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气肿是气体漏入纵隔的疏松结缔组织中。
患纵隔气肿的婴儿通常不发生呼吸窘迫的其他体征,但胸透可发现阳性体征。X线摄片(最好侧位)显示纵隔气肿将胸腺小叶抬高而远离心影。空气可窜入颈部或头部的皮下组织。皮下气肿无症状并自行消失。不需要治疗。但降低通气压力可能对肺愈合有益,并可防止气胸。
新生儿气漏(neonatal air leaks)是由于肺过度充气及压力增高所引起,其发生率可高达0.5%~2%,以气胸和纵隔气肿为主,还包括少数心包积气及气腹病例,同时可出现间质性肺气肿。
【病因】
当新生儿需作机械通气,特别作CPAP或PEEP人工呼吸时,肺泡可破裂,形成气胸。当处理羊水及胎粪吸入综合征时复苏不当,亦易引起气胸。如在吸净气道的胎粪及粘液之前,过早应用呼吸兴奋剂,由于呼吸时肺压过高,亦易发生气胸。先天性膈疝或葡萄球菌肺炎亦可引致气胸。此外,往往可见查不出任何原因的自发气胸。
当肺内压力过高时,肺泡破裂,气体沿血管周围的血管鞘膜进入间质,形成间质气肿。在间质中,气体又沿支气管周围鞘膜和血管鞘膜,越过脏层胸膜,到达纵隔,造成纵隔气肿。脏层胸膜和纵隔胸膜破裂后,气体进入胸膜腔,产生气胸。气胸可为一侧性或两侧性。
【临床表现】
可骤然出现气促及呼吸困难、发绀,甚至发展成休克症状。呼吸时两侧胸廓伸展不对称。很快发生呼吸性酸中毒,PaO2下降。
【诊断说明】
心脏向对侧移位,心音轻微。患侧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体进入皮下组织发生皮下气肿时,按摸之有捻发感。大静脉和肺静脉受到压力时,颈静脉膨胀,血压下降。
冷光源透照有助诊断。侧位和后前位X线检查有决定性意义。患侧横膈稍下降,肺局部或全侧肺不张。无肺纹可见的部分便是进入的空气。侧位片中如见胸骨影后和纵隔影前有气体,可证实纵隔气肿。
【治疗说明】
需要吸入氧,给镇静剂以防止烦躁和哭闹。CPAP、PEEP压力过高时,应减低压力。缩短人工呼吸的吸气时间。避免对抗性呼吸,尽可能做到同步呼吸。一般在排气解压后病情可以缓解。对张力性气胸,须采用穿刺及闭式引流(参阅化脓性胸膜炎治疗节),同时选用适当的抗生素作全身治疗。
【预后说明】
预后视病因而异。症状轻微者空气会自然吸收。间质气肿和纵隔气肿往往不必处理,在病因除去后可自愈。但重症病例的病死率也可升高。
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称为皮下气肿。以手按压皮下气肿的皮肤,可出现捻发感或握雪感,听诊可闻及类似捻发音。
治疗:一般在胸腔内减压后可自行吸收。如皮下气肿过重,可将积气用手推挤至一处,用注射器经皮穿刺抽出。
目录 1 拼音 2 简介 3 急性纵隔炎 4 纵隔淋巴结核 1 拼音 zòng gé gǎn rǎn
2 简介 纵隔前以胸骨,后以脊柱,两侧有胸膜为界。内有胸腺、心脏和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迷走、交感神经,胸导管以及淋巴管、淋巴结等通往颈部或穿过膈肌。纵隔内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很易扩散,并向颈部或腹部蔓延,颈或腹部的感染也易侵犯纵隔。常见纵隔感染有下列两种。
3 急性纵隔炎 纵隔的局部感染很易扩散成急性纵隔炎。细菌侵入途径有:①咽、食管和气管穿孔,异物或内腔镜损伤,胸部穿透伤或挤压钝挫伤。②颈胸部术后感染或吻合口漏。③咽后壁或颈部化脓性感染穿破颈筋膜向下扩展。④化脓性纵隔淋巴结炎溃破。⑤金黄色葡萄球菌、支气管肺炎脓肿向纵隔溃破。⑥化脓性心包炎,胸膜炎蔓延。纵隔炎之全身症状严重,高热、呼吸困难、心率快,并有疼痛。上纵隔炎性浸润压迫上腔静脉,头颈部有水肿,脸色灰暗。气管支气管、食管穿孔出现纵隔气肿、锁骨上区皮下气肿。胸片见纵隔影增宽,或伴纵隔积气,有时胸膜增厚或胸腔积液。
早期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时另加切开引流,引流部位作如下选择:①继发于咽后壁或颈部脓肿之纵隔炎,于颈部引流。②前纵隔炎,切除第3~4肋软骨引流。③上、后纵隔炎,从锁骨上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间引流。④食管中下段穿孔之后纵隔炎,在相应部位的椎旁切除部分肋骨行胸膜外引流。
4 纵隔淋巴结核 又称肺门淋巴结结核,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灶从淋巴引流至气管支气管旁淋巴结之结核病变。胸片虽有肿大的肺门淋巴结影,全身症状较轻微,可从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和X线片肺原发病灶影诊断。有时肺部病变不明显,但钙化点具有特殊意义。肺门淋巴结肿大以患侧较显著,但两侧亦不少见。肿大之淋巴结压迫、腐蚀支气管,发生肺不张,或干酪性肺炎。若结核病变趋向静止,淋巴结纤维化也可使支气管逐渐梗阻,而发生肺不张和继发感染,此即儿童期偶见之肺中叶综合征。有反复感染之肺不张,应行肺叶切除。较大之结核性脓肿严重压迫气管,须紧急施行减压术。肺门淋巴结结核以抗痨药物治疗,但较大肿块,经1年治疗未见缩小,以手术切除为宜。
典型症状为突发性胸痛,继之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这种胸痛常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很短暂。刺激性干咳因气体刺激胸膜所致。大多数起病急骤,气胸量大,或伴肺部原有病变者,则气促明显。部分患者在气胸发生前有剧烈咳嗽、用力屏气大便或提重物等的诱因,但不少患者在正常活动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年轻健康人的中等量气胸很少有不适,有时患者仅在体格检查或常规胸部透视时才被发现;而有肺气肿的老年人,即使肺压缩不到10%,亦可产生明显的呼吸困难。 张力性气胸患者常表现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烦躁不安、气促、窒息感、发绀、出汗,并有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休克状态,甚至出现意识不清、昏迷,若不及时抢救,往往引起死亡。 气胸患者一般无发热,白细胞数升高或血沉增快,若有这些表现,常提示原有的肺部感染(结核性或化脓性)活动或发生了并发症(如渗出性胸膜炎或脓胸)。 少数患者可发生双侧性气胸,其发生率占自发性气胸的2%~9.2%,甚至达20%。年龄超过20岁者,男女之比为3∶1。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其次为胸痛和咳嗽。同时发现双侧异时性自发性气胸(即先发生一侧继之成为双侧性气胸)较双侧同时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率相对为高,达到83.9%。 部分气胸患者伴有纵隔气肿,则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常有明显的发绀。更少见的情况是于气胸发生时胸膜粘连带或胸膜血管撕裂而产生血气胸,若出血量多,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但大多数患者仅为小量出血。 哮喘患者呈哮喘持续状态时,若经积极治疗而病情继续恶化,应考虑是否并发了气胸;反之,气胸患者有时呈哮喘样表现,气急严重,甚至两肺布满哮鸣音,此种患者一经胸膜腔抽气减压,气急和哮鸣音即消失。 2.体征 视积气量的多少及是否伴有胸膜腔积液而定。少量气胸时体征不明显,特别是在肺气肿患者叩诊反响也增强,难以确定气胸,但听诊呼吸音减弱具有重要意义。肺气肿并发气胸患者,虽然两侧呼吸音均减弱,但气胸侧减弱较对侧更为明显,即使气胸量不多也有此变化。所以临床上仔细比较两侧呼吸音是很重要的,听诊比叩诊法更灵敏。因此应将叩诊和听诊结合使用,并特别注意两侧对比和上下对比的细微变化。 气胸量在30%以上者,病侧胸廓饱满,肋间隙膨隆,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心或肝浊音区消失。语音震颤及呼吸音均减弱或消失。大量气胸时,可使气管和纵隔向健侧移位。张力性气胸可见病侧胸廓膨隆和血压增高(可能与严重缺氧有关,因排气后血压迅速恢复正常)。 左侧少量气胸,有时可在左心缘处听到特殊的破裂音,明显时患者自己也能觉察到,称Hamman征。破裂音与心跳一致,患者左侧卧位呼气时听得更清楚。此种“有声音”的气胸常为小量气胸。临床上其他常见体征不易查出,因此是诊断左侧少量气胸的依据之一。这种声音的发生机制,可能因心脏收缩时气体忽然移动,两层胸膜忽然接触及分离所造成。此体征也是诊断纵隔气肿的重要体征。 少量胸腔积液常是由于空气刺激胸膜产生的渗出液,但也可能由于气胸导致胸膜连带撕裂引起血气胸。少量积液,体检难以发现,只能从胸部X线检查发现。气胸合并大量积液,则胸部可同时查出积气和积液的体征,摇动胸部可有振水音。 创伤性气胸临床表现:在具有胸部外伤史、外伤症状和体征的同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偶有少量咯血。随即出现气胸的体征及X线表现。如果并发血胸,则有胸腔积液和内出血的表现。 放心医苑网专家提示:,看了以上介绍你对有了了解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21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老年人脑电图中痫样放电
下一篇: 硫化氢中毒症状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