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为的服用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称为药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为伪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本症是由于有意或无意地摄入甲状腺激素制剂或污染了甲状腺组织的食物所致。包括精神病变,精神不稳定的人或参加研究工作的志愿者故意服用甲状腺激素;误服大量甲状腺激素的儿童;以及因其他疾病而过量应用甲状腺激素者,如肥胖病人使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甲减患者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时剂量使用不当等均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状。
急性摄入大量甲状腺激素制剂者,有明确误服药物病史,中毒的症状与服人的剂量及剂型有关,剂量越大,症状越重,L-T3比甲状腺片症状严重。患者可出现怕热、多汗、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高热等。可通过洗胃,使用卜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碘剂、血液透析等方法治疗。
临床上最常见的还是因其他疾病而长期过量服用甲状腺激素所致者。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状,无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高,血清TT3、TT4升高,FT4升高,但甲状腺吸131碘率降低,需要与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痛性甲状腺炎、卵巢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转移性甲状腺癌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鉴别。如果患者用的药物是L-T3,则虽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状,但血清TT4降低,甲状腺吸131碘率降低,临床诊断更为困难。
药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误服或故意服用患者只要停服甲状腺激素,或甲减治疗患者减少甲状腺激素用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状就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一般约需2周到1个月。
甲亢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它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一般甲亢患者在早期会表现一些很明显的症状,那就是消瘦但是多食,还有肌肉无力、大脖子病和突眼症等,这是甲亢的一般症状,那么,甲亢的种类有哪些?
1、甲亢的类型
(1)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并不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包括:高代谢症候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皮损和甲状腺肢端病,由于多数患者同时有高代谢症和甲状腺肿大,故称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
(2)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又称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性甲亢、结节性甲亢、Plummer病,是一种在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基础上发生的甲亢,通常发生于原来已有多年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一般在40岁以上出现甲亢症状,较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年龄为大.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
(3)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结节
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又称毒性腺瘤,或自主性功能亢进性甲状腺腺瘤,是指由甲状腺内单发或多发的高功能的腺瘤而引起甲亢症状的一类疾病。本病进展缓慢,多于就诊时或他人发现,女性40岁以上者多见,肿物较小时可无症状,肿物较大时,可有典型甲亢症状。
(4)新生儿甲亢
本症主要发生于妊娠期患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妇女所生婴儿,缘于母亲患甲亢未得到妥善治疗,母体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致。其特点是患儿出生时就有甲亢的表现,如肤色潮红、烦躁、多汗、食量大但体重不增加、心率快、甲状腺肿大等。
(5)碘源性甲亢
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与摄碘量增加有关的甲亢,简称碘甲亢,又称碘性巴塞多病或碘致甲状腺毒症。
(6)垂体性甲亢
简单地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甲亢,称垂体性甲亢。临床较少见,多数为垂体瘤所引起,少数由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所致。多数为轻、中度甲亢,儿童多见,男女无差别。患者具有典型的甲亢症状,甲状腺肿大,很少有突眼,可伴胫前局限性粘液性水肿或肢端肥大或泌乳闭经综合征。
(7)卵巢甲状腺肿伴甲亢
甲状腺卵巢甲状腺肿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甲状腺组织多存在于卵巢皮样囊肿、卵巢畸胎瘤等肿块之中,多为单侧,良性为主,较为少见。而卵巢异位甲状腺伴甲亢极为罕见。卵巢甲状腺肿性甲亢,甲状腺呈结节性肿大或弥漫性肿大,突眼少见,腹部包块为特征性表现,包块质地硬,边缘清楚,或有压痛。
(8)炎性甲亢
炎性甲亢是由于甲状腺炎性反应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滤胞细胞中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引起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明显升高和TSH下降,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酷似甲亢的一种疾病。
(9)药源性甲亢
由于人为的服用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甲亢称为药源性甲亢,又称为伪甲亢。本症是由于有意或无意地摄入甲状腺激素制剂或污染了甲状腺组织的食物所致。包括精神病变,精神不稳定的人或参加研究工作的志愿者故意服用甲状腺激素;误服大量甲状腺激素的儿童;以及因其他疾病而过量应用甲状腺激素者,如肥胖病人使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甲减患者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时剂量使用不当等均可出现甲亢症状。
(10)伴肿瘤甲亢
某些非垂体肿瘤可产生类似促甲状腺激素(TSH)物质而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称为伴肿瘤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滋养层细胞肿瘤(绒膜癌、睾丸肿瘤)以及葡萄胎。其他较少见的为肺表皮样癌、间皮瘤。
2、预防甲亢措施
1、顺应自然规律,加之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对预防甲亢的发生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沿海地区应注意膳食中含碘食物,建议勿用高碘饮食,防止碘甲亢;
3、普查身体健康时,应加测甲状腺B超或甲状腺功能以早期发现甲亢患者,被动发现甲亢患者时,病情多有延误2~3年之久;
4、内陆地区(缺碘地区)补碘日期应有限制,服用甲状腺片剂也应有时限;
6、避免精神诱因,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对预防发病有好处,对于外用药引起的甲亢,只要避免不适当的或滥用甲状腺制剂或含碘药物,完全能够防止发生医源性的甲亢;
7、预防甲亢的发生难度也是很大的,但只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无私寡欲,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是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TH)合成或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本病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它也可以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多”汗怕热,“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体重减“少”。应注意的是,它的“三多一少”与糖尿病的“三多一少”有本质的区别。
患甲亢时,一方面,由于甲状腺激素太高可出现心慌、怕热多汗、吃得多,但体重反而下降、疲乏无力、偶有低热,严重时可出现高热等代谢加快的症状;另一方面,由于神经兴奋性增高出现神经过敏,易于激动,烦躁多虑,失眠紧张,多言多动,有时思想不集中。但有些老年患者出现神情淡漠、寡言抑郁等神经精神系统表现。此外,还可影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出现心动过速、房颤、心力衰竭、腹泻、月经不调、闭经及不孕等;还会出现脖子增粗、眼球突出、下肢肿胀。由于病因不同、轻重不同,每个人的症状、体征也各不相同。如果发现脖子变大、突眼、心慌手抖、烦躁失眠,不明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需考虑甲亢可能,应到医院就诊,检查甲状腺功能、相关抗体及甲状腺B超等,以明确疾病的性质。
【简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分类】⑴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即弥漫性甲状腺肿病,占甲亢的85%以上。它是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体内产生了刺激甲状腺滤泡的促甲状腺受体抗体,临床表现为高代谢、交感不奋、弥漫性甲状腺肿,多数合并弥漫性甲状腺眼病,少数合胫前黏液性水肿。
“毒性”这里指的是物质过量引起的中毒,而不是我们平时说的毒性物质引起的中毒。当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大量的甲状腺激素对机体会造成有害的影响,就好像当机体肾功能受损时,体内的水、盐排不出去,我们称其为“水中毒”、“盐中毒”。
⑵毒性功能自主性腺瘤:Plummer首先发现了功能自主甲状腺热结节合并甲亢,所以也被称为Plummer病。此病是由于甲状腺有一个或数个有功能的腺瘤,腺瘤逐渐长大,功能逐渐变得自主,不受TSH的影响,最后发展成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导致甲亢。该病较少见,患者年龄较大,多数为40~60岁。瘤体生长较慢,病人多有甲状腺肿块史10~20年,常常难以说明具体病程。早期为高功能小结节,周围甲状腺组织病不被抑制,血中甲状腺激素正常,小于2.5~3.0厘米的腺瘤很少发生甲亢。腺瘤逐渐长大,功能逐渐增强,当腺瘤直径大于3.0~4.0厘米时,腺瘤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将周围甲状腺组织的功能抑制了,甲状腺核素显像表现腺瘤部分为高功能,周围部分不显像(不摄取碘),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升高发生甲亢。服用大量碘(如服用乙胺碘呋酮或应用X线造影剂)会促使甲亢早发生。毒性自主性腺瘤的甲亢较弥漫性甲状腺肿为轻,病人常常因脖子肿大来就诊,检查甲状腺功能时才发现功能亢进。由于高代谢症状较轻,有的病人10多年不来就诊,最后导致甲亢性心脏病、房颤、心衰而死亡。该病不是自身免疫病,所以不合并浸润性眼病和胫前黏液性水肿。
● 毒性自主性腺瘤体检时可触及甲状腺内一个大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边界清楚。该病诊断的关键是甲状腺激素扫描显示甲状腺内一个或数个大的高功能的热结节,周围组织的甲状腺功能被抑制而不显影,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相当一部分病人表现为T3型甲亢,甲状腺吸碘率常常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
● 毒性功能自主的腺瘤应争取在功能正常时及时治疗。因为这种腺瘤多数会发生甲亢。治疗采用手术切除或同位素碘治疗,一般认为手术是首选,尤其对那些直径经较大的或有压迫症状的腺瘤。术前不必用碘剂准备,对甲亢患者应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甲亢后再行手术切除。对瘤体较小的病人﹙直径<4~5厘米﹚也可选用同位素碘治疗。同位素碘的剂量经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剂量要大,对甲亢控制较满意,但肿块消退较慢。最近人产采用超声指导下酒精硬化剂治疗,避免了手术的开刀,简化了治疗,减少了费用和并发症,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深受病人的欢迎。本病治疗的效果是满意的,一般不会复发,也不会发生甲减。
⑶亚急性甲状腺炎合并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其病因不清楚,可能与甲状腺病毒、细菌感染有关,但缺乏确切的证据。不少病人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有口爱或咽部的感染。
亚急性甲状腺炎在急性期,炎症刺激甲状腺引起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造成血中激素水平升高引起代谢亢进和交感兴奋。由于这种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是暂时的,所以不必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1~3个月后,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水平。个别症状严重的病人可以对症治疗,口服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要点是高水平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同时伴有甲状腺吸碘率低下,我们称为“分离现象”。
⑷无痛性甲状腺炎或产后甲状腺炎合并甲亢:在临床上我产遇到有些患者偶然检查甲功发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但临床上没有或只有轻微的高代谢和交感兴奋等症状。仔细检查发现甲状腺吸碘率是低减的,生化为高甲状腺激素血症,同时伴吸碘率低下的“分离现象”,临床表现与亚甲炎完全相同,只是甲状腺无疼痛。
产生甲状腺炎临床表现与无痛性甲状炎相同,只是它发生在产后妇女3~6个月,预后较好,很少留下后遗症。
⑸高碘致甲亢:碘过多也可以诱发甲亢。碘诱发的甲亢分两种:一种为地方性甲状腺肿补碘时发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地方性甲状腺肿预防性补碘时,该地区的甲亢病人明显增多,可能因为有一些甲亢病人因碘缺乏,处于亚临床甲亢,症状不明显,一旦补给充足的碘后,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表现出明显的甲亢症状。第二种是在非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患者多为老年病人,有甲状腺结节10多年,扫描显示为功能自主热结节,在摄取大量碘(如服用乙胺碘呋酮或应用X线造影剂)后,功能自主热结节变得活跃甚至亢进,发展成毒性自主性腺瘤甲亢。
⑹药物性甲亢:有些青少年片面追求苗条,服用大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引起人为性甲亢。一般服用的剂量为超生理剂量(L-T4>200微克/天或干燥甲状腺片>120毫克/天)才会导致甲亢。其特点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但甲状腺吸碘率明显受抑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浓度减低,提示甲状腺激素毒血症是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所致,体检甲状腺不肿大。药源性甲亢严格来说,甲状腺功能并不亢进,因为甲状腺吸碘率是低减的,应该称其为“甲状腺激素毒血症”。
⑺垂体促甲状腺素分泌瘤所致甲亢:垂体促甲状腺分泌瘤引起的甲亢是少见的。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可以由于促甲状腺素分泌瘤所致,也可以为促甲状腺素不恰当分泌引起。后者多见于垂体对甲状腺激素低抗或甲状腺素分泌阈值降低,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分泌过多引起。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瘤致甲亢的病情一般较轻,多为弥漫性甲状腺肿。病人无弥漫性甲状腺肿眼病、胫前黏液性水肿等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其他特征。由于是垂体瘤,所以垂本可以正常或增大,X线显示蝶鞍正常或扩大。由于肿瘤一般不太大,所以神野缺损很少见,诊断的关键是病人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高的,同时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也是高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时,促甲状腺素不反应或反应很低。治疗可以采取手术切除垂体肿瘤,也可采用药物治疗。溴隐停和生长抑素有抑制垂体促甲状腺素分泌的作用,可使病人病情得以缓解。
⑻卵巢甲状腺肿致甲亢:约有30%的卵巢畸胎瘤和皮样囊肿含有甲状腺组织,通常无临床意义。当这些肿瘤含较多的甲状腺组织或全部为甲状腺组织时,则称为卵巢甲状腺肿;当少数卵巢甲状腺肿形成一个自主性功能亢进的腺瘤时,才可引起甲状腺毒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是被抑制的,颈部甲状腺不肿大,颈部甲状腺扫描也不显影,骨盆的放射性碘扫描或卵巢的放射性碘摄取率测定,可以确定卵巢甲状腺肿致甲亢。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卵巢肿瘤。
⑼滋养层肿瘤致甲亢:滋养层肿瘤如葡萄胎、绒毛膜癌和睾丸胚胎瘤可伴发甲亢。少数滋养层肿瘤可以合成、分泌大量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密切相关的蛋白,这些激素或相关蛋白有促甲状腺激素活性,当肿瘤产生大量的激素或相关蛋白时,就会产生足够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引起甲亢,但多数滋养层肿瘤不发生甲亢。病人多数只有甲状腺激素升高的实验室证据,而无甲亢的临床症状;少数病人有甲亢的临床表现,病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是受抑制的。由于病人的临床症状不显显,一般只需对症处理,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疾病,随着滋养层肿瘤的有效治疗,伴发的甲亢也会随之消失。【手术指征】 (1)甲状腺腺瘤摘除术:它适用于孤立的甲状腺腺瘤,是摘除腺瘤而不包括甲状腺组织。 (2)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术:多用于甲状腺的一个侧叶有良性肿瘤。例如:甲状腺腺瘤,可连同肿瘤及同侧叶的部分腺体组织一并切除。 (3)甲状腺一侧叶全切除术:常用于多发性甲状腺腺瘤局限于一侧侧叶时。 (4)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亦称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多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包括结节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发性甲状腺腺瘤,以及单纯性甲状腺肿,为了解除呼吸、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有严重突眼的病员,甲状腺次全切除后,可能加重突眼程度,宜慎行。妊娠六个月以上的甲亢病人应待分娩后再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 (5)甲状腺全切除术:经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为多发性甲状腺腺瘤,已广泛涉及两侧叶及峡部者,宜选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若峡部正常应保留。 (6)甲状腺根治性切除术:在切除甲状腺一侧叶(包括峡部)的同时施行同侧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的同时,一次或分期施行两侧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但应保留一侧的颈内静脉及喉返神经,适用于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高者。若发现颈部的淋巴结癌肿起源于甲状腺,虽然甲状腺症状、病灶不明显、也应进行甲状腺根治性切除术。【手术禁忌症】(1)手术治疗后甲亢复发,再施行手术的难度加大,易发生手术并发症。 (2)恶性突眼:严重的恶性突眼用手术治疗,有可能使突眼加重,但一般不重的突眼可以用手术治疗。 (3)病情轻且甲状腺肿大程度轻,用药物治疗往往可使甲亢治愈,不需手术治疗。 (4)伴有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不宜手术。 (5)青少年甲亢患者的身体发育不成熟,不适宜手术,而且手术后复发者相对较多。 (6)孕妇甲亢在妊娠后期不宜手术。 (7)甲亢症状尚未控制者手术应推迟。 (8)老年甲亢患者各脏器功能有衰退现象者。
甲亢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它,甲亢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它会影响病患的身体健康,严重时会危害病患的性命。 甲亢按其病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约占全部甲亢病的90%,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4~6:1。 甲亢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甲亢(突眼性甲状腺肿),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原发性甲亢最为常见,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继发性甲亢较少见,由结节性甲状腺肿转变而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疑难杂症,虽不是顽症,但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高代谢疾病。 目前我国女性人群患病率达2%,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由于人们对预防的认识不足,往往忽视可医治。使原由甲亢症状突然加重达到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主要表现为高热、大汗、极度心动过速、呕吐、腹泻、烦躁不安,重者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临床还有一种甲亢很容易被误诊误治就是桥本甲亢,桥本病发病初期往往有甲亢症状的表现,在疾病没有完全确诊单纯按甲亢疾病治疗就会使原发疾病被忽略。 本病肯定系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特征之一是血清中存在具有能与甲状腺组织起反应或刺激作用的自身抗体,这一抗体能刺激啮齿类动物的甲状腺,提高其功能并引起组织的增生,但它的作用缓慢而持久。因而取名为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或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等,临床上统称为TSH受体抗体(TRAb),为本病淋巴细胞分泌的IgG,q其对应的抗原为TSH受体或临近甲状腺细胞质膜面的部分,当TSI与甲状腺细胞结合时,TSH受体被激活,以致甲状腺的功能受到刺激,引起甲亢和甲状腺肿,其作用与TSH作用酷似。现认为自身抗体的产生主要与基因缺陷相关的抑制性T淋巴细胞(Ts)功能降低有关。Ts功能缺陷导致辅助T细胞不适当致敏,并在可能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白介素1和白介素2作用的参与下使B细胞产生抗自身甲状腺抗体。单独免疫监护缺陷不足以解释某些特异免疫病变,还需要联系到基因型阶联机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26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耳鼻咽喉白喉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下一篇: 电击伤的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