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结核病是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疾病。结核杆菌有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而对人体有致病力者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我国小儿结核病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除有耐酸、耐碱、耐酒精的特性外,对于冷、热、干燥、光线以及化学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湿热也是胸膜炎起病的因素之一,其对结核菌的杀菌力较强,在65℃30min,70℃10min,80℃5min即可杀死。干热杀菌力较差,干热100℃需20min以上才能杀死,因此干热杀菌,温度需高、时间需长。痰内的结核菌在直接太阳光下2h内被杀死,而紫外线仅需10min。相反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之久。痰液内的结核菌如用5%的石炭酸(苯酚)或20%漂白粉液消毒,则需24h方能生效。
胸膜发炎的发病机制
①肺门淋巴结核的细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
②邻近胸膜的肺结核病灶破溃,使结核杆菌或结核感染的产物直接进入胸膜腔内;
③急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性结核引致胸膜炎;
④机体的变应性较高,胸膜对结核毒素出现高度反应引起渗出;
⑤胸椎结核和肋骨结核向胸膜腔溃破。以往认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系胸膜对结核毒素过敏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针式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活检已经证实80%结核性胸膜发炎壁层胸膜有典型的结核病理改变。因此,结核杆菌直接感染胸膜是结核性胸膜发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胸膜炎,是由致病因素(通常是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引起的胸膜炎症,也称肋膜炎。胸部可伴有液体积聚或无液体积聚,炎症控制之后,胸膜可恢复正常或者发生粘连。胸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呼吸急促,但呼吸困难更常见于青少年和儿童。
一、胸膜炎有什么症状?会传染吗?
胸痛是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往往发生突然,差异大,可不明不适或严重刺痛。或仅在患者中深呼吸或咳嗽,也可以持续。因为深呼吸或咳嗽和加重,胸部疼痛是由胸膜发炎引起的,发生在正好位于发炎部位的胸壁上,也可能以腹部,颈部或肩部受累为特征。深呼吸会引起疼痛,导致呼吸急促,肌肉运动较弱。如果大量的积聚发生,两个胸膜之间可以分开,胸部疼痛可以消失。
结核病中毒的症状有发烧、发冷、出汗、疲劳、食欲减退、盗汗和局部症状,包括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胸部疼痛更多的是胸部呼吸运动的最大腋前方或腋窝线以下,显示剧烈疼痛。随着深呼吸或咳嗽加重,随着胸腔中的积液逐渐增加,胸部疼痛会在几天内逐渐缓解或消失。胸腔积液的刺激会引起反射性的干咳。当身体姿势变换时,症状变得更加明显。当液体量小的时候,只有胸闷和呼吸,大量的液体压迫肺部,心脏和纵隔,呼吸困难很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胸膜炎有没有传染性需明确类型。如果是结核性的胸膜炎就有可能会传染,若是细菌性的胸膜炎则不会传染。所以,首先要明确胸膜炎的类型,再对症治疗。
二、胸膜炎怎么治疗?
1、一般处理。渗出性胸膜炎有较发热、应该采取侧位休息,使健康侧肺充分发挥补偿作用,强化营养,提高食欲。给予高蛋白、高卡路里、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高热患者应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解热剂。
2、胸腔穿刺抽液。适用于渗出性胸膜炎的渗出,纵隔或心脏受压,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积液淤滞不吸收者,提取渗出液减轻症状,避免纤维蛋白沉积引起胸膜粘连增厚、脓肿。每次抽液的速度不宜过快,抽液量可以随着次数而增加。
3、激素治疗。一般是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抗结核药物联用,适用于急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可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黏连。激素可全身用药或局部用药,可口服强的松。待全身症状改善,积液明显吸收时,撤激素要注意逐渐减量,以免出现反跳现象。
胸膜炎,顾名思义,是指由于某种致病因素,比如病毒或者细菌导致胸膜的炎症反应,又称肋膜炎。分类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渗出性胸膜炎,就是胸膜之间有液体聚集;另一种是早期、晚期的时候,液体吸收干净或者液体尚未出现的时候,所谓的干性胸膜炎。由于正常胸膜是一个潜在的腔隙,腔隙正常时有少量的润滑液体。但是如果发生炎症的时候,胸膜之间液体吸收或者增多,两层胸膜,即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进行摩擦,所以最常见的胸膜炎的症状是胸痛。疼痛差异程度大小不一,可为不明显的不适或者刺痛,尤其是患者在深吸气或者深呼吸的时候,或者咳嗽的时候都可以出现,所以胸膜炎主要的症状在临床上表现为胸痛。其次是咳嗽,有时候会有胸闷气急,甚至厉害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困难,有其他感染的时候或者胸腔积液继发感染可出现寒战、高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25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何谓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