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who官员:埃博拉新增病例恐将达到每周最多1万例

佚名 2023-08-11 10:59:02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布鲁斯・艾尔沃德14日称,埃博拉疫情仍持续在西非地区蔓延,如果未来数月内疫情响应措施不能升级,疫情重灾区每周新增病例数量或将在今年12月初达到5000例至1万例。

疫情重灾区指的是西非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艾尔沃德当天在世卫组织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埃博拉疫情已成为西非地区前所未有的公共健康危机,过去一个月内平均每周新增约1000例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疫情实际死亡率高达70%,疫情严重程度已难以用数字概括。

艾尔沃德表示,世卫组织目前的目标是,在未来60天内,确保70%的埃博拉患者能得到治疗护理,保证70%的丧葬仪式符合安全规范,并确定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的全部传播链。世卫组织希望如果措施得力,能够在未来3个月内,使每周新增病例人数开始呈下降趋势。

艾尔沃德称,截至10月14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8914例,死亡4447人。

埃博拉病毒是怎么形成的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拓展资料

埃博拉病毒(EBoV)属丝状病毒科,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

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

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来自刚果(金)、象牙海岸和苏丹的埃波拉毒株其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不同。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埃博拉病毒属成员的研究显示,其呈现一般纤维病毒的线形结构。病毒粒子也可能出现“U”字、“6”字形、缠绕、环状或分枝形,不过实验室纯化技术也可能是造成这些形状产生的因素之一。

在病毒粒子中心结构的核壳蛋白由螺旋状缠绕之基因体RNA与核壳蛋白质以及蛋白质病毒蛋白VP35、VP30、L组成,病毒包含的糖蛋白从表面深入病毒粒子10纳米长,另外10纳米则向外突出在套膜表面,而这层套膜来自宿主的细胞膜,在套膜与核壳蛋白之间的区域,称为基质空间,由病毒蛋白VP40和VP24组成。

-埃博拉病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362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