人对疾病的新共识。 “超级病菌”来袭 全部资料详细揭秘 :zhenpm./content.asp?id=763
广州男科,以前没事,就最近才出现的。
你这最近才出现的,就要及时去检查看下啊,我有什么问题都是去的 建 国,那边医生懂得比较多。;
超级病菌
“超级细菌”一直都存在
“NDM-1”既不是一种细菌,也不是一种病毒,仅仅是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的一种金属酶。细菌可以产生多种酶,这些酶会破坏不同的抗生素,NDM-1不过是其中一种,只不过是对抗生素破坏能力比较强的一种。
肠杆菌科的细菌是产生NDM-1型酶的主要菌类,产NDM-1型酶的细菌可以通过泌尿系、肠道、呼吸道和血流等多种途径感染,引起血流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以及伤口感染。
这种细菌通过医院的常规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方法就可检测出来,但由于它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几乎所有抗生素耐药,因而治疗起来会比较困难,这也正是为何将这种细菌称作“超级细菌”的原因。
难治,并不意味着“无药可治”。事实上,我们发现,目前替加环素和黏菌素这两种抗生素对这种酶还是有抑制作用的,超级细菌“超级”的地方就在于可以用来抑制它的抗生素太有限了,导致我们用药的选择余地变小,而不是说这种细菌的致死率高或传播性有多高。其实,类似具有超强耐药性的“超级细菌”还有很多,比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大家要弄清楚一点,“超级细菌”并不是随着产NDM-1型酶的细菌被发现才出现的概念。细菌存在于自然界的历史要远远长于人类,多重耐药细菌一直就存在,特别是抗生素出现以后。我国各级医院的临床医生,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科的临床医生每天都在和与产NDM-1型酶的细菌一样的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作斗争。
如何预防超级病?超级病菌的症状有哪些? 超级病菌
2010年8月12日,印度卫生部医药研究局局长卡杜什在新德里对记者表示,一些西方传媒把一种不明病因的传染病与印度联系在一起是完全错误的。卡杜什说,一些西方医学家在没有搞清事实真相前便武断地认定某种新出现的病症起源于印度,这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种病例同时出现于几个国家,而且也可能是西方游客从其他地方把病毒带入印度。卡杜什说,目前印度医疗机构也在全力研究这种病,并试图弄清这种病毒的传染机制。他还暗示有关的报道具有政治动机,是那些对大批西方人前往印度进行医疗旅行不满的人蓄意制造的。 近日,英国卫生部宣布英国已经开始讨论研制新抗生素的办法,但科学家提出:可能10年内都不会有对NDM-1有效的新的抗生素出现,但勤洗手能有效阻止其传播。 沃尔什说:“我们极度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监控体系,也极度需要针对此类病菌的新的抗生素。”他指出,目前对携带NDM-1的病毒还具有一定效果的只有2种抗生素,但很快这些病毒就可能对这两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科学家指出,要阻止NDM-1的传播,必须尽快识别NDM-1感染病例,并将任何感染者隔离起来。其他的感染控制措施,例如对医院设备进行消毒、医生和护士用抗菌香皂洗手等,也能阻止NDM-1的传播。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者皮陶特呼吁,要求那些曾在印度的医院中接受过治疗的外国人在返回本国后先去医院进行筛查。英国健康保护署专家利弗莫尔则呼吁所有医院的病人、访客和医务人员都勤洗手;以防止NDM-1的传播。
中国有过“超级病菌”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不过已经是过去了现在已经可以控制这些了
超级病菌可传染吗?
最近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一种新型“超级细菌”NDM-1,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已造成多人死亡。前日,在卫生部举行了一场有关“超级细菌”的研讨会,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还启动抗“超级细菌”药物研究,希望能尽快找到对付这一细菌的方法。 会否蔓延?不是传染病 参加研讨会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系主任徐小元告诉记者,“"超级细菌"和甲流、非典不一样,不是传染病而是感染。”徐小元说,感染和传染病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比如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可能会被感染,但并不会在常人间传染,大家不必恐慌。 “"超级细菌"不如非典甲流凶猛。”徐小元还担任卫生部甲流临床专家组副组长,非典、人禽流感临床专家工作组成员。他表示,目前,中国内地并未发现“超级细菌”感染病例。 如何预防?应严管抗生素 对于“超级细菌”的产生,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是抗生素的滥用。今后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刘起勇认为,我国还应对某些细菌建立起持续性的监测。专家还认为,医院是最容易产生“超级细菌”的地方,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内,因为那里的抗生素使用的频率和力度都很大,医院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病人家属自觉配合探访规定显得尤其重要。 希望楼主可采纳
超级病菌会来中国吗?
求神拜佛希望它别来吧。。
超级病菌怎么传染
一楼的,老子给你一拳哈,怎么叫瞎传的?你SB?这病菌都害死人啦,还假的?靠
这种病菌怎么传播不是仔仔细细说得好的,我这样跟你说:一旦我们需要做手术,或一些长期病患令身体反抗力差了时,就会造成感染(这些细菌),碰到病人有严重感染,医生会凭临床情况,处方一些抗生素去治疗病人,但很不幸,这种细菌带有新兴的抗药基因,差不多对我们现时在医院使用的最后防线抗生素,它都有抗药性,所以情况是相当令人担心。
哎,事实证明,NDM-1(超级病菌)可以从多个渠道对你感染!我建议你最好保持身体健康,尽量不去那些私人医院或条件不好的医院做手术,特别别去做价格低廉的整形手术!
小心啊,房主,千万别被感染了,你最好锻炼好,注意好,再祈祷下......
据2010年8月11日出版的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期刊说,目前有一种新出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正在一些国家流行,一些西方医学家把这种病叫做“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或者简称为NDM-1。由于许多发病者曾在印度或巴基斯坦旅游和治疗,因而研究人员推测这种携带NDM-1的细菌可能起源于印度次大陆。据报道,这种病可以通过饮水等途径传染,表现症状为肠道感染,这种新型细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死亡率很高。
这项研究由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健康保护署和印度马德拉斯大学的医学研究者联合进行。研究人员称,他们在一些赴印度接受过外科手术的病人身上找到一种特殊的细菌,这种细菌含有一种酶,它能存在于大肠杆菌等不同细菌DNA结构的一个线粒体上,并让这些细菌变得威力巨大,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具备抵御能力。 去年,卡迪夫大学的研究者蒂莫西·沃尔什首次在一名瑞典病人感染的大肠杆菌和肺炎杆菌中确认了这种酶的存在,并将之命名为NDM-1。印度卫生部2010年8月12日发表声明,强烈反对一些西方媒体将一种新出现的尚不明病因的病症与印度联系在一起,并称印度目前完全没有受到任何此类病症的威胁,在印度进行医疗旅行的所有外国游客是非常安全的。 印度卫生部2010年8月12日在一份声明中说,西方一些媒体仅根据不完整的病例报告就把这种不明原因的病症与印度联系起来,这是非常错误和不公正的。印度尤其反对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名字来命名这种病症。声明说,印度的医疗机构一向为前来印度进行医疗旅游的外国游客提供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条件,目前印度完全没有受到这种新出现的病症的威胁,在印度旅行以及在印度的医院进行治疗都是绝对安全的。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强,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广谱头孢菌素耐药的主要原因,金属酶作用机制复杂,没有相应的抑制剂投入应用,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很棘手的问题。
[编辑本段]传染
2010年8月12日,印度卫生部医药研究局局长卡杜什在新德里对记者表示,一些西方传媒把一种不明病因的传染病与印度联系在一起是完全错误的。卡杜什说,一些西方医学家在没有搞清事实真相前便武断地认定某种新出现的病症起源于印度,这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种病例同时出现于几个国家,而且也可能是西方游客从其他地方把病毒带入印度。卡杜什说,目前印度医疗机构也在全力研究这种病,并试图弄清这种病毒的传染机制。他还暗示有关的报道具有政治动机,是那些对大批西方人前往印度进行医疗旅行不满的人蓄意制造的。[1] 勤洗手可有效预防ndm-1 近日,英国卫生部宣布英国已经开始讨论研制新抗生素的办法,但科学家提出:可能10年内都不会有对NDM-1有效的新的抗生素出现,但勤洗手能有效阻止其传播。 沃尔什说:“我们极度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监控体系,也极度需要针对此类病菌的新的抗生素。”他指出,目前对携带NDM-1的病毒还具有一定效果的只有2种抗生素,但很快这些病毒就可能对这两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科学家指出,要阻止NDM-1的传播,必须尽快识别NDM-1感染病例,并将任何感染者隔离起来。其他的感染控制措施,例如对医院设备进行消毒、医生和护士用抗菌香皂洗手等,也能阻止NDM-1的传播。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学者皮陶特呼吁,要求那些曾在印度的医院中接受过治疗的外国人在返回本国后先去医院进行筛查。英国健康保护署专家利弗莫尔则呼吁所有医院的病人、访客和医务人员都勤洗手,以防止NDM-1的传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07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