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在研究证实棕色脂肪可抗肥胖

中医世家 2023-08-16 11:33:52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金万洙领导的野生动物营养与繁殖研究组,通过小鼠直接移植棕色脂肪实验,证实了棕色脂肪的直接移植可明显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加,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的能量代谢,还能将肥胖导致的脂肪肝恢复到正常水平。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杂志。

金万洙介绍说,人的身体内有白色与棕色两种脂肪,前者储存能量,后者燃烧能量。棕色脂肪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线粒体,其线粒体通过去偶联反应把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热量。但随着年龄增长,棕色脂肪活性逐渐降低,而且活性也会随着肥胖的发生明显下降。

“数据表明,人体内普遍潜藏着功能性棕色脂肪,它们在抵抗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和衰老等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金万洙表示。

不过,棕色脂肪被发现后的近500年里,一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其直接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

此次科学家通过直接移植棕色脂肪的小鼠实验,首次通过体内实验直接证明了棕色脂肪具有直接的产热功能。此前有科学家通过回归分析等猜测棕色脂肪的产热功能,金万洙说,但“通过实验证实棕色脂肪是个好东西这还是第一次”。

“通过小鼠实验,我们直接证实了棕色脂肪具有抗肥胖功能,但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金万洙表示,该研究为新一代抗肥胖和糖尿病药物的开发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途径。

脂肪分为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这两种脂肪分别有什么作用?

只要一提起脂肪,相信是很多人都非常讨厌的吧,尤其是对于一些想要减肥的人来说,脂肪可是他们最大的难关了,有的人无论怎么样运动都没有办法使自己身上的脂肪减少,不仅在饮食上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还天天保持运动,可以说是非常的辛苦,想要起到燃烧脂肪减肥的效果,我们必须要使身体的总消耗,超过我们平时摄入量,才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减肥效果,很多人因为太过于肥胖想要减肥,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你的体重处于一个正常的标准范围内的话,就不要过度去减肥了,脂肪并不是越少越好,而且脂肪的种类也是不同的,它分为白脂肪和棕色脂肪,这两种脂肪在我们身体里所起到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

白脂肪白脂肪就是我们平时最讨厌的脂肪了,如果身体里有很多的白脂肪的话,就会让我们过度肥胖,白脂肪它主要是分布在我们的皮肤下面和内脏周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内脏脂肪,可以说它是占据了我们身体里的绝大部分脂肪,而它的作用就是为了储存热量,平时如果我们吃的太多了的话,同时摄入的食物热量比较高,那么就会形成很多的白脂肪,如果我们一段时间营养摄入太少了的话,那么白脂肪也会相对的减少,所以我们平常通过控制饮食和不断的锻炼来减肥,就是来消耗这些白脂肪的。?

棕色脂肪而棕色脂肪和白脂肪不同,它并不是因为我们身体囤积了大量的热量而产生的,可以说棕色脂肪从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而且它对于我们是非常有益的。棕色的脂肪它会随着我们渐渐长大而不断减少,那么它主要是在我们的颈部以及锁骨处的,其实它的含量是很少的,但是所起到的作用却非常重要,比如说冬天我们非常冷的时候,棕色的脂肪就会被成功激活,它的作用就是加速白色脂肪的分解,因为白色脂肪在分解过后会产生足够的热量,让我们不再感到那么寒冷。所以说棕色脂肪是不会让我们发胖的,反而还可以起到一个燃烧白色脂肪的作用哦。同时如果我们经常保持运动的话,就会使身体里的棕色脂肪增多,而棕色脂肪多了以后,还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很好的减肥效果。?

所以我们减肥也不能盲目减肥,如果你的身体很匀称并没有过度肥胖的话,其实是不需要减肥的,身体自身也会进行一个协调。

褐色脂肪的褐色脂肪与减肥

近来,关于“褐色脂肪”的报道经常出现。与我们常说的“白色脂肪”不同,褐色脂肪能够燃烧更多的能量,所以网上得出这样一种理论:如果我们拥有更多的褐色脂肪,我们就可以更苗条。那么,褐色脂肪到底是什么呢?真的有助于减肥吗?1.什么是褐色脂肪?褐色脂肪,又叫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与让你变胖的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又称常规脂肪组织,但是在手术时当我们切开患者腹部,露出脂肪组织都是淡黄色的,为啥叫白色我搞不懂?)相比,棕色脂肪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组织内的毛细血管非常丰富,使其呈现出微红的棕褐色而得名。BAT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体温,其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可以产生热量而不是ATP,也只有在寒冷等特殊情况下BAT产热才会启用。比如人在进入较为寒冷的条件下,我们的身体会很自然的通过两种快速产热的方式来维持体温平衡。一种是战栗产热(Shivering thermogenisis),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打哆嗦,医生说的寒颤,是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来提供热量。另外一种是非战栗性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isis),又称代谢产热,主要通过棕色脂肪组织来完成。BAT活性从儿童期到青春期一直在增加,在约13岁时达到峰值。之后,BAT的活性随年龄下降。个人觉得:BAT活性之所以呈现这样的变化,是一种进化的表现,BAT可以在早期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以及即使我们生活在比较寒冷的环境中也可以比较好的活下去,成人之后,相对而言我们对BAT的需求好像没有那么强烈了,知道冷了我们可以多穿衣服,回到温暖的环境中,不行可以直接打哆嗦肌肉产热(相比较而言:新生儿,肌肉少,还不能自己灵活移动找温暖的地方,BAT还是很需要的)。之前认为BAT对于成人产热并无作用,但一项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PET-CT)的观察性研究证明了在成人中存在有代谢活性的BAT[3]。研究者发现:被激活的棕色脂肪组织通过快速消耗葡萄糖和脂防来发热,当它自身储存的脂肪消耗殆尽,身体其他部位储存的白色脂肪就成为它的新燃料,这不禁让一些人开始了关于BAT可以用来减肥的“臆想”...(小火苗所指的紫色区域为棕色脂防组织,黄色区域为白色脂肪组织)人体的脂肪,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二者在身体的分布、细胞形态和分子标记等角度均有差异。2.褐色脂肪真的有助于减肥吗?通俗理解的话:当我们人体摄入过多的能量的时候,会转化为白色脂肪组织储存起来。而当我们需要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的时候,那么,褐色脂肪组织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而当褐色脂肪组织开始燃烧的时候,它会源源不断的提取人体的白色脂肪组织,将其转换为褐色脂肪进行燃烧,因此,被认为是减轻体重的一种重要思路。褐色脂肪组织在啮齿类中早有研究,然而对于人类,却研究的比较晚。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有自己本身常见的产热办法,就是大家熟悉的打哆嗦,另一方面,棕色脂肪组织分布比较隐蔽,所以也延缓了对其的发现。前几年才证实了褐色脂肪组织在成人体内的存在,从此也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和热潮。尽管褐色脂肪组织在成年人体内分布不多,主要颈部两侧、背部上侧、锁骨附近和脊柱周围有分布.下图是人体褐色脂肪组织的分布图但是,它的燃烧效率非常高,据估计,如果完全激活褐色脂肪组织,那么重量为50g的褐色脂肪组织就可以消耗人体20%的基础代谢能量。因此,目前不少科学家把减重的目光投向了褐色脂肪组织这种天然的燃烧脂肪利器上。对于增加褐色脂肪组织的总量和活性,目前总体上有两种思路:1,激活人体自身的褐色脂肪组织生长这种主要是通过药物或者基因的办法来刺激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的生长、分化和激活。2,移植外来的褐色脂肪组织这种主要是通过干细胞的办法来诱导褐色脂肪组织分化,然后植入肥胖患者体内。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关于褐色脂肪组织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所以大家要等待更多的时间,而目前市场上不少宣传“激活褐色脂肪组织”的保健品,是值得怀疑的,需要谨慎使用。事实上,激活褐色脂肪组织,最佳的办法是冷冻。此外,褐色脂肪组织随着年龄减少,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额外增加褐色脂肪组织,是否会引发其他的负面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实验证明我们真的可以吃点药就增加褐色脂肪,但是目前还有很多顾虑。人是年龄越大,褐色脂肪越少。所有你看年轻人经常死吃不胖,而上了一点年纪就开始长肉。这让我们很尴尬,身体是不是根本不让褐色脂肪长出来呢?而且,到底是要长期服药,还是在特定时间服药,要不要改变能量摄入,等等问题,我们现在可还不知道。至于移植脂肪,虽然现在自体脂肪移植已经很成熟了,但是要单独诱导出褐色脂肪细胞来,现在还做不到。我们还不知道褐色脂肪是怎么分化出来的。如果只是把你自己的脂肪从肚子转移到屁股,那还是那些脂肪……而且手术细胞成活率也没那么高,20-90%,范围很宽的啊。况且这种手术也是有适应症的,不是谁都能做。所以呢,虽然现在是说褐色脂肪产热,但是目前还没有给你增加褐色脂肪的办法。唯一一个据说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你要让身体时时保持有点冷的状态,据说这样,白色脂肪就会转化成褐色脂肪。当然只是据说。褐色脂肪只负责产热所有褐色脂肪多了肯定能让你死吃不胖,可就是多不起来。还不如想想返老还童呢。而且褐色脂肪还可以受到神经和内分泌双重调控,说不定你每天多想想也就瘦了呢。想要瘦啊,还是快去运动吧!作者|李雷陈舟医生公子大白说生物文章由企鹅科学和科普中国联合推出转载请注明来自“科普中国”

棕色脂肪的简要介绍

人体内存在棕色和白色两种脂肪。
白色脂肪堆积在皮下,负责储存多余热量;棕色脂肪负责分解引发肥胖的白色脂肪,将后者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热量,本身不储存热量。
棕色脂肪组织呈棕色,其特点是组织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脂肪细胞内散着许多小脂滴,线粒体大而丰富,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这种脂肪细胞称为多泡脂肪细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422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