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明确眩晕的性质:周围性眩晕,眼球震颤多有固定方向;阵发的、偶发的或严重的眩晕发作,间歇期无异常者提示周围性病因;单侧耳聋伴耳鸣是周围性病因;单侧耳聋伴耳鸣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可靠标志。中枢性眩晕,眼球震颤方向不固定;持续的眩晕或失平衡状态,伴有眼球震颤与步态障碍者,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复视、构音不清、共济失调、单侧轻瘫等也提示中枢性病变。
2.前庭功能测验、电测听较有价值,头颅摄片、脑电图、脑脊液检查、Cr、hmI、脑血管造影可进一步明确病因。
3.再结合上述疾病的临床特征,最终明确诊断。
耳源性眩晕常见者有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耳石症等。
前庭神经元炎此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植物神经系的症状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轻。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及耳聋的主诉。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检查时可见有向健侧的自发眼震,患侧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30-50岁多见,可能因内耳病毒感染或血管病变或窗膜破裂引起。患者突发一侧耳鸣、耳聋,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晕呕吐,病情似梅尼埃病,但眩晕持续时间较长,以后无反复发作。听力检查呈重度感觉神经性聋(多大于60dB),伴眩晕者前庭功能可有损害。此类疾病治疗一定要及时,目前一般行激素、营养神经及活血等综合治疗,有条件的应尽早行高压氧治疗。
迷路炎患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感染扩散可波及内耳迷路,发生浆液性或化脓性迷路炎,此时患者除耳漏外,会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可出现向患侧的自发眼震,迷路有瘘孔时,外耳道加压可引起眩晕,眼震更加明显,即瘘管试验阳性。当病情进展为化脓性迷路炎时不仅眩晕严重,持续存在,听力可下降为全聋,自发眼震转向健侧,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反应消失。上述情况发生时,应拍耳乳突X线片,最好做颞骨CT扫描,明确是否存在乳突炎、胆脂瘤、迷路瘘管。病毒性迷路炎多因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继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明显的恶心呕吐,多伴有重度耳聋。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功能低下或消失。眩晕症状由于患者健侧前庭功能正常,经1~3个月左右眩晕症状可逐渐完全消失。
迷路震荡多由于头外伤引起,常与脑震荡同时存在,因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空气气浪冲击,同样可引起内耳迷路震荡。创伤后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受伤耳听力明显下降。耳科检查时部分可见伴有鼓膜外伤,鼓膜出现破裂或出血。听力检查中可见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单侧或双侧的听阈改变,重者可全聋,有的声导抗测听可提示有听骨链损伤,患侧前庭功能低下。在诊断脑震荡患者时,特别是伴有听力障碍和眩晕主诉者,应注意到同时可有迷路震荡存在。
前庭系药物中毒多在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用奎宁、水杨酸类药物,或用苯妥英那过量后,可引起内耳中毒。一般在用药后数日或数周出现前庭中毒症状,表现为头晕、步态蹒跚,原来会走路的孩子会出现站立不稳、走路困难,成年人会感到脚下没根及步行困难、夜间尤为明显,坐位或卧床时眩晕不明显,活动时眩晕加重,部分人伴有耳鸣、耳聋,耳蜗中毒的症状可与前庭中毒同时或稍后出现。前庭系药物中毒如发生在儿童期,由于儿童尚在发育期,代偿能力强,经数周后步行困难可明显改善,症状消除,一般预后良好。相对老年人来说,年龄越高,恢复越慢。
耳石膜是指覆盖在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表面的含碳酸钙颗粒的胶质膜,其中的碳酸钙颗粒称耳石。当头部受到外力撞击,耳石会脱离原来位置,滚到半规管里,称为耳石脱位.
耳石症当头部运动时,耳石会在半规管造成淋巴液不正常流动,产生眩晕,但来得短暂,常不会超过一分钟,特别是头转某一个方向才会,也称为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耳石症虽然痛苦,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该方法不需服药,效果奇特,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这种治疗方法叫做手法复位治疗。具体就是医生根据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复位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使它不能再刺激神经末梢,自然也就不会头晕了。
眩晕又称美尼尔眩晕症。那么,?针对这一问题下面就请武警海南省总队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细分析。武警海南省总队医院专家指出:美尼尔眩晕症的症状,对比自己的症状,可初步诊断。美尼尔眩晕的症状: 美尼尔氏眩晕症的症状各人不尽相同,发作期的主要症状为:突然发作,可在任何时间发作,甚至入睡后也可发作。很常见的症状是眩晕。下面具体介绍。 1、 听力障碍:听力为波动性感音性耳聋,在早期眩晕症状缓解后,听力可大部或基本恢复,可因多次反复发作而致全聋。部分病人尚有对高音听觉过敏现象。 2、 眩晕:往往无任何先兆而突然发作的剧烈的旋转性眩晕,常从梦睡中惊醒或于晨起时发作。病人自诉周围物体绕自身旋转,闭目时觉自身在空间旋转。病人常呈强迫体位,不敢梢动,动则可使眩晕症状加重。在发病期间神志清楚。发作时有恶心、呕吐、颜面苍白及血压下降等症状。数小时或数天后,眩晕症状逐渐消失。 3、 耳鸣:为症状发作前之可能先兆,耳鸣为高音调,可能轻重不一,在发作前病人可能耳鸣加重,发作停止,耳鸣可逐渐消失。 4、 同侧头及耳内闷胀感:多数病人有此症状,或感头重脚轻。美尼尔眩晕症的危害大吗? 美尼尔氏综合症的痛苦是一般人很难接受的,如同乘船遇风浪,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感觉自身景物在旋转,天昏地旋,昏昏沉沉,躺着不敢睁眼睛翻身,耳鸣出汗精神忧郁等。虽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如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的身体,精神,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危害和不便。 本病除了发作期旋转、呕吐、患者难忍的痛苦以外,还可以使迷路、耳蜗器官损害,造成耳蜗毛细胞死亡和前庭功能丧失,引起耳鸣、耳聋、共济失调等危害性。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思维下降、头痛痴呆、脑血栓、半身不遂、中风偏瘫,甚至猝死”中老年患者,多次发作还可影响脑血管调节机能及大脑微循环,从而加重脑供血不足,诱发脑梗塞等症。 生活范围也会随着缩小,而精神压力加大等危害如:坑边、井边、过马路、旅游登山等正常活动由于担心美尼尔氏综合症突然发作,都成为危险活动。因此医生提醒中年人一定要非常注意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由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康复科专家撰写,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19章,系统阐述了眩晕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前庭功能检查技术,详细介绍了梅尼埃病及位置性、中枢性、外伤性、药物性、精神性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运动病、前庭神经病变、迷路炎及伴眩晕的各种全身性疾病亦有详细介绍。本版新增了近年来眩晕症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的一些新成果和新技术,内容先进,图文并茂,反映了国内外对眩晕症研究的最新进展,适于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康复科医师阅读参考,亦可供眩晕症患者求医时参阅。
阵发性眩晕,其实就是眩晕症反复发作的状态。阵发性眩晕的发生多与患者本身存在某些神经中枢方面的损伤,或是心血管类疾病有关,多为良性的。
对于有阵发性眩晕症的患者而言,可以通过临时服用止晕类药物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待身体舒服后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诱因并加以干预治疗。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减少阵发性眩晕症状的发生次数,降低发生频率。
一阵阵的眩晕就是人们平时所谓的发作性眩晕综合症的范畴,患者在应对时首先需要明确这类眩晕症的具体情况。
如每一阵出现的频率,一天多次还是多天一次,甚至几个月才发作一次,还有就是每一次发作的持续的时间,每一阵出现持续的眩晕是几秒钟就消失了,还是持续几十秒或者一分钟以上,或者是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等。眩晕发作情况的不同,会引发鉴别诊断结果的不同。
因此对于阵发性眩晕患者而言,在平时一定要对自己的病史进行相关的记录,之后去医院进行检查时,医生才能更为明确的给予诊断。
一般,阵发性眩晕最多见的还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或者是前庭性偏头痛。当然还有属于前庭阵发症,其会反反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数秒。
眩晕症的发生,多考虑是前庭神经的受到了血管袢的压迫刺激引发的。这类患者去医院接受检查治疗时,多可通过投入影像学的检查来做进一步的诊断。
眩晕症的临床诱因有很多,而不同诱因引发的眩晕症其对应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总体来讲,如果眩晕处于严重的急性发作期,首先给予抗眩晕治疗,可用抗眩晕、止呕的对症处理。
针对不同病因又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主要方法是通过手法复位,让耳石回纳来达到缓解眩晕的目的;梅尼埃病早期可能会用激素或是利尿剂来减轻症状的发展;
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类血管类疾病,可能需要早期使用溶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以改善眩晕的症状。#医联媒体超能团##清风计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1532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狂犬病的鉴别诊断
下一篇: 什么是精神运动性发作?