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研究人员19日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报告说,一种加入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阴道凝胶可显著降低女性因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
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研究人员在南非德班市及附近地区挑选889名女性进行双盲试验。他们给其中445人使用了这种含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泰诺福韦”的阴道凝胶,另外444人作为对照组,使用安慰剂凝胶。
试验要求,这些女性在发生性行为前、后12小时内分别使用一次凝胶,每月对她们进行一次检测,看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这种阴道凝胶的女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能降低39%,尤其对那些在每次性行为前后都能坚持使用的女性来说,最高可使感染风险降低54%。
这种阴道凝胶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凝胶中所含的“泰诺福韦”是艾滋病鸡尾酒疗法所采用的药物之一。但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更大规模的试验才能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一研究成果得到来自各方的积极评价。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说,这是由女性自主控制的艾滋病预防手段第一次显现成果。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说这一试验成果“令人振奋”,一旦这种阴道凝胶被进一步证实安全、有效,世卫组织将与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合作予以推广。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是人类健康最严峻的挑战之一,青少年和青年女性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很高。下面懂视小编介绍一下关于艾滋病你必须要知道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点击获取“艾滋病”相关内容↓↓↓
★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总结10篇★
★艾滋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艾滋病自我检查方式★★
艾滋病日必须知道的知识一【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体液交流传播。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
其他体液,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可以检测出病毒,但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传播。已经确定的感染途径包括:
1.性传播:HIV可通过性交传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险。
HIV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病毒,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病毒。
2.血液传播:A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B血液制品传播:有些患者(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取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
3.共用针具的传播:使用不洁针具可使HIV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
4.母婴传播:如果妈妈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但是,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接受相关治疗,婴儿感染HIV的可能会降低很多,甚至完全健康。但是感染HIV的妈妈绝对不可以母乳喂养孩子。
5.牙科手术,打架斗殴,共用牙刷、刮须刀,易出血行业如五金切割等,其实也是血液接触感染的一种。
艾滋病日必须知道的知识二【预防】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7.亲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日常生活接触,以及照料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不会感染HIV。
艾滋病日必须知道的知识三【定义】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艾滋病日必须知道的知识四【症状】
艾滋病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年龄段。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患者就会出现各种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患者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艾滋病的发病率为什么越来越高
1、性观念开放
随着社会开放以及进步网络发展,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响,很多青年人在性方面越来越开放,大部分大学生都存在性婚前性行为。但因为很多学生对性保护措施缺乏,在性生活时没有做好对应防护措施,导致被病毒入侵。
2、性教育缺乏
目前性观念逐渐开放,但有些依然被传统思想所束缚,加上我国对性教育知识普及的重视程度不足,在生活以及学校中,老师和家长都会避开性教育层面。所以大多数年轻人对性传染疾病的预防了解甚少,也不会保护自己,在性生活时不会做好防护措施。
3、空巢老人孤独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老年人不需要性生活。一方面是认为老人年龄增长,性欲下降,另一方面是儿女双全,生活稳定,性生活和他们无关。正因此让很多老人生理需求得不到抒发,尤其是丧偶空巢老人。随着空虚孤独感的增加,老年人对性需求变得盲目,但在性生活时却不会保护自己,频频发生高危性行为,导致感染风险增加,老年人患艾滋病几率也就逐渐增加。
4、性生活紊乱
随着性观念开放,很多年轻人不止拥有一名性伴侣,频繁更换性伴侣的同时还存在不健康性行为,特别是在有创口口的情况下进行性生活,使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提高。
温馨提示,想要降低艾滋病发病率,就要从自我做起,保持良好性行为、佩戴避孕套、避免病毒交叉感染。除此之外日常不与他人共同使用注射器、针头、剃须刀等私人物品,若要进行手术治疗操作,选择正规专业的医生。而且拒绝吸毒等犯法行为,做到正确预防,让自己远离艾滋病。
艾滋病虽然传播能力很强,致命性也很大,几乎只要患病,就难逃一死,所以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学会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但首先我们要考虑艾滋病的一些常识,那么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有哪些?关于预防艾滋病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预防艾滋病的问题
1、艾滋病是怎样传播的?
答:艾滋病病毒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工作有危险吗?
答: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1)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以及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2)艾滋病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3)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4)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3、哪些行为容易感染艾滋病?
答:我们通常把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称为高危行为,有如下几种:1、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无保护同房、多个性伙伴等。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3、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女性怀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4、其它可以引起血液传染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4、怎样知道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
答: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目前通常的检查办法是到当地的卫生机构进行血液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如抗体检测呈阳性反应,表明这个人已经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但是,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一般需要2周时间才能逐渐产生病毒抗体。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窗口期”,一般为2周—3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抗体,但是具有传染性。
5、发生高危行为,并感染了性病,有可能感染艾滋病吗?
答:艾滋病也属于性病的一种,其传播途径、危险行为、涉及人群和预防措施与一般的性病有许多共同点,一个性病病人可以同时感染多种性病,如梅毒患者可以同时感染淋病,也可以同时感染艾滋病。而且性病患者多在女性私处及外生殖器部位患有溃疡,为艾滋病毒的侵入提供有利条件,使其很容易进入人体并迅速蔓延。同时,性病病原体感染人时,往往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而炎症又使淋巴细胞增多,由于淋巴细胞是艾滋病病毒进攻的靶细胞,所以它的迅速增加起到了吸引艾滋病病毒入侵的作用。
6、一旦感染了艾滋病是不是很快就会死亡?
答: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内起,人体就开始了同它的斗争。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生多种疾病,一般被称为机会可爱染,如严重的腹泻、肺炎或某些癌症等,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病人了。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2~10年。只要没有进入发病期,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而且,目前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所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千万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想方设法延缓发病。
7、怎样预防艾滋病?
答: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病,针对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可采取以下相应预防措施。
预防经性接触传播: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预防经血液传播: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对于不幸染上毒瘾的人,要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对于暂时无法戒除毒瘾的人,可采用美沙酮替代疗法(又称维持治疗)和清洁针具交换的方法,改变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
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8、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有哪些政策?
答:目前,我国政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推行“四免一关怀”的政策。“四免”指的是: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一关怀”指的是: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9、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会公布个人信息吗?
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个人信息会得到有关部门的保护。《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10、哪些人容易感染艾滋病?
答: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男性同性恋者、妓女和暗娼、多性伴者、性病患者、注射毒品者和父母患艾滋病的婴儿。
2、怎样有效预防艾滋
1、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2、安全性行为: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的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3、不要共用针头:如果需要诸如海洛因这样的麻醉剂,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遵循了一定的安全措施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之间的传播。
4、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操作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图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因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5、不共用生活用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6、注意外伤防护: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7、避免母乳喂养:喂食母乳者新生儿感染HIV的几率会增加12%-14%,故不建议喂食母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11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