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钟南山:没有发现不等于h7n9不可能人传染人哦

中医世家 2023-08-10 08:07:21

 

央视《面对面》2013年4月14日播出《钟南山:h7n9之战》,以下为内容实录:

钟南山:h7n9之战

演播室:

各位晚上好,欢迎收看《面对面》。在过去的两周,h7n9这个新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了全国上下密切地关注。每一天,都有新增的确诊病例,数字在一天天不断地增长。而与此同时,在民间关于“h7n9是sars重演”“h7n9与黄浦江死猪事件相关”的流言也喧嚣四起。就在本周五,我的同事董倩来到广州,采访了著名的呼吸科专家钟南山院士,请他就确诊病例的起源和发展情况、病源研究和救治方案,以及公众的预防措施解疑释惑。而就在采访结束之后的周六凌晨,北京确诊了一位7岁的女童患h7n9禽流感,这是北京出现的首例禽流感病例,而北京也成为了此次禽流感疫情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之外的第五个地区。

2013年4月13日凌晨媒体报道北京出现首例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

2013年4月13日上午 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布会确诊女童患h7n9禽流感

记者报道连线:病患女童的最新状况

新闻播报:

2013年2月 上海和安徽率先发现h7n9新型禽流感

2013年4月7日上周日 全国报告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20例

……

2013年4月14日本周日 全国共报告确诊病例60例,其中死亡11人

解说1:

4月12日,本周五,广州举行了抗击非典十周年学术论坛。而在论坛上,众多专家却都不不约而同地讨论着有关h7n9禽流感的相关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在其中。而就在这一天,全国的确诊病例38例,其中死亡病例10例,死亡率超过了25%,也就是说每四名患者中,就有一例死亡。

董倩:人们都在说这个死亡率高,作为医生您觉得这是什么样的比例,是高还是正常?

钟南山:它的问题根本就不能说它是死亡率高或者低,为什么呢?我看还有几个还要死亡,只能说在重病的h7n9病人里头死亡率高。

董倩:那为什么有些能治愈,有些就死亡,有些就病情稳定,有些就病情非常剧烈。

钟南山:它跟他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关系,这个往往不见得是免疫功能差,甚至是免疫功能好的,人体免疫系统释放一些细胞因子,趋缓因子本来是保护人体的,但是一下子触动太厉害了,释放的太多以后,它变成自己杀自己了,那么这个过程在每个人身上是表现不一样的,那么至于为什么表现有些是厉害,有些是不厉害,这个我想现在没有答案。

解说2:

在目前所有的h7n9禽流感病例中,只有上海的一位4岁男童痊愈出院,浙江一名患者达到康复标准被转至普通病房,其他绝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还处于重病甚至危险之中。到底有没有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成为公众最关注的问题。

董倩: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缺乏一个有效的药,还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钟南山:那么现在目前很有效的药物还没有。现在就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第一,临床医生要很敏锐的来观察,一旦有变化,马上送到监护室来早期抢救,这是很重要,就抓住这个一小时、一小时都很关键。第二就促进我们要寻找一些药物,现在已经找到一些,一些所谓的多病毒抗原,多功能的综合抗体。

董倩:干吗用的?

钟南山:我们在深圳,跟深圳东湖医院合作就救活一个多抗体衰竭,就是h5n1的,就打康复病人的血浆,结果打了两次,病人恢复了。那么对h1n1也是有这样,在很多国家的分析,康复病人的血浆也行。但是这个总归没有那么多来源,康复病人血浆,所以现在要根据这个经验以后要寻找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抗体,那么现在这个是可行的。

董倩:所以科学家和医生在这种禽流感面前,在新出现的一个基因重组和病毒面前,是不是会有一种被动的、无奈的这种心情?

钟南山:是被动,但不是无奈,无奈是什么呢?它出现了以后,还自己没有认真地去监测,任凭疾病传播,甚至以后转变为人传人,这个就是无奈了,但是这个完全是主动的。

解说3:

今年2月,从上海发现第一例h7n9确诊病例以来,随着中国h7n9禽流感疫情急速升级,特别是4月以来每一天都有新增病例在不同的地方出现。然而对于病毒的来源,却没有准确的说法。

(4月8日卫计委发布会同期声)

而就在此次发布会两天之后的4月10日,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近日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溯源研究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而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董倩:有了这种解释之后,人们就担心,现在是一个候鸟往北迁徙的一个季节,浙沪皖安徽出现和鸡群的基因重配,不断地向北的过程中会不会再发生这种基因重配,再出现一些新的病毒?

钟南山:有这个可能,因为这个是从一个基因的序列分析,特别通过八个基因片段发现禽里基因,有这种一些禽的基因片段,这个有可能是野鸟和家禽的基因重配,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永远都存在。h7n9有一个很特殊的特点,跟h5n1不一样,这个在禽里头是很低致病病菌,就是它属于不发病,或者症状很轻的。

董倩:您指的是h5n1?

钟南山:不,h7n9,但是它要到了人身上变成高致病病菌,所以这个问题比起h5n1以前的禽流感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说这里涉及到农业、涉及到卫生,假如说发现这个的话,我们怎么办,总不能说这些低致病性的h7这些发现全部都杀掉,或者在整个省,或者全中国。

董倩:现在不就是这种做法吗?

钟南山:我想现在不完全是这样。过去h5n1是什么,三公里之内全部杀掉,现在不是,现在是一个区,而且在发现h7n9这些家禽,这些里头在某一个区域里头杀掉,现在暂时还是采用这个办法。

董倩:您作为科学家,现在能不能揭示,为什么以前是鸟传鸟的,现在变成了鸟传人?

钟南山:我看很难解释,跟气候关系,跟人,跟鸟它们关系密切,但是我想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解释,为什么现在会变成人的传染性,因为鸡瘟这些东西已经是几千年的事了。

解说4:

此次h7n9的感染人群和地域,除了新增的北京市之外,大部分病例目前都集中在沪、浙、苏、皖四个地区,为什么这四个地区几乎同时爆发疫情?相互之间的关联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关联是否意味着疫情更加严重?而为什么此次疫情又多集中于城市?一连串未解的问题隐含着人们的担忧。

董倩:如果说在一个地区,禽流感频发的话,人们能够理解,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同时爆发,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钟南山:这个恐怕就增加了这种候鸟感染的可能性或者预测,但是这个可能不能作为唯一的解释,因为有时候在禽里头出现一些就是基因的突变,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这两个可能都存在,所以我想当时一般来说都是发生在经济,就是人口比较密集、来往比较多的地区。

董倩:但是我们看如果说从地域分布来看的话,跟这些家禽接触多的应该是农村地区,但是呈现出来往往是城市是禽流感的高发地区?

钟南山:在这个城市或者是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个禽的集散和分配比较多,在这个农村的话是散养,散养就固定在一个地方,有时候禽之间的感染,或者什么就比较少,所以这个可能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解说5:

在h7n9禽流感疫情不断升温的阶段,有传言猜测在华东地区出现的死猪与人类病例之间可能存在关联,而在本周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否认了这一关联。

(4月8日卫计委发布会同期声)

然而,这样的解释还没有完全打消人们的顾虑。在h7n9禽流感患者中,上海市27岁的吴某,经抢救无效死亡,而吴某的工作却恰恰与"猪"有关。据了解,他是今年1月从江苏到上海闵行一家菜市场从事猪肉销售工作,虽然菜市场也有禽类销售,但是吴某与他们并没有接触。

董倩:您怎么看待这种猜测和您怎么看待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

钟南山:我不觉得奇怪。作为一个学者需要证据,这个证据在什么呢?第一就是没有在这些死猪上发现有瘟疫,也就是死猪由于是这种病毒性的疾病造成死亡,没有。第二,在我们查出来的这些禽流感病毒里边的基因片段八个都是来自禽物,没有猪的,也没有混合的,也没有人的,所以你凭什么说是猪传人的,没有证据,我们关键是需要事实,没有任何事实的话,只能是一个现象的……

董倩:猜测。

钟南山:表面的联系,到现在还是一个表面的联系。

解说6:

(4月8日卫计委发布会同期声:无证据显示有人际传播。)

“没有证据表明”是否就能够确定h7n9不会在人际间传播,目前还难以定论。而就在本周六,4月13日,上海市的最新患者顾某,他的妻子在此前的4月4日已经被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而对于此前的病例,研究机构也在密切观察。

董倩:没有证据表明人与人之间可以传染,但是你们能不能作为科学家,能不能拿出这种非常实在的证据说明人和人之间不可能传染?

钟南山:没有,只能有根据现在的事实,没有发现有人传染,不等于就证实他不可能传染,现在根据我们今天的学术会议的讨论,还在变化,所以它这个变化,所以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世界上任何东西常常像sars,早期传染性也不强,后来就传染性强了,也有这个规律,所以这个东西,你不能够现在去预料说它不可能人传人,所以我们这个东西要紧密地追踪跟观察。

解说7:

虽然目前还不确定人际传播的可能性,但对于高危人群已有明确的标准。中国官方4月10日对外公布: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危人群,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而在传播途径方面,方案也明确,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疾病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董倩:人们知道跟这个禽类接触多的人,有可能更容易感染上,但是我们看这些已经确认的病例,有相当多的人是没有跟禽类有过任何接触的,那为什么他们也会感染上?

钟南山:这个是一个我们现在搞科技工作的一个非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从一般的规律是直接接触,但是比如说禽类的排泄物,或者接触过禽类的一些毛类这些东西,通过间接的途径能够感染的话不知道,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呢现在还是一个很大的谜。

董倩:如果这个问题目前无法解释的话,怎么能够就是下这样的结论,说是跟禽有接触的人是高危人群呢?什么人不是高危人群呢?

钟南山:一部分是由于这些已经发作的、已经确诊的人,里头有一部分跟禽接触,这个比例是高很多,第二个就是什么呢?这些是从禽的就是这一次h7n9基因分析来看,基因分析主要是来自禽类,所以从这个也是一个推断、一个分析。

董倩: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释,没接触的人得了?

钟南山:我看最主要的还是它一定有一个传染源,到现在这个问题可能还是不是很清楚,现在这个来看,h7n9的话,不见得是鸡,可能有水禽,可能是候鸟,可能是鸽子,所以这样接触的面更广了。

解说8:

h7n9禽流感来袭,民众的恐慌情绪扩散,社会上不断出现一些荒唐的事件。04月10日,浙江湖州,一位姑娘在高速停车报警,我前挡风玻璃上有一坨鸟粪你给我弄掉吧!在甘肃、贵州等地接连发生网民散发h7n9谣言的事件,称为炒作社会热点提高知名度,不仅如此,在10年前的“非典时期”,一度畅销的板蓝根冲剂又开始热卖,在北京市的一些药店中,平日每天销售二、三十盒的板蓝根冲剂现在每天销售量激增到了每天一百多盒,更有甚者,浙江一养殖户为防禽流感给1800只鸡喂板蓝根。

董倩:比如说前一段时间,人们会蜂拥而至地去买板蓝根,还有一些药,您怎么看这些防护的手段和措施?

钟南山:像板蓝根,从sars以后,我们很快就开始做,现在已经从事了六年的研究了,确实发现了里头有一些成份是对h3和h7有效,但是这个含量很微,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中药以后找到更有效的成份,但是现在很快就把这个作为一个预防,我觉得还是要注意,因为板蓝根本身,它用得多也是有些毒性的,靛红玉这些它的有些成份会对造血系统、对胃肠系统造成损害,所以大量地使用,我并不赞成,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提高警惕,提高警惕。

董倩:但是现在有病例显示,没跟它们接触也得上了,那对于我们来说又应该怎么防呢?

钟南山:我想不接触比接触更好,我现在只能这么说,那么说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怎么可能说绝对地能够防,但是有一条,不接触比接触好得多。

解说8:

在本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梁万年主任接受媒体提问时明确表示,h7n9的疫苗制备工作正在启动,它的过程非常复杂,从病原体到生产出疫苗的时间周期来说最短是6-8个月。目前外界对于h7n9的防范措施和戒备状态意见不一,钟南山院士认为,“外松内紧”是目前态势下的恰当选择。

董倩:您说现在是外松内紧,你们要紧到什么地步,我们又要松到一个什么程度?

钟南山:我想首先是紧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这里头,我们现在为什么每天都要报病情,每天都要,就是很重要追踪监测,一个是监测,一个是扩大范围,这个监测,不但是监测人,而且要监测不同的禽类,这个就是非常紧,因为没有疫苗,没有什么,所以这是紧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而完了一旦发现很快隔离或者捕杀禽类,这就是紧,外松是什么呢?就是说既然没有证据人传人,没有人际的传播,所以没有必要升级、警戒各方面什么,但是外松里头,我觉得最重要的提醒一条,要所有的老百姓和医务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都要警惕一个现象,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一旦你发现一个家庭,一个学校有这个聚集性的发生流感人症状的时候,那必须要赶快报,聚集性是人传人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它可能是同时感染,但是可能是人传人,所以公众假如对这种现象非常警惕的话,我相信会把这个疾病控制在早期状态。

字幕:4月12日 卫计委宣布 治疗h7n9禽流感救治费用由医保承担

演播室:

疫情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我们必须小心应对,不能掉以轻心。然而从2003年的非典,到后来的h5n1禽流感,再到今天的h7n9禽流感,这些新型的病毒一次次向我们发起挑战,有着一系列前车之鉴的我们,已经逐步学会了如何应对。关注疫情,从保护好我们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开始。

许宝:“遗体”之“争”

【演播室】

本周二,安徽合肥一家肿瘤医院内,一个原本值得尊重,需要敬畏的自愿遗体器官捐献登记正在进行。然而,今天再回过头看整个事件,却被冠上了“争抢遗体”“冷漠贪婪”这样的字眼。捐献者落泪、旁观者义愤、当事者澄清、舆论指责纷纷。本周,我来到这间病房,见到了已经被当地媒体广泛报道的癌症病人许宝。

【正文】

【同期】

记者:这两天你觉得身体怎么样?

许宝:这两天好一点。

记者:这个引流管是做什么的呢?

许宝:这个吧黄疸往下引流。因为胆管堵死了。就胆汁完全流不出来。就是容易死。

记者:有跟你说这个病可以治吗?有治愈的希望吗?

许宝:治愈,我现在动手术,医生说你这个肿瘤的位置不好,不敢给我动手术。

记者:这种保守治疗医生说能对你起到多大作用呢?

许宝:能维持我的生命。

记者:那有没有说会有没有可能会治好?

许宝:他说如果那个瘤不扩散,插着管子你可以死不掉。我希望它不扩散。希望它不扩散。

记者:那你为什么会想到去捐献你的遗体呢?你不是觉得自己的病能好起来吗?

许宝:我一开始就抱这个态度,如果有一天这个病好不起来,我就是回报给社会。

【解说】2

五天前,同样是在这间病房,许宝签署了这份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的登记表。

和此时的安静不同,当天,这里聚集了多家当地媒体,记录着一个能够传播正能量的新闻。但一条微博,却让人们看到这间本该爱意浓浓的病房里,充斥着不满甚至怨恨。

【微博画面】

【解说】3

发布这条微博的,是当时在场的民间公益人士张艺冬。

【同期着重标注身份】

张艺冬:能在一个绝症患者,这么痛苦,尤其像许宝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我对这个事业充满了很多质疑,甚至厌恶和不理解。我并不带有情绪化去发这个微博。我这样认为他俩在争这个东西,这就是争。

【解说】3

张艺冬所说的争抢双方,其中之一就是坐在他身边的安徽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安徽医科大学接受站的负责人付杰,为了便于澄清,他们坚持要同时接受采访。而争执的另外一方是合肥爱尔眼科医院的高原。

【同期】

记者:现场没有出现任何争执和争吵是吗?

高原:没有没有,我们现场没有出现任何的争执或者争吵,或者这种不愉快的事情。

付杰:我认为没吵。我只能是实话实说。

许宝:他们就吵起来了,我说你们吵到外面去吵。

记者:他们在吵什么?

许宝:他就说我两个我都要,我这个眼角膜和我的遗体他都要。

【同期】

记者:那个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许宝:我很难受,竟然比我当一庄买卖。就没想当我成个人,当成一个买卖一样,做生意一样。

【解说】4

五天前的这间病房里到底有没有发生争执?张艺冬微博中的火爆场面,是否存在夸大?付杰、高原是否事后推责,不愿承认?甚至许宝本人的记忆是否准确?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些本不该有的疑问?(引黑)

【画面】许宝病房中的鲜花

【解说】5

在许宝最终填写的器官捐献登记表上,有着这样的注明。“捐献眼角膜,给安庆人”。

安庆枞阳,那里是许宝的家乡。但他多年在外务工,因为父母双亡,很少回家。去年 7月,他被查出患有胆管癌,晚期。他积蓄不多,为继续治病,多次求助于媒体。

【同期】

记者:找他们做什么?

许宝:我就是写救助信,求助社会上有没有好心人帮我一把。

【解说】6

求告无门,今年春节后,许宝偶然结识了张艺冬。张曾被评为中国好人,在自己经营生意之余,他常通过网络之力,呼吁媒体关注,捐资筹款,帮助患病孤老。张艺冬说两人结识后,除了自己的朋友给了许宝一些小额捐助,再无其他。3月以来,许宝病情逐渐恶化。

【同期】

张艺冬:在清明节的时候我见了他一次呢,他第一次的确是表达要捐眼角膜。我就问他是不是到底是不是真想捐。他说想捐。因为我对人体器官捐献这块我根本就不懂,我说这个东西应该是眼科医院比较了解,当时我打电话就咨询了这个爱尔眼科医院,我说捐献眼角膜,咱们安徽哪家能接受这个东西,他说我也不太清楚,当时爱尔眼科医院一个工作人员就这么说的,完了我说你给我问问吧。

【解说】7

就在张艺冬联系合肥爱尔眼科医院,提出许宝捐赠眼角膜的要求后没几天,许宝又跟张艺冬提出捐献遗体的想法。

【同期】

记者:你是在什么时候想到要捐献自己的遗体的。

许宝:我在那个电视上《新闻联播》有一个小伙子得了肝癌,我看到那个精神就感动了,我就是动了捐献遗体的念头。

【同期】

记者:这是什么时候他跟您说的?

张艺冬:就是联系完爱尔之后的事情,也没有几天这个事,他就晚上跟我讲了,讲完了我就说你这都捐吗?他说都想捐了吧,我要它也没有用。

记者:他明确表示他想捐。

张艺冬:他就是这么说的,就这么说,这个我更不懂,但是不懂我知道哪家能接收,我就联系通过网上,我就搜一下,就跳出来安徽医科大学接收站,遗体接收站。

记者:就是付杰这里。

张艺冬:对,就是这里,当时我就跟他介绍情况。

【同期】

记者:当时你接到他的电话听到他说什么?

付杰:就是说合肥肿瘤医院有一个重病人是许宝,是肝癌的晚期患者,他有两个心愿,就是说想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眼角膜他说我已经与爱尔眼科眼库已经联系好了,他们帮忙办理手续,能不能请你们明天下午两点来肿瘤医院上门办个登记手续。我说这个可以的。然后我说据我了解,经过红字会批准的可以办理角膜捐献登记的机构,在合肥只有我们安医大接收站和红会眼角膜库。他说这个你就别管了,他这么一说我就把电话挂了。

钟南山:数据显示8成的人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钟南山:数据显示8成的人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能不理解,因为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的突变性比较强,所以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也比较多,所以很多人依然会怀疑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由于毒株的不一样,可能会重复感染。但是钟南山给大家做出了解释,其实大家体内的抗体已经形成了,虽然新冠病毒的毒株变异比较多,但是我们机体形成的这种抗病毒的特质能够抵御不同毒株的侵袭。

但是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虽然有一部分人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但是我希望大家仍然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采取好个人防护措施,毕竟我们全面的放开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没有感染的人也不要过度的焦虑,目前我们新冠病毒的毒株毒性小了非常多。那现在要做好的事情,就是采取好个人保护措施,加强体育锻炼,调整好作息和饮食结构,这些都能够让我们避免感染。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不要制造焦虑,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感染过的人大家的体质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些人感觉比较明显,有些人可能感觉什么事情也没有。我感觉比较明显的人也不要焦虑,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好好的吃药,多喝水,对于体感没有什么症状的人也不要制造患病毒没有什么可怕的这种谣言,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对于老年人和小孩子还是要多加注意。

希望大家看到这个新闻之后能够安心一些,接下来我们一定要乐观的生活,好好的工作,全面的放开,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的出行恢复经济的。我们不能够因为疫情蹑手蹑脚,如果我们持续这样下去,所有人的经济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也将没有办法保证。

学习钟南山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三篇

?? 学习钟南山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

??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中国大陆地区民间通称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

??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扩展资料: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

??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

??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2003年,钟南山再次被评为中国全国先进工作者(即全国劳模)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钟南山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 学习钟南山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我敬佩那面对元朝诱惑仍誓死不降的文天祥,我敬佩那面对弹尽粮绝仍坚持抗日的杨靖宇,我敬佩那面对凶恶的反动派仍宁死不屈的夏明翰……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都值得我们敬佩。可我心中的英雄,还有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 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而且是当之无愧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

??17年前,非典型肺炎疫情爆发,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坠入恐慌,钟南山院士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与死神争夺生命——老人,变成了战士。有人评价说:“抗击非典如果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 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

??17年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在感动所有中国人。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时,他依然奋战在和病毒较量的第一线,寻找战胜病毒的良药。现在,在肺炎的情况危急时刻,钟南山院士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有了他,就有了战胜的信念。您就是我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让我们向这位老人致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 学习钟南山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SARS的领军人物;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向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介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正确措施,维护了祖国的声誉。

??他积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专家门诊,为患者服务;他坚持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教导学生“学本领和学做人相统一”,以身作则弘扬“医德就是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的价值观。 扩展资料: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H7N9禽流感该如何预防,生活中有什么该注意的

预防禽流感十大原则: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清洗
>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加热、煮沸、日晒、消毒液等)
>室内勤通风换气、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避免接触发热病人
>勿接触病/死的禽畜类,慎重接触活禽
>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和保存
>肉类及蛋类需完全煮熟煮透才可食用
>咳嗽、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如到医院看病,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体弱者
>加强营养和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

出现高热及咳嗽症状应尽快就诊

H7N9流感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伴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不要轻视重感冒!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从已确认病例的早期症状看,咳嗽并伴有高热是最初的临床反应,很容易被当成普通肺炎治疗。

外出踏青旅游应注意什么?

清明小长假期间,不少市民计划清明小长假出门踏青。喂鸽子、去动物园观赏鸟类是否安全?

专家表示,如果周围没有疫情,鸽子等鸟类就是健康的。假如发现附近有鸟类突然死亡,应该马上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进行消毒、隔离。出于谨慎考虑,专家提议尽量不要接触活禽鸟和猪等动物,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特别是遇到不明野鸟不要近距离接触,看到病死的禽畜更不要碰,尤其是不要让儿童少接触鸟类和禽类。

出差旅游,从当地带回禽类制品,应区分对待,如果是来自非疫点地区的且在禽流感发生前生产的经过检疫的制品,都比较安全;不符合以上条件的,谨慎避免食用。

最近是不是不能吃家禽了?

专家指出,总的来说,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病毒在100℃中一分钟可以被消灭,70℃经几分钟即能被灭活,因此完全煮熟的家禽/猪肉等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禽流感病毒可在自然环境,尤其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较长时间,如粪便中和鼻腔分泌物中的病毒。

近期,五六分熟的鸡排和鸡鸭血、肉火锅,都要谨慎食用。

鸡精在加工过程中已经过层层提炼和高温煮沸,且传染性病毒对温度、容器等外界环境非常敏感, 因此食用相当安全。

蛋花汤和“溏心蛋”还能吃么?

家庭和饭店里很常见的一道蛋花汤,蛋花算不算是煮熟的食物呢? 其实,禽流感病毒在70℃下两分钟,100℃一分钟就能灭活,因此,高温加热的食品蛋花不存在有活性禽流感病毒的危险,保险起见一是到大中型市场购买经过检验检疫的鸡蛋,二是可多煮一两分钟。

有很多市民特别是儿童平时爱吃“溏心”蛋(蛋黄没有完全熟透、呈流质的鸡蛋),专家建议,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溏心蛋”应暂时不吃。

鹌鹑蛋能吃么?

鹌鹑也属于禽流感病毒易感动物之一,因此接触鹌鹑、食用鹌鹑蛋的注意事项同其他家禽类。

其他相关问题:
H7N9禽流感会人传人吗?潜伏期有多久?

从中国现有的7例感染病例来看,目前病情危重的患者首次出现相关症状的时间都是在3月20日左右;所以,H7N9病毒从感染到危重的时间可以暂时概括为10天左右。这种感染在初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肺炎。

专家表示: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H7N9病毒传染有很明确的聚集性,没有明确的人传人的任何证明,都是散发的。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但是,从理论上说,如果病毒变种,就可能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根据目前形势,该病毒是不是有蔓延、流行的趋势?

钟南山院士表示,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H7N9病毒)传染,也没有很明确的聚集性。聚集性就是说比如家庭、学校、单位内的聚集性发作。现在的发作还是散发的,没有很快就会大流行的趋势。即使江苏出现4例,但也是在该地区是散发的,而非集中爆发。

有无针对性针对性药物和治疗方法?

专家表示,早期患者使用达菲治疗有一定效果。

对于中晚期重症患者,只有一般支持性治疗,比如人工呼吸等等。

有无预防性疫苗?

国内外尚无针对这一病毒的疫苗。

钟南山院士表示,因为现在会不会是H7N9的大流行还不知道。有人传人才是大流行,现在没有证据有人传人。只有大流行的才有必要研制针对性的疫苗,否则如果本身就是散发的,研制出来没有用,因此暂不需研制专门疫苗。

禽流感病毒易感动物的种类有哪些?

许多家禽和野禽、鸟类都对禽流感病毒敏感,并从其体内分离出病毒。家禽中鸡、火鸡、鸭是自然条件下最常受感染的禽种。其他种包括珍珠鸡、家鹅、鹌鹑、雉鸡、鸽、鹧鸪、鹦鹉、虎皮鹦鹉等,以及野禽和野生水禽,如鹅、燕鸥、野鸭、鹱、海岸鸟和海鸟等。除海鸟和水禽外,还从以下多种鸟中分离到流感病毒:燕八哥、石鸡、麻雀、乌鸦、寒鸦、矶鹬、鹡鸰、鸽、槛鸟、椋鸟、岩鹧鸪、燕子、苍鹭、加拿大鹅及番鸭等。国外报道,已发现带毒的鸟类达88种。鼠类不能自然感染流感病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49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