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热特点有哪些?)

祝由网 2023-11-13 01:56:57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2、昆虫隔离,病室彻底灭蚊,须有防蚊设备。

3、保持病室内凉爽、通风、安静。

4、定时翻身、拍打胸背(自下而上,先胸后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

5、注意病情变化,特别是精神、意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瞳孔的改变,异常时及早通知医师处理。记录出入量。

6、行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热特点有哪些?

流行性乙型脑炎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乙脑”。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是病毒性脑炎中病情最重,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该病死亡率较高,后遗症也比较多。

乙脑的病原体是乙脑病毒,本病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多在夏季秋流行。乙脑的起病较急,初起的首发症状是发热,一般均为高热,体温在 1 ~ 2 日内即达39℃~ 40℃,高热往往可持续 7 ~ 10 天, 重者甚至可达 3 周以上。由于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患儿可出现惊厥或抽搐、神志昏迷、频繁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重型乙脑及暴发型乙脑在 1 ~ 2 日内体温即可高达 40℃以上,伴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并可出现呼吸衰竭及脑疝。

乙脑的发热程度与病情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发热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此外,乙脑的病变若损及丘脑下部, 还可以出现超高热等体温调节障碍。

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是危及乙脑患儿生命的三种主要症状, 且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高热可增加耗氧量,加重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损伤,从而使抽搐加重。而抽搐又加重缺氧,致呼吸衰竭和加重脑部病变。因此,对乙脑患儿的高热必须及时给予处理。

对乙脑患儿的持续性高热,有时退热剂的作用不大,可采用药物与物理降温相结合。一般应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理想的要求是将体温控制在 39℃以下。具体降温方法可采用冷敷、乙醇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同时应降低室温。婴幼儿可用安乃近滴鼻, 但要防止过量退热剂致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高热伴抽搐者可用亚冬眠疗法,即以氯丙嗪与异丙嗪合用肌内注射。在降温的同时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及护理的目录

第一章新生儿疾病
第一节新生儿窒息
第二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三节新生儿肺炎
第四节新生儿慢性肺部疾病
第五节新生儿呼吸暂停
第六节新生儿肺出血
第七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第八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第九节持续胎儿循环
第十节新生儿败血症
第十一节新生儿胃食管反流
第十二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第十三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第十四节先天性巨结肠
第十五节新生儿低血糖
第十六节新生儿硬肿症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急性感染性喉炎
第三节急性支气管炎
第四节急性毛细支管炎
第五节肺炎
第三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三节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第四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五节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六节小儿心律失常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小儿腹泻病
第二节胃炎
第三节胃食管反流
第四节消化性溃疡
第五节小儿再发性腹痛
第六节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IgA肾病
第四节乙肝相关病毒性肾炎
第五节溶血尿毒综合征
第六节血尿
第七节泌尿系感染
第八节急性肾功衰竭
第九节肾小管性酸中毒
第六章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风湿热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
第三节过敏性紫癜
第四节川崎病
第五节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六节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
第七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第一节化脓性脑膜炎
第二节病毒性脑膜脑炎
第三节格林-巴利综合征
第四节颅内肿瘤
第五节脑性瘫痪
第六节重症肌无力
第七节小儿癫痫
第八节瑞氏综合征
第九节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第八章内分泌疾病
第一节性早熟
第二节中枢性尿崩症
第三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第四节儿童糖尿病
第九章营养性疾病
第一节维生素A缺乏症
第二节维生素A中毒
第三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四节维生素D中毒
第五节维生素B1缺乏症
第六节维生素C缺乏症
第七节维生素B6缺乏症及依赖症
第八节锌缺乏症
第九节铅中毒
第十节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
第十一节碘缺乏
第十章小儿常见传染病
第一节病毒性肝炎
第二节猩红热
第三节百日咳
第四节麻疹
第五节风疹
第六节水痘
第七节流行性腮腺炎
第八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九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十一章早产儿的护理
第十二章新生儿窒息患儿的护理
第十三章肺炎患儿的护理
第十四章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第十五章腹泻患儿的护理
第十六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护理
第十七章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的护理
第十八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外科常见护理知识

外科常见护理知识100条

  卫生资格考试中外科是考试的级别之一。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更多关于外科的护理知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外科护理知识100条。欢迎阅读。

  1、结肠癌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2、导致阑尾穿孔最主要的因素是(阑尾腔阻塞)。

  3、诱发DIC最常见的病因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

  4、心肌梗死24小时内并发急性左心衰时,最不宜用(洋地黄)。

  5、硫酸镁中毒时最早出现的是(膝反射消失)。

  6、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上腹部疼痛效果最好的是(质子泵抑制剂)。

  7、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微的部位是(脊髓)。

  8、细菌性痢疾肠道病变最显着的部位是在(乙状结肠和直肠)。

  9、早期诊断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有价值的方法是(局部分层穿刺)。

  10、恶性肿瘤种值性转移到盆腔,最多见的是(胃癌)。

  11、颅内肿瘤中最多见的是(神经上皮性肿瘤)。

  12、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广泛应用的化验指标是(血清淀粉酶)。

  13、合并双侧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降压不宜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14、休克监测最常用及最简便的监测方法是尿量。

  15、低钾血症最早出现肌无力。

  16、代酸最突出的症状是呼吸深快。

  17、最能反映血浆渗透压的是口渴。

  18、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是代酸。

  19、幽门梗阻最常见的酸碱平衡是代碱。

  20、输血并发症最严重的是溶血反应。

  21、外科最常见的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

  22、失血性休克失血量最低为全血量的20%.

  23、休克最基本措施为补充血容量。

  24、破伤风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25、甲状腺手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

  26、甲状腺危象预防最关键措施是冬眠合剂。

  27、甲状腺癌中最差的为未分化癌。

  28、急性乳腺炎最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9、乳腺癌最常见的为侵润性非特殊癌。

  30、乳腺癌最常见转移部位为肺。

  31、肋骨骨折最易发生的部位为第4~7肋骨。

  32、肺癌最常见的是:鳞癌。

  33、肺癌中预后最差的是小细胞癌。对放疗最敏感的是小细胞癌。

  34、食管癌最好发的部位是中段。

  35、食管癌最常见的是鳞癌。

  36、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37、腹膜炎最主要症状是腹痛。

  38、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最常见部位GU胃小弯DU球部后壁。

  39、消化性溃疡穿孔最常见部位GU胃小弯DU急性,前壁。慢性,后壁。

  40、胃癌最好发部位:胃窦。最常见转移途径:淋巴道。

  41、肠梗阻最常见是粘连型。治疗最关键措施是:禁食和胃肠减压。

  42、急性阑尾炎最重要体征:右下腹有明显固定压痛点。

  43、急性阑尾炎手术最常见并发症:切口感染。

  44、结肠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腺癌。最主要的转移方式:淋巴道转移。

  45、直肠癌最好发部位是壶腹部。

  46、开放性损伤最常见的是肝破裂。闭合性损伤最常见的是脾破裂。

  47、门脉高压首先出现的是充血性脾肿大。

  48、急性胆囊炎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首选诊断方法是B超。

  49、急性胰腺炎在我国最常见病因是胆石症、最常见并发症是休克。

  50、为诊断胰腺坏死最佳方法是CT.

  51、胰腺癌最常见为导管细胞腺癌。首发症状为上腹痛。

  52、尿道损伤最常见症状为尿道出血,骑跨伤以球部多见。骨盆骨折以膜部多见。

  53、肾结核最早出现尿频。

  54、我国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肿瘤最多发的是膀胱肿瘤。

  55、髋关节脱位最常见为髋关节后脱位。

  56、烧伤早期最需要的治疗为补液。

  57、等渗性脱水首选平衡盐液。

  58、高渗性脱水首选5%GS.

  59、心功能不全急性失血首选浓缩红细胞。

  60、甲危时甲状腺药首选丙基硫氧嘧啶(也是妊娠时首选)。

  61、儿童腹股沟疝首选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62、循环骤停进行复苏时最有效的药物是:肾上腺素。

  63、反复呕吐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损失最多的是Na+.

  64、最易导致低钾血症的是严重肠瘘。

  65、肠外营养最严重的技术并发症是空气栓塞。

  66、多次输血而有发热的贫血病人选用洗条红细胞。

  67、基础代谢率的计算公式最常用的是脉率+脉压-111.

  68、对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最理想的`手术方式是McVay法。

  69、绞痄性肠梗阻最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70、导致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腹腔内手术。

  71、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特征是:右下腹固定压痛点。

  72、诊断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73、诊断胆囊结石简单而可靠的方法是B超

  74、临床上最常见的尿结石是:草酸盐结石。

  75、肾积水最理想的治疗是去除病因,保留患肾。

  76、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最常见于:肾癌。

  77、股骨颈骨折中预后最好的是:基底骨折。

  78、最常发生先天性脱位的关节是:髋关节。

  79、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病部位最常见于:胫骨、股骨。

  80、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马尾神经瘤最有意义的鉴别点是:脊髓造影。

  81、正常人水的生理需要量为2000-2500ml。

  82、每日最少尿量为500-600ml。

  83、食管癌进食困难,高烧患者一般为高渗性脱水;急性肠梗阻为等渗性脱水;长期胃肠减压、呕吐腹泻为低渗性脱水。

  84、口渴是高渗性脱水的主要症状。又称原发性脱水,治疗主要补充5%GS为主。

  85、等渗性脱水是外科最常见的脱水类型,又称急性脱水。

  86、低渗性脱水又称继发性脱水。治疗主要补充盐水为主。

  87、大量失水患者出现休克,血压低可补充3%氯化钠。

  88.、低钾血症患者心电图会出现特征性U波。低钾血症患者出现肌无力,腱反射减弱,心音低钝、腹胀等。

  89、腹膜炎引起的肠梗阻为麻痹性肠梗阻。铅中毒引起痉挛性肠梗阻。肠系膜血栓形成引起的肠梗阻为绞窄性肠梗阻。

  90、肠梗阻患者出现等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91、肠梗阻患者出现腹膜刺激征提示绞窄性肠梗阻,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92、小儿果酱样提示肠套叠。

  93、阑尾炎典型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先开始于脐周或者上腹部,后转移至右下腹部。原因先因为内脏神经反射,后因壁层腹膜炎引起的躯体性疼痛。

  94、阑尾炎穿孔手术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加,里急后重,提示盆腔脓肿形成。

  95、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体温正常后三个月手术。

  96、腹外疝最常见的内容物为小肠。腹股沟斜疝最为常见。股疝是最容易发生嵌顿的疝气。

  97、疝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腹部有薄弱区或者腹部有缺损区。

  98、疝气手术后3个月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99、疝气手术预防阴囊水肿的方法是沙袋压迫伤口并托起阴囊。

  100、无痛性便血常为内痔。疼痛伴便血一般为肛裂。外痔主要为肛门外圆形或者椭圆形肿块,颜色为暗紫色,压痛明显,无便血。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2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