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有许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上市,养肝护肝是一年四季都需要做的事情,肝脏为人体排毒,其中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平时要多注意养护肝脏,保证肝功能的正常,人体也会更加健康,那么春季的时候养肝吃什么呢?春季养肝吃什么食物呢?
1、清肝火吃茼蒿
茼蒿有清血,润肺养心功效,其中的胡萝卜素含量远比一般蔬菜要高,高血压患者,贫血患者,骨折患者尤其应该多吃。
2、补充肝血不足吃鸡肝
鸡肝属甘温食品,常食能补血养肝,还能温胃,比其他动物肝脏作用要强,肝血不足,食欲不振,眼睛干涩人群可以多吃。
3、养肝气吃荠菜
荠菜性味甘平,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无机盐,能促进肝气生发,适合于慢性肝病出血症状。
4、护肝脏吃菠菜
春季多吃菠菜能舒肝养血,滋阴润燥,菠菜根含有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糖尿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5、养肝补气吃红枣
红枣性温味甘,其中含有能抑制肝炎病毒活性的特殊化合物成分,除了补脾益气,养血安神之外,还能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
6、养肝益精吃枸杞
枸杞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类和磷铁元素,能保护肝细胞,对治疗慢性肝炎起到了一定效果。
7、如何按摩养肝
1、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4、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5、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春天吃什么养肝 阳春三月正是人体调养身体五脏大好良机,而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
饮食方面,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研究表明,大蒜不仅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甚至还有补脑的功效。大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预防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此外,饮食中应少吃性寒食品,如:黄瓜、茭白、莲藕等,以免阴止阳气的升发。
春季可多吃些野菜。野菜生长在郊外,污染少,且吃法简单,可凉拌、清炒、煮汤、作馅、营养丰富,保健功能显著,如荠菜、马齿苋、薄公英、车前草、榆钱、竹笋等。
健康茶疗也是好的养肝方法,优点是比较方便,在我们中国,茶疗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通过茶疗来养肝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并且为天然成分比较安全,效果比单纯食疗要快一些,能更好起到养肝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499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