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常用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可减少一种脑蛋白,该蛋白被认为是造成早老性痴呆的主要“元凶”之一。但科学家也表示,目前尚无足够证据促使他们建议服用这种药来预防早老性痴呆。
早老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的贝塔淀粉样蛋白会出现异常堆积,形成斑块,导致记忆力下降。目前,这种病尚无有效疗法。
他们给患早老性痴呆的小鼠服用西酞普兰,发现服药24小时后,小鼠脑中产生的贝塔淀粉样蛋白减少约25%。此外,小鼠脑中已有的该蛋白斑块停止增生,新出现的斑块数量减少约78%。
研究人员又给24名18岁至50岁的志愿者服用西酞普兰。这些志愿者都是认知能力没有受损、也未出现抑郁的健康人士。24小时后抽取的脊髓液样本表明,这些参与者脑中产生的贝塔淀粉样蛋白减少了37%。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说:抗抑郁药西酞普兰似乎能显著减少脑中产生的贝塔淀粉样蛋白,这一发现令人激动。但服用抗抑郁药也有风险和副作用,现在还不值得冒这种风险,除非有更加确定的证据表明,这些药能减缓或阻止人类早老性痴呆的形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46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美国研究发现夫妇大多拥有相似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